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业神灯,岂能使精神明亮?(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业神灯,岂能使精神明亮?(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ID:586043

大小:20.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业神灯,岂能使精神明亮?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一种常态,但是教学效果引发质疑,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 的自律问题。最近,一款神奇的作业灯登场了。它有两个摄像头,一个紧盯着孩子的作业本,另 一个可以盯着孩子的面部表情。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如果孩子敢把“鸟”写成“乌”,家长哪怕在千 里之外,仍能大喝一声。孩子若想愣神儿,没门儿;想揉揉眼睛玩玩笔,一句“集中注意力”保准 会扔过来。可以理解,这款产品能给一些因为工作和生活远离孩子的家长提供慧眼,实现远程陪 伴。不过,它也给家长增添了利器,不仅盯着人,也能盯着所有的小动作,包括指尖、眼神。 对此,某班将以“神奇的作业灯是否该关掉”为辩题,举办一次班级辩论会,请你以“正方: 作业神灯应当关闭”或“反方:作业神灯不应当关闭”的“一辩”身份拟写一篇破立结合的辩论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 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技术运用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提供了真实而鲜活的现实情境,疫情时期,线上教学效果引发质疑,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不自律。于是一款神奇作业灯应运而生,接下来通过具体案例,分 析这种作业灯的优点。针对不自律的孩子,作业神灯不失为一款监管神器。但作业神灯是否能解 决孩子学习的根本问题?神奇的作业灯能否包办一切?命题人设置“神奇的作业灯是否该关掉”这 一具体问题作为辩题引发考生的思考。考生要从作业灯的风行来思考家庭教育问题。脱离了材料 中的“作业灯”和材料背后的“教育”这两个话题,泛泛而谈“自律”“教育”等,都无异于信马由缰,偏 离题意。 2.典型任务的限制。本题典型任务可切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写作身份和对象限制。题目情境限制为班级辩论会,写作身份自然是青少年学生, 写作对象是本班同学。 二是须明确辩者的辩手身份,题目要求以“一辩”的身份写作辩论稿,既要有开篇陈词, 又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三是文体限制,既然要写辩论稿,就要写议论文。题目要求有破有立,如何完成这一典 型任务?要“破”,就要先假想对方辩友的观点和言论,树立靶子,指出其荒谬之处;要“立”, 就要以雄辩的气势,表明己方观点,令人信服。辩论词和发言稿大致相似,除了称呼语和最 后的结束语及重申观点外,主体部分完全可按照积久而成的议论文写法展开,驾轻就熟。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本题价值判断主要限制在两大方面:一是技术与人。科技发展,带来了 诸多便利,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如对于线上教学,我们必须肯定和认同,不能因为科技是把双刃 剑就“反智”。二是不能过于迷信技术和工具,不能为外物所役使,科技、技术、媒介等都应该为 人所用。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本文立意角度是自由开放、见仁见智的。首先是选择正方还是反方是 自由的,即对于“作业神灯应当关闭”和“作业神灯不应当关闭”,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大角度下还有 不少小角度,考生可以选择更具体的切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切入。如可从科技发展与学会学习这 一方面来谈,分析科技、技术、工具如何为己所用,如何扬长避短;也可谈如何避免过度依赖技 术,让技术思维充斥一切,而不顾人的心智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可从教育方面来谈后疫情时代 云教育、留守子女缺乏监管等问题该如何解决。 2.联想和想象是开放的。本题思考和联想的空间较大,一是对神奇作业灯走红这一现象,评 论可各有相同,可赞同,可反对。具体分析原因、剖析心理,或建言献策,或预测危害,这样条 分缕析,文章展开有序,自然能充实文章内容。例如由神奇作业灯督促学生自律,我们可以联想 到疫情期间层出不穷的“新招”:接龙、打卡、签到、红包……都旨在激发、督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另一方面,这些是否都有点“买椟还珠”的意味,即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自律意识和主 动性,寄希望于“一劳永逸”的外部手段或工具“神器”。 解题 本题属于热点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旨在引导 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具备社会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本题为较复杂的实用类文体 写作,需要“遵命写作”。首先必须明确“一辩”身份,那就需要有开篇陈词的现场情境,有先 声夺人之势;题目中的“有破有立”,是任务点,也是难点,要列举对方的观点去“破”,要坚 持自己的观点去“立”。辩论词比起一般议论文,逻辑要求更为严密,推理更要严谨,要能自 圆其说,做到无懈可击。切忌武断片面、授人以柄,成为对方驳斥的“茬儿”。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作业神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2.作业神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3.作业神灯,无法促使孩子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 4.作业神灯,折射简单粗暴的教育思维。 5.作业神灯,神不过父母的陪伴。 6.作业神灯,不失为远程监控孩子学习的神器。 7.作业神灯,可矫正不良学习习惯。 8.对于无奈的父母,什么神器比得过作业神灯? …… 偏题立意: 1.人工智能的利与弊。(片面分析,只看到“神奇的作业灯”,未看到“自律”“学习”等关键词) 2.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泛化写作,失去针对性) 3.后疫情时代线上教育思考。(无限扩大外延,没有针对材料中的问题) …… 下水文 作业神灯,岂能使精神明亮? ——“神奇的作业灯是否该关掉”主题辩论赛正方一辩发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疫情期间,神奇作业灯风行一时。很多家长认为,这种高科技“云监工”,能够督促孩子 自律。对此,我不以为然。我方认为,作业神灯,无法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以作业灯来促 进自律,无异于缘木求鱼。我方观点:作业神灯,不能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作业神灯可休 矣。 对方辩友认为作业神灯有助于孩子自律。其实不然,作业神灯,无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 识。 自律,是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屈原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律,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业神灯下的孩子,尽管正襟危坐,行不逾矩,但并非真 正的自律,仍然是他律。家长用作业神灯监控孩子,何异于警察与小偷、猫和老鼠的博弈? 这种摄像头下的“不逾矩”,是无法内化为自觉、恒久的慎独的。一旦孩子离开了父母的督促, 将无所适从。 对方辩友认为,作业神灯避免了孩子“荒于嬉”。其实不然,作业神灯只是让孩子“看起来 很努力”,而不利于其主动、深度的学习。 学习是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学生沉浸于深度学习中,往往会有“小动作”:情到深处, 妙不可言时,手舞之,足蹈之,掩卷沉思,废卷而叹,来回踱步,寂然凝虑,俏焉动容…… 而在作业神灯下,这些“小动作”动辄被呵止,“别分神”“集中精力”等呵斥在耳畔响起,如当 头棒喝,如芒刺在背,孩子在恐惧和紧张中学习,何来的深度学习和自主性、创造性?“鸡 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与其靠作业神灯逼迫孩子学习,不如从内心激发学 生学习的内驱力。 作业神灯,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 在作业神灯下,“伟大的孩提王国早已沦陷”。孩子在家长眼中,不再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哪还会有童心童趣?他们已经被异化、物化为学习的“机器人”。预言家说:“可怕的不是机器 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一语成谶。这些近乎“神灯控”的家长们,不懂得教 育是唤醒和激励,是引导自我成长,也不考虑他们的隐私、情感和自尊。他们将可怕的物化 思维,施加于留守的孩子身上。孩子们终日在父母的遥控、指令和呵斥下学习,俨然奴隶一 样,何以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作家侯志明在《灯如红豆》中也感念一盏“神灯”,那是母亲夜晚伴读的油灯。 从未读书的母亲也明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而不是监督。在昏黄的灯光下,母亲的白 发,羸弱的身影,吱呀的纺车声……使自己“看见人间疾苦,才懂得闻鸡起舞”。这盏倾注了 母亲情感的如豆的油灯,又岂是“天眼”一样的神奇作业灯能比的? 舒婷的诗句“你在我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多么温暖缱绻,但是作业神灯下的孩子们, 时时刻刻在家长的视线里。父母鹰一样锐利的目光,刺得孩子遍体鳞伤,却无法给予他们温 暖的人生慈航,无法培养出“精神明亮的人”。 基于以上论证分析,我方呼吁:救救孩子!作业神灯可以休矣。 谢谢大家!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