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并联电路教学设计
课 题: 7.4 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 识与技能目标:
A.理解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电阻的特点
B.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计算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类比串联电路进行计算,并得到并联电路中计算需注意什么。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A.通过分析并联电路与家庭电路的联系,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
教 学 重 点 和
难点:
重点: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计算
难点: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动态电路的计算
教学准备: 综合电路演示
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展示电路图和实物图 判断是并联电路还是串联电路 回忆并联的连接
方式
一.并 联 电
路的特点
1.引导学生回忆并联
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
点,引导学生与家庭
电路相联系
2.引导学生回忆串联
电路电阻特点的推导
方法,并应用到并联
电路中。
3.引导学生回忆学习
串联电路时用实验的
方法得到电阻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并联电
1.在笔记本上写好并联电路的两
个特点,并提出问题:电阻会有什
么特点?
2.试着用欧姆定律和电压电流特
点推导电阻特点,得出 结论。
设计实验,用实验来验证推导出的
公式是否符合事实。画电路图,并
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巩固结论练习:
1. 复 习 并 联 电 路
中电压电流特点,
并提出新问题。
2. 会 使 用 公 式 推
导的方法来得到
电阻特点
3. 巩 固 等 效 替 代
法。
二.并联电路
的计算
路的三个特点。
4.例 1.在图所示的电
路中,电阻 R1 的阻值
为 60 欧,R2 为 40 欧,
如果通过 R1 的电流是
0.2 安。求:
(1)电阻 R1 两端的电
压。
(2)通过电阻 R2 的电
流。
(3)电路的总电流。
(4)电路的总电阻。
(1)一个阻值为 10 欧的电阻与与
另一个 15 欧的电阻并联后,其总
电阻为欧;若该 10 欧的电阻与 3
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
欧。
(2)阻值为 10 欧的电阻和另一个
阻值为 10 千欧的电阻并联后的总
电阻(选填“大于 10 欧小于 10 千
欧”、或“小于 10 欧”、或大于 10
千欧)。两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
加了导体的,从而了导体的阻值。
4.总结特点:
电压:U=U1=U2
电路:I=I1+I2
电阻:
21
111
RRR
5.学生总结方法:
A.注意物理量的对应性
B.总电阻最好用R=U/I来求计算量
比较小。
学生课堂练习:
习题 1:电阻 R1 的阻值为 40 欧,
R2 为 60 欧。电键 K 闭合时,电流
表 A1 的示数为 0.3 安。求:(1)电
源电压 U;(2)电流表 A 的示数 I;
习题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
4.总结特点
5. 能 进 行 静 态 电
路的计算
5.例 2:在图所示的电
路中,电阻 R1 的阻值
为 10 欧。电键 K 断开
时,电流表 A 的示数
为 0.6 安;电键 K 闭
合时,电流表 A 的示
数为 1 安。求:电源
电压 U。电阻 R2。
的阻值为15欧,电阻R2的阻值为10
欧,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2)电流表
的示数。
学生总结特点:
注意物理量时刻的对应性。
习题 3:在如图 12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
为 20 欧。先闭合电键 S1,电流表
的示数为 0.3 安,再闭合电键 S2,
电流表的示数变为 0.5 安。求:
(1)电源电压 U。(2)电阻 R2 的
阻值。
习题 4.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 6 伏且保持不变,电阻
R1 的阻值为 30 欧。闭合电键 S,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
①求通过电阻 R1 的电流 I1。
②求电阻 R2 的阻值。
习题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采用新
6.熟练解题方法
7. 会 进 行 由 于 开
关闭合断开而引
起的简单动态电
路计算。
8. 会 根 据 并 联 电
路的特点判断电
表读数并进行计
算
的干电池作为电源,电阻 R1 的阻
值为 10 欧。开关 S 闭合时,电流
表 A 的示数如图中的甲所示。开关
S 断开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如图中
的乙所示。求:(1)电源电压 U;
(2)电阻 R2 的阻值;
9. 动 态 电 路 和 电
表读数的判断综
合练习
小结: 并联电路计算过程中
应注意什么。
学生总结归纳
R SR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