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教 学 设 计
课题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授课班级 高二 课型 新授课
课标
要求
1.知道中东问题的由来;知道第一、第二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
2.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中东纷争产生的因素;第一、二次中东战争的经过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
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
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教材内
容分析
与建议
本课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历史渊源、20 世纪 40 年代阿以最初的冲突和 20
世纪 50 年代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等角度,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东地区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地理概念,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历
史上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的、宗教的和领土的矛盾相互交叉在一起,加之外部势力和
大国的插手与介入,使这一地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集中,冲突
频发,动荡多变的热点地区之一,至今仍然备受世人关注。
中东地区纷争的国家错综复杂,教师教学时要尽量借用中东地区的示意图指示学生掌
握好地理位置,从中理清这些国家的利害关系。如教师可以准备三幅地图,第一幅是世界
全图,指出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可以从欧洲的角度解释“中东”一词的由来。第二
幅图是中东地区图,包括教材上的各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东各国之间的地理关系。第
三幅图是巴勒斯坦地区图,让学生了解巴以关系的具体情况。这三幅地图从面到点,层层
递进,逐渐放大;特别是后两幅,在本课和下课的教学中可以多次使用。
学情
分析
本课涉及的巴以地区冲突和中东局部战争,学生都有所了解,但是对中东问题的由来与
发展,学生并没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需要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析史料和分组讨论来引导学生
认识中东问题的由来,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重点 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 中东纷争的由来;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教学设
计思路
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问题复杂,但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很多人名地名和事件,可
以从每天的电视、广播和其他媒体上看到。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尽可能从时事入手,
抓住最近有关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等,故采用“倒叙”的方式组织教学,先讲
述两次中东战争,再从中探究产生战争和纷争的原因。既给学生现实感,又提供了一定的
历史背景,增加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能力。
教学
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
授课
时数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耶路撒冷哭墙,引导学生认知耶路撒冷的哭墙,
围绕着耶路撒冷这样的宗教圣地,却发生了二战后时间最长、规模
最大的局部战争。中东战争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呢?中东问题是怎样
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节课。
【讲授】一、探究中东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件所展示的“中东地图”,“ 巴勒斯坦
地图”了解中东。“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
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
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现
在一般说的“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埃及、
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干旱少雨。资源主要是石
油和天然气。
【活动】二、了解第一、二次中东战争
【教师】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中东战争
【讲授】两次中东战争的后果和中东的现状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件所展示的信息了解中东战争的后果和中
东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连年的中东战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
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
观看视频,激
发学生兴趣,带
着问题进入新课
学习。
教师引导学
生仔细查看
地图,准确
定位中东地
区。培养学
生史地知识
结 合 的 能
让学生深
刻体会战争
给中东地区
带 来 的 灾
难,由此引
导学生思考
中东纷争的
缘 由 有 哪
些?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
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
界的和平与稳定。
【活动】三、探讨中东问题的由来
【教师】向学生分发材料,分成七个小组,从七个方面各自分析归
纳出中东问题的由来。
附:下发给学生的材料
第 1 组材料
材料一 史上这里诞生过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 1020 年)、
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前 30—公元 476 年)、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
国”(公元 7-13 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 16 世纪—1922 年)
材料二 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
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建立过国家。公元前 30 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
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定居。公元前 13 世纪,犹太人的祖
先希伯莱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莱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先后
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
各地。19 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
返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此后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阿、
以两个民族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1947 年 11 月 29 日,联
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
市国际化,引发了阿拉伯世界强烈反对。1948 年 5 月 14 日,犹太人宣布在
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
第 2 组材料
材料一 犹太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城,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
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历史上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基督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耶稣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的。
伊斯兰教徒则认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登宵"(遨游
七重天,见过先知和天堂)。耶路撒冷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和麦地
那以外的穆斯林第三个圣地。
材料二 1947 年联合国第 181 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
国管理。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耶路撒冷被分为以色列辖区(西耶
分组讨论,
培 养 学 生
从地理、宗
教、历史等
方 面 分 析
中 东 纷 争
的原因,强
化 学 生 对
史 料 和 知
识 的 归 纳
概括能力。
路撒冷)和阿拉伯即约旦辖区(东耶路撒冷)。1950 年,以色列自行宣布耶
路撒冷为其首都。在 1967 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包括东耶路
撒冷在内的大片阿拉伯领土,并于 1980 年 7 月宣布合并后的耶路撒冷为其
永久的首都。1988 年 11 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通过《独立宣言》,宣告
成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目前,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问题仍是
影响阿以和平进程能否继续向前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的最终解决还需要
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第 3 组材料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
伊拉克(专题,图库)、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
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
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
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
与中东联系密切。而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
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
勒斯坦问题。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特别重要,它连接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三洲(欧、亚、非)五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黑海、里海),处于欧、
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第 4 组材料
材料一 中东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在世
界能源的供给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美国《油气杂志》的估计,截止到
2000 年 1 月 1 日,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 1385.88 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
约为 926 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66.82%。就是在这片广袤、富饶而又兼
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从 1948—1982 年的不到半个世纪里,阿拉伯国家
与以色列之间就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
时间最长的战争。
材料二 1955 年美国国防部发表《美国对中东安全战略》报告,指出
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保证波斯湾的石油以稳定的价格流向世
界市场。实际上,1994 年美国进口的石油在其国内需求量所占的比重已增加
到 50.4%,首次超过国内需求量的一半。”
第 5 组材料
二战结束后,英国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摇摇欲坠的殖民统治地位,
迫切需要占当地人口大多数的阿拉伯人的支持,于是英国当局改变一贯
以来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阻碍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甚至出动军
舰将偷渡船只强制遣送回欧洲。然而此时的大英帝国毕竟大势已去,辉
煌不在。新的世界霸主——美国逐渐取代了英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在
国内强大的犹太金融资本家的压力下,出于控制中东,打击传统英国殖
民势力的需要,美国以“建立犹太国家为己任”,强烈支持犹太复国主
义运动;与此同时,苏联也逐步向中东渗透,以支持中东民族解放运动
为名,大量来自苏联、东欧的犹太移民涌入巴勒斯坦。由于获得了苏联
的人力和美国的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以色列在顽强抵御了阿拉伯国家的
第一次进攻后转入反攻,最终赢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
20 世纪 50 年代,阿拉伯各国纷纷摆脱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建
国,西方殖民列强不甘心失败,1956 年,英、法联合以色列,借口埃及
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向埃及发
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和镇压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英法的这一举
动引起了美苏两强的强烈不满,在埃及军民的奋勇抗击下,英、法、以
被迫同意停火和撤军。第二次中东战争标志着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列强
彻底淡出中东大国博弈的舞台,中东迎来美苏争霸的时代。
冷战开始以后,美苏两国都把中东作为他们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目
标。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美苏在中东的对抗更趋激烈,在这一背景之
下,两国开始分别寻求、扶持各自在该地区的“代理人”,中东各国被
划分成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亲苏阵营”和以以色列
为代表的“亲美阵营”。为避免直接对抗,美苏双方力图在中东制造一
种“不战不和”的局面,在大国的鼓噪、挑拨下,两大阵营围绕新旧矛
盾冲突展开激烈的竞争,进而爆发了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战争中,
美苏两国不仅向战争双方提供了大量的军备物资援助,甚至发射专门的
侦察卫星为两方提供情报,整个中东地区成了美苏两国先进武器的试验
场。然而一旦当战争的进程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范围时,美苏两国马上又
以联合国的名义开始所谓的斡旋,迫使双方停战。
综观历次中东战争,无不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干涉的烙印,以至阿、
以两大民族时至今日仍旧仇深似海,中东地区也依旧风波不断,和平之
路依然遥遥无期,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第 6 组材料
1947 年联合国通过在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当时,巴勒斯坦地
区的阿拉伯人有 120 多万,占总人口的 2/3 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
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 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
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
不然,犹太人虽仅有 60 万,不到总人口的 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
坦总面积的 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第 7 组材料
巴以冲突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
续形成的。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 5 次大规模战争。以色
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
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
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 年 5 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
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教师归纳】
(一)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里建立犹太国---历史
(二)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两方相争---宗教
(三)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战略
(四)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资源
(五)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求---大国干涉
(六)联大“分治方案”的不合理性:领土纠纷不断---方案不合理
(七)领土主权的排他性:“一国不容二主”---领土纠纷
【教师】引导学生将七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类
七个方面的原因实际上归为两类:
一个是围绕领土和重要文化遺产的归属展开,
一个是围绕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的主权所属和控制展开。
【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着两类原因的共同本质是霸权主
义,从而让学生明确当代战争的根源是霸权主义,要维护和平就要
反对霸权主义。
【引导】四、探讨中东问题的出路
【教师】首先组织课堂提问:你怎样看待中东问题?你认为应该怎
样解决中东问题?
(1)只有通过政治途径,用和平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外界调解是需要的,但要全面、公正、合理;
(3)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4)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
【本课小结】
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地理的因
素。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
长期存在的关键。大国争夺和插手是导致中东问题复杂、尖锐化的
重要因素。第一次、第二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中东问题。反而使
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二次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
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板
书
设
计
第 3 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一、中东的地理位置
二、第一、二次中东战争
1.第一次中东战争
2.第二次中东战争
3.中东地区现状
三、中东问题的由来
学生各抒
己见,教师
引导学生归
纳总结中东
问 题 的 启
示,认识中
东问题的复
杂性和曲折
性。
作业
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民建立一个民族家园,并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此
目的。
——“贝尔福宣言”(1917 年 11 月 2 日)
有人说这是民族主义的宣言,也有人说这是战争的开端。你是怎样认为的?(12 分)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