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题三: 水的组成(第一课时)
认识水的组成。
考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 认识氢气,了解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2、知道水的组成。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水的组成。
难点:
对电解水实验的现象描述及结论得出课前预习纲要
【预习检测】3 分钟完成: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做是一种“元素”。直到 18 世纪末,
人民通过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探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展示(多媒体显示)
三、深度自学
自主探究一:阅读课本第 79 页内容并观察氢气的纯度检验.flv、氢气
在空气里燃烧.flv、氢气的爆炸实验.flv 和图 4-23、4-24,4 分钟后,完成下
列问题(时间 10 分钟)
1、氢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
3、小组交流讨论 79 页问题讨论 1、2
师生双边活动:1、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巡视
2、教师抽查,点拨
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空气
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
气纯度。
2
自主探究二: 认真观察实验 80 页的探究电解水实验.flv,5 分钟后完成下列问
题:
1、完成 80 页的表格。
2、完成 80 页的讨论问题(1)、(2)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属于什么反应?
知识归纳
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
1、实验装置:(如图)
2、实验现象:
电极上有气泡
一段时间后,正极和负极所收集气体体积比约为 1:2。
3、检验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师生双边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巡视
2、教师抽查,点拨
[教师精讲]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____和______。
2、反应表达式:
3、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由 元
素组成。
4、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解释: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3
.
师生双边活动:1、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巡视
2、教师抽查,点拨
[教师精讲] 电解水实验的识别:
大小辩别:大氢小氧,体积比:大比小 2:1,小比大 1:2
电极辩别:负氢正氧
谐音记忆:父(负)亲(氢)正养(氧)着你
四、课堂测评、学以致用:(10 分钟)
C 层题:
1、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 象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物是水
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2、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B 层题:
3.电解水时,当接通直流电源,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其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
是( ),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两者的体积比为( )。
4.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 )
A、水是一种常见的元素
4
B、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认真观察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 ,
b 试管内产生 ,且体积比为 。 (2)如果 a 试管内产生 16ml 的气
体 , 则 b 试 管 内 产 生 ( 3 ) 反 应 的 文 字 表 达 式 为
属 于 反 应 。( 4 ) 电 解 水 时 , 在 水 中 加 入 稀 硫 酸 或 氢 氧 化 钠 , 目 的 是 增
强 。
五、反思小结,整理提高
电解水测定水的组成:
1、实验装置:(如图)
2、实验现象:
电极上有气泡
一段时间后,正极和负极所收集气体体积比约为 1:2。
3、检验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接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是氢气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____和______。
2、反应表达式:
3 、 氢 气 由 氢 元 素 组 成 , 氧 气 由 氧 元 素 组 成 , 说 明 水 由
元
4、大小辩别:大氢小氧,体积比:大比小 2:1,小比大 1:2
5
电极辩别:负氢正氧
课后巩固拓展纲要
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理解学到常用的净
化水的方法,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学会过滤的操作的同时,认真读懂题意、准
确分析已知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过去所学的旧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5 分钟)
C 层题:完成标准教辅 56 例题一、二、练习 1、练习 2、
B 层题:学业水平考试链接 1、2、3、
A 层题: 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