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专练一(解三角形)含答案-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艺术班)二轮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大题专练一(解三角形)含答案-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艺术班)二轮复习

ID:670136

大小:281.3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大题专练一解三角形 一.知识梳理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定理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内容 a sin A = b sin B = c sin C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a2=b2+c2-2bccos_A; b2=c2+a2-2cacos_B; c2=a2+b2-2abcos_C 变形 (1)a=2Rsin A,b=2Rsin_B,c=2Rsin_C; (2)a∶b∶c=sin_A∶sin_B∶sin_C; (3)asin B=bsin A,bsin C=csin B,asin C=csin A cos A=b2+c2-a2 2bc ; cos B=c2+a2-b2 2ca ; cos C=a2+b2-c2 2ab 2.△ABC 的面积公式 (1)S△ABC=1 2a·h(h 表示边 a 上的高). (2)S△ABC=1 2absin C=1 2acsin B=1 2bcsin A. (3)S△ABC=1 2r(a+b+c)(r 为内切圆半径). 二、高考真题 1.在 ABC 中,角 ,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 ,a b c .已知 2 2, 5, 13a b c   . (Ⅰ)求角C 的大小; (Ⅱ)求 sin A 的值; (Ⅲ)求sin 2 4A     的值. 2.在 ABC 中, 11a b  ,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 求: (Ⅰ)a 的值: (Ⅱ)sinC 和 ABC 的面积. 条件①: 17,cos 7c A   ; 条件②: 1 9cos ,cos8 16A B  .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3.在① 3ac  ,② sin 3c A  ,③ 3c b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 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 c 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 问题:是否存在 ABC ,它的内角 ,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 ,a b c ,且sin 3 sinA B= , 6C  ,________?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4.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3, 2, 45a c B    . (1)求sinC 的值; (2)在边 BC 上取一点 D,使得 4cos 5ADC   ,求 tan DAC 的值. 5.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B=150°. (1)若 a= 3 c,b=2 7 ,求 ABC 的面积; (2)若 sinA+ 3 sinC= 2 2 ,求 C. 6.△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2 5cos ( ) cos2 4A A    . (1)求 A; (2)若 3 3b c a  ,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 7. ABC 中,sin2A-sin2B-sin2C=sinBsinC. (1)求 A; (2)若 BC=3,求 ABC 周长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Ⅰ) 4C = ;(Ⅱ) 2 13sin 13A  ;(Ⅲ) 17 2sin 2 4 26A      . (Ⅰ)在 ABC 中,由 2 2, 5, 13a b c   及余弦定理得 2 2 2 8 25 13 2cos 2 22 2 2 5 a b cC ab         ,又因为 (0, )C  ,所以 4C = ; (Ⅱ)在 ABC 中,由 4C = , 2 2, 13a c  及正弦定理,可得 22 2sin 2sin 13 a CA c     2 13 13 ; (Ⅲ)由 a c 知角 A 为锐角,由 2 13sin 13A  ,可得 2cos 1 sinA A   3 13 13 , 进而 212 5sin 2 2sin cos ,cos2 2cos 113 13A A A A A     , 所以 12 2 5 2sin(2 ) sin2 cos cos2 sin4 4 4 13 2 13 2A A A          17 2 26 . 2.选择条件①(Ⅰ)8(Ⅱ) 3sin 2C  , 6 3S  ; 选择条件②(Ⅰ)6(Ⅱ) 7sin 4C  , 15 7 4S  . 选择条件①(Ⅰ) 17,cos 7c A   , 11a b  2 2 2 2 2 2 12 cos (11 ) 7 2(11 ) 7 ( )7a b c bc A a a a            8a  (Ⅱ) 21 4 3cos (0, ) sin 1 cos7 7A A A A       , 由正弦定理得: 8 7 3sinsin sin sin 24 3 7 a c CA C C      1 1 3sin (11 8) 8 6 32 2 2S ba C      选择条件②(Ⅰ) 1 9cos ,cos , (0, )8 16A B A B    , 2 23 7 5 7sin 1 cos ,sin 1 cos8 16A A B B       由正弦定理得: 11 6sin sin 3 7 5 7 8 16 a b a a aA B      (Ⅱ) 3 7 9 5 7 1 7sin sin( ) sin cos sin cos 8 16 16 8 4C A B A B B A         1 1 7 15 7sin (11 6) 62 2 4 4S ba C      3 解法一:由sin 3 sinA B= 可得: 3a b  ,不妨设  3 , 0a m b m m   , 则: 2 2 2 2 2 232 cos 3 2 3 2c a b ab C m m m m m          ,即 c m . 选择条件①的解析: 据此可得: 23 3 3ac m m m    , 1m  ,此时 1c m  . 选择条件②的解析: 据此可得: 2 2 2 2 2 2 2 3 1cos 2 2 2 b c a m m mA bc m        , 则: 21 3sin 1 2 2A        ,此时: 3sin 32c A m   ,则: 2 3c m  . 选择条件③的解析: 可得 1c m b m   , c b , 与条件 3c b 矛盾,则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 解法二:∵  3 , ,6sinA sinB C B A C      , ∴  3 sin 3 sin 6sinA A C A        ,   3 13 sin 3 · 3 ·2 2sinA A C sinA cosA    , ∴ 3sinA cosA  ,∴ 3tanA   ,∴ 2 3A  ,∴ 6B C   , 若选①, 3ac  ,∵ 3 3a b c  ,∴ 23 3c  ,∴c=1; 若选②, 3csinA  ,则 3 32 c  , 2 3c  ; 若选③,与条件 3c b 矛盾. 4.(1) 5sin 5C  ;(2) 2tan 11DAC  . (1)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2 cos 9 2 2 3 2 52b a c ac B          ,所以 5b  . 由正弦定理得 sin 5sinsin sin 5 c b c BCC B b     . (2)由于 4cos 5ADC   , ,2ADC       ,所以 2 3sin 1 cos 5ADC ADC     . 由于 ,2ADC       ,所以 0, 2C     ,所以 2 2 5cos 1 sin 5C C   . 所以  sin sinDAC DAC     sin ADC C    sin cos cos sinADC C ADC C      3 2 5 4 5 2 5 5 5 5 5 25          . 由于 0, 2DAC      ,所以 2 11 5cos 1 sin 25DAC DAC     . 所以 sin 2tan cos 11 DACDAC DAC    . 5.(1) 3 ;(2)15 . (1)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2 228 2 cos150 7b a c ac c       , 2, 2 3,c a ABC   △ 的面积 1 sin 32S ac B  ; (2) 30A C   , sin 3sin sin(30 ) 3sinA C C C      1 3 2cos sin sin( 30 )2 2 2C C C      , 0 30 , 30 30 60C C           , 30 45 , 15C C        . 6.(1) 3A  ;(2)证明见解析 (1)因为 2 5cos cos2 4A A      ,所以 2 5sin cos 4A A  , 即 2 51 cos cos 4A A   , 解得 1cos 2A  ,又 0 A   , 所以 3A  ; (2)因为 3A  ,所以 2 2 2 1cos 2 2 b c aA bc    ,即 2 2 2b c a bc   ①, 又 3 3b c a  ②, 将②代入①得,  22 2 3b c b c bc    ,即 2 22 2 5 0b c bc   ,而 b c ,解得 2b c ,所以 3a c ,故 2 2 2b a c  ,即 ABC 是直角三角形. 7.(1) 2 3  ;(2)3 2 3 . (1)由正弦定理可得: 2 2 2BC AC AB AC AB    , 2 2 2 1cos 2 2 AC AB BCA AC AB      ,  0,A  , 2 3A   . (2)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2 cos 9BC AC AB AC AB A AC AB AC AB         , 即 2 9AC AB AC AB    . 2 2 AC ABAC AB       (当且仅当 AC AB 时取等号),       2 2 2 239 2 4 AC ABAC AB AC AB AC AB AC AB             , 解得: 2 3AC AB  (当且仅当 AC AB 时取等号), ABC 周长 3 2 3L AC AB BC     , ABC 周长的最大值为3 2 3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