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上册-7.1电流电压第一学时电流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上册-7.1电流电压第一学时电流教案

ID:680422

大小:35

页数:5页

时间:2021-04-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7.1 电荷 电流 执教老师: 一、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电荷 电流》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 七章《电路》第一节内容。《电荷 电流》比较抽象:例如电荷是从哪里来的、物体又是怎 么带电的、电荷看不见摸不着电荷又是如何形成电流。通过讲解法、实验法、类比法 等方 法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立体”、“形象”起来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学习好电荷、 电流可以为后续学习电压、串并联电路特点等知识做好铺垫。 相关教学内容安排:《电荷 电流》第一课时;《电流表》第二课时;《电源 电压》 第 3 课时;《电压表》第 4 课时。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仍对身边奇妙的物 理现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亲自动手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和渴望。知识方面,学生在七年级 的《科学》中已接触了电流大小及方向,但只是常识性地了解这部分内容,对这些现象的本 质、规律却不了解,不知道电荷是如何产生、电流如何形成、如何比较电流的大小等,并很 难运用物理语言准确描述出来,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本课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讨 论、交流归纳,知道电荷和电流的相关知识,感受观察和实验是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 律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知道电在现代社会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摩擦起电等实验,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实质,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单位。 (3)类比水流形成,知道电流是由于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4)通过“静电球”和“电蚊拍”等实验,进一步增强对电的了解,知道电的利与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电荷,电荷量和电流的形成。 2.难点:电荷的产生、电流的形成。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器材:丝绸和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玻璃板、验电羽、水流( 滴定管及支架、 烧杯)、面粉、细吸管。 2.教师器材:摩擦起电机、静电球、橡胶棒、毛皮、丝绸、玻璃棒、电蚊拍、绿色植 物、小传送带、水轮车。 3.自制 PPT 演示文稿。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电学第一节课,笔者通过通过类比“桃子”结构,使学生形象感知原子结构; 通过类比水流的形成形象感知电流的形成,为后续学习“持续电流” 铺垫。即学生在形象 的体验活动中感知微观的电荷的产生和电流的形成;同时也通过播放视频、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小组实验、学生小组交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知道电及其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电 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电荷和电流的形成。 第一部分:电荷。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引入新课,“学生眼里的电”更加能获得学 生的认同感,让学生初步感知电。然后教师演示摩擦起电机实验,引出摩擦起电。同学们通 过小组实验,进一步体验摩擦起电。接着播放视频吸管和玻璃棒、橡胶棒的相互作用实验, 引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接着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来验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带不同种电荷。然后教师总结科学家们通过做了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只有两种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最后通过教师讲解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 第二部分: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形成非常抽象,笔者采用的方法是类比法教学。根据水 流的特点总结出水流形成的原因是水的定向移动形成水流;通过观看水轮机运转,归纳水轮 机运转的原因是有水流通过,进而类比得出电动水轮机运转是因为有电流通过,类比得出电 流的形成的原因是电荷的定向移动。最后通过实验 “静电球放电实验” 、“电蚊拍的威力”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电的应用。 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本节课的重点是:电荷,电荷量和电流的形成。首先是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小组实验得 出经摩擦后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物体带了电(电荷),引出电荷;教师讲解原子 结构摩擦起电实质时,引出电荷量及其单位的由来。第二部分通过类比水流的形成,类比得 出电流的形成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荷的产生、电流的形成。电荷和电流都是无形的存在,笔者意在通 过转换法把抽象的知识可视化、形象化进而突破教学难点。例如,电磁起电机学生看到了电 火花,进而有电的存在,类比”桃子”结构讲解原子结构及摩擦起电实质,学生可以形象感知 电荷的产生;运用可视化的“水流”、得出电流的形成。 六、教学流程图及说明: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 1 观看视频 了解学生眼里的电,引入课题。 活动 1 演示实验 1 用摩擦起电机,展现摩擦起电引起的尖端放电。提问:那么电是如何产生的呢?引 出摩擦起电。 活动 2 学生实验 1 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物体带电。 情景 2 演示实验 2 将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分别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 它,观察现象。引出电荷间相互作用。 活动 3 学生实验 2 设计实验,引出两种电荷。 活动 4 演示实验 3 通过水轮车转动,引出水流。讲解类比得出电流及电流的形成原因。 活动 5 演示实验 “辉光球”展示电之美;电蚊拍工作,提示电的利和弊。 活动 1 演示实验 1 活动 2 学生实验 1 情景 2 演示实验 2 频 活动 3 33学生实验 2 情景 1 观看视频 活动 5 演示实验 3 应用 主题 摩擦起电 电荷 间相 互作 用 两 种 电 荷 活动 4 演示实验 3 电流 形成 电 的 应用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展示学生眼里的电。教师讲解,引入本节课课题电荷、电流。 (二)、新课教学 1.摩擦起电 电荷 ⑴演示实验 1 教师演示摩擦起电机,引出摩擦起电。 通过图片,得出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 学生实验 1 同学们请同学们根据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带电。 总结:摩擦过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物体带了电,也叫带上了电荷。 问题:这些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一样吗?该怎么证明呢? (3)演示实验视频: 实验器材:橡胶棒、玻璃棒、吸管和铁架台 将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分别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靠近 它,观察现象。引出电荷间相互作用。 (4)学生实验 2 用橡皮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分别与带电的吸管靠近,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用橡皮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不同种电荷。 总结:刚才的实验只是前人无数次实验的沧海一粟而已,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只有两种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科学家规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带的是负电荷。 提出问题:为什么摩擦过的物体会带上电荷呢? 教师类比“桃子结构”讲解“原子结构”,教师进而讲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引出电荷量 和介绍物理人物库伦。 2.电流的形成 通过水轮车转动,引出“水流”和“电流”,进而类比得出电流的形成原因。 3.应用 演示实验“静电球”展示电之美和神奇;电蚊拍工作,提示电的利和毙。 (三)、课堂练习 (四)、本课小结 (五)、作业: 1.写一段不少于 50 字左右的文字表述你眼里的电 八、板书设计 7.1 .1 电荷 电流 一、摩擦起电 1. 电荷 2.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库,c 二、电流: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符号:Q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