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一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基础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专题 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 A.试管 B.蒸发皿 C.烧杯 D.容量瓶 2.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u 粉中混有 Fe 粉(用磁铁吸引) B.Cu 粉中混有 CuO(稀硫酸) C.CO 中混有 CO2(氢氧化钙溶液) D.CO2 中混有 CO(点燃)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SO4 的摩尔质量是 98g B.用托盘天平称取 25.02gNaCl C.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 6.02×1023 D.用 10mL 量筒量取 5.2mL 盐酸 4.不列哪个成就是中国科学家对化学学科的贡献 A.提出元素的概念 B.提出原子学说 C.发明联合制碱法 D.发现元素周期律 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托盘天平称量 5.85g 的 NaCl 固体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 KNO3 和 NaCl 固体的混合物 D.将 O2 和 H2 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其中的 H2 6.如图所示装置,正放在桌面上,适用于从 Y 口进入的操作是( ) A.瓶内盛一定量的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 B.X 口接量筒,瓶内盛满水,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 C.瓶内盛一定量的饱和 NaHCO3 溶液,用于除去 CO2 中混有的杂质气体 D.用排空气法收集 O2,Cl2 等气体 7.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不可行的是 A.除去 CO2 中的少量 HCl,应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 NaOH 溶液洗气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萃取操作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B.蒸馏操作时,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选择有机萃取剂时,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9.粗盐的提纯,常常加入一些化学试剂,使一些可溶性的杂质离子 Ca2+、Mg2+、SO 2 4  沉淀而除去,同时 采用必要的操作以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 BaCl2 ②加 NaOH ③加 Na2CO3 ④加稀盐酸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 A.①③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③①②⑤④⑥ 10.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B.分液时将玻璃塞打开,将上下层液体依次流入两个烧杯中 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D.蒸发结晶时,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 11.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倾倒 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过滤 C.除去酒精中的水——分液 D.将混合液中的碘与四氯化碳分开——萃取 12.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 A.硝酸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 13.下图是常见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 A 中仪器 m 的名称是酒精灯 B.用 B 装置可以通过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用装置 C 收集 Cl2 气体时,气体应从 b 端通入。 D.气体 H2 、N2、O2 中,只能用装置 D 而不能用装置 C 收集的是 N 2 1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 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5.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验纯后点燃甲烷气体 B.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C.在集气瓶口上方扇闻气体 D.实验时将剩余的钠及时放回原试剂瓶 16.食盐溶液中存在 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时加入 NaOH、Na2CO3、BaCl2 和盐酸,下列添加试剂 顺序正确的有 ①NaOH BaCl2Na2CO3HCl ②BaCl2HCl NaOH Na2CO3 ③Na2CO3BaCl2NaOH HCl ④BaCl2 NaOH Na2CO3HCl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17.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实验室完成氯气性质实验后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应往高处去 D.配制稀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18.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加入适量铁粉的方法除去 Cu(NO3)2 溶液中混有的 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 NaOH 溶液除去 CO2 中混有的 HCl 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 BaCl2 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 2- 4SO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 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溶液鉴别开 二、综合题 19.a.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实验时 A 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改正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b.根据实验要求,从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中,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将其序号填在空格处。 A.萃取分液 B.过滤 C.加热分解 D.蒸馏 (1)除去 2 3Na CO 固体中少量的 3NaHCO :___________。 (2)分离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__________。 (3)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_____。 (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_________。 20.实验室用 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过程如下 简述选择 CCl4 为萃取剂的理由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1)加萃取剂:图①中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下层液体为:______________ (2)震荡萃取: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震荡,使两种液体充 分接触 (3)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上层为水,无色;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 ______________色 (4)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塞子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 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_____倒出。 21.海水通过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含有 NaCl 外,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 以及少量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②步过滤操作中要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在第③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第⑦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 滤液中的______________。 (3)第⑥步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BaSO4、Mg(OH)2、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在第⑤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 Na2CO3 不能用 K2CO3 代替,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2.某学习小组利用蒸馏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 (1)写出标出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在仪器①中还需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使用仪器②时水流的方向是______进(用“f”“g”表示) (3)用蒸馏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二者的___________不同 (4)该装置有一个错误的地方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D3.D4.C5.A6.B7.A8.D9.C10.B11.B12.C13.C14.C15.B16.B17.C18.D 19.蒸馏烧瓶 冷凝管 沸石(碎瓷片) 防止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在支管口附近 冷凝管 进出水方向应是下口进,上口出 C B A D 20.CCl4 与原溶剂互不溶解 CCl4 与水和碘都不发生反应 碘在 CCl4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分液漏斗 CCl4 紫红色 上口 21.引流 Na2SO4 NaOH 和 Na2CO3 BaCO3 和 CaCO3 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K+,后续步骤无法 除去 22.蒸馏烧瓶 冷凝管 防止暴沸 g 沸点 温度计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位置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