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 20 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果实,之后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思想上提 倡尊孔复古思潮,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1916 年袁世凯败亡后,中国 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一时期,特殊的内外环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 到短暂发展机会;社会风俗方面也出现一些变化,如剪辫、放足、废除跪拜等; 针对旧思想、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使得西方各种思潮被广泛传入中国,冲决了 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 历史事件,进一步认识为争取民主,先进的中国人做出的努力。 (2)运用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能够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通过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并进一 步感悟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政治和救亡图存的不断探索。 【重难点拨】 重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 导入 1: 视频:“二十一条”。 https://haokan.baidu.com/v?vid=5960515584993788512&pd=bjh&fr=bjhautho r&type=video 问题: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如何? 参考答案:国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国内:民国初年,社会秩序混乱,袁世凯专制独裁。 导入 2: “龙、虎、狗”之说缘起: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辅佐刘备,成 为蜀汉一代名相;他的哥哥诸葛瑾为孙权效力,成为东吴重要谋士;另外一位同 辈的族中子弟诸葛诞投靠曹丕,拜为魏国大将军。时人称为:“蜀得其龙,吴得 其虎,魏得其狗。 “北洋三杰龙虎狗”之说缘起: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冬,袁世凯担任山 3 东巡抚,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 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 【检查预习】 查阅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知识结构】 4 【探索新知】 获得新知 1 民主与专制的激烈斗争 (一)民主与专制的激烈斗争(对应教学目标 1) 1.袁世凯的专制之路: (1)分期(【链接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2)专制之路(【链接 2】):解散国民党、《中华民国约法》、《修正大总 统选举法》。 (3)帝制之路(【链接 3】):舆论准备(古德诺和筹安会),国民代表大会、 1916 年 3 月取消帝制。 2.军阀割据时期: (1)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再 也找不到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2)主要派系(【链接 4】):直系、皖系、奉系。 (3)府院之争、张勋复辟(【链接 5】)。 3.反专制的斗争:【链接 6】 (1)护国运动:中华革命党(武装起义、暗杀); 欧事研究会(联络孙、西南、武力讨袁); 护国战争(蔡锷,云南起义、策反四川)。 5 (2)护法运动:非常国会;中华民国军政府。 【链接 1】分期 北洋军阀统治从 1912 年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始,到 1928 年张学良 “东北易帜”结束,历时 16 年。大致分为两个时期: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基本特征:相对统一状态; 军阀割据时期(1912~1928),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系三支力量相互抗衡。 基本特征:分裂混战状态。 【链接 2】专制之路 大总统每届任期 10 年,连选连任,无限制;大总统选举会由参政院参政和立法 院议员各 50 人组成,由现任大总统召集,选举会会长由参政院院长担任,如果 参政院院长是副总统兼任。或有其它事故时,则由立法院议长为会长;大总统继 任人由现任大总统推荐候选人三名,将其姓名“书于嘉禾金简,钤盖国玺,密贮 金匮于大总统府特设尊藏金匮石室尊藏之”,金匮钥匙由大总统掌管,石室钥匙 由大总统、参政院院长和国务卿分别掌管,无大总统的命令不准开启;在每届应 行选举大总统之年,如果 2/3 以上的参政同意即可连任无须改选。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4 年 12 月 问题:阅读教材和材料,袁世凯为独揽大权进行了哪些活动? 参考答案:正式大总统(1913.10) 解散国民党(1913.11) 《中华民国约法》,废临时约法(1914.5) 6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总统可以连选连任(1914 年底) “中日民四条约”(1915.5) 【链接 3】帝制之路 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 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 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因此结论是:“中国如用君主 制,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 。 ——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 1915 年 8 月 14 日,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 成立“筹安会”,以讨论国体问题为名支持袁世凯称帝。“六君子”都是当时政 学名流,其中孙、李、胡、刘四人都曾参加过同盟会。网罗如此豪华阵容,“筹 安会”运作尚未一月,吸纳会员万人,分会遍及全国,帝制运动也蔚然成风。原 先之六君子,乃扩大为“十三太保”,大多是袁世凯的党羽:直隶为曹锟、刘若 曾,奉天为张作霖、冯德麟,江苏为沈云霈、徐邦杰,河南为赵倜、唐天喜,安 徽为段芝贵、姜桂题等。 ——筹安六君子和十三太保 【链接 4】军阀割据 主要派系: 7 【链接 5】府院之争及张勋复辟 府院之争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 年至 1917 年)以黎元洪为首(英美支持)的总统 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日本支持)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黎元洪 1917 年 5 月 23 日免去段国务总理和兼任的陆军总长职务。段祺瑞唆使各省皖系 督军宣布脱离中央,并电促黎元洪辞职。段离京赴津组织“独立各省总参谋部”。 1917 年 6 月 30 日,张勋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 7 月 1 日撵走黎元洪, 把 12 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 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8 【链接 6】反专制的斗争 孙中山于 1914 年 7 月 8 日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手段为武装斗争,形式为秘 密组织,由陈其美负责。1915 年 10 月以后全面开展武装反袁斗争。上海:11 月 10 日王明山、王皖峰刺杀上海镇守使郑汝成于外滩白渡桥。广东:组织中华 革命军西南军,由朱执信领导。山东:组织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由居正领导。湖 北、陕西、江苏、安徽、湖南、奉天等地均有活动。1915 年底,孙中山发表《讨 袁檄文》、《讨袁宣言》。 ——中华革命党 欧事研究会于 1914 年 8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得到黄兴的支持。主要成员有李根 源、陈炯明、李烈钧、程潜、陈独秀、沈钧儒、章士钊等。 ——欧事研究会 1915 年 12 月 25 日,蔡锷通电云南独立,出兵讨袁。蔡锷任第一军司令,兵出四 川。李烈钧任第二军司令,兵出广西、广东。唐继尧任第三军司令,留守云南。 各地响应。四川将军陈宦求和。广西陆荣廷等倒戈。贵州独立。广西、广东、浙 江于 1916 年 1 月至 4 月先后独立。5 月 8 日滇、黔、粤、桂四省在广东肇庆组 织军务院,唐继尧、岑春煊为正副抚军长,梁启超为政务委员,蔡锷等为抚军。 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众叛亲离。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心腹大将离 他而去;帝国主义各国也不再对袁进行支持和帮助。1916 年 3 月 22 日,袁世凯 被迫取消帝制,并于次日废除“洪宪”年号。6 月 6 日,袁世凯这个独裁者、卖 国贼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病死。 ——护国战争 问题:袁世凯的专制和帝制的作为遭到了哪些势力的抵制?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地方军阀;进步人士;全国普通民众;北洋军阀 将领;帝国主义等。说明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9 获得新知 2 民族工业的“春天”、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二)民族工业的“春天”、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对应教学目标 2) 1.民族工业的“春天”:(【链接 7】) 原因: 辛亥革命的推动; “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链接 8】) 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追求进步、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气象和新风尚。 2.图片: 民族企业广告图片、民国旗袍、中山装等。 3.效果:逐行出现,先出现冒号前的内容,后呈现冒号后的内容。 4.链接:【链接 7】、【链接 8】。 【链接 7】民族工业的“春天” 1.表格: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 年与 1914 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 1/5 1918 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 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 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10 问题:以上表格和图片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 爱国运动的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链接 8】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1 1912 年 3 月 2 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各官署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称:官厅 为治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 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治之玷。嗣后 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来 恶称。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问题:(1)上述图片和文字显示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材料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1)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追求进步、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气象和 新风尚。(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 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获得新知 3 思想文化的革新——新文化运动 (三)思想文化的革新——新文化运动(对应教学目标 3) 12 1.背景(【链接9】): (1)政治方面:袁世凯复辟帝制,帝国主义继续侵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必须 探索救国道路。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 国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3)思想方面:启蒙思想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 尊孔复古逆流。 2.开始标志(【链接10】):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名《新 青年》 。 3.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链接1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北京大 学。 4.主要内容(【链接12】):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 【链接 9】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是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 思想”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 13 刷干净不可”。 “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 住的。” ——陈独秀 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 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 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 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 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 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链接 11】代表人物及主要阵地 14 图片说明:《北大的钟声》(《宽容》),沈嘉蔚 1988 年,中国历史博物馆。 当时北大教坛中,既有旧式的学者:刘师培、辜鸿铭、黄侃等人;也有新思想的 代表者: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 问题:北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参考答案: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质是 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阵地。 【链接 12】主要内容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 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 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 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 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15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 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 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 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 大变动,若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误解。……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 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 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无裨益的 事。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问题:阅读材料,总结新文化运动内容。 参考答案: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活动探究】 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 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 毛泽东 16 问题:“这个运动”是指?如何理解“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 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参考答案: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的封建的思想启蒙 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 了民主和科学,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 了宣传动员作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作为 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本课小结】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史政 治最黑暗、最混乱的时期,也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政治上,北洋军阀 对内独裁复辟,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政局动荡;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革命果实 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没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 及民主科学思潮高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 命的发展。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了 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特点。 【板书设计】 17 典型例题 【例 1】1919 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 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答案】D 【知识内容】对应新知 1 民主与专制的激烈斗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政治制度不健全的主要因素。解答本题一是要注 意“破坏地面”的含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即打倒了一个皇帝;二是要注 意“地面”和“地底陈土”是紧密联系的。“地底陈土”主要指构成封建统治的 主要社会因素,故 A、B、C 不合题意,而军阀、官僚、政客是封建的遗老遗少, 是造成中华民国政治不良的重要因素。 【例 2】《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 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 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18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答案】C 【知识内容】对应新知 2 民族工业的“春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产业精神”是指在 中国面临民族危机之时,民族资本家倡导“实业救国”追求民族独立以及国家统 一的愿望,这符合当时救过的主潮流,故本题选择 C;A、B 均是经济表现;D 项 是干扰项。 【例 3】“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 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答案】B 【知识内容】对应新知 3 思想文化的革新 【解析】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国共和”只是一个名义。那么解决其实质 问题的应该是接下来的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延 续。A 不对,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C 不对,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是 辛亥革命;D 不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 ABC 都不 符合,都有史实性错误。答案为 B。 学习参考 19 目录 (一)推荐阅读:《理想的幻灭: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夭折与反思》 (二)视频欣赏: 1.“二十一条” 2. 《档案:府院之争》 3. 《档案:张勋复辟》 4. 《档案:北洋军阀覆灭记》 (三)参考文献 (一) 推荐阅读: 檀江林、汪少波:《理想的幻灭: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夭折与反思》,《胜 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 年第 5 期。更新时间:2011 年 11 月 07 日。 政党政治的夭折,更有一些需要汲取的历史经验。起步阶段的首度重挫,不 可单纯归咎于袁世凯,中国数千年以来的社会政治经济之延续,才是民初政党政 治遭遇挫折的根本背景。 第一,民初中国不具备实行政党政治的经济基础。近代政党政治诞生在欧美 等西方国家,它是同西方资本主义议会制度、宪政制度、民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 而较完善的政党政治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以商品经济的充分 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巩固为先决条件的,民初还不能为议会政党政治提 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环境。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生产方式虽然有了 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很不成功,力量还很弱小,根本不足以与外国资本和本国的 封建势力相抗衡;相反,为了生存,反而要与它们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因 20 此对之产生严重的依赖,就此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 性。在如此的经济基础之下,资产阶级政党的形成和资产阶级议会政党政治的建 立缺乏可靠的经济保障。中国在辛亥后以共和制来重建国体的选择,是西风东渐 的势之所趋。但由于近代西方的共和制,主要受财产权力量的支配,将其移殖到 中国时,因这一社会基础并不存在,沦为一班革命党人中的书生在共和,而与基 层社会民众(以农民为主体)无关,这样的共和制必然会陷入困境。 第二,民初中国社会缺乏实行政党政治的政治文化和心理基础。由于长期的 封建专制统治和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近代中国国民政治素质低下,政治意识淡 薄,多数国民仍然受传统的皇权思想和臣民心理的支配,由此而造成崇拜政治权 威、轻视个人自由、重责任而轻权利、重人治而轻法治的政治观念仍然是普通民 众的主流思想意识[8]。广大民众受传统政治文化的束缚,认识不到辛亥革命推 翻帝制、建立民国的重大意义,不懂得政党和政党政治的真正含义,弄不清政党 与朋党的区别、国民与政党的关系及政党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更遑论具有民主 共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同时,广大下层民众生活极端困窘,对政治毫无兴趣, 缺乏基本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积极性。即使民初政治变革者的新兴阶级层,仍然 摆脱不了传统政治观念的影响,他们中多数人缺乏近代公民意识和民主观念,法 制观念淡薄,而且普遍对“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 何”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尤为重要的是,在民初政党政治实践中,没有形成 一种为广大民众及各派政治势力广泛认同的政治见解,没有塑造出能动员民众、 联合组织各派政治势力的共同思想信念。国外各种思想观念纷纷传入,缺乏有效 的思想整合,国内思想界十分混乱,广大民众和各政党虽然都渴望民主共和,但 在行动上、认识上缺乏共识,因而也就无法形成推行政党政治的强大思想舆论力 量。 第三,民初中国缺乏实施政党政治的坚实民众基础和阶级基础。政党是阶级 的组织,政党只有反映本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诉求,争取到本阶级的支持, 才可能在政治斗争中发挥力量。同时,政党政治的正常运作必须依托于民众先进 的政治意识和规范的政治行为,在这方面,民初各政党都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弱点。 21 首要原因是制度设计错误。深层原因是思想变革不彻底。不要把袁世凯、国民党 领袖看作孤立的个人,更重要的是应把他看作某种文化状况的符号。他们为什么 会做出那么多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错事和蠢事呢?私利固然是重要的行为动 机,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实际上,中国的共和制一直在反对传统思 想和反对西方思想的双重压力下艰难存续的。从更深层次去考察,在这场关乎中 国宪政前途的较量中,袁世凯固然暴露了专制者的本色,国民党人和中国的精英 阶层也显示了理想主义者幼稚病。政治在高扬理想目标的同时,只能从实地出发, 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可能达到的最高要求。内阁制和总统制都是实现民主宪政的形 式。但在当时的中国,两种形式之争,蕴含着权力之争的内容。通过选举和平交 接政权,轮流执政,在现代国家是政治常规。但在刚刚结束宗法专制统治的国度, 必须考虑稳定和发展的正确关系。考虑力量对比和国民对社会稳定的迫切愿望, 成熟的政党和政治家应该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抉择。具体说来,各政党及其国 会议员应该压抑自己立即掌握政权的欲望,在三权分立体制下接受总统制,并把 它纳入法治轨道。可是,他们热衷于争权夺利,而没有把制度建设和健全法治放 在第一位,国家因而沉沦。 第四,民初的政党政治缺乏政权的有力支持。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政体, 却未改变中国当时的政治结构和统治关系。如江苏推举原巡抚程德全为苏军都 督,改抚院为都督府,挂出“中华民国江苏都督兴汉安民”的牌子,并派人用竹 竿挑去抚院大堂房上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正因为此,辛亥革命后,很 多旧官僚仍盘踞在民国政府的各要职之上,无论是在中央政府,还是在地方政府, 乃至各级议会中,封建旧势力仍很强大。仍以江苏为例,1912 年全省 28 个州县 担任主要行政军事职务的 57 人中,旧官僚和士绅占了几近半数。在州县以下的 广大农村集镇,一些地主士绅的威福如同官吏。他们之中不少人在清末名列自治 会,辛亥革命后,摇身一变又成了地方议员,由其把持各级政权,当然对推进资 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政党政治有害无益。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没有政权,无论 什么法律,无论什么选出的机关都等于零。” (二)视频欣赏: 22 1.“二十一条” https://haokan.baidu.com/v?vid=5960515584993788512&pd=bjh&fr=bjhautho r&type=video 1. 《档案:府院之争》 https://www.iqiyi.com/v_19rrnys49s.html 2. 《档案:张勋复辟》 http://www.iqiyi.com/w_19rroof5ed.html 3. 《档案:北洋军阀覆灭记》 http://www.iqiyi.com/w_19rr3xrzmp.html (三)参考文献 1.唐宝林、郑师渠:《共和与专制的较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年。 2.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 年。 3.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 年。 4.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商务印书馆,1942 年。 5.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1-8)》,三联书店,1957 年。 6.吴长翼:《八十三天皇帝梦》,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年。 7.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 1997 年。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