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2021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专题试卷(新高考卷)(六) 含答案与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6 2021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专题试卷(新高考卷)(六) 含答案与解析

ID:664705

大小:59.1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6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共 2 题;共 35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马寅初:风雨人生一百年 马寅初十几岁时,维新之风吹到家乡。他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1901 年秋,20 岁的马寅初 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1906 年秋,他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矿冶系学习,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改 学经济学专业。 当时,留美的中国学生获取学位的“窍门”是写论文时选择导师不熟悉的有关中国问题。马寅初在哥伦比 亚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却把“纽约市财政”作为题目。他对纽约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后,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 此文还被哥伦比亚大学选为教材。 马寅初回国后,应邀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30 年代前期,他又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 系主任。为了显示“礼贤下士”,蒋介石请马寅初担任立法院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实际上就是南京 政府的最高经济顾问,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济,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抗战初期,马寅初满怀救国激情在重庆参与整 顿经济。然而,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马寅初见此怒 不可遏,在立法院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此论一出,各界轰动。他还在演讲中直斥 蒋介石:“有人说委员长领导抗战,可以说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但是照我看,只能说是‘家族英雄’。因为 他包庇他的家族亲戚,危害国家民族啊!”马寅初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认识到自己的强国理想 不可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 面对民族的灾难,马寅初开始关注共产党。1939 年,他同周恩来、王若飞会面,听到他们对抗战形势 和中国前途的介绍,让他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后来, 他回忆说:在 1939 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 马寅初的言行,使蒋介石恼怒万分。1940 年 12 月,马寅初被强令“外出考察”,实际上是先后被送往贵 州息烽和江西上饶的集中营关押。马寅初被捕引起了各界愤慨,共产党人也组织力量进行营救。1944 年,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大溃败,在各界一片指责之声,蒋介石被迫恢复马寅初的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年近古稀的马寅初焕发了青春。1951 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一上任就马上倡 导北大教师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对中国建设的长远规划,他也进行了深入思考。1953 年,新中国首次 人口普查发现全国已有 6 亿人,增长率又达每年 2.2%。马寅初忧心忡忡地认为这将会“影响工业化”,应 当实行计划生育。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提案。1957 年,他把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后来,这 篇提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 对于控制人口的主张,周恩来曾表示赞成。毛泽东开始也认为有可取之处。然而翌年,国内开始搞“大 跃进”,人多是大好事等错误观念一度泛滥。在康生、陈伯达的煽动下,从 1958 年到 1959 年,全国各大 报刊掀起了批判马寅初的风潮,《新人口论》被说成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好心的人劝他公开 认个错,但马寅初坚定地说:“为了坚持真理,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文革”期间,周恩来起草的保护名单中包括马寅初,得到毛泽东批准,这使他免遭劫难。1972 年,马寅 初患直肠癌后,周恩来又亲自批准为他进行手术。 1982 年 5 月,马寅初安详长逝时,距他的百年诞辰只差一个月零十四天。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经历了清 朝、民国和新中国,风风雨雨一百年。 (摘自徐焰《红色记忆:70 位名人的故事》) 相关链接:①1957 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康生、陈伯达积极主张把马寅初划为“右 派”。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周恩来明确指出:马寅初这个人有骨气,有正义感, 是爱国的,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内外都有影响,不能划为“右派”。(摘自《马寅初力主计划生育 遭批判》)②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摘自 1982 年《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马寅初一生不断追求新思想。他十几岁时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1906 年留学美国;抗战 时期又开始接近共产党。 B.马寅初十分鄙视中国留学生做论文投机取巧的行为,他把“纽约市财政”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并以实际 调查为基础完成论文。 C.1939 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与马寅初建立密切联系。他从共产党人身上看到民族的希望;他被捕后,又 因为共产党人的营救而获释。 D.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此时距马寅初首次提出“计划生育”近三十年,历史证明马寅初 在人口问题上眼光是长远的。 E.马寅初利用自己的学识,积极建言献策。他的著名的《新人口论》,先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之 后又作为提案提交给人大会议。 (2)在不同历史时期,周恩来对马寅初有哪些影响?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3)抗战时期,马寅初为什么“开始关注共产党”?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4)在当今社会,马寅初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 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 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 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 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 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位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 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 如万马奔腾。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有他在纽约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 头上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 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来美术馆参观的人不多,三三两两,门票只有十五元。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 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 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 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 他的小说和散文。 ⑨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 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 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⑩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 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 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⑪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 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 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⑫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 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 点。 ⑬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 莎士比亚、尼采、伍尔夫、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 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⑭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 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⑮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 快乐,眼睛可以。 ⑯我喜欢画家梵高,木心说:“梵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 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 19 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⑰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 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 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濡以沫,相携到老。 ⑱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 ⑲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 ⑳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2016 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点题,交代了我去参观木心美术馆的时间和环境,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凄清的特点,为 下文写木心先生奠定情感基调。 B.“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写出木心的画具有空灵缥缈的特点,是木心饱经 沧桑的情感流露。 C.详写木心手稿,是为了表现木心面对黑暗困境进行抗争的精神,丰富了文章内容,抒发了作者对木心 的崇敬之情。 D.“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这 句话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木心的语言具有“简约、含蓄、有力量”的特点。 (2)请赏析第 7 段画线句。 (3)文章第 11 段、第 16 段都写到梵高,视角和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共 3 题;共 35 分) 3.课外拓展 翁①天性孝友,深得父母心。母蚤②世,事继母无懈,,二弟一妹,翁所成立③也。尝携妹北上,艤舟 ④绝岸,妹戏而前,俄坠水中。翁惊愕,不觉俱坠。其水深不可测,加天寒裘重,没人不见踪迹,观者皆 骇。顷之,持妹而出。论者谓有神相云。蜀俗,兄弟壮且婚,多割灶自食⑤。翁深耻之,然不欲上母弟心 志,悉让其田宅。御史⑥之死网事业,向二毛其施弗究⑦。翁痛之,作永思堂于家,岁时率子妇祭拜以为 常。 (节选自罗玘⑧《坦然翁传》) 【注释】①翁:坦然翁,姓刘,名山,四川珙县人。②蚤:通“早”。③成立:抚养成人。④艤(yǐ)舟: 船泊岸边。⑤割灶自食:指家族内兄弟分家自立。⑥御史:指坦然翁的父亲。⑦向二毛其施弗究:过去 御史家供养的老人未能坚持供养到底。⑧罗玘 (qǐ):字景明,明朝江西抚州南城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论者谓有神相云 A.论者∕谓有神相云 B.论者谓∕有神相云 C.论者谓有∕神相云 D.论者谓有神∕相云 (2)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尝________ 悉________ (3)翻译句子。 顷之,持妹而出。 (4)选文详写了哪几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读了文本,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孙莘老游龙洞寄孙傅师 秦观 苇萧①传火度冥冥,乍入清都②醉魄醒。 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 壁间泉贮千钟碧,门外天横数尺青。 更欲仗筇③留项刻,却疑朝市已千龄④ 。 [注]①苇萧:芦苇。②清都:旧传天帝所居之所。③筇:竹杖。④相传东汉刘晨、阮肇采药,误入天台 桃源洞,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中“冥冥”形容龙洞的深邃黑暗,次句写出人洞之初的真切感受。 B.颈联第一句写洞中泉水幽深,第二句写诗人走到洞外,看见洞外的青天。 C.尾联借用典故,进一步刻画了进入龙洞的那种如隔人世、超凡脱俗的感觉。 D.前六句写景,从洞口到洞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照应首联,结构严密。 (2)请联系全诗,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5.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共 3 题;共 20 分)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谁,在敲打我的窗 ①从前在村里住,邻家婶子来找母亲,也不进门,隔着窗户拉家常。那时觉得窗户真是个好物件,既 能隔离怀疑和危险,又能对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有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的意思。邻家婶子要走,也 不讲什么客套话,仿佛她是路过窗前的一只鸟或一股风,毫无定性且自然而然。下次再来,她在自言自语 几句之后,会用手指关节嘣嘣地敲响窗玻璃,那时,母亲抬起头,对着她笑笑,声音被表情回应,便是彼 此打了招呼。禾苗喊我去外面玩,也会敲响我家的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就像电影里的电报密码 一样,我很快就能听见并明白她说了什么,作为回应,也朝她一笑,跳下炕,穿了鞋推门出去,跟她跑出 院子。 ②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生病时。外面的风景也就窗格大小,方方正正,齐齐整整,仿佛小手帕上的 景色,一块块移来动去。看久了,人便发困。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天色暗淡。盼望有谁的手指能敲响窗玻 璃,嘣嘣,嘣嘣,嘣嘣嘣。来自身体内部和房屋外部的声音,总是惊人的相似,有克服和超越当下困厄的 力量。但似乎不过是奢望。窗外渐渐起风了。风裹着尘沙,也会叩响窗户,啪啪啪啪,时急时缓,让人心 里发毛。大人们早早收拾完,钻到被窝里,在狂风不停叩击窗棂和撕扯万物的碎裂声中,渐渐陷入梦乡。 ③早晨,窗台上落下白白的鸟粪,但并没有见哪只鸟停下来过。母亲漫不经心地说好像房檐下住了麻 雀,我一遍又一遍地抬头寻找,并无麻雀的踪迹。怀疑我们睡着时,鸟雀叩响过窗玻璃。那时,它们或许 是在寻求救护,也或许只是想将一些惊人的消息带给人们。燕子每年夏天都会来房檐下,修补旧巢,孵育 小燕,出出进进,颇为从容。过了几天,小燕子开始练习飞翔,有只小燕落在窗台上,它好奇地盯着窗玻 璃看了又看,让我以为,它会用喙去叩响。但从来没有叩响过我家的窗户。 ④窗口是世界的出入口,而一块窗玻璃就是一面荧幕或者反射镜,会将正在发生的一切,毫无遮掩地 透露给你,让你惊喜和忧郁。对于一个喜欢蜗居在家的人来说,窗口在他的生活中,无疑是最安全最保险 的,同时也最具权威,它既能证明你的猜测,也能驱散你的怀疑。 ⑤如今我住六楼,窗户有九面之多,我既看到前面的世界,又可看到房子背后的一切,生出自己的身 体内有无数双眼睛的错觉。房子越透明,人越封闭。楼房住起来颇为清净,但邻居之间却不会走动,即便 有特殊的事件,也不会敲响彼此的门板。那年地震,邻居在楼下按响每家的门铃,而不是敲开你的门。这 种自觉远离对方、制造距离、各人自保的姿态,已成为彼此的习惯。不打搅,不影响,也成为楼房住户基 本遵从的规矩。家更像是一座孤岛,我们各自守卫和躲藏的地方,不接纳,不敞开,也不交融。 ⑥有失有得,有天竟发觉六楼原来刚好是鸟雀们停驻的空间。它们喜欢立在厨房的窗户前,头朝着天 空,背靠着我的目光,休息或者鸣叫。偶尔忘形,转头来会叩响窗户,又让人惊喜。喜鹊、斑鸠、燕子、 鸽子、麻雀等等好多种类好多只鸟,还不够,我自己又开始在露台上养鸟,小小的文鸟,通黑的红嘴雏鸟。 如此这般,招得更多的鸟类前来,仿佛它们突然发现了一处根据地。恍惚又是早年间村里情形,人们过来 串串门,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它们在露台上走走停停,一缩一缩地伸着脖子踱步的情形,仿佛沉吟的 诗人般悠闲而雅致。外面的鸟会对着笼子里的文鸟叫喊,试图鼓动文鸟,冲出牢笼,跟自己去往阔大的天 空翱翔。而有时,它们又跳到窗台上,敲我书房的窗户,嘣嘣,嘣嘣,嘣嘣嘣,发电报一样的声音,试图 得到一些回馈的信号。几只鸽子走离鸽群,停在撒了小米的露台上,陡然生出自己的前世也曾是它们中一 员的假想。我耐心而持久地训练红嘴鸟苏苏学飞翔,让它从我的手中飞到地面,再从我的头顶飞下来,后 来,它就能飞到七楼楼顶了,再后来,它跟一群鸟飞到了田野和草丛,更远的河谷和森林中,再也没回来。 ⑦夜里下雨了。雨声急急缓缓,虚虚实实,淋淋漓漓,叩着窗户,如更鼓,似木鱼,渐敲渐灭,渐沉 渐寂,尘世的热闹和喧嚣不在,你的急躁和贪心也不在,天地间,只剩下了它们,它们的幻舞,它们的沉 静,它们的坦荡。 ⑧早上却被冰雹声惊醒了。风卷云动雨倾城,叩窗犹如瓦缶鸣。轻轻拉帘,雨后的天地,被朝阳照耀, 崭新得让人欣喜,哪有什么冰雹?却原来是一只斑鸠正在啄我的窗户,我笑笑。隔着玻璃,第一次看清鸟 的眼睛,那么专注,那么明亮,那么不设防。 (1)在第⑥段画线句中,作者对鸟雀们的描写生动细腻,请对此加以分析。 (2)分析文中三次写“嘣嘣,嘣嘣,嘣嘣嘣”叩窗声音的表达效果。 (3)文中“窗”这一意象颇有意味,结合全文内容,对此进行赏析。 (4)本文的结尾段,独具匠心,请从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晨跑是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许多人更愿意以这种方法保持体形。但要注意的是,①________。因为 空腹跑步时人的血糖水平会急速下降,而在血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容易诱发低血糖症,出现昏厥,心律失常。 所以,在晨跑前应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之类的食物,但②________。如果吃的是饼干类干性食物, ③________。补水的好处是使循环血量增加,血液粘滞度降低,但切记不要饮水过多,以 150~200 毫升为宜, 以免增加晨跑时心脏及胃肠道的负担。 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每个词不超过 4 个字)。 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 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 1000 吨,去年 9 月 3 日进入南极 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摩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 殆尽,变成一片从 56 公里高空延伸到 18 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 距离观察表明,其直径为 20 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 1000 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 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 1 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出重大影响。 四、写作(60 分)(共 1 题;共 60 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15 年 8 月 17 日是网络热销小说《盗墓笔记》中“小哥”张起灵从长白山兑换“十年之约”回归的日子。 虽是小说中的情节,为接小哥回家,连日来,有近十万“稻米”(“盗迷”谐音)从全国各地涌入吉林长白山, 导致景区不堪重负,民宿全部爆满。下面是各方对此事的态度: 网评:明知这不是现实,只是小说虚构的情节,“稻米”们还蜂拥而至,真是不可思议! 稻米:“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到长白山不仅是与书中人物的约定,更是对《盗墓笔记》陪伴 岁月的交代。 景区:长白山旅游部门和安保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为“稻米”提供相关的警务、导引、临时食宿安置等贴 心服务。长白山青年联合会还牵头主办了“十年之约,相聚长白”文化交流联欢活动,与广大“稻米”共度稻 米节。 对于三方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判断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部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1.【答案】 (1)A,D (2)①抗战时期,周恩来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②“反右派”斗争时期,周恩来为马寅初仗义执言。 ③文革时期,周恩来尽力关心、保护马寅初。 (3)①面对民族灾难,他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②国民党的腐败,打破了他的强国之梦。③他从共产 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4)①严谨治学,脚踏实地。做博士论文不走捷径,在翔实的调查的基础上,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在广 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新人口论》。②不畏强权,仗义执言。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他提出向发国难财 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并指责蒋介石是“家族英雄”。③忧国忧民,一片赤诚。解放前,他一直寻求 救国良策;解放后,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建议实行计划生育。④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他面对错误批 判毫不妥协,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解析】【分析】(1)B 项,“马寅初十分鄙视中国留学生做论文投机取巧的行为”没有明确说法。C 项, “因为共产党人的营救而获释”原文无据。E 项,时间先后倒置。(2)文本第五小节“1939 年,他同周恩来、 王若飞会面,听到他们对抗战形势和中国前途的介绍,让他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 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正文倒数第二小节““文革”期间,周恩来起草的保护名单中包括马寅初,得到 毛泽东批准,这使他免遭劫难。1972 年,马寅初患直肠癌后,周恩来又亲自批准为他进行手术” ;“相关 链接①”里面“周恩来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恩来明确指出:马寅初这个人有骨气,有正义感,是爱国的, 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内外都有影响,不能划为‘右派’”。从这些内容可以组织答案。(3)“面对千 疮百孔的民族经济,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这是从马寅初自身的角度叙述的。“以蒋、宋、孔、陈 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 “有人说委员长领导抗战,可以说是我国的‘民 族英雄’。但是照我看,只能说是‘家族英雄’。因为他包庇他的家族亲戚,危害国家民族啊!马寅初切身感 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认识到自己的强国理想不可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这两点是从国民党的 腐败角度叙述的。他同周恩来、王若飞会面,听到他们对抗战形势和中国前途的介绍,让他看到中华民族 的希望。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改变了马寅初的人生轨迹。后来,他回忆说:在 1939 年以前,我是不与 共产党一起的,“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这是从共产党的角度叙述的。(4)本 题考查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需要从马寅初的言行进行分析概括。要先到文本中找出并圈画出他的一些言 行思想的句子,然后加以整合。 【点评】(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4)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 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2.【答案】 (1)A (2)①运用拟人、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等艺术手法。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寂静、清冷、迷蒙的环境。 ③突出了木心画作空灵、纯净、苍凉、缥缈的特点。④表现了木心灵性、洁净、悲伤、苍凉的内心世界, 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画作的深刻(独特)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画家本人的欣赏。 (3)第 11 段是从作者的视角写梵高,由木心的诗想到梵高的《星空》,意在表明木心如同梵高一样,虽 历经磨难,但始终对未来抱着希望。第 16 段是从木心先生自己的视角写梵高,引用了木心的诗句“梵高在 博物馆,我在路上”,意在突出了木心艺术追求的高度和执著前行的坚韧。 【解析】【分析】(1)A 项,“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凄清的特点”说法错误,“初夏的乌镇,烟雨迷 离,还有阵阵凉意”写出了乌镇水乡迷蒙的特点。“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 生”,“青石板路”“小巷深处”突出了乌镇的清幽和古朴。选项中“凄清”色彩不对。故选 A。 (2)第 7 段画线句,是写景文字,用的是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手法,其中“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运 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寂静、清冷、迷蒙的环境。“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联系后文“他的画 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 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看,划线句突出了木心画作空灵、纯净、苍凉、缥缈的特 点,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画作的深刻(独特)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画家本人的欣赏。 (3)第 11 段,“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 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是从作者的视角写梵高,联 系前文木心的经历,如第 8 段的“‘文革’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 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 说和散文”,可知木心同梵高一样也历经磨难,在此写梵高的创作情况,能表明木心始终对未来抱着希望。 第 16 段“我喜欢画家梵高”,明确了自己的感情态度。引用木心说的“梵高在博物馆,我在路上走”,是从木 心先生自己的视角写梵高,“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 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 突出了木心艺术追求的高度。“这距离他 19 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又表明了木 心的执著前行的坚韧。 故答案为:⑴A ⑵ ①运用拟人、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等艺术手法。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寂静、清冷、迷蒙的环境。 ③突出了木心画作空灵、纯净、苍凉、缥缈的特点。④表现了木心灵性、洁净、悲伤、苍凉的内心世界, 表达了作者对木心画作的深刻(独特)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画家本人的欣赏。 ⑶ 第 11 段是从作者的视角写梵高,由木心的诗想到梵高的《星空》,意在表明木心如同梵高一样,虽 历经磨难,但始终对未来抱着希望。第 16 段是从木心先生自己的视角写梵高,引用了木心的诗句“梵高在 博物馆,我在路上”,意在突出了木心艺术追求的高度和执著前行的坚韧。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 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艺术特色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 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一般格式为:此 句用了……(句式、修辞等),写出了(表现了)…… ⑶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次要人物的作用和写作视角的能力。次要人物在文本中主要有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的作用;侧面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的作用;提示主题,增添魅力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3.【答案】 (1)A (2)曾经;全、都 (3)一会儿,(坦然翁)拉着妹妹(从水里)出来。 (4)奋力救妹,让出田宅,遵从父愿。(写出两件事即可) (5)围绕“孝敬父母,善待家人,体恤父母”几个要点来谈即可 【解析】【分析】(1)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 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因此,根据主谓之间要停顿的方法,可以判断为 A 的划分是正确的。此句应该这 样划分:论者∕谓有神相云。(2) “尝携妹北上”中“尝”是曾经的意思,“悉让其田宅”的“悉”是全、都的意 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 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 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3)本题的翻译,句中的“顷”“持”“而”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 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 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 可以翻译为:一会儿,(坦然翁)拉着妹妹(从水里)出来。(4)做这类题型,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 以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 来分析归纳。考生在认真阅读文章之后,选文详写了奋力救妹,让出田宅,遵从父愿三件事。考生只要写 出其中两件事即可以得满分。(5)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型, 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 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谈获得的人生启示。考生只须围绕“孝敬父母,善待家人,体恤父母”几个要点来 谈即可。 4.【答案】 (1)B (2)颔联对仗工整,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语言优美,传神地描摹了诗人和孙莘老游龙洞所见所闻的情景。 第三写在洞中所见,有野草附于月崖上,蔓延下来,仿佛凤尾一样,衬托了洞之高大。第四写洞内所闻, 听见暗洞里凉风呼呼作响,好像龙在游动,腥气扑鼻,渲染出洞中销神寒骨的凄恐。 【解析】【分析】(1)B 项,“第二句写诗人走到洞外,看见洞外的青天”不正确。颈联第二句写诗人在洞 中往洞口望所见的情景,“数尺青”表明洞口狭小。 (2)颔联描写了游龙洞所见的景象,前句写“草隐月崖垂凤尾”,指野草从月崖垂下,宛如凤尾低垂一般, 十分美丽;后句写洞穴中有风穿过,阴冷森寒,呼呼作响,仿佛有游龙呼吸时带着的腥味;前句用视觉描 写,后句用听觉描写,视听结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游龙洞里优美而神奇的景象。“风生阴穴带龙腥”一句, 更渲染出洞内凄寒彻骨的特点,十分符合溶洞景象。“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草”对应“风” (名词相对),“隐”对应“生”(动词相对),“月崖”对应“阴穴”(名词相对),“垂凤尾”对应“带龙腥”(动 宾短语相对),可见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突出景色特点。 故答案为:(1)B (2) 颔联对仗工整,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语言优美,传神地描摹了诗人和孙莘老游龙洞所见所闻的情景。 第三写在洞中所见,有野草附于月崖上,蔓延下来,仿佛凤尾一样,衬托了洞之高大。第四写洞内所闻, 听见暗洞里凉风呼呼作响,好像龙在游动,腥气扑鼻,渲染出洞中销神寒骨的凄恐。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 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 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赏析关键诗句的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 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 5.【答案】在地愿为连理枝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理”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 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 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6.【答案】 (1)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比喻以及想象的手法的运用,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自在 惬意的群鸟图。用“走走停停,一缩一缩”“踱步”描摹小鸟优雅的神情;用“仿佛沉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 的比喻,突现鸟雀们找到安宁环境后的气质;并且想象野鸟对笼中鸟的“鼓动”等描绘出鸟雀们在安宁生活 中的闲逸,还表现了它们想冲出牢笼、去往阔大天空翱翔的追求。 (2)第一次,写儿时禾苗喊我去玩,默契自如的敲窗声;第二次,生病时期盼听到敲窗声;第三次,鸟 儿啄窗的声音。三次描摹声音的状态,如在耳边回响,由实到虚,由虚而实,表现这一声音给予我的美好 记忆和生命力量,同时成为表达我与外在世界情感联系的线索,贯穿全文,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 (3)文中的“窗”既指物质形态的玻璃窗;也喻指我与外在世界联系的屏障或桥梁;还象征映照人性的荧幕 和自我反射的镜子。作者通过具体形象的“窗”,折射出从前人们之间相处默契美好,也透过“窗”发现当下 生活中人们之间的隔膜,然而更主要的是表达心窗敞开,就能召唤鸟雀们的响应,产生相依相恋的情感。 这一意象把生活中的惊喜、忧郁、猜测和怀疑,真切地透露、证明给你看,突出对生活的反思和追寻,从 而产生生动真切、含蓄隽永,余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4)结尾段以夸张的手法描摹斑鸠啄窗的声音,有惊讶、更有欣喜,虽然隔窗相视,然而人与鸟的相依 相恋让人感动;尾段与第③段盼望获得超越困厄力量而不得以及第⑥段鸟儿与人接触的防备形成反差, 表面写雨后之景的崭新和鸟啄窗的不设防,实则表现作者内心的转变,真正感受到心灵的沉静开阔和生命 的从容愉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同时呼应了文章标题的提问,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构思极为巧妙。 【解析】【分析】(1)划线句中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动作和神态描写,以及想象(虚写)三类手法, 答题时至少要涉及两个角度,每个角度都要从“手法”入手,结合举例具体阐述句中鸟的特点以及表达的感 情。 范例一:运用动作描写,“走走停停”“一缩一缩”“伸着脖子踱步”等,表现出鸟雀们悠闲雅致的样子,表达 作者对鸟雀的喜爱之情。作者想象外面的鸟鼓动文鸟,冲出牢笼,表现出鸟儿渴望自由,回归自然,冲破 限制,表达作者的羡慕。 范例二:“一缩一缩”“叫喊”“冲”等动作描写,用一个个动词串联起来了鸟儿自在悠闲,生机勃发的活动场 景;“鼓动”“诗人”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生动写出外面鸟儿和笼里的鸟儿交流时同伴互助,试图一起飞翔的 可爱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 (2)此句的内容为敲窗时的声音。结合每次声音的具体内容,分析运用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何效果即 可,除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外,“反复”“想象”也可以,结构上的表达效果除了“成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 外,“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点题”、“彼此呼应推进”也可以。 范例一:第一次写孩子间的叩窗声音表达了作者与同伴间的亲密与默契;第二次写作者生病时盼望叩窗声 音,表达了作者对外界接触的渴望,第三次写鸟叩窗的声音,表达了鸟的悠闲与对人的不设防。三次描写 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不仅强调了声音的美好以及对我的意义,也使文章前后的内容和情感更加连贯和紧密。 范例二:第一次写童年时好友禾苗喊“我”去外面玩而敲响窗户,表达了我对童年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怀念; 第二次写我生病时想象有人敲窗户,由实而虚,表达我无人问津的失落和对别人关怀我的渴望;第三次写 鸟雀敲我书房的窗户表达我对它们自由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三次叩窗声音的描写,虚实结合,层层强化了 我对关怀的渴望。 (3)本题要从“窗”的“意象含义”“蕴含的情感”“运用效果”三方面回答,其中,窗的“意象含义”又分为“实 指”(物质形态的玻璃窗)“喻指”(我与外在世界联系的屏障或桥梁)和“象征”(映照人性的荧幕和自我反 射的镜子)三层意义,只要答出“实指”“虚指”两层即可;“情感”方面,结合具体内容,答出“惊喜”“忧郁”“猜 测”“怀疑”“伤感”等,均可;“效果”方面,答到“生动”“含蓄隽永”“余味悠长”“回味无穷”“含义深刻”“韵味无 穷”等,均可。 范例:文章中写到了人敲窗、自然敲窗、动物敲窗,表明窗既是世界的出入口,也象征了窗是一面荧幕或 反射镜,还表明房子越透明,人越封闭,每家都变成了孤岛,从而赋予了窗多重使命,表明作者对当下生 活的反思,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深刻,揭示了之前的人通过窗交流但现代都市人被窗阻隔,人与人之间渐行 渐远的命运,引人深思。 (4)本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全文,重点读指定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内容,进而分析段落在 全文构思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可从段落中使用的写作手法、表达的内容情感、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体现的主旨以及表达效果五个角度 思考结尾段落的独特之处,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写作手法方面:夸张、戛然而止、视听结合、 以景结情;内容情感方面:斑鸠啄窗/惊讶(欣喜、相依相恋);结构方面:前后反差、呼应、照应(第 ③段、第⑥段、标题);主旨方面:体现了心灵的沉静(开阔、坦荡)、生命的从容(愉悦),表达效 果方面:浑然一体、深化主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余韵悠长)等。 范例一:本文结尾段写了作者误以为下冰雹,但却发现是一只斑鸠在打他的窗户。作者用夸张手法、欲扬 先抑,通过所见之景体现了他内心的欣喜。本文作者通过窗户来反映邻里关系的亲近与疏远,人与自然的 和谐,表达了作者推崇沉静、坦荡的心境。结尾戛然而止,发人深省,还与前文和标题呼应、升华主旨, 因此独具匠心、颇有意味。 范例二:结尾段为我们描绘了雨霁天晴、雀鸟啄窗的情景,与上文第 3、6 段鸟雀啄窗的内容相呼应,回 答了标题的设问。总体文辞清新,一改之前的抑郁,暗示了作者内心喜乐转化,表达了对生命的从容状态 的愉悦之情。以景结尾,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答案为:⑴ 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比喻以及想象的手法的运用,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自在惬 意的群鸟图。用“走走停停,一缩一缩”“踱步”描摹小鸟优雅的神情;用“仿佛沉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的 比喻,突现鸟雀们找到安宁环境后的气质;并且想象野鸟对笼中鸟的“鼓动”等描绘出鸟雀们在安宁生活中 的闲逸,还表现了它们想冲出牢笼、去往阔大天空翱翔的追求。 ⑵ 第一次,写儿时禾苗喊我去玩,默契自如的敲窗声;第二次,生病时期盼听到敲窗声;第三次,鸟儿 啄窗的声音。三次描摹声音的状态,如在耳边回响,由实到虚,由虚而实,表现这一声音给予我的美好记 忆和生命力量,同时成为表达我与外在世界情感联系的线索,贯穿全文,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 ⑶ 文中的“窗”既指物质形态的玻璃窗;也喻指我与外在世界联系的屏障或桥梁;还象征映照人性的荧幕 和自我反射的镜子。作者通过具体形象的“窗”,折射出从前人们之间相处默契美好,也透过“窗”发现当下 生活中人们之间的隔膜,然而更主要的是表达心窗敞开,就能召唤鸟雀们的响应,产生相依相恋的情感。 这一意象把生活中的惊喜、忧郁、猜测和怀疑,真切地透露、证明给你看,突出对生活的反思和追寻,从 而产生生动真切、含蓄隽永,余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⑷ 结尾段以夸张的手法描摹斑鸠啄窗的声音,有惊讶、更有欣喜,虽然隔窗相视,然而人与鸟的相依相 恋让人感动;尾段与第③段盼望获得超越困厄力量而不得以及第⑥段鸟儿与人接触的防备形成反差,表 面写雨后之景的崭新和鸟啄窗的不设防,实则表现作者内心的转变,真正感受到心灵的沉静开阔和生命的 从容愉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同时呼应了文章标题的提问,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构思极为巧妙。 【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考虑用到的手法,分析其效果;其次思考 词语运用的特点,句式特点等;还要从内容、结构方面理解语句的作用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从修辞、用词、描写手法、写作方法、语言风 格等角度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最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句子在表情达意或突出主旨上的作用,如果 同样的句子出现两次以上,还要考虑表情达意上的细微区别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⑶此题考查赏析散文意象意蕴及效果的能力。答此题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此意象在文中的含义,然后 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段落,结合语境,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和运用效果。 ⑷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 析,再从文章中找出论据来论证观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 (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 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 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 关、反语等。 7.【答案】 空腹跑步实际上是有损健康的;(切记)进食量不宜过大;还得考虑适当补水的问题 【解析】【分析】第一处:由“但要注意的是”和“因为空腹跑步时人的血糖水平会急速下降”可知,应为“空 腹晨跑有损健康”;第二处:根据“但切记不要饮水过多”可知应为“进食量不宜过大”;第三处:由“如果吃 的是饼干类干性食物”“补水的好处是使循环血量增加”可知,应为“还得考虑适当补水的问题”。 故答案为:空腹跑步实际上是有损健康的;(切记)进食量不宜过大;还得考虑适当补水的问题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 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 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8.【答案】 ①流星尘埃;②影响;③气候。 【解析】【分析】本材料的中心内容是“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一种隐秘的作用”,即流星 尘埃影响着地球的气候。据此可以得出关键词有:流星尘埃、影响、气候。 故答案为:①流星尘埃;②影响;③气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具体为提取关键词题型。找关键词首先要求学生在准确理解文 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 短语。提取关键词注意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是指答题者所提取的词语必须包含整个语 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第二,代入反馈原则,是指把选出的关键词带入原文段,看是否 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要点是否齐全,是否字数超限等;第三,数量达标原则,试题所限定的词语数量通常 是参照最佳答案设定的,对答题应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一定要按要求提取规定数量的关键词语。 四、写作(60 分) 9.【答案】【参考例文】 追寻心中的梦 有梦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题记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隽永无暇的诗,因为有了追求,有了梦想,青春这首长诗才弥足珍贵。正因为有了 那份追求的梦想,追求者才踏上一条坎坷的道路。 花朵因为有着渴望青春的梦想,才吐露出了芬芳;蝶蛹因为有着追求光明的梦想,才挣脱了束缚;雄鹰 因为有着搏击蓝天的梦想,才努力的飞翔。 世界因为存在梦想而不断改变,科学家因为有着梦想不断的创新,研究出新的。有用的东西。世界也因 为有科学家的不断发展,才有飞天的梦。飞上月球,探测月球,制造飞船等,让人类更深一步对地球有着 更深刻的了解。医学家的梦想是研究出新的药物,让人类有抵抗病魔的能力,让人们有健康的身体,幸福 快乐地生活。 不管是谁,因为有着对梦想的追求,而不断地奋斗不断拼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穿过海洋与海浪搏击。 袁隆平因为有着“解决人类温饱的问题”的梦想,因为这个目标太大,太遥远了,但他在一步步努力。为他 的梦想拼搏,终于育出了水稻,被世人称为“东方魔稻”。 梦想的实现,是一个经过千辛万苦的过程,但是,不跨越这个过程,梦想就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个过程 充满嘲笑、讽刺、失败,看你选择坚持还是退缩呢!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患上耳疾,但他不会屈服, 选择坚持下来,反而扼住命运的咽喉,咬住小木杆听声,完成了一部《命运交响曲》的梦想。贝多芬不退 缩的精神,感染了后人,既然人有一种不退缩、不放弃、不屈服的精神,因为有梦想的存在。 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会生存下来,国家才会发达。所以我们要坚持心中的梦想,不断的为之奋斗。辉 煌的成就,正因为有梦想。 我也该为我的梦想而奋斗。人生短暂,梦想的实现,靠自己去实现,现在我噶、该努力学习,希翼着想 插上翅膀,带我飞翔。 【解析】【分析】这道作文题属于“观点型”的新材料作文,针对“稻米”事件,三方人士表现不同的观点和 做法。材料中的三方态度实际为考生提供了三个不同写作角度,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阐述自己对这一事件 的看法;也可以在这三个态度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从整体上来谈。对于“稻米”事件,本不存在孰 是孰非的问题。它并没有影响到公众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类似“稻米”们的举动,文明社会应予以尊重 与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只要扣紧长白山“稻米”事件,不管从哪一方角度来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都是可以的。这正是本作文内含的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这一核心价值观去简单地就事论事。作文题要求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容”应指字面上的、表层的意思,“含意”指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 (一)关于材料的内容。1.现实与虚构是有距离的,书中的情节大多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但并不就是现 实生活。“稻米”们为了一个虚构的情节,蜂拥而至,给自身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对待书中的情节要有理 性。2.“稻米”是当今社会众多“粉丝”中的一个群体,他(她)们对生活有激情、有热度。长白山“稻米”事 件恰恰说明他们是一群有梦想的人。3.“好书伴我行”。书是一个人的精神食粮,我们要懂得与书中人物对 话与交流。“稻米”们其实是在体验另一种形式的读书生活。4.尊重与包容。尽管十万“稻米”涌入,给景区 的接待带来了挑战,“堵”不如“疏”。5.换一种思维,实现共赢。“稻米”涌入,让景区管理方看到了“商机”, 借用“稻米”文化包装景区,开展文化活动,增添景点得文化内涵。“稻米”与“景区”共赢。(二)关于材料 的含意。1.一个人不要活在虚拟的生活里。2.行动要有理性。3.让内心多一份童真。4.追寻心中的梦。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6.为寻梦者喝彩。7.“围堵”倒不如“疏导”。8.文化搭台,实现共赢。9.尊重 他人的选择。10.包容让生活更加多彩。 【点评】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