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5
页
1.1 亚非大河文明
一、选择题
1. 对古迹一边保护,一边利用,让古代文明帮当代人赚钱,是各国的生财之道。下列
古代建筑是埃及的生财之道的是()
A. 泰姬陵 B. 圣索菲亚大教堂
C. 金字塔 D. 雅典卫城
2. 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3. 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城,因为()
A. 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B. 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C. 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D. 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4. 下列哪条河流滋养着西亚人民并孕育出早期西亚文明( )
A. 尼罗河 B. 印度河与恒河
C. 黄河与长江 D.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5. 下列选项中属于亚非文明的是( )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种姓制度 ④民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 被称为“文明摇篮”的四大文明古国,它们的共同点()
①以农业经济为主 ②地处亚非洲
第
2
页,共
5
页
③地处大河流域 ④同属海洋文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以下图片反映甲骨文的是( )
A. B.
C. D.
8. 古埃及的法老独揽国家的()
A. 经济大权 B. 行政大权 C. 司法大权 D. 立法大权
9. 下列有关大河文明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尼罗河-古埃及-楔形文字 B. 印度河、恒河-古印度-种姓制度
C. 爱琴海-古希腊-民主政治 D. 长江、黄河-中国-太阳历
10. 下列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约公元前 3100 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②公元前 18 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③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了新巴比伦王国和亚述帝国
④公元前 6 世纪,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所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北纬 30 度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古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
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三星堆等。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
是( )
第
3
页,共
5
页
A. 地理环境的影响 B. 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C. 文化交流的结果 D. 生活方式相同所致
12. 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
二 图三
材料二: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中这样写道:奴隶是不受法律保
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无罪。奴隶不承
认奴隶主是自己的主人,割除双耳。欠债到期不还的人,责令其妻子和儿子两人到
债主家里充当奴隶三年。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文字?
第
4
页,共
5
页
(2)材料一中的图三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的这些规定出自哪部法典?材料一中的图三所反映的制度与材料二
中的法律在实质上有何共同点?
(4)以上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有何共同特点?在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
自然环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任选一例印证这一观点。
14.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中弧形的狭长地带被称作什么?
(2)请填出图中 A 所代表的河流和 C 所代表的都城名称。
A.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3)请举例说明图 2 所代表的文明古国创造的文化成就 2 项。
(4)试分析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地理环境上有哪些共同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特征?从
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第
5
页,共
5
页
答案
1.C 2.B 3.B 4.D 5.A 6.A 7.D 8.B 9.B 10.C 11.A 12.D
13.(1)楔形文字;象形文字
(2)种姓制度 激化了社会矛盾,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
高涨。促进了佛教的诞生。
(3)《汉谟拉比法典》;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阶级)的利益。
(4)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地形、气候等方面也可以)。例如: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
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发明了太阳历。
14.(1)“新月沃土”。
(2)幼发拉底河;巴比伦。
(3)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4)地处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润等;说明文明繁荣的原因与地理
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