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题 变异、进化或育种-2021年高考生物逐题必刷200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6题 变异、进化或育种-2021年高考生物逐题必刷200题(解析版)

ID:653796

大小:75.9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6 题 变异、进化或育种 1.下列与基因重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杂合子 Aa 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基因重组可能会使 DNA 结构发生改变 C.果蝇的精原细胞在进行 DNA 复制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同长度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解答】解:A、基因重组至少两对等位基因,而 Aa 只有一对等位基因,A 错误; B、基因重组可能会使 DNA 结构发生改变,B 正确; C、果蝇的精原细胞在进行 DNA 复制时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 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同长度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 错误。 故选:B。 2.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 Y。如表显示了与酶 X 相比,酶 Y 可能出现 的四种状况。下列对这四种状况出现原因的判断错误的是( ) 比较指标 ① ② ③ ④ 酶 Y 活性/酶 X 活性 100% 50% 10% 150% 酶 Y 氨基酸数目/酶 X 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 1 大于 1 A.状况 ① 可能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B.状况 ② 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 tRNA 的种类减少 C.状况 ③ 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提前出现 D.状况 ④ 可能与酶 Y 的空间结构改变有关 【解答】解:A、状况 ① 中酶活性不变,氨基酸数目不变,可能是基因突变过程中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 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但不影响酶的活性,A 正确; B、tRNA 的种类共有 61 种,基因突变不会导致 tRNA 种类改变,B 错误; C、状况 ③ 酶活性下降,氨基酸数目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提前,C 正确; D、状况 ④ 酶活性改变且氨基酸数目增加可能是终止密码后移导致的,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功 能改变,D 正确。 故选:B。 3.野生型豌豆经 X 射线照射后发生突变的个体统称为突变体,有些突变体比野生型更适应环境。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突变体可能是豌豆主动适应环境产生的 B.突变体经再次辐射后也可能变为野生型 C.野生型变为突变体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可用 X 射线照射萌发的豌豆种子获得突变体 【解答】解:A、突变是不定向的,产生的变异可能适应环境,也可能不适应环境,变异后的个体也可 能再突变为野生型,A 错误;B 正确; C、在 X 射线的照射下,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 正确; D、萌发的种子有丝分裂旺盛,X 射线照射后发生突变的概率比其他细胞高,D 正确。 故选:A。 4.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蕴含着形形色色的变异现象。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基因突变不仅能够产生新的基因,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C.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增添、易位或倒位 D.光学显微镜可用来检测染色体变异,不能检测基因突变产生的疾病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A 正确; B、基因突变不仅能够产生新的基因,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 正确; C、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增添、易位或倒位,C 正确; D、光学显微镜可用来检测染色体变异,也能检测基因突变产生的疾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 错误。 故选:D。 5.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发生了倒位,发生倒位的染色体往往不能以直线形式(通常形成一个倒位环) 与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如图所示。如果在基因 C/c 和 D/d 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假定不发生其它 变异),则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不可能含有的染色体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题图可知: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即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产生的配子类 型可能为 ABCDEF、abcdef、ABCedba、FEDcf 或 ABCDEF、abcdef、ABCcf、abedDEF,B 项配子中发 生基因的缺失,故 B 项配子是不可能出现的。 故选:B。 6.果蝇(2n=8)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一只 基因型为 AAa 三体长翅雄果蝇(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不配 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B.AAa 产生的原因可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 C.该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分别有 8 和 9 条染色体 D.该果蝇与残翅雌果蝇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5:1 【解答】解:A、该雄果蝇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A 正确; B、根据分析,AAa 的三体产生的原因是杂合长翅雄果蝇 Aa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异常,含 A 基因 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产生了含 AA 的精子,B 正确; C、该果蝇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两极都有 9 条染色体,C 错误; D、该果蝇 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 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 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5:1,D 正确。 故选:C。 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生物都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C.体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多倍体 D.一个染色体组中肯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解答】解:A、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但多倍体生物不是,A 错误; B、有些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只要联会正常就可以产生可育的配子,B 错误; C、体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有可能是单倍体,C 错误; D、一个染色体组中绝对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 正确。 故选:D。 8.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花粉落在柱头上时,不能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作用而不能 结实的现象。如图为培育自交不亲和油菜的过程,其中 A、C 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甘蓝型油菜是由两个不同物种进行杂交后直接选育获得的 B.白菜是二倍体,A 代表的染色体组中有 10 条染色体 C.F1 不含来自白菜的自交不亲和有关的基因 D.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可大幅度改良生物,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性状 【解答】解:A、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油菜不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通过自然种间杂 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A 错误; B、通过分析可知,白菜是二倍体,A 代表的染色体组中有 10 条染色体,B 正确; C、F1 是由 AAC 组成的三倍体,F1 含有来自白菜自交不亲和有关的基因,C 错误; D、诱变育种通过产生新基因因而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能新成新的基因型, 也能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性状,D 错误。 故选:B。 9.杂交水稻推广的同时,地方水稻品种被逐渐淘汰,这一现象( ) A.说明遗传多样性降低 B.有利于水稻物种长期生存 C.说明水稻基因库增大 D.有利于水稻的进化和发展 【解答】解:A、杂交水稻推广的同时,地方水稻品种被逐渐淘汰,地方水稻品种的基因也随之消失, 因此这一现象说明遗传多样性降低,A 正确; B、杂交水稻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地方水稻品种被逐渐淘汰,不利于水稻物种长期生存,B 错误; C、地方水稻品种被逐渐淘汰,其基因也随之消失,则水稻基因库减小,C 错误; D、杂交水稻推广的同时,地方水稻品种被逐渐淘汰,这一现象降低了遗传多样性,不利于水稻的进化 和发展,D 错误。 故选:A。 10.甲基磺酸乙酯(EMS)可用来创建突变体库,EMS 主要通过鸟嘌呤烷基化后与胸腺嘧啶配对进而引发 突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利用 EMS 处理获得突变体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MS 处理获得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突变 B.EMS 诱变处理导致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缺失 C.应该用 EMS 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较多突变体 D.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在分化时最易诱发突变 【解答】解:A、EMS 处理获得的突变大多是有害突变,A 错误; B、EMS 诱变处理导致基因中发生碱基对替换,B 错误; C、由于愈伤组织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所以应该用 EMS 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较多突变体,C 正确; D、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在分裂时最易诱发突变,D 错误。 故选:C。 11.科学家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青檀萌发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培育青檀彩叶植株,得到叶片表现 为黄叶、金边、斑叶等多种变异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EMS 处理萌发的种子可提高突变率 B.EMS 诱导种子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EMS 可用一定浓度的 2,4﹣D 来替代 D.该实验中植株叶片发生了定向变异 【解答】解:AB、EMS 能诱导基因中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突变,从而提高突变率,A 正确、B 错误; C、2,4﹣D 是生长素类似物,不具有提高种子突变率的作用,C 错误; D、该实验提高了突变率,但变异是不定向的,D 错误。 故选:A。 12.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然 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种子将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 植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是秋水仙素常处理的部位,因为芽尖有丝分裂旺盛,有利于秋水仙素抑制纺 锤体的形成 B.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得到的种子并非所有细胞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要二倍体父本提供花粉,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受精作用 D.这种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可以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解:A、芽尖有丝分裂旺盛,有利于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 是秋水仙素常处理的部位,A 正确; B、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得到的种子并非所有细胞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只有 胚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B 正确; C、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要二倍体父本提供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 得到三倍体西瓜,C 错误; D、三倍体植株不育,这种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可以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技 术来解决这个问题,D 正确。 故选:C。 13.若基因 A 和 b 控制的性状为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优良性状,且二者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某研究 小组欲利用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的两个品种培育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进行杂交育种,一般从发生性状分离的 F2 中开始选种,到 F3 可选出符合要求的纯合子 B.可以取 F1 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花药离体培养后符合要求的品种占 C.用秋水仙素处理 AABB 品种后再与 aabb 杂交,F1 自由交配所得 F2 会含有更多的优良基因 D.让 F1 与 aabb 品种回交,F2 中即能获得可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解答】解:A、杂交育种中,由于从 F2 开始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一般从 F2 开始选种,到 F3 可选出符 合要求的纯合子,A 正确; B、可以取 F1 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品种占 ,B 错 误; C、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C 错误; D、让 F1 与 aabb 品种回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所以 F2 中不可能获得可稳 定遗传的优良品种,D 错误。 故选:A。 14.下列关于农业生产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轮作的原理是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通过基因工程定向改造农作物性状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移栽大型植物时去除部分枝叶的原理是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 D.用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原理是某些昆虫具有趋光性 【解答】解:A、轮作的原理是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A 正确; B、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 正确; C、移栽大型植物时去除部分枝叶,主要是减弱蒸腾作用,而不是降低细胞呼吸的强度,C 错误; D、用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原理是某些昆虫具有趋光性,D 正确。 故选:C。 15.下列关于达尔文进化理论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一般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无影响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条件,隔离必然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达尔文通过观察兰花细长的花矩和为其传粉的蛾,提出共同进化理论 【解答】解:A、种群时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A 错误; B、一般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无影响,B 正确;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条件,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 错误; D、达尔文通过观察兰花细长的花矩,认为一定存在为其传粉的昆虫,但并没有提出共同进化理论,D 错误。 故选:B。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 B.豌豆种群中控制豌豆粒色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C.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是由于不同环境导致生物产生不同变异的结果 D.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解答】解:A、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遗传漂变不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 异,A 错误; B、基因库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一个种群,二是所有等位基因的总和,B 错误; C、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 错误; D、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D 正确。 故选:D。 17.考古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现存动物门类和已灭绝的生物,都突然出现在寒武纪地层,而更古老的地层 中却没有其祖先的化石被发现。澄江生物群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近期英国《系 统古生物学》报道了赫德虾类奇虾在澄江生物群中的首次发现,共计六种,包括至少两个新种,这表明 大型肉食型奇虾类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已经高度多样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澄江生物群对渐变式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B.赫德虾类奇虾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C.澄江生物群不同生物间的共同进化就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奇虾高度多样化表明寒武纪生物界有较复杂的食物网 【解答】解:A、澄江生物群是寒武纪早期的古生物化石群,而在更古老的化石群中却没有其祖先的化 石被发现,这是对渐变式进化理论的挑战,A 正确;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所以奇虾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B 正确; C、除了不同生物间的共同进化,应还包括生物与无极环境间的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 错 误; D、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古奇虾高度多样化表明寒武纪生物界具有比较复杂的食物网,D 正 确。 故选:C。 18.最新研究表明,某些人类个体在病毒入侵时免疫反应比普通人快。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人的细胞膜 上存在一种特异性蛋白质 ubstu﹣13,其在被病毒抗原刺激后能够导致细胞膜解体。现已知该性状由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拥有此类蛋白质基因的人在自然人群中约占 70%,其中有 为纯合子。据此推断,指导 该蛋白质合成的显、隐性基因频率最接近下列哪一数据( ) A.0.55 和 0.45 B.0.50 和 0.50 C.0.7 和 0.3 D.0.45 和 0.55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AA+Aa=70%,AA= ,设 A 的频率为 P,则 a 的频率为 1﹣P,则人群中 AA=P2、Aa=2P(1﹣P),则有 P2+2P(1﹣P)=70%, = ,代入选项数据可知:A 的 频率≈0.45,a 的频率≈0.55. 故选:D。 19.某同学对生物中的一些“根本原因(或来源)”进行归纳,其中不恰当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B.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种群基因库的不同 C.基因突变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来源 D.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合成受 DNA 控制,故 DNA 分子 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A 错误; B、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种群基因库的不同,B 正确; C、基因突变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来源,C 正确; D、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正确。 故选:A。 20.某种白色蚜虫的部分个体,由于与真菌进行基因交换而获得合成色素的基因,因此有了绿色、橙色等 类型。有研究表明,在光下绿色个体较白色个体产生更多的 ATP,橙色个体在光下较在黑暗处产生更多 的 ATP.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可能具有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力 C.绿色和橙色性状的出现为蚜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的出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解答】解:A、绿色、橙色基因来自真菌,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的出现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 错误; B、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均能合成 ATP,说明其可能具有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力,B 正确; C、由于基因重组而出现了绿色和橙色性状,基因重组能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 正确; D、绿色蚜虫和橙色蚜虫的出现提高了生物多样性,D 正确。 故选:A。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