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步练习

ID:669236

大小:421.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事件是(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日。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人达( ) A.10 万人以上 B.20 万人以上 C.30 万人以上 D.60 万人以上 3.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 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4.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其斗争的对象分别是( ) A.清政府 美帝国主义 B.列强军阀 美帝国主义 C.清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D.列强军阀 日本帝国主义 5. 1937 年 7 月 7 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了中国守军的 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卢沟桥事变 6. 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 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下列这组词汇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南昌枪声”②“五四风雷”③“卢沟烽火”④“万里远征”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8. 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历史事件的载体,下面是八年级某班同学收集的历史资料,与这 一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9. 读题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 年 北京大学 北平 1937 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 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 年 北京大学 北平 A.外来侵略 B.政权更迭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10. 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 11. 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 好、独一无二的桥”。81 年前的 7 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12. 下面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 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3. 面对日本侵略军的进攻,驻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 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31 年 9 月 18 日 B.1937 年 7 月 7 日 C.1937 年 12 月 13 日 D.1945 年 8 月 15 日 14.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 12 月 13 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 公祭日。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家属的控诉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15.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目睹了 1937 年 9 月到 1938 年 2 月 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 80 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配以翔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 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70 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发 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 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的抗日战争纪念日。 (1)请介绍材料一中“七七”抗战纪念日和“九一八”纪念日各自纪念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材料二 2017 年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2)结合材料二图中信息回答,国家公祭日是因为哪一历史事件设立的?你能从图片中获取 哪些与该历史事件有关的有效信息?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设立以上纪念日的认识。 17. 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 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永定河上的怒吼】 说起“卢沟桥”,老人浑浊的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 1937 年 7 月 7 日。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 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 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1)上述材料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 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中“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是事实吗?为什么?第二十九军的将士中牺牲的代表人 物是谁?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危机中的再合作】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 1937 年 9 月 22 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 7 月 15 日递交的《中 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 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 国难了”。 (3)材料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紫金山下的悲歌】 (4)上述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数字分别有何含义?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 年 9 月 18 日,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星光点点。突然,一声巨响,南满 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 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1)“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是日本民族一贯手法。回顾 80 多年前,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的借 口是寻找失踪士兵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这是偶发事件吗?日军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说起“卢沟桥”,老人浑浊的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 的 1937 年 7 月 7 日。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 枪示威。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 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2)材料二是《我在卢沟桥保家卫国的日子》中的文字,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沟桥事变对 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 材料三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3)与九一八事变后抗战政策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 化? 材料四 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所谓的“百人斩杀人比赛”,田中军吉以其“助广军刀”屠杀 300 多人,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杀人也超过 300 人,战后三名“百人斩”战犯受到正义的审判,在 南京被执行枪决! (4)南京大屠杀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悲剧,对此你如何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DD 6-10BBDAD 11-15ABBDA 二、非选择题 16. (1)“七七”抗战纪念日:1937 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纪念日:1931 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 (2)历史事件: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有效信息:南京大屠杀中国遇难者达 30 万以 上;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1937 年 12 月。 (3)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答出其中两方面的基本意思即可) 17. (1)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不是。那只是个借口,发动侵华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调集军队, 向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佟麟阁、赵登禹等。 体现了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敢于献身的精神。 (3)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 形成。 (4)南京大屠杀。“1937.12.13~1938.1”代表南京大屠杀的时间;“300 000”代表在该事件中被 杀害的人数。南京大屠杀暴露出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 行之一。 18. (1)不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寻找失踪士兵不过是借口。日军的目的是借此挑 起战争,扩大侵华利益。 (2)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促使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 立。 (3)从不抵抗到坚决抵抗。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 (4)①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 蛮行径,使我们更加痛恨日本法西斯。 ②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树 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坚决防止日本法西斯 势力的复活,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