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根据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你会选择哪一种材料做细胞膜,为什么?
A:塑料袋
B:编织袋
C:普通皮
D:弹力布
选择依据: 系统的边界 薄
选择透过性 伸缩性
科幻之旅
如果有“时光机器”,将此刻的你送
回19世纪,你会从哪几个方面去研究细
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时间:19世纪末(1895年)
实验: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
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
不一样的: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
易通过细胞膜。
● ●
实验: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
离出来,然后用蛋白酶处理。
(已知蛋白酶能专一性的催化蛋白质的分解)
实验现象:细胞膜被破坏
得出结论:……
应用化学手段分析表明: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还有少量糖类。
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
构成膜的呢?
磷脂分子的结构
尾部
头部亲水
疏水
绘图活动:将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
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将如何排布?
空气
水
时间:1925年
实验: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
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
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
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
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得出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
续的两层
尝试细胞画出膜中的
双层磷脂分子是如何
排列的呢?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
推测:? ? ? ? ? ?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的统一结构模式图
静态“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
层结构是否能体现膜的功能?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
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横跨
镶在
嵌入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资料5、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结论: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想一想:根据今天所获得的信息,你
能否构建一个细胞膜模型?
画一画: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简图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
脂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
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
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大多
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
立和完善过程,对你
有启示?
1、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层结构模型的最大的不同是
A、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课堂反馈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
胞膜具有透过性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具有选择性
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细
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
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全透性 D、信息交流
3、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
胞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甘油
D、无机盐离子
概念图
生物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结构组成 结构探究历程
决定
③ ④
②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①
作业:
1.请大家根据今天所学内容,完成课
本P69练习。
2.学有余力的同学试一试课外制作生
物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