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ID:672110

大小:1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生平。 明确和学习牧羊人的执着的精神。 掌握对比手法。 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植树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通过对比明确牧羊人的品质。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课堂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片,猜想一成语故事。 2、简要述说故事内容,并说说其表现精神。 3、引入课题。 二、作者简介 展示幻灯片。 让·乔诺(1895-1970), 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 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 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 20 世纪最著 名的作家之一。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 地区为背景。 三、文题思考 展示幻灯片,激发学生想象和思考。 “牧羊人”从这名字上看他是牧羊的,但为什么前面还加上“植树”两字? 他为什么要“植树” ?是为了他的羊吗?这两者有着怎样的关系? 四、整体感知 1、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写了几次会面?写了一件什么事? 叙写“我”三次造访艾力泽·布菲老人,看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选 种、种树的工作,使得荒山变成了绿洲,给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勃勃生机。 2、根据三次会面,完成填表。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初 遇 牧 羊 人 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选 种、种树。 还是一片荒地。 再 见 牧 羊 人 改为养蜂,继续种树,而且 种的树品种逐渐增多。 荒山变得绿树成荫。 最后相见 他的初衷仍然没有动摇,继 续种树。 已经变得生机勃勃,环境优 美 五、分析人物 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____的人,从____可以看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 人的认识。 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一丝不苟的人,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 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 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 六、主题探究 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将荒山变成奶和蜜的田园的? 能够支撑老人体力和毅力的精神支柱就是他的信念,他认为:如果山上没有了 树,就没有了生命。我们也要从老人一生坎坷的遭遇来思考,他身边两位亲人相继 离开了他,孤独一人,他也是想通过种树,来种植生命,通过“再塑大山的生命”来寄 托自己的追思。 七、拓展延伸 1、身边的“牧羊人”——杨善洲 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1927 年 1 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 年 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1951 年 5 月参加工作, 1988 年 6 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 树造林,一干就是 22 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 5.6 万亩,价值 3 亿元的 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获得"全 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 为"活着的孔繁森"。 2、王江到小明家邀请小明参加植树活动,小明妈认为会耽误学习,表示反对。 请你以王江的身份劝说小明妈同意此事。 阿姨,我是小明的同学,我们今天去参加植树活动既能为地球添一份绿色,也 能放松心情,减缓压力。张弛有度,才能更好地学习。请您允许小明参加这个有意 义的活动,好吗? 八、布置作业 搜集 5 句关于奉献精神的名言警句,并找出一句谈谈你的理解,整理在读书笔 记上。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