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 9 金属与人类文明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铝箔 B.青铜 C.铁板 D.不锈钢
2.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 C919 的机身大量使用铝锂合金材料。这是利用了铝锂合金性质中的( )
A.高强度、低密度 B.高强度、导热性
C.低密度、导电性 D.导电性、导热性
3.下列实验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NaHCO3 溶液中滴加稀 HCl B.Fe2(SO4)3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C.铁粉加入 CuSO4 溶液 D.FeCl3 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
4.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下列金属使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A.钠 B.铁 C.铜 D.金
5.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矿物和海水中,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各不相同。下列金属中能用直接加热分解
的方法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
A.钠 B.汞 C.铝 D.铁
6.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 密度/g·cm-3 硬度 电阻率/Ω·m 其他性质
某合金 2500 3.00 7.4 1.6×10-6 耐腐蚀
铁 1535 7.86 4.5 9.78×10-8 纯铁耐腐蚀
已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银的电阻率为 1.65×10-8Ω·m。分析上表,该合金不适合制成( )
A.导线 B.门窗 C.炉具 D.飞机外壳
7.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
关系的是( )
A. B. C. D.
8.某合金耐腐蚀、强度大,它与铁的一些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熔点/℃ 密度 3/g cm 硬度(金刚石为 10) 导电性(银为 100)
某合金 2500 3.00 7.4 78
铁 1535 7.86 4.5 17
从以上信息可知,该合金不适合作
A.保险丝 B.门窗框 C.耐火材料 D.导弹外壳
9.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是
A.钠 B.镁 C.氯 D.硫
10.取少量 FeCl2 溶液,滴入几滴 KSCN 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变红,这是因为( )
A.Cl2 可将 FeCl2 还原 B.Cl2 可将 KSCN 氧化
C.Cl2 可将 FeCl2 氧化 D.Cl2 可将 KSCN 还原
11.生铁和钢分类的依据是( )
A.耐腐蚀性能不同 B.含碳量的高低不同
C.含杂质种类不同 D.机械加工性能不同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插入
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
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Mg>Cu>Ag
B
将 KSCN 溶液滴入盛有无色溶液
的试管中
溶液变为血红色 溶液中含有 Fe3+
C 将铝片插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
将混有乙烯的甲烷气体通入到酸
性 KMnO4 溶液中
紫红色溶液褪色 甲烷与酸性 KMnO4 溶液发生了反应
A.A B.B C.C D.D
13.A、B、C、D、E 分别是 Cu、Ag、Fe、Al、Mg 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将 A、C 用导线相连后
放入稀 H2SO4 中,C 的表面有气泡产生;(2)将 B 放入 D 的硝酸盐中,B 的表面析出单质 D;(3)将 C、E
放入冷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可以推断五种金属 A、B、C、D、E 依次可能为
A.Fe、Cu、Al、Ag、Mg B.Mg、Cu、Al、Ag、Fe
C.Al、Cu、Mg、Ag、Fe D.Mg、Ag、Al、Cu、Fe
14.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
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
A.用来制造人造骨 B.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用来做保险丝 D.用于制造汽车、船舶
15.可用于检验久置的 FeSO4 溶液是否变质的试剂
A.过氧化钠 B.铁粉 C.盐酸 D.KSCN 溶液
二、实验题
16.两同学为制得纯净的 Fe(OH)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 NaOH 溶液、铁粉、稀 H2SO4 试剂制备。
(1)试管 A 里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
(2)试管 B 里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同学甲:加入试剂后,先夹紧止水夹 a,开始反应,在 B 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同学乙:打开止水夹 a,使 A 管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 a,实验中在 B 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这样的 Fe(OH)2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若打开 B 试管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FeCl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在 300℃以上升华,遇潮湿空气极易潮解,现用下列装置来制备
无水氯化铁,回答有关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_____→j,k→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实验结束后,取少量 F 中的固体加水溶解,经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 Fe2+,其原因为_______(请用化学用语
表述)。
③实验结束后,取适量 F 中的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取少量向其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向原溶液
通入 S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8.某实验小组探究少量 Cl2 和 FeBr2 反应的过程。
(1)配制 FeBr2 溶液:
ⅰ. 配制 50mL1.0mol/LFeBr2 溶液;
ⅱ. 上述溶液呈淡黄色。取少量此溶液,向其中滴入 KSCN 溶液,变为浅红色。
①配制 50mL1.0mol/LFeBr2 溶液常加少量 HBr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ⅱ可知,此 FeBr2 溶液呈黄色的原因是其中含有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和 FeBr2 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据此甲同学得出结论:少量 Cl2 既能和 Fe2+又能和 B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Cl2 和 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 Cl2 和 Br-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改进实验如下:在上述 FeBr2 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取上层清液 2 mL,向其中滴加 3 滴饱和氯水
后,再加入 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现象。乙得出结论:少量 Cl2 只与 Fe2+反应,不与 Br-反应。乙得出该
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其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如下实验:
I.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 2gCuSO4·5H2O 研细后倒入烧杯,加 10 mL 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 Cu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
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
名称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
Ⅱ.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实验时均以生成 25 mL 气体为准,
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KClO3 质量 其他物质的质量 待测数据
④ 1.2g 无其他物质
⑤ 1.2g CuO 0.5g
⑥ 1.2g MnO2 0.5g
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
(4)若要证明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 O2,可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后续操作为_____。
(5)为探究 CuO 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____。
b. CuO 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参考答案
1.A2.A3.A4.A5.B6.A7.B8.A9.D10.C11.B12.B13.B14.C15.D
16.铁粉、稀 H2SO4 NaOH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有白色沉
淀生成(且不变色) Fe2++2OH-=Fe(OH)2↓ 使 A 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 B 管中赶走空气 白色沉淀迅
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17.h,i→d,e g,f→b(c) Fe+2Fe3+=3Fe2+ SO2+2Fe3++2H2O=4H++SO 2
4
+2Fe2+
18. 抑制 Fe2+的水解 Fe3+ 4Fe2++O2+4H+=4Fe3++2H2O Cl2+2Fe2+=2Cl-+ 2Fe3+ 溶液中含有的 Fe3+可与
I-反应生成 I2 使淀粉变蓝 静置后,上层溶液为黄色,下层溶液无色
19.①②③ 研钵 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的沉淀里加蒸馏水至淹没沉淀,静置过滤,重复 2~3 次 产
生 25 mL 气体的时间 取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小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产生的是 O2 CuO 的质量
有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