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册第2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册第2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学案

ID:666333

大小:7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溶液的浓度 【学习目标】 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重点】 ①熟练掌握有关溶液、图像、表格类题、溶液的解题思路和要点; ②熟练掌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一、课前小测(5 分钟) 将 6.5g 锌粒投入到 100g 稀硫酸中,恰好反应。 ①在 100g 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质量为 ;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为 。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质量为 ;其中溶质为 , 质量为 ;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 。 (写出计算式即可) 知识点 1 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精讲点评】 1.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 12g 进行测定实验,现将 10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 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Ca40 H1 O16 Cl35.5 䦋㌌㏒㧀좈 㵂Ü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5 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1)m 的值为 g; (2)12 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表格类型题小结: 1.读题,读懂题。弄清已知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条件提供的数据找规律,找到为解题所需量。 3.按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正确书写各步骤并写上答案 坐标图像类 2.为测定某 AgN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 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 50.0 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滴定反应为: AgNO3+HCl=AgCl↓+HNO3,计算结果均保留 1 位小数)Ag108 N14 O16 H1 Cl35.5 2 (1)AgNO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计算 AgNO3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坐标图像类型: 小结: 1.读题,读懂题。弄清已知和所求量。 2.将题干中已知量与坐标联系,特别是把横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和图像中的折点意义弄清楚。 3.按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正确书写各步骤并写上答案。 【巧练导悟】四、题组训练 1.【湖北】向 16g 黄铜(由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 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限时 3 分钟) (H:1 S:32 O:16 Zn :65 Cu:64 ) (1)生成氢气的质量 g; (2)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龙东】向 50g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CaCl2 溶液。实验过程中,生 成沉淀质量与加入 CaCl2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限时 3 分钟) (注:Na2CO3 :106 CaCl2 :111 NaCl:58.5)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 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__g。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 _g。 (4)当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 100 克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为 。 3.【肇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 2.0 g 石灰石 样品,把 25.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 解题要点: 1.明确问题(求什么)。 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未知量。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所有物质相加-反应 后生成的气体-反应生成的沉淀-没有参加反应的 不溶性杂质。 4、找规律,分析数据,找恰好完全反应的量。 注意:①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 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②代入 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参加反 应或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 量;③关系式中的数据要写在 相应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各 物质的质量单位统一。 3 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注:CO2 :44 CaCO3 :100 HCl:36.5 CaCl2 111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5.0g 10.0g 15.0g 20.0g 25.0 g 剩余固体的质量 1.5g 1.0g 0.5g 0.3g 0.3g 请计算:(限时 3 分钟) (1)2.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g (要求:先独立思考解题思路、方法 2 分钟;后四人小组讨论 2 分钟)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所得废水成分进行检验,测得其中含 HCl 和 CaCl2,为了测定 CaCl2 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 50g 废水,逐滴加入某溶质质量分数的 Na2CO3 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 (注:CO2 :44 CaCO3 :100 HCl:36.5 NaCl:58.5 Na2CO3 106 CaCl2 111) (1)加入 Na2CO3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是 g。 下表为测定过程中所加 Na2CO3 溶液 的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 (2)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3)计算废水中 CaCl2 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画出在该混合溶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所加 Na2CO3 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Na2CO3 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0 1.0 2.0 3.0 3.0 【温馨提示】 要求作图的题,其一: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其二:一定要弄清楚曲线 的起点、趋势、转折点;其三:作图时,先用铅笔描好点,再用铅笔把各个点连起来, 连的时候线要保持平滑,最后根据考试的要求,看是否要用黑色的签字笔把线描黑。 4 五、课后作业 1、小苏打(主要成分为 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 牌小苏打中 NaHCO3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 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 NaHCO3 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 NaCl 的质量分数。 2.某化工厂分析由氯化钠和硫酸钠组成的产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现将 4 克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 50.66 克水中,形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 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1)求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14贵港)用 Ba(OH)2溶液测定某种氮肥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 反应)。 实验如下:称取该氮肥20g 加水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不断滴入 Ba(OH)2溶液,生成 气体及沉淀质量与加入 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滴入 Ba(OH)2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5 m 2.55 试分析并计算:[已知:(NH4)2SO4+Ba(OH)2=BaSO4↓+2H2O+2NH3↑] (1)表格中 m 的值为 g。 (2)实验所用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该氮肥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5 4、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见下图)。 题 25-1 图 题 25-2 图 (1)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 60.0g,滴加质量分数 26.5%的 Na2C03 溶液(见丙图),溶液 pH 的 变化如题 25-2 图所示。则与 CaCl2 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请计算该 溶液中 CaCl2 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题 25-3 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4)乙组的中和反应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 是 。 题 25-3 图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