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上学期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和土壤第一节走
进桂林山水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贵州省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众多桥梁建在峰林、峰丛之间,当地的地貌类型为
A.风成地貌 B.黄土地貌 C.海岸地貌 D.喀斯特地貌
2.有关喀斯特地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高温多雨的地区
B.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降水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C.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落水洞属于地下部分
D.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势崎岖,土层薄,不宜发展种植业
下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地区适合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一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5.四图对应的外力作用,正确的是
A.甲—风力堆积 B.乙—风化剥蚀 C.丙—流水沉积 D.丁—海浪侵蚀
6.乙图所示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7.重庆武隆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如图示意该地三维地质模型。据
此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羊水河出露的地层晚于中石院天坑
B.大嘴山和三帽山均为断块山
C.乌江流域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
D.仙女山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
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下图为广西桂林的两幅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干沟万整,地表支离破碎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9.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 B.植被、土壤
C.岩石、水文 D.土壤、地形
读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石林地貌常见于
A.云南省 B.陕西省 C.辽宁省 D.江苏省
11.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祁连山北麓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砾岩、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
著称。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祁连山北麓某处丹霞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构成祁连山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花岗岩 B.火山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13.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剥离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搬运作用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台山雄踞于太行山脉南端。其海拔 1381 米的顶峰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溶洞; 但在山脚下,
却分布着大规模的峡谷地貌。既有壮观的峡谷又有奇特的溶涧,峡谷和溶洞发育于同一座山上,这种地貌被
科学家们称为云台地貌。从山脚到山顶,云台山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地貌特点,是云台地貌与众不同的特
点。
材料二 我国部分区域的地貌景观图片(见下图)。
(1)云台山顶峰大小不一的溶洞.属于____________地貌.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形区)是
由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除溶洞以外,这类地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态。
(2)材料二中的 B、C 图片分别属于_________ 、__________地貌,B 图片所属地貌是由______作用形成的,
其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哪些?
(3)说明 A 图所属地貌类型对土壤或水资源产生的影响(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17.[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喀斯特高原是古地中海沉积的石灰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逐渐演化而成(下图),该地石芽、石林、溶
蚀洼地、溶洞等地貌发育典型,其中溶洞数量多,景观奇特,斯科契扬溶洞已经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
当地著名的旅游资源。
(1)说明喀斯特高原溶洞的地质形成过程。
(2)评价喀斯特高原成为著名旅游资源的条件。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
化学反应过程是 CaCO3+H2O+CO2=Ca(HCO3)2。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
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简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2.D3.C4.A5.D6.B7.C18.C9.C10.A11.D12.D13.A14.D15.B
16.(1)喀斯特(岩溶) 云贵高原流水溶蚀峰林、峰丛、孤峰、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地下河、石柱、石
笋、石钟乳。
(2)风蚀(风沙、雅丹)地貌冰川(冰蚀)风力侵蚀 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干旱,风力大:植被稀疏,荒漠广布: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多风沙地貌:土壤贫瘠。
(3)土壤:土层薄,土壤贫瘠,易水土流失产生石漠化。
水资源:地表水易渗漏,转化成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短缺。
17.(1)古地中海地区经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该地处在在板块交界附近,受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
挤压,地壳抬升,形成石灰岩高原;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石灰岩多裂缝,地表水易下渗,
受流水的溶蚀作用,逐渐横向溶蚀形成溶洞。
(2)漫长的地质作用演化过程,科学考察价值高;景观奇特,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溶洞数量多,资源的
环境容量大;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良好;距离欧洲发达地区近,市场广阔;申遗成功,等级高,
知名度高。
18.(1)含有丰富碳酸氢钙的地下水,由溶洞顶部渗漏下来时,(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少,水中二氧化碳
逸出,)水中的碳酸氢钙析出,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溶洞顶部,形成钟乳石。
(2)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游客的呼吸;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沉积释放;洞外空气
中二氧化碳进入洞内积累。
(3)地下水开采增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由于工矿城市的建设,下渗减少;降水减少;地下河下切侵蚀。
(4)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增加;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