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析版)-2021年新高考历史最新模拟题分项汇编(第四期 4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5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021·山东泰安市高三一模)1961 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一手抓橄榄枝、一手抓箭”的战 略,向发展中国家派出由教师、医生、护士、农业专家和工程师等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和平队”,借以在 亚非拉笼络人心并控制这些地区。这表明肯尼迪政府( ) A.放弃了冷战遏制政策 B.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C.推行极端的战争政策 D.仍然推行冷战遏制战略 【答案】D 【解析】1961 年,世界是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派出由教师、医生、护士、农业专家和 工程师等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在亚非拉笼络人心并控制这些地区,反映了美国与苏联对亚非拉中间地带的 争夺,推行的是冷战遏制战略,故选 D,排除 A;根据“一手抓橄榄枝、一手抓箭”可知,维护世界和平只是 个幌子,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冷战政策,排除 C。 2.(2021·辽宁朝阳市高三模拟)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 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碎片化”趋势 A.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B.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发展 C.意味着国际新秩序建立 D.增加了世界的不稳定性 【答案】A 【解析】“碎片化”趋势反映了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与重组,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这种趋势的 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故选 A,排除 B、D;C 项中的“建立”不符合史实, 排除。 3.(2021·江苏盐城市高三二模)下图为漫画《差点开启的末日之门》,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描绘为西部牛仔, 苏联的赫鲁晓夫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被描绘成堂吉诃德和桑丘。对此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是美苏零和博弈的结局 B.危机达到局部热战程度 C.苏联发起美国妥协告终 D.美国不再处于突出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美国总统肯尼迪”“苏联的赫鲁晓夫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结合所学古巴导弹危机可知,漫 画反映核危机使美苏领导人冷静处理两国关系,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故选 A;B、D 不符合史实,排除; 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C 错误。 4.(2021·福建福州市高三一模)在美国积极努力下,棒球被列入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项目。美国 国务院还组织来自美国棒球大联盟和美国棒球名人堂的球星赴墨西哥城和其他一些国家(地区)为当地年 轻人辅导棒球。美国采取这些举措旨在 A.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B.增进跨地区文化交流 C.增强自身的“软实力” D.推动北美自贸区形成 【答案】C 【解析】美国大力推广棒球项目,是为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扩大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故答案为 C 项; 苏联已于 1991 年底解体,排除 A 项;棒球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与跨地区文化交流无关,排除 B 项;这些 举措与北美自贸区的形成无关,排除 D 项。 5.(2021·福建福州市高三一模)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对 1960 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国提出的口号是“援越抗美”。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 B.国内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答案】A 【解析】抗美援朝战争打败了美国,中国国家安全得到巩固,因此,1960 年代的越南战争没有提出“保家卫 国”的口号,故选 A;B、C 与材料中口号的变化无关,排除;70 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排除 D。 6.(2021·山东济南市高三一模)1946 年美国颁布了《富尔赖特法案》,其核心内容就是把美国的海外剩 余资产(主要是欧洲国家二战中对美国的债务)用作美国教师和学生去海外学习和研究的基金,同时也为 外国学者和学生来美国学习和研究提供活动基金。这一做法旨在 A.与苏联争夺人才 B.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助力西欧迅速实现复兴 D.扩大美国的影响力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在冷战期间为美国学者、学生出国学习及外国学者、学生来美学习提供资金支 持,这主要是为了扩大美国的影响力,D 正确;材料未涉及同苏联对人才的争夺,A 排除;马歇尔计划是 在 1947 年推行的,B 排除;C 主要和马歇尔计划有关,排除。故选 D。 7.(2021·辽宁高三模拟)马歇尔计划启动之初美国欢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加入,苏联表现出谨慎的态度, 随后采取了抵制立场并禁止东欧各国加入。苏联的这种态度说明 A.西欧各国反对苏联加入 B.美苏由同盟走向全面对抗 C.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对立 D.社会主义已形成统一市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国 家均是社会主义国家或人民民主国家,材料中“苏联……采取了抵制立场并禁止东欧各国加入”表明,当时美 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处于对立状态,故 C 正确;A 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马歇尔计划于 1948 年实 施,北约于 1949 年成立,所以,当时美苏两国还没有走向全面对抗,故排除 B;经互会于 1949 年成立,且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 D 说法错误。故选 C。 8.(2021·河北高三模拟)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哥拉内战期间,美苏分别给予安哥拉国内正处在战争状态 下的两大政治派别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在这一次争夺中,苏联战胜了美国。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解放运动遭受重创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C.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 D.美苏对中间地带的激烈争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分别给予安哥拉国内正处在战争状态下的两大政治派别以 经济和军事的援助”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冷战”期间美苏对亚非拉中间地带的争夺,故 D 项正确;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排除 A 项;20 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并没有处于守势,排除 B 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问题,排除 C 项。 9.(2021·湖北高三模拟)如图是二战期间同盟国最初制定的“分割占领日本计划”的地图规划,但实际上未 付诸实施。导致计划和实际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貌合神离对占领日本持消极态度 B.原子弹的出现使美国取得巨大优势 C.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及意识形态斗争 D.分区占领将会导致日本的激烈反抗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之间由于国家利益及意识形态的斗争,国际关系出现资本主义同 社会主义阵营的局面,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在亚洲对抗社会主义扩张的桥头堡,因此二战期间同盟国最初 制定的“分割占领日本计划”并未实施,C 正确;A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苏联也同样具备原子弹优势,B 排除;二战后日本属于战败国,分区占领将会导致日本的激烈反抗的说法错误,D 排除。故选 C。 10.(2021·湖北高三模拟)如图为 1947—1956 年美国出口增速示意图。导致虚线所划圆圈内美国出口增速 状况的关键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解析】由 1947—1956 年美国出口增速示意图可知,虚线所划圆圈内美国出口增速总体较快。依据所学知 识可知,该状况出现的关键原因是 1947 年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故 A 正确;二战结束预示着美国经济霸 主地位的确立,故 B 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关键因素,故 CD 错误。 11.(2021·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利益的重合与战略协调,但美 苏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使双方的战略目标很快发生冲突。据此判断,该学者认为最有可能导致美 苏走向全球性对抗的诱发因素是 A.盟国分区占领德国 B.战后英美结成同盟 C.朝鲜半岛走向分裂 D.古巴导弹危机爆发 【答案】C 【解析】二战后,美苏以北纬 38 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后来美苏在各自占领区内分别建立政权, 导致朝鲜半岛分裂,这体现出美苏大国利益的冲突和双方战略协调机制的缺失,因此,朝鲜半岛的分裂溢 出了雅尔塔体系,导致美苏走向全球性对抗,故选 C 项;盟国分区占领德国是美、英、法、苏四国战略协 调的体现,排除 A 项;英美战后结成同盟,并没有直接导致美苏发生冲突,排除 B 项;古巴导弹危机是美 苏激烈对抗的表现,排除 D 项。 12.(2021·湖南高三模拟)如图所示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漫画《边境计划·柏林墙是这样的》。该漫画 A.旨在维护战后美苏的政治利益 B.说明两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C.反映了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 D.揭露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并结合图片中柏林墙已经开裂的信息,可以看出,民主德国的民众要冲破柏林 墙,且柏林墙已经开裂,反映出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之下,东德的民主模式受到冲击,德国要求统一的 现象,因此体现了国际格局发展的新趋势,C 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是要维护美苏的利益,排除 A;材料体现 的是两德要统一的趋势,并不能体现矛盾加剧,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排除 D。 13.(2021·江苏高三模拟)有学者说、冷战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此言冷战 时代确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此观点意在强调 A.冷战是美苏实力均衡的结果 B.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 C.美苏顺应了和平时代的潮流 D.美苏在冷战中能够保持理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冷战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漫长的和平时代”可以看出,双方在冷 战时期都保持了克制与理性,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冷战的原因,排除 A; 材料并没有强调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故 B 项不是主旨,排除 B;美苏冷战本身就不是顺应和平潮 流的体现,排除 C。 14.(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二模)下面部分章节目录出自于《剑桥冷战史》据此可知,该书 A.将冷战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考察 B.忽视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主导作用 C.认为冷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D.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更加接近事实 【答案】A 【解析】通过分析《剑桥冷战史》的部分章节目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书联系 1917 年即十月革命、一 战等问题,从意识形态、非殖民化、欠发达世界和世界经济等多个角度,研究冷战的起源与发展,说明其 将冷战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考察,A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剑桥冷战史》忽视了美苏在冷战中的主导作 用,B 项错误;冷战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错误;只有部分目录不能说明《剑桥冷 战史》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更加接近事实,D 项错误。 15.(2021·广东汕头市高三模拟)以下是美国两位总统的演讲,其折射出 布什(1989~1993 年在位)说:“美 国将运用自己的道德和物质资源, 以促进民主与和平,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有责任也有机会进行领导,因 为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担当这一职 责。” 克林顿(1993~2001 年在位)说:“这是一个 我希望将来能得到确认的重要原则。如果说 国际社会有力量阻止种族灭绝和民族清洗, 我们应当加以阻止,无辜的平民不应当由于 他们所属的宗教或民族或种族而成为屠杀 的对象。” A.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 B.地区冲突愈演愈烈 C.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D.全球化进程遭破坏 【答案】C 【解析】布什和克林顿的演讲表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以人道主义、维护世界民主和平为借口干涉他国内 政,这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的表现,C 正确;题干中只体现了美国的政治意图,并不能得出多极化趋势。排 除 A;“地区冲突愈演愈烈”只存在于局部地区,排除 B;材料体现的是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无法体现全 球化受阻,故排除 D 项。 16.(2021·广东湛江市高三一模)美国学者托德·吉特林认为:20 世纪下半叶的美国社会是“一支拔河队伍, 很大程度上依靠对手的反向力而团结在一起”。 该观点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 A.深受冷战局势影响 B.意识形态对立严重 C.多元文化融合为一 D.信仰危机日益显现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的“很大程度上依靠对手的反向力而团结在-起"并结合 20 世纪下半叶的形势可知,美国社 会的凝聚力主要受到来自美苏冷战对抗的影响,故选 A 项;“意识形态对立严重”与该观点主旨不符,故排 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与融合,故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D 项。 17.(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1970 年,一位观察家写道;美国在 30 个国家驻军 100 万,是 4 个地区 性防务联盟的成员,还积极参与其他联盟的活动。此外,美国还与 42 个国家有双边防务条约,参加了 53 个国际组织,对全世界近 100 个国家提供军事或经济援助。美国的这些举措 A.体现了马歇尔计划的深入推进 B.意在缓和国内经济“滞胀” C.促成与欧洲各国的多领域合作 D.反映强权政治影响国际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驻军”可知美国与多国有军事关系,根据“国际组织”可知美国参与了 53 个国际性社会组织, 根据“经济援助”可知美国与多国有经济关系,综上美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保持了军事、社会、经济关系,所以 是多方面的综合关系。而根据课本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进入两极格局,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具 有霸权地位,而本题的“1970 年”,正处于两极格局之下,所以 D 项符合题意;本题不仅仅体现了经济关系, 所以 A 项错误;本题没有展现美国国内的问题,排除 B 项;本题强调了美国与世界多国间的联系,并不只 是与欧洲各国,C 项不符合题意。 18.(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模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核协议》和 《中导条约》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协议,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以“自由航行”的名义巡航亚太 地区等。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举措 A.表明美国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B.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旨在落实美国优先经济政策 D.体现出冷战思维与强权政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核协议〉和〈中导条约〉等 多个国际组织和协议,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以‘自由航行’的名义巡航亚太地区等”,并结 合所学可知,特朗普政府的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单边主义行为,体现出冷战思维与强权政治,故 D 项正 确;材料体现的是冷战思维而不是继续推行冷战政策,故 A 项错误;特朗普政府的这些举措不利于世界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故 B 项错误;经济优先政策表述的仅仅是美国的经济意图,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信息,故 C 项 错误。 19.(2021·福建省高三模拟)美国马歇尔计划实行的两年零九个月中,美国对西欧的全部援 助中有 88 亿美元用于采购国内货物,具体情况见表(单位:亿美元)。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原料和半成品 粮食、饲料、化肥 机器和汽车 燃料 烟草等其他物资 28.16 27.28 15.84 12.32 4.4 A.为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物质基础 B.为美国过剩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 C.使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D.缓和了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美国援助西欧的资金最终都用于采购美国国内货物,说明马歇尔计划在扶持西欧经济复苏的同时 也为美国过剩的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故选 B;表格信息没有体现欧洲的联合,不能说明西欧是美国最大的 出口市场,排除 AC;此时的西欧是因为战争原因遭到削弱,并没有遇到经济危机,排除 D。 20.(2021·福建高三模拟)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来往信件达 25 封。在这些信件中,双 方虽然相互指责,但都表明了避免因这次危机而使世界陷入核大战,以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危机的强烈愿 望,正如林鲁晓夫所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找到了 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这表明 A.美苏两个国家放弃了全面对抗 B.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格局 C.核武器在化解军事冲突的制衡作用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都竭力防止军事冲突,避免核大战的爆发。结合所学可 知,当时美苏都是核武器大国,这种军事上的势均力敌对于双方化解军事冲突起到了制衡的作用,故 C 符 合题意;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未曾放弃对抗,故 A 错误;材料与不结盟运动兴起无关,故排除 B;材料未 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排除 D。 21.(2021·福建莆田市高三二模)下图是 1954 年的一幅漫画《美国队长重击共产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美国社会对苏联的不安心态 B.美苏争霸中苏联的战略收缩 C.美国开始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54 年”“《美国队长重击共产主义》”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值美苏两极格局 即将形成之时,美国媒体渲染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营造冷战中美国处于优势的氛围,从侧 面反映出美国社会对苏联的不安心态,故选 A;1954 年美苏两极争霸格局即将形成,苏联在 50 年代中后期 开始处于守势状态,故排除 B;二战后,美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占据优势,正式确立世界霸主地位,而不 是 1954 年才开始确立,故排除 C;漫画无法体现多极化的趋势,故排除 D。 22.(2021·福建高三模拟)1946 年,美国驻苏外交大使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 8000 字的“长电报”。电报 中认为,苏联为了求得安全,从未考虑过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 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凯南“长电报” A.拉开美苏冷战的序幕 B.夸大苏联的威胁程度 C.受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D.揭露苏联的国家本质 【答案】B 【解析】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凯南极力渲染了苏联的危险气氛,夸大了苏联的威胁,B 选项正确;铁幕演说 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A 选项错误;杜鲁门主义于 1947 年提出,C 选项错误;凯南对苏联的错误认识体 现其并没有了解苏联的国家本质,D 选项错误。 23.(2021·高三模拟)1959 年,美国在莫斯科举行了一场国家展览会,展览的主题被确定为 “选择和表达的自由”,展览强调“各种货物和观念的自由流动是美国文化和经济成就的源泉”,将自己描绘为 “进步的、有生命力的、自由的、爱好和平的”。美国开办展览会的主要动机是 A.宣传美国的消费观念 B.反击斯大林对资本主义的歪曲 C.实现东西方贸易自由 D.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冷战时期美国对苏文化外交政策。1959 年,美国政府的解密文件记载,美国开办展览会 的主要动机是“增加苏联人对美国的了解”,从材料可知,美国在莫斯科举行的国家展览会的形式实质是美国 的冷战宣传工具,进行文化渗透,故 D 正确;美国的这次展览主要是想通过隐蔽地宣传美国的消费主义, 来让苏联人认识到他们的生活质量所获得的些许提高是微不足道的,从而引起他们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这 只是一种方式,并不是其主要动机,AC 两项错误;1959 年斯大林已经去世,应该是反击共产主义的歪曲, B 错误。 24.(2021·重庆复旦中学高三模拟)据统计 1956 年,发展中国家 GDP 只占世界 GDP 的 21%,到 2012 年, 发展中国家的 GDP 已占世界 GDP 的近 50%;2010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 39%,发达国家为 2.8%,发展中国 家则高达 7%。由此可见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B.国际贸易壁垒已逐步消失 C.经济全球化面临巨大阻力 D.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到 2012 年,发展 中国家的 GDP 已经发展到世界 GDP 的 50%,2010 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高达 7%,这些数据均说明在 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政治影响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不仅 冲击了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也有利于削弱国际贸易障碍,能够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故选 A 项;贸易壁垒尚未消失,故排除 B 项;材料中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其实就是经济全 球化发展的推动因素,故排除 C 项;发展中国家并未引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故排除 D 项。 25.(2021·福建莆田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 关键词 20 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战争、危机、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 竞争、霸权、崛起 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20 世纪末 和平、发展、改革 ——据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20 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突飞猛进的世纪。有学者把 20 世纪划分为上表所示的三个阶段,并提炼出各阶段 的关键词。请你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及对应的关键词,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 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观点:赞同将“竞争、霸权、崛起”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一阶段 的关键词。 论述: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 头号强国。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了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随着西欧国家的联合、不结盟 运动的兴起、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两极格局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综上 所述,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一阶段既是美苏争霸的时期,也是第三世界及西欧、日本崛起的时期。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围绕表格所划分的 20 世纪的三个阶段及相应关键词,按照题干要求 任选其一,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根据第二阶段的信息,提出见解为:赞同将“竞争、霸权、崛起”确定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一阶段的关键词。其次,结合二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的相关 史实,围绕“竞争、霸权、崛起”,从美苏争霸的表现、西欧联合、日本崛起、中国振兴等方面对此时期的阶 段特征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强调此时期的阶段特征既有争霸又有崛起。 26.(2021·山东滨州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历史学者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创制的“冲突——合作评估体系”,用以研究各种事件对国际关系 的不同影响。 冲突一合作评估体系表 赋分 内容 备注 64 32 16 8 4 2 1 —1 —2 实现国家一体化 ①…… 取得显著合作成果(如签订协定,实现首脑会晤,采取共同行动等) 采取积极的国内行动(发布、通过积极的法案、法令、政府报告等) 采取积极的外交行动(互访、会谈、致信、通电话等) 发表积极言论(表示赞赏、道歉、希望推动接触、消除误会等) 表示关注(积极意义上,一般评论,带有赞许) 表示关注(消极意义上,一般批评,带有警惕) 发表消极言论(辩解、表示不满、不信任、一般指责) 推动合作的事 件赋分为正 值,推动冲突 的事件赋分为 负值,不同等 级赋分不同, 共 14 个等级。 —4 —8 —16 —32 —64 强烈抗议、坚决反对、严正交涉、严厉驳斥 采取消极行动(通过政府报告、议案中止交往、实施制裁,显示武力等) 采取极端外交行动(如召回大使、断交等) ②…… ③…… 另一历史学者参照该体系对 1945 年 6 月—12 月美苏关系中的重大事件进行了赋分,编制出了“1945 年 6 月—12 月美苏关系得分量化表”。 月份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美国 12 12 —10 —10 —10 —12 —16 苏联 12 10 —8 —10 —10 —10 —10 合计 24 22 —18 —20 —20 —22 —26 ——据丁鑫南《关于冷战起源的多维度思考》 (1)写出材料中①②③处的相应内容。 (2)依据美苏关系得分量化表,对冷战发生进行责任划分。 (3)指出上述研究方法的利与弊。 【答案】(1)①结成同盟。(若回答“建交”“多领域深度合作”等,亦得分)②采取军事打击行动。(若回 答“发动局部战争或局部军事冲突”等,亦得分)③发生全面战争。(若回答“军事征服或占领对方”等,亦得 分) (2)美苏两国得分都呈下降趋势,双方对此都负有责任。美国分值整体低于苏联,说明美国应为冷战发生 负主要责任。 (3)利: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历史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弊:用数据量化历史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不全面性。 【解析】(1)①根据“取得显著合作成果(如签订协定,实现首脑会晤,采取共同行动等)采取积极的国 内行动(发布、通过积极的法案、法令、政府报告等)”可得出其赋分高,可判断得出是结成同盟。②根据 “推动冲突的事件赋分为负值”可得出是采取军事打击行动。③的赋分最低可得出是发生全面战争。 (2)从表格中的美苏得分情况可以得出,美苏两国得分都呈下降趋势,双方对此都负有责任。而美国分值 整体低于苏联,说明美国应为冷战发生负主要责任。 (3)利:根据所学可得出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历史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弊:结合所学可得出用数据量化历 史带有明显的主观性、不全面性。 27.(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 结合起来,并成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 材料二 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 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 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 ——1947 年 9 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宣言 (1)结合材料及所学,说明“慕尼黑”是“悲剧的序幕”的理由。 (2)对 1947 年 9 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宣言重提“慕尼黑政策”进行合理解释。 【答案】(1)理由:面对经济大危机,德国法西斯上台,对外侵略扩张,而英法等国为避免战祸求和平推 行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英法妄图通过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 自身安全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整个世界带来了 巨大的灾难。 (2)二战后,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为 避免重蹈慕尼黑覆辙,作为反击手段,苏联针锋相对、号召社会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强硬反制以美国为首的 西方国家。 【解析】(1)“理由”,依据材料信息“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 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 从经济大危机影响下,德国法西斯上台,对外侵略扩张,而英法等国为避免战祸求和平推行绥靖政策;《慕 尼黑协定》的签订,使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英法妄图通过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自身安全的绥靖政 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等角度 分析。 (2)“解释”,依据材料信息“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 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并 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和作用等角度分析,如二战后,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 歇尔计划,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为避免重蹈慕尼黑覆辙,作为反击手段,苏联针锋相对、号召社会主义 国家联合起来强硬反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28.(2021·湖南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 年 10 月 23 日,法德缔结《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文化协定》,规定在国 内法律的范围内,两国所有交易机构都必须对“对方国家的问题进行更为客观的描述,从教科书特别是历史 教科书中,排除依据感情性质的、可能有害于两国国民之间良好关系的评价(第 13 条)”这表达了双方通 过改善历史教学以加强睦邻合作的希望和决心。……2006 年两国合编的《历史》教科书出版,是世界上第 一部两个国家共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也是法德这两个过去的死敌在 21 世纪初友好关系的重要象征。 ——摘编自王家丰《百年间法德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变迁》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德两国教科书修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德两国教科书修订的意义。 【答案】(1)原因:法德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不仅给两国人们带来深重灾难,而且造成欧洲地 区的 长期战乱和动荡;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惨痛教训使两国人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法德两 国开明领导人的 推动;有良知的历史学家努力等。 (2)意义:有利于缓解长期以来的法德民族积怨;有利于推动西欧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欧洲地 区乃至世 界和平;为解决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等。 【解析】(1)原因:根据历史原因可得出法德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根据一二战的影响可得出长期战争 不仅给两国人们带来深重灾难,而且造成欧洲地 区的长期战乱和动荡;再结合所学可得出法德两国开明领 导人的推动,有良知的历史学家努力等。 (2)意义:根据“规定在国内法律的范围内,两国所有交易机构都必须对……”可从有利于缓解长期以来的 法德民族积怨、推动西欧一体化进程、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历史问题等角度概括。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