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绿色植物在晴天时,通常每天每平方米叶片约需吸收 5 g 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一个月(以 30
天计)每平方米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约是( )
A. 41 g
B. 61 g
C. 151 g
D. 181 g
2.下列方框中符合 2H2 意义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以下关于水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地球表面有 的面积覆盖着水,因此,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 水和空气都是生命之源
C. 纯净的矿泉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身体健壮的人饮用被污染的水,无任何危险
4.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5.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 )
A. Fe3O4
B. C2H5OH
C. CO(NH2)2
D. Cu2(OH)2CO3
6.我国曾多次发生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NaNO2)中
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3
C. +4
D. +5
7.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B. 水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C. 10 毫升水和 10 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 毫升,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D. 滥用化肥和农药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8.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 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9.二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
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分子中含有 6 个氢原子
C. 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D. 属于氧化物
10.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
B. 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生活中一水多用可以节约水资源
1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B. 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身体健康
C. 生活中可以通过过滤把硬水转变为软水
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说明水是由 2 个氢元素和 1 个氧元素组成的
12.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食盐水
B. 碘酒
C. 液氢
D. 矿泉水
13.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CO3 中 Fe、C、O 元素的质量比是 1∶l∶3 C. Fe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12+16
B. FeCO3 中 Fe 、C、 O 的原 子个 数比是 56∶12∶16 D . FeCO3 中 Fe 元素 的质 量分数 是
×100%
14.下列各组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是( )
A. CO2 和 SO2
B. H2O 和 NH3
C. CaO 和 H2S
D. H2SO4 和 Cu(OH)2
15.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 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 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1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观察到发出________色火焰,并放出________,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
的烧杯,可以看到有________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18.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
水。
(1)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其中“c 指标”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操作达到。
(2)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 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矿泉水 ②自来水 ③蒸馏水 ④汽水 ⑤糖水
(4)小明家长期饮用“××牌纯净水”,专家认为这是不科学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30 天每平方米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0×5 g=150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 ×100%,所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50 g× ×100%=41 g,故选 A。
2.【答案】D
【解析】根据已有的化学用语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B
【解析】A 项,地球表面有 的面积覆盖着水,但能被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故 A 错误;B 项,
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和空气,故 B 正确;C 项,矿泉水中常含有一些矿物质,故 C 错误;D 项,
被污染的水能危害人体健康。故 D 错误。故选 B。
4.【答案】D
【解析】A 项,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但是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属于化合物,
错误;B 项,该物质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错误;C 项,该物质含有两种不同的分
子,属于混合物,错误;D 项,该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一个分子中只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正确;故选 D。
5.【答案】A
【解析】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Fe3O4 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 56×3+16×4=232;C2H5O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5+16+1=46;CO(NH2)2 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 12+16+(14+1×2)×2=60;Cu2(OH)2C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4×2+(16+1)×2+12+
16×3=222;故选 A。
6.【答案】B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设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1)+x+(-2)×2=0,解得 x=+3。故选 B。
7.【答案】D
【解析】球上淡水资源储量有限,我们要节约用水;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10 毫升水和 10 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 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8.【答案】A
【解析】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9.【答案】D
【解析】A 项,二甲醚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 项,分子是由原子构
成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6 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 项,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5
+16×5=46,故选项说法正确;D 项,二甲醚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
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D。
10.【答案】B
【解析】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并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化合物。
11.【答案】A
【解析】A 项,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正确; B 项,纯净水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
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错误; C 项,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法把硬水转变为软水,故错误;
D 项,元素不讲个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故选 A。
12.【答案】C
【解析】纯净物的概念是一种物质,混合物的概念是多种物质。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
质,碘酒中含有碘单质和酒精两种物质,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所以都是混合物;液氢只有
一种物质,所以是纯净物。
13.【答案】D
【解析】A 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B 项,根据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确定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 项,相对分子质量是各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D 项,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进行解答。
14.【答案】D
【解析】H2SO4 和 Cu(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 98。
15.【答案】D
【解析】A 项,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钙离子
和镁离子,因此通过过滤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正确;B 项,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正确;C 项,蒸馏可以得到纯水,可以将海水淡化,正确;D 项,常用
的净水方法有过滤、吸附,消毒等,电解水不是水净化的方法,电解水会生成氢气和氧气,错误。
故选 D。
16.【答案】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解析】过滤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原因是滤纸破损
(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使部分液体
未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流下,该操作会使滤液仍然浑浊)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17.【答案】淡蓝 热量 水雾 氢气+氧气 水
【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热,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时,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遇冷凝结形成水雾。
18.【答案】(1)过滤 (2)肥皂水 煮沸 (3)③ (4)长期喝纯净水会缺少矿物质
【解析】(1)“澄清透明”即不含有固体杂质,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2)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来检验,若是软水会产生大量的泡沫;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煮
沸和蒸馏,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
(3)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只有蒸馏水属纯净物;
(4)人体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其中大量是通过饮水来补充,长期饮用纯净水会缺少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