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文言阅读主观题攻略 课件(43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文言阅读主观题攻略 课件(43张PPT)

ID:677382

大小:951.53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1-04-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文言阅读主观题攻略 内容提要 一 文言文阅读题型及分值变化 二 高考文言主观题的前世今身 三 文言文阅读主观题解题攻略 2021年高考,全国新高考卷Ⅰ(山东)、全国新高考卷Ⅱ(海 南),试题有新变化,研究全国新高考卷成为2021届加入新高考 队伍的省份备考重点。 2021年高考加入新高考队伍的省份有8个:湖南、湖北、河北、 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广东。 新高考题型到底怎么变?还没有定论,目前从各地的试题题型 来看,基本上是向全国新高考卷Ⅰ(山东)看齐。 11月底传来的最新消息,新进入新高考的八省市元月份一同参 加高考适应性考试。这意味2021届及下届高三的高考模式到时会 水落石出。 前言 关注新高考 关注新题型 关注新题型的变化,前期研究了一些新题型,如“原句与改句效 果分析”“病句专题”“新闻类语段压缩”“语用修辞”“标点 符号”,受到许多老师、学生和家长关注。 本期研究文言文主观题,内容: 。 试卷 选择题 主题题1 主题题2 分值 全国卷 Ⅰ、Ⅱ、 Ⅲ 3(断句、文学 文化常识、文意 理解 ) 文言翻译 无 3×3+5×2=19 新高考 Ⅰ 山东卷 3(断句、文学 文化常识、文意 理解 ) 文言翻译 对原文内容 的简单理解 (新增) 3×3+4×2+3=20 1.题型变化,新增主观题。对文言文阅读 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上下文的 语境进行理解, 。不 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的翻译原句, 。 2.分值变化,评分更实务。文言翻译 两句各压缩1分。从得分点来看,为 “3+1”, 。 过去句意2分压缩为1分,压缩弹性空间, 挤掉水份更多,评分更实务。 3.考查变化,重关键能力。客观题,断句、文学 文化常识、文意理解;主观题,翻译,文意概括。 每一点都涉及到考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 新增的主观题, , 涉及的是考生实打实的文言阅读能力。如果说选择 题有“蒙”的成份,这道主观题考查的则是 ,考生休息蒙混过关。 全国卷:《宋史·苏轼传》 山东卷:《明史·左光斗传》 三个选择题:断句、文学文化常识、文意理解 翻译题:两个句子,10分减为8分(【2020年山东卷】 ) 新增主观题:对原文内容的简单理解(【2020年山东卷】 ) 注意:对文言文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试卷 题目数量 题目类型 大题分值 全国卷Ⅰ 4 3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翻译) 19 山东卷 5 3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 20 【2020年山东卷】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 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 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阉人刘朝称东宫 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 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 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 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 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 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 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 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 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 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 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 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 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4.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 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答案】14. 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 德。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关键 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答案。 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题分两问。然后,阅读翻译原文,勾画关键 语句。结合语段“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和定兴人鹿正一 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 款,人们争相响应”分析,可知孙奇逢等救助左光斗的原因。结合语句 “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 一天被狱卒杀害”分析可知,救助结果。最后分点概括作答即可。 【2015年北京卷】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 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 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 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 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 矣。(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14.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 ①平公曰:“善。”②国人称善焉。③孔子闻之曰:“善哉!”(3分) 14.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 ①平公曰:“善。”②国人称善焉。③孔子闻之曰:“善哉!”(3分) 【解析】 对这三“善”指向对象的考查,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具体理解。 答案如下: ①此处的“善”是平公赞同祁黄羊的举荐,认为他说得对。 ②此处的“善”是国人称赞祁黄羊的行为,认为他做得好。 ③此处的“善”是孔子评论祁黄羊的说法,认为说得好。 2021高考文言阅读主观题攻略 重点来啦—— 文言阅读主观题,题目会就文中的某一个 情节内容,或某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 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明确题要求后,要迅速 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答题区域,细读文本内容, 然后进行概括。 一 审题干,看要求,找到对应区域 答案:原因: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压迫盘剥(1分)建 议:①告诫各级官员要善待安抚百姓,不能一味靠军队对 付老百姓;(1 分)②各级官员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惩贪 赃违法者,不能文过饰非。(1 分)(意思答对即可) 一 审题干,看要求,找到对应区域 文言阅读的主观题,只要懂得文意,回答起来不算难。但问题就 出在这里,不少考生读不懂文章,在形成答案时一脸茫然。 。 这也正是这道理题的 初衷,重点考查是否“读懂”。简单的文言段落还好对付,遇到难一 点的阅读障碍时,要注意 加以推断分析。 不能只盯一点, 不顾全篇,脑子转不过弯来。 二 扣文本,细思量,读懂原文是王道 14. 皇上升任熊盖为大理寺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前几任官员在江南治水无功,不体恤 百姓,还有的欺骗皇上每年都上报说丰收。②熊概 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③有 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 不管事。 分析:要弄清皇上升任熊盖为大理寺卿的原因,就得读懂前文 所发生的事情。 我们可以梳理一下故事内容: (1)洪熙元年正月,熊盖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 畿、浙江。 (2)起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左通政赵居代任夏原吉官职,兼 督农务。赵居在任不体恤民情,”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 向皇上谎报丰收,皇上知道赵居说的是谎言。 (3)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赵居死后,左通政 岳福接任,而这个岳福也不是个好官,“庸懦不事事”,平庸懦弱, 不务政事。) (4)仁宗监国时,尝命盖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这是仁宗任命熊盖的理由之一) (5)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 (布政使周干回到朝廷,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 恶,而岳福又不管事。) (5)宣宗召福还,擢盖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 抚自此始。 (岳福不中用,就如回,提拔传主为,熊盖大理寺卿。代替回朝的 布政使周干,与参政叶春一起同往南畿浙江巡抚。) 这里的人物复杂,内容众多,涉及到许多文言实词障碍,如 “岁以丰稔闻”“诬罔”“庸懦不事事”“有司多不得人”“福不 任职”。 考生如果不能弄清这些文意,自然就会在形成答案时犯 难。 这里的人物复杂,内容众多,涉及到许多文 言实词障碍,如“岁以丰稔闻”“诬罔”“庸懦 不事事”“有司多不得人”“福不任职”。 考生 如果不能弄清这些文意,自然就会在形成答案时 犯难。 答案:①因为张忠曾接受叛 军朱宸濠的贿赂,担心被王守仁知 道,于是诬告王守仁。②皇帝不相 信张忠对王守仁的诬告,认为王守 仁是学道之人,说王守仁造反是没 有根据的。(3分) (译文)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谋反。王守仁急往吉安,修治器械 舟楫,传诏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命令地方守土大臣各自率吏士尽力于王 事。再次战斗,官军退却,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众军拼死搏斗,叛贼 又大败。王守仁连船结成方阵,拿出全部金银珠宝犒劳将士。第二天,朱 宸濠正在晨朝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王守仁用小舟装载柴薪,乘风放 火,焚毁朱宸濠的副船。朱宸濠船搁浅,仓促换船逃跑,王冕手下的士兵 追赶捉住朱宸濠。叛贼被平定,京城听到了消息,众大臣震惊。张忠曾接 受朱宸濠的贿赂,担心被王守仁知道,他轻视王守仁是个文士,强迫王守 仁射箭。王守仁缓缓站起来,三发三中,京军欢呼。张忠在皇帝面前扬言 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王守仁就上九华山,日晏时坐在僧寺。皇帝探查得 知,说:“王守仁是学道之人,为什么要说他造反呢?”王守仁后来病得 很重,上疏请求退休,走到南安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 主观题分值这3分, 。 作答时要有踩准得分点的意识,用小序号 ①②③标明。然后依据文段内容,对照题目要 求,仔细阅读,条分缕析,概括出两到三点内 容。 三 细梳理,抓关键,注意条分缕析 14.朱熹请陆九渊将讲稿写成《白鹿洞书院讲义》, 作为学子必读之文。从节选内容看,怎样做才能成为文 中所说的利国利民的君子呢?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 要志向高远,追求道义;②要善于反省, 时时勉励;③在志向高远、善于反省的基础上,要言行 一致,身体力行。这样就能成为文中所说的利国利民的 君子。 “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 笃行之”。这一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专 义”“日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而笃行之”,强调的是“笃行”,在志向高远、善 于反省的基础上,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一是 要善于分层,弄清作者讲的几个意思;二是要扣住词语, 找到得分点的核心内容,如“专义”“深思是身”“日 勉”“笃行”。 (参考译文)人们所通晓的事理,是由他学习的内容所决定的,而 学习的内容又是由他的志向决定的。如果志向在于道义,那么他的学习内 容就合乎道义,他的学习内容合乎道义,他就明白道义。如果他的志向在 于利欲,那么他的学习就一定在利欲上,他的学习在利欲上,他就只明白 利欲。所以说求学的人的志向,是不能不分辨的。如果切实能深深地反思 自身,那么就不可以让自己同小人同流合污。那些追求利欲的行为,实在 让人感到痛心疾首,真是悲伤啊!一心一意地追求道义,并且每天勉励自 己,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坚定地实践自 己的志向。做到了这样再走进科场,他的文章一定能写出平日所学,抒发 心中所想,而不会违背圣人之道。做到了这样再进入仕途,他就一定能够 胜任他的职责,勤于政务,心系国家,关心百姓,而忽略个人的得失,这 样的人不能不称为君子吧! 文言主观题与文言翻译虽都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但不同的是,文言 翻译一定要忠于原文,贴近原文逐安逐句译出; 。同是对文意理解,文言主观题考查层次 高于文言翻译,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引用 原文,但不能简单翻译。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四 依原文,得观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 14、朝廷讨伐蔡州叛军不利,群臣请求停止 用兵,裴度主战,皇帝支持裴度是什么原因?(3 分) 答案:胜败是兵家常事,自古用兵 没有常得胜的;(2分)不能因为一 次失败就中止原来的计划。(1分) 译文:皇帝说:“一胜一负,是兵家常事。如果用兵 常常得胜,那么古人为什么害怕用兵呢?而几朝圣王也 不至于把这些贼人留给我了。今天只议论将帅的勇怯、 兵势的强弱、处置是否得当,哪能因一次失败就中止原 定的计划呢?” 考生要在理解皇帝所说的话的意思基础上再来转换 成自己的语言,把握皇帝说话内容的精神实质: 14.杨言在奏章里对王邦奇诬告杨廷和之事进行了争辩, 请具体说明他是如何逐层展开争辩的。(3分) 14.杨言首先指出杨廷和安定社稷的功勋,接着指出杨 廷和因受奸人诬告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然后指出王邦奇 的奸人行径,最后从国家的角度指出听信奸人诬告的危害。 ( 指出杨廷和功勋、被奸人所害,指出听信奸人诬告的危 害,各1分。) 附文言文翻译: 六年(1527),锦衣百户王邦奇借哈密之事,请求诛杀杨廷和、彭泽等人,下到刑部 讨论,尚未回复,而王邦奇又诬告大学士费宏、石王缶暗中庇护杨廷和,言词牵连到 杨廷和的儿子主事杨惇等人,准备大兴监狱。杨言抗疏说:“ 先帝死亡,江彬手中掌 握边军四万,图谋不轨。杨廷和密谋诛杀(江彬),不久事情就平定下来,迎立圣主, 这是社稷的功勋。即使有罪,也应当宽大处理他十世。现在既因奸人的话罢去他的官 职,让他的守戍边关,而又听信王邦奇的诬告,全部逮捕他的乡里、亲戚,诬他为蜀 党,怎么能料到在圣明之朝,忽然有这种事情。至于费宏、石王缶都是天子老师保傅 之官,百官的表率。王邦奇对他们心怀怨恨,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蛊惑圣上视听。 如果对杨廷和彻底查办不停止,株连日益增多,我私下为国家大局感到惋惜。”奏书 交入朝廷,皇帝大为震怒,-并收囚杨言,亲自在午门审讯杨言。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