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37 年 7 月 7 日,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屈辱与悲愤、血性与荣光的日子!以抗日战争为
背景的电影《烽火》曾特意选择于 7 月 7 日举行首映式,具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应首选( )
A.柳条湖 B.北大营
C.宛平 D.南京
2. 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到 1937 年的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
A.从局部抗战发展到相持阶段
B.从相持阶段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C.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D.从全民族抗战到全国规模反攻
3. 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中,在七七事变
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 )
A. 八路军 B. 解放军
C. 新四军 D. 工农革命军
5.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
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
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国家分裂,民族交融
C.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6.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
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
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7.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
出路。”--1937 年 7 月 8 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个事件后发表的抗战宣言( )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了国民政府的首府,在持续 6 个星期内屠杀了我中国同胞
30 多万人。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 年我国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定
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9.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下图所示是发表于 1939 年的漫画——《这一槌的
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10. 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其合作的形式是( )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 在淞沪会战中,涌现出的抗日英雄是( )
A.邓世昌、左宝贵
B.姚子青、谢晋元
C.张学良、杨虎城
D.赵登禹、佟麟阁
12. 1938 年 3 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明确指出:“发动
全国民众,组织农、工、商、学各职业团体,改善而充实之,使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
为争取民族生存之抗战而动员。”这表明( )
A.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国共两党抗战路线一致
C.抗战相持阶段到来
D.国民党全面抗战的倾向
13. 1937 年 9 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
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
下,而一致努力。”材料体现了( )
A.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14.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
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
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5. 一位网友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一帖,又一次打开了
那段尘封的往事,帖子一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短短半个月,就引来了百万浏览量,许多
网友纷纷声援,希望接英雄遗骸回家。结合材料,根据所学,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民党军队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牺牲,值得后人去纪念
②在此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③此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④此会战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而共产党的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抗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
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 1931 年开始的。”显然,
自 1931 年算起,到 1945 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 14 年,而不是 8 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1)根据所学史实,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 1931 年开始的”。
材料二 右图所示
(2)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重要的信息?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 月 7 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11 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日军随即炮轰我军防地,发动了蓄谋已久的
全面侵华战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材料二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
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
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
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入侵。
(2)根据材料二,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三 如图
(3)材料三中日本的新闻报纸报道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了悼念在此事件中死难的国民,我
国从 2014 年开始将每年的 12 月 13 日定为公祭日,请你谈谈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最想向世界人民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18. 2015 年 9 月 3 日中国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
三明某校九年级某班同学在“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活动中,搜集多则史料,进行系列探究。
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相关问题。
【图说历史】
材料一
图一 沈阳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图二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抵抗日军
(1)某中学将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图片展”,以上两幅
图片入选。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两幅入选的理由。
【回顾历史】
材料二 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2840 万人的伤亡人数相比,这次大战(二战)的伤亡人数达到
了 5000 万人……。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 5000 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残忍
地杀害的。这 1000 万受害者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被
灭绝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二战中大量人口“被残忍地杀害的”的史实。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收复了自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列岛等所
有的国土,而且在新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之一。
(3)请你对中国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发表你的看
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CC 6-10CADAD 11-15BDDCD
二、非选择题
16. (1)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随后侵占了东北三省;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
政策,要求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国
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2)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制造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遇难者达 30 万以上;南京大屠杀
发生于 12 月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 12 月 13 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
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7. (1)七七事变。1937 年。
(2)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工农红军改
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3)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
现实意义: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为维
护世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4)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意思相近即可)
18. (1)图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图二: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2)日本侵华制造南京大屠杀;或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
(3)举办活动可以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
剧重演;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答到一点即
可,言之有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