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43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43 电离平衡常数及相关计算

ID:649599

大小:1.39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 HA:HA H++A−,电离常数 K= H A HA c c c  ( )( ) ( ) 。 (2)对于一元弱碱 BOH:BOH B++OH−,电离常数 K= B OH BOH c c c  ( )( ) ( ) 。 (3)对于二元弱酸,如 H2CO3:H2CO3 H++ 3HCO ,K1= 3 2 3 H HCO H CO c c c  ( )( ) ( ) ; 3HCO H++ 2 3CO  ,K2= 2 3 3 H CO HCO c c c    ( )( ) ( ) ;且 K1>K2。 2.意义:相同条件下,K 越大→越易电离→酸(或碱)性越强 3.特点: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 ≫ K2……,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 电离。 4.影响因素 5.电离常数的三大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6.电离平衡常数相关计算(以弱酸 HX 为例) (1)已知 c(HX)和 c(H+),求电离常数 HX H+ + X− 起始(mol·L−1):c(HX) 0 0 平衡(mol·L−1):c(HX)−c(H+) c(H+) c(H+) 则:K= H X HX c c c  ( )( ) ( ) = 2 H HX H c c c   ( ) ( )-( ) 。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c(HX),则 K= 2 H HX c c ( ) ( ) ,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2)已知 c(HX)和电离常数,求 c(H+) HX H+ + X− 起始:c(HX) 0 0 平衡:c(HX)−c(H+) c(H+) c(H+) 则:K= H X HX c c c  ( )( ) ( ) = 2 H HX H c c c   ( ) ( )-( ) 。 由于 K 值很小,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 ≈c(HX),则:c(H+)= HXK c( ),代 入数值求解即可。 考向一 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典例 1 已知 25 ℃,醋酸、次氯酸、碳酸、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酸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 Ka=1.75×10-5 Ka=2.98×10-8 Ka1=4.30×10-7 Ka2=5.61×10-11 Ka1=1.54×10-2 Ka2=1.02×10-7 A.25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Na、NaClO、Na2CO3 和 Na2SO3 四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Na2CO3 B.将 0.1 mol·L-1 的醋酸不断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少量 SO2 通入 Ca(ClO)2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少量 SO2 通入 CH3COONa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2CH3COO-=== 2 3SO  + 2CH3COOH 【答案】A 1.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 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 如下反应: ①NaCN+HNO2 HCN+NaNO2, ②NaCN+HF HCN+NaF, ③NaNO2+HF 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F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7.2×10−4 B.HNO2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4.9×10−10 C.根据①③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D.HNO2 的电离平衡常数比 HCN 大,比 HF 小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2)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碱性(或酸性)越弱。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4)判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 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能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中离子和分子的浓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电离 平衡常数不变,题中经常利用电离平衡常数来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如:0.1 mol/L CH3COOH 溶液中加水稀释,     3 3 CH COO CH COOH c c =         3 3 CH COO H CH COOH H      c c c c =  H K c ,酸溶液加水稀释,c(H+)减小,K 值不变, 则     3 3 CH COO CH COOH c c 增大。 考向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典例 1 (1)25 ℃时,若向 a mol·L-1 的 HA 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 b mol·L-1 的 NaOH 溶液,使溶液呈中 性,用含 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________。 (2)在 25 ℃下,将 a mol·L-1 的氨水与 0.01 mol·L-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完后溶液中 c( + 4NH )=c(Cl-),则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 的电离平衡常 数 K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710 b a b   (2)中 910 0.01a   2.已知 25 ℃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 (1)将 20 mL、0.10 mol·L−1 CH3COOH 溶液和 20 mL、0.10 mol·L−1 的 HSCN 溶液分别与 0.10 mol·L−1 的 NaHCO3 溶液反应,实验测得产生 CO2 气体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 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产生 CO2 的速率明显不同的原因 ;反 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 c(SCN−) c(CH3COO−)(填“>”“=”或“Ka(HY)>Ka(HZ),则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的三种盐 NaX、NaY 和 NaZ 溶液的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NaX>NaY>NaZ B.NaX>NaZ>NaY C.NaY>NaZ>NaX D.NaZ>NaY>NaX 5.已知室温时,0.1 mol·L-1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 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 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10-7 D.由 HA 电离出的 c(H+)约为由水电离出的 c(H+)的 106 倍 6.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 中的电离常数: 酸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1.6×10-5 6.3×10-9 1.6×10-9 4.2×10-10 从以上表格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 B.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最强的酸 C.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 2H++ 2 4SO  D.水对于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醋酸可以区别这四种酸的强弱 7.已知:25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面图象表示常温下稀释 CH3COOH、HClO 两种酸的稀溶液时, 溶液 pH 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H3COOH HClO H2CO3 Ka=1.8×10-5 Ka=3.0×10-8 Ka1=4.1×10-7 Ka2=5.6×10-11 A.相同浓度 CH3COONa 和 NaClO 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c(ClO-)>c(CH3COO-)>c(OH-)>c(H+) B.向 NaClO 溶液中通少量 CO2 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O-+CO2+H2O 2HClO+ 2 3CO  C.图象中 a、c 两点处的溶液中 (R ) (HR) (OH ) c c c   相等(HR 代表 CH3COOH 或 HClO) D.图象中 a 点酸的总浓度等于 b 点酸的总浓度 8.常温下,用 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当滴加 V mL CH3COOH 溶液时,混合溶液的 pH=7。已知 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 关系式正确是 A.Ka= 72 10 0.1 2V   B.V= 7 a 2 10 0.1 2K   C.Ka= 72 10 20V   D.Ka= 82 10 V  9.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 酸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 K CH3COOH CH3COOH CH3COO−+H+ 1.76×10−5 H2CO3 H2CO3 H++ 3HCO 3HCO H++ 2 3CO  K1=4.4×10−7 K2=4.7×10−11 H2S H2S H++HS− HS− H++S2− K1=1.3×10−7 K2=7.1×10−15 H3PO4 H3PO4 H++ 2 4H PO K1=7.1×10−3 K2=6.3×10−8 2 4H PO H++ 2 4HPO  2 4HPO  H++ 3 4PO  K3=4.20×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升高时,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 K 值不同,那么 K 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 CH3COOH、H2CO3、 3HCO 、H2S、HS−、H3PO4、 2 4H PO 、 2 4HPO  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 强的是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 K1、K2、K3 之 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此规律是________,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0.已知: 酸 H2C2O4 HF H2CO3 H3BO3 电离平衡常数 Ka Ka1=5.9×10-2 Ka2=6.4×10-5 未知 Ka1=4.2×10-7 Ka2=5.6×10-11 5.8×10-10 (1)为了证明 HF 是弱酸,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甲同学取一定体积的 HF 溶液,滴入 2 滴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再加入 NaF 固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则证明 HF 为弱酸。 ②乙同学取 10 mL 未知浓度的 HF 溶液,测其 pH 为 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 000 mL。再测其 pH 为 b,若要认为 HF 为弱酸,则 a、b 应满足的关系是 bKa(CH3COOH),溶液中 c(H+):HSCN>CH3COOH,c(H+)大反应速率快 > (2)       H F HF  c c c = 4 3 4 1 10 1.6 10 4.0 10        =4×10−4 【解析】(1)电离平衡常数大的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反应开始时,两种溶液产生 CO2 的速率明显不 同的原因是 Ka(HSCN)>Ka(CH3COOH),溶液中 c(H+):HSCN>CH3COOH,c(H+)大,反应速率快。因酸 性 HSCN>CH3COOH,故 CH3COO−水解程度大于 SCN−,故 c(SCN−)>c(CH3COO−)。 变式拓展 (2)电离平衡常数 Ka(HF)=       H F HF  c c c = 4 3 4 1 10 1.6 10 4.0 10        =4×10−4。 1.【答案】A 【解析】A、相同条件下 K 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小,表示弱电 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故 A 正确;B、电离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常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故 B 错误;C、电离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常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对于 CH3COOH CH3COO−+H+,当再加入冰醋酸时,(K)值不变,故 C 错误;D、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电离程度依次减小,所以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 K1>K2>K3,故 D 错误。 5.【答案】B 【解析】根据 HA 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 c(H+)=0.1%×0.1 mol·L-1=10-4 mol·L-1,所以 pH=4,A 正确; 因 HA 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 c(H+)将增大,pH 会减小,B 错误;可由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算出 Ka= +(A ) (H ) (HA) c c c   ≈ 2(0.1 0.1%) 0.1  =1×10-7,C 正确;溶液中 c(H+)≈c 酸(H+)=10-4 mol·L-1,所以 c 水(H+)=c(OH-)=10-10 mol·L-1,c 酸(H+)约是 c 水(H+)的 106 倍,D 正确。 6.【答案】C 【解析】由电离常数知,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高氯酸的 Ka 最大,是这四种酸中最强的 酸,A、B 正确;硫酸在冰醋酸中电离受到抑制,分步电离,并非完全电离,并且是可逆的,C 错误;在 水中,四种酸都是强酸,但在醋酸中电离程度不同,D 正确。 7.【答案】C 【解析】酸性强弱顺序为 CH3COOH>H2CO3>HClO> 3HCO ,A 选项,ClO-的水解程度大,所以 c(ClO-) 小于 c(CH3COO-),错误;B 选项应该生成 3HCO ,错误;依据 HR H++R- 可知电离平衡常数 考点冲关 Ka= +(R ) (H ) (HR) c c c   = +(R ) (H ) (OH ) (HR) (OH ) c c c c c       = w(R ) (HR) (OH ) c K c c     ,即 (R ) (HR) (OH ) c c c   = a w K K ,温度不变,Ka、KW 是常数,所以温度相同时, (R ) (HR) (OH ) c c c   相等,C 选项正确;D 选项,曲线Ⅰ的酸性强于曲线Ⅱ,当 pH 相同时曲线Ⅱ的酸浓度大,稀释相同倍数时,还是 b 点浓度大,错误。 9.【答案】(1)增大 (2)K 值越大,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以酸性越强 (3)H3PO4 HS− (4)K1 ≫ K2 ≫ K3 上一级电离产生的 H+对下一级电离起抑制作用 【解析】(1)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c(A−)增大, c(HA)减小,所以 K 值增大; (2)K 值越大,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 (3)比较这几种粒子的电离常数可知,H3PO4 酸性最强,HS−酸性最弱; (4)由于上一级电离对下一级电离有抑制作用,使得上一级电离常数远大于下一级的电离常数。 10.【答案】(1)①红色变浅 ②a+2 ③1.0×10-3 (2)       H F HF  c c c 1∶1 4.0×10-4(取 pH=4 时,查图中数据计算得到) 【解析】(1)①HF 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和氟离子,溶液显酸性,滴入 2 滴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再加入 NaF 固体,HF 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红色变浅,证明 HF 存在电离 平衡,即 HF 为弱酸;②乙同学取 10 mL 未知浓度的 HF 溶液,测其 pH 为 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 000 mL,体积增大 102 倍,弱酸加水稀释会促进弱酸的电离,稀释 102 倍,pH 变化小于 2 个单位,所以稀释 后 pH=b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