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学习电解水的实验
2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3 掌握物质的分类
重点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
教学过程:
活动 1【导入】水的组成: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拉瓦锡对水的组成所做
的探索与贡献。
活动 2【讲授】新课
活动一 、从水的生成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1、仔细观察教师演示实验 4-23、4-24
2、认真自学教材 P79,用红笔在教材上分别勾画出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氢气验纯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氢气燃烧的现象。
完成 P90 的讨论后试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氢气前有何注意事项?其他可燃性气体呢?(从个别引申到一般)
活动二、从水的分解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1、观看水的电解演示实验视频,整体感知水能分解。
2、分段观看水的电解演示实验视频,完成 P80 的 1、2 的表格。
3、完成讨论 3 (1)后写出水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再完成讨论(2)得出水组
成结论.
错误辨析:由水的电解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活动三、物质的简单分类
1.说出你所知道的物质和它的元素组成,教师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写在
黑板上.
2.浏览教材 P81 最后一段,用红笔在教材上分别勾画出单质、化合物、氧化
物的定义,然后思考黑板上的物质归属于那一类。(从物质到概念、从个别到一般
的归纳方法)
3、播放水分解的微观动画,思考: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何是 2:1,根据微
观示意图判断水、氢气和氧气属于那一类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
4. 快速浏览 P27 最后两段内容,请你结合新知拟一拟混合物、纯净物、化
合物、单质、氧化物的关系。(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活动 3【讲授】总结
1、 抽生说一说本节课所学知识。
2、教师补充。
活动 4【讲授】反思
1、从化学史实入手进行教学探究,出示具有代表性的三位科学家头像,预
示科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引导同学们回顾今天我们所重复的科学家历经几十年
的探究之路,之所以顺畅在一节课中完成,当我们重走科学家探究之路,不是因
为我们比前人更聪明,而是今天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我们深受了他们的思想
启迪。最终深深地感受到:科学发展永无止境。
2、将概念教学做了一个大胆尝试,摒弃了从概念到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的
常用方法,用了从身边的物质归类得出概念(归纳法)再进行判断(分析法)的
教学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3、对教材 P80 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调整到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
学之后,让同学们从宏观走进微观。深层了解了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 的原
因,同时从微粒的组成判断单质、化合物、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