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导学案

ID:681811

大小:492

页数:8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学生版: 1、专题总览: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饮食、住宅、习俗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通信工具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报纸、影视、互联网 2、本课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3、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服饰 物质生活 饮食 住宅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婚礼 社会习俗 丧礼 社交礼仪 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1)概况: ①男子: A、长袍马褂:长袍马褂是_______男子的通常服饰,20 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______成立后流行起来。 C、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在此后几十年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 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知识补充:中山装的造型特征及其寓意(了解即可,无需记忆) 造型特征:立翻领,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寓意:其一:封闭的衣领显示严谨修身的理念; 其二:前身四只口袋表示国之四纲:礼、义、廉、耻; 其三:前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四: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五: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②女子: A、传统旗袍:清末旗袍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 B、改良旗袍:20 世纪 20 年代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传统旗袍进行改良,使旗袍由宽松 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特别提示:中山装与改良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中西合璧。 2、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概况: ①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 新中国成立后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_________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 以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②“文革”期间:绿军装、干部服。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民众服饰式样和颜色趋于______,绿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 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2)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朴素单调。 3、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1)特征:新式新款层出不穷,时尚个性,与国际接轨。 (2)原因: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 归纳提升: (1)近现代中国服饰变化的特征: 阶 段 变 化 服 饰 特 征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建立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传统旗袍、改良旗袍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新中国建立后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革前: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 文革中:绿军装、干部服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 为主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异彩纷呈 新式新款层出不穷,时尚个性,与国 际接轨。 (2)影响近代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外来文化的传入; ②内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的影响。 (3)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二、近现代饮食的变化 1、中国传统的四大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餐的传入 (1)传入:19 世纪____年代以后,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随之传入中国,通商口岸出现了西餐馆。 (2)西餐与中餐的区别: ①中西餐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②中餐把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西餐以讲究营养为最高准则。 (3)影响:①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 ②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③日常西式食品,如糕点、糖果、罐头、饮料、冰淇凌等对普遍百姓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3、近现代饮食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1)特征:中西餐并行于世。 (2)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②国人对西餐文化的逐步接受。 三、近现代住宅的变化 1、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_________; 2、西方居住文化的传入: (1)传入:鸦片战争后,在_______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2)影响: ①中国的居室建筑逐渐西化,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沿海城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毗连式房屋。 ②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近现代住宅的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1)特征:中西合璧。 (2)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居住文化的传入; ②国人对西方居住文化的借鉴。 四、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1、婚姻风俗的变化(最明显): (1)古代: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__________。婚姻礼俗也 开始___________,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3)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葬礼俗的变化: (1)传统丧礼:厚葬风气流行已久,相沿成习,变化缓慢。 (2)出现变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丧礼趋于________,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 (3)推进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________改革。 3、其他风俗的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 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 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_____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 在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步入社会。 4、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1)特征:删繁就简、移风易俗,从封建传统向现代化演变。 (2)原因: ①西方新思潮的熏陶; ②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1、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 2、内因: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剧变,如政治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 改革开放等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出现,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思想文化观念上国人思想观念的改变等。 3、根本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相互 交汇与碰撞的结果。 归纳--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的表现 旧习俗 新习俗 婚姻包办 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厚葬、火葬 简化丧礼、实行火葬 男子留辫 剪辫 女子裹足 放足 迷信活动 反对迷信 农历 公历 跪拜作揖 点头鞠躬、握手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 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的不断加深。 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有利于冲破封建因素的束缚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情景设置---综合运用本专题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927 年 12 月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隆重的婚礼。如果你是蒋介石远在北京的童年好友,受 邀参加他的婚礼。思考: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照 2、1949 年 10 月毛岸英与刘思齐在北京举行简朴的婚礼。如果你是毛岸英的童年好友,受邀参加他 的婚礼。思考: 毛岸英与刘思齐的结婚照 (1)蒋介石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在上海通知你这一婚讯? (2)在他没有通知你之前,你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得知这一大人物结婚 的消息? (3)你打算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去上海呢? (4)你会以怎样的流行装扮去赴宴? (5)与故友的长辈打招呼时,你可能采用什么方式呢? (6)新式宴会上你们尝试到什么新式的饮食?和传统饮食相比,有何 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7)在新房里,你会发现哪些新的摆设? (1)你会以怎样的流行装扮去赴宴?能穿西装或长袍马褂去吗? (2)假如岸英没有牺牲,在 1962 年举行婚礼,那时你将以怎样的 流行装扮去赴宴呢?又假如在 1972 年举行婚礼,又将以怎样的流行 装扮去赴宴呢?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学生版: 1、专题总览: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饮食、住宅、习俗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通信工具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报纸、影视、互联网 2、本课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3、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服饰 物质生活 饮食 住宅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婚礼 社会习俗 丧礼 社交礼仪 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1)概况: ①男子: A、长袍马褂: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 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起来。 C、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在此后几十年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 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知识补充:中山装的造型特征及其寓意(了解即可,无需记忆) 造型特征:立翻领,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寓意:其一:封闭的衣领显示严谨修身的理念; 其二:前身四只口袋表示国之四纲:礼、义、廉、耻; 其三:前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四: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五: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②女子: A、传统旗袍:清末旗袍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 B、改良旗袍:20 世纪 20 年代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传统旗袍进行改良,使旗袍由宽松 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特别提示:中山装与改良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中西合璧。 2、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概况: ①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 新中国成立后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以列宁 装、布拉吉(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②“文革”期间:绿军装、干部服。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民众服饰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 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2)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主流,朴素单调。 3、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1)特征:新式新款层出不穷,时尚个性,与国际接轨。 (2)原因: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 归纳提升: (1)近现代中国服饰变化的特征: 阶 段 变 化 服 饰 特 征 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建立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传统旗袍、改良旗袍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新中国建立后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革前: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 文革中:绿军装、干部服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 为主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异彩纷呈 新式新款层出不穷,时尚个性,与国 际接轨。 (2)影响近代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外来文化的传入; ②内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的影响。 (3)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二、近现代饮食的变化 1、中国传统的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的传入 (1)传入: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随之传入中国,通商口岸出现了西餐馆。 (2)西餐与中餐的区别: ①中西餐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②中餐把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西餐以讲究营养为最高准则。 (3)影响:①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 ②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③日常西式食品,如糕点、糖果、罐头、饮料、冰淇凌等对普遍百姓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3、近现代饮食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1)特征:中西餐并行于世。 (2)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②国人对西餐文化的逐步接受。 三、近现代住宅的变化 1、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四合院; 2、西方居住文化的传入: (1)传入: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2)影响: ①中国的居室建筑逐渐西化,如在天津、上海、厦门等沿海城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毗连式房屋。 ②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近现代住宅的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1)特征:中西合璧。 (2)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居住文化的传入; ②国人对西方居住文化的借鉴。 四、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1、婚姻风俗的变化(最明显): (1)古代: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 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3)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葬礼俗的变化: (1)传统丧礼:厚葬风气流行已久,相沿成习,变化缓慢。 (2)出现变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 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 (3)推进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的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 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 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在 获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步入社会。 4、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1)特征:删繁就简、移风易俗,从封建传统向现代化演变。 (2)原因: ①西方新思潮的熏陶; ②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的影响。 归纳--近现代社会风俗的变化的表现 旧习俗 新习俗 婚姻包办 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厚葬、火葬 简化丧礼、实行火葬 男子留辫 剪辫 女子裹足 放足 迷信活动 反对迷信 农历 公历 跪拜作揖 点头鞠躬、握手 一、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1、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 2、内因: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剧变,如政治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 改革开放等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出现,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思想文化观念上国人思想观念的改变等。 3、根本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相互 交汇与碰撞的结果。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 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的不断加深。 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有利于冲破封建因素的束缚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情景设置---综合运用本专题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927 年 12 月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隆重的婚礼。如果你是蒋介石远在北京的童年好友,受 邀参加他的婚礼。思考: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照 2、1949 年 10 月毛岸英与刘思齐在北京举行简朴的婚礼。如果你是毛岸英的童年好友,受邀参加他 的婚礼。思考: 毛岸英与刘思齐的结婚照 (1)蒋介石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在上海通知你这一婚讯? (2)在他没有通知你之前,你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得知这一大人物结婚 的消息? (3)你打算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去上海呢? (4)你会以怎样的流行装扮去赴宴? (5)与故友的长辈打招呼时,你可能采用什么方式呢? (6)新式宴会上你们尝试到什么新式的饮食?和传统饮食相比,有何 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7)在新房里,你会发现哪些新的摆设? (1)你会以怎样的流行装扮去赴宴?能穿西装或长袍马褂去吗? (2)假如岸英没有牺牲,在 1962 年举行婚礼,那时你将以怎样的 流行装扮去赴宴呢?又假如在 1972 年举行婚礼,又将以怎样的流行 装扮去赴宴呢?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