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 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第 1 学时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
方法。
二、 教具准备:
1、相关实验用品:课前制取数瓶二氧化碳,蜡烛、烧杯、紫色石蕊染成的小纸花
2、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 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死狗洞的故事:(教师播放动画激发学生兴趣)
2 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
方法。
3 重点、难点化解(探求新知、质疑导学、课堂反馈):
学生活动内容 老师活动内容
回答:CaCO3+2HCl==CaCl2+ CO2↑+H2O
向上排空气法
CO2 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
木条熄灭,则证明已集满。
复习提问(投影)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
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收集二氧化碳的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验 满 的 方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演示实验:
观察记录现象并分组讨论分析
实验
现象
上层的蜡烛先熄灭
分析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支持燃
烧
探究一:二氧化碳倒入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教师点评
观察记录现象并分组讨论分析
实验
现象
振荡后塑料瓶变瘪了
分析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探究二:溶解性实验
学生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学生完成表格
通过刚才的探究,同学们能把二氧化碳的物
理性质归纳好了吗?
点评:不能支持燃烧是化学性质
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把知识点归纳比较来
记忆
比较:(投影)
密度(与
空气比较)
溶解性 能否燃烧或
支持燃烧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观察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
分组讨论
思考后回答:不能,前三个实验起对照实验作
用。
提出问题:鱼能生活在水中是因为水中溶
有少量氧气,氧气溶于水是物理变化,那么
二氧化碳溶于水呢?
教师演示
探究三:CO2 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
变化呢?
提问:每一部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前三个实验是否可以省略不作呢?
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学案
思考: 使用石灰浆[ Ca(OH)2 ]抹墙壁后,
为什么墙壁会变得洁白而坚硬?为了使石灰
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何常常在室内生个炭
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会更
潮湿?
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写出化学方
程式表示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2.
3.
投影:
1、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
给呼吸。
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死狗洞的奥秘揭开
了!你能回答了吗?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 H2O +CO2↑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aCO3。
阅读课本 P116—117 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
[讨论] 进入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
深井及深洞的底部等 CO2 含量比较大的地方
之前,如何保证人身安全?
点评,小结:
气体:1、灭火。
2、光合作用。
3、工业原料,用来制造纯碱、
尿素和 汽水。
固体: 4、干冰用作致冷剂。
5、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对人和环境也
有一定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
化碳的体积
分数%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
10 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
致死亡
④系统归纳: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⑤练习巩固(课堂作业):投影
1、CO2 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被石灰水吸收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2、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溶于水是一个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 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 CO2
C、因为 CO2 可与水反应生成 H2CO3,所以 H2CO3 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5、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有关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它起的作用是( )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 CO2 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 内 CO2 体积分数
请你来帮忙:你和你的朋友在外玩耍的时候,突然你的朋友不小心掉进一个干涸已久的深
井里,你该怎样帮助你的朋友呢?
附学案: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 1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
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探究一:二氧化碳倒入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探究二:溶解性实验
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比较: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能否燃烧或支持燃烧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探究三:CO2 溶于水时究竟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结论
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2.
3.
小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固态(又叫 )
气态
[达标检测]
1、CO2 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溶于水中 B、被石灰水吸收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2、鉴别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实验
现象
分析
实验
现象
分析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溶于水是一个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无色
D、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 能溶于水,可用于制汽水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 CO2
C、因为 CO2 可与水反应生成 H2CO3,所以 H2CO3 很稳定,不易分解。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致冷剂,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5、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它起的作用是( )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 CO2 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内 CO2 体积分数
思考题:1、将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插于水槽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一定含有 ( )
A、Ca(OH)2 B、CaC03 C、CaCl2 D、CaO
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人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
液颜色的变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