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1.3北方的民族融合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1.3北方的民族融合教学设计

ID:688006

大小:136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方的民族融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 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学生能够从历史上的民族关 系问题,来思考今天民族平等原则,从而培养古为今用的迁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从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的材料,以及概 括孝文帝改革主要措施等,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与高度繁荣是在各民族不断交往、融合中实 现的。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学会正确的评价北魏孝 文帝这个人物以及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民族融合情况的分析,学生感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从而树立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正确意识。通过孝文帝改革发 挥的积极作用,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 2.难点: 正确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通过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学会多角度辩 证的去评价及分析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精神。 2.采用情境创设法,启发引导,由学生自我建构知识,根据史料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3.教师点拨法: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精要点拨,拓宽学生思路。 4.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提 高课堂学习趣味和效率。 5.学生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约 5 分钟) 1.引疑:中国人见面打 招呼的方式:“你吃了 吗?”我们知道中国人 最讲求饮食,你是否留 学生辨认食物,一 一说出它们的名 字,猜测产地(教 师由此问题引入 以 学 生 熟 悉 的 话 题 和 事 物 , 引 入 本 课,贴近生活 心过嘴里的东西来自何 方? 2.辨认:PPT 出示胡萝 卜、胡麻(芝麻)、胡 椒、胡桃(核桃)的图 片 3.问题:他们的名字有 什么共同特点?猜测他 们可能来自哪里?为什 么? 本课时的主题─ ─北方民族的融 合(板书)) 问题的提出, 亦 能 激 发 学 生的兴趣,提 升 学 生 学 习 的积极性 环节一(约 7 分钟): 融合的前提──民族 迁移与杂居 情境创设 1:出示图 4-6、 4-7, 设问:1.结合课文和图 4-6,思考:曾经作为西 汉都城的长安,其所在 关 中地 区出 现什 么 状 况?这种状况说明了什 么? 2.根据图 4-7,说说内 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和 分布状况? 情境创设 2:出示中国 民族分布图,思考: 设问:1.请找出图中与 上述五个古老民族名称 一致的一个民族 2.其他几个民族到哪里 去了呢? 3.这说明“五胡”的内 迁与杂居,会带来什么 现象? 板书:“民族内迁” 1.学生能够根据 观察图片和地图, 直观地发现东汉 末年几个主要少 数民族的内迁 2.学生观察古今 两幅少数民族分 布图,得出民族的 内迁会引起民族 融合的趋势,顺利 过渡 通 过 呈 现 图 片、地图等情 景创设,让学 生 了 解 民 族 的分布、融合 和变迁。培养 学 生 史 地 结 合 的 综 合 能 力,也再次强 化主题 环节二(约 3 分钟): 融合的表现──日常 生活习俗的渗透 情景创设 3: 1.出示一组汉族座椅, 请学生描述变化 2.再分别出示一组关于 饮食、服饰、生产方式 的壁画。思考:民族融 合带来了什么变化? 3.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 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事 物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4.试着请学生理解“民 族融合”的含义 1.学生根据汉族 座椅的变化,体会 民族融合带来的 变化 2.学生说出自己 日常生活中自己 了解的民族融合 的产物 3.学生大体讲述 “民族融合”的含 义 通 过 呈 现 图 片、资料等情 景创设,培养 学 生 观 察 能 力 , 概 括 能 力,也能拉近 与 生 活 的 距 离 板书:“民族融合趋势” 环节三(约 20 分钟): 融合的高潮──北魏 孝文帝改革 自主学习:北方的统一 1.结合中国朝代纪年 表,画出三国到北魏的 朝代更替情况的示意图 2.北魏建立的时间、都 城、民族?北魏何时统 一北方? 3.思考:北魏的统一, 对民族关系有怎样的影 响? 板书:“北魏的统一” 小组探究:结合阅读卡, 地图,讨论归纳孝文帝 迁都洛阳的原因 板书:“迁都洛阳” 情景创设:出示相关图 片、文字和表格 小组讨论:1.说一说孝 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的 措施? 2.胡服和汉服有什么区 别?哪个在生活中更为 便利? 3.既然胡服便利,孝文 帝为什么要下令改穿汉 服? 4.服装、姓氏等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自由点评:联系孝文帝 改革的目的和内容,思 考:这次改革有什么影 响?为什么会成功? 板书:“促进民族融合” 拓展训练:如何评价孝 文帝? 1.学生能够知道 从三国到北魏的 朝代更替情况 2.学生能够从北 魏的统一、民族融 合的趋势等来分 析孝文帝改革的 背景 3.通过小组探究, 多方面分析迁都 洛阳的原因,从而 明白迁都,改革的 必要性 4.归纳孝文帝改 革的措施: 都──迁都洛阳。 说──说汉语 姓──改汉姓 服──穿汉服 婚──鼓励联姻 礼──采用汉礼 5.从改革的成功 之处,评价孝文帝 及它的改革 引 导 学 生 阅 读、绘制示意 图的方式,了 解 此 时 期 的 朝 代 更 替 概 况 指 导 学 生 阅 读史料,培养 学生分析、概 括 史 料 的 能 力 通 过 阅 读 教 材 和 教 师 讲 述,引导学生 归 纳 概 括 改 革的内容,探 讨 改 革 的 历 史影响。学会 正 确 评 价 历 史 人 物 和 事 件 环节四(约 3 分钟): 北朝更替与南北交流 结合 P82 内容及中国朝 代纪年表,完成南北朝 的朝代更替 结合课本及读图, 了解孝文帝改革 之后的历史发展 引 导 学 生 梳 理 出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的 朝 代 沿 革 的 脉络,更好地 体 会 这 一 历 史 时 期 的 特 点 课堂小结(约 2 分钟) 用精炼的词语来概括本 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结合板书,理 清逻辑关系,用自 己的话总结本节 课脉络 课尾的提炼, 既理清思路, 又 形 成 知 识 框架,容易记 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学生表现的预设。 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往往还要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因为预设是既定的,而生成 是灵活的,这两者之间不可避免会有点出入。所以,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强化自己的可取之 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特别是思考自己之前的预设有没有实现?实现了多少?实现的效 果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改进会比较好? (一)可取之处 1.本课在设计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丰富的文字和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 分析、体验解决一个个问题。同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民族融合的结果。这 样贴近生活更为真实,也能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本文结合教材,利用一个个史实和图片,让学生深入历史课的课堂,史地结合,培 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学会用科学辩证的历史观去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落实了教学 目标。 4.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比较灵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归纳、自由点评等贯 穿其中,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不足之处 1.面俱到回过去的场景中,无论是历史视频生成的展的区域优势通过任务本堂课的教 学内容安排丰富,课堂节奏比较快,可能个别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影响其课堂 学习的体验。建议不必面面俱到,围绕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再紧凑点,突出亮点。 2.整堂课问题设计比较多,建议要设计的更要难度梯度,使环节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 同时,要注意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提取,抓住学生的生成来进行问题的步步深 入,也许更加水到渠成,也给学生更多地发挥空间。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