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新高考山东海南)参考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新高考山东海南)参考答案

ID:584926

大小:42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在题材、创作方式等方面还是和传统通俗文学一致”错误,原文是“网络小说的典型形态和传统通 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读者通过互联网推动创作者开发出更多新题材、新创作方式和新内容”。 B.“优秀作家作品大都聚集于通俗文学领域”错误,原文是“网络小说可以说聚集了通俗文学领域的很 多优秀作家作品”。 C.“写作的零准入、发表的无门槛”错误,原文是“文学青年的写作零准入”“打破了传统文学通过印刷出 版的高门槛”。 故选 D。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中信息,辨析材料中信息要点能力。 D.“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果实,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化的必然诉求,其本体特征与创作的主体 标识是基于现实的热血幻想”理解有误,依据原文中“创作与阅读的主体关系不仅互为表里,也伴随着网络文 学的发展进程,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化的必然诉求”“……,热血幻想就是网络文学内在的本体特征,也 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标识”分析可知,“成为……必然诉求”的是“创作与阅读的主客体关系”,“其本体特征 与创作的主体标识”是“热血幻想”,不是选项中“基于现实的热血幻想”,故此项表述“基于现实”“热血幻想” 属于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故选 D。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辨析材料中信息能力。 C“让投资方看到了现实类题材剧的广阔商业前景”理解片面,从材料三的第三段可知,“重建现实主义 传统”着重于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与社会责任意识,传递正能量,此项仅指出“现实类题材剧的广阔商业前 景”,没有说明该剧“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故选 C。 4.①开门见山亮出观点,能引发关注。②结构上总体采用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 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③论证方法上运用了举例论证,举起点中文网的例 子来论证网络文学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创作热潮,现实针对性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的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简要说明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解答时,考生可从论证思路(提分解式:提出论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的结构模式(总分式结构、对照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论 证方法等角度考虑。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重点:引证、例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 证(有时文本从反面进行论证,但未必有正反对比,这时只答从反面论证即可)。仔细阅读材料三,首先在 论点的提出上,材料三首句单句成段,直接表明观点,开门见山,提出“在新媒介语境中,现实主义传统应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2 该重新得到重视与强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的观点; 第二、三段进行论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据各段的关键句“……,这在客观上为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 与重建奠定了基础”“网络文学突出的社会性,要求重建现实主义传统。数字媒介前所未有地加强了文学的社 会性”,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证,分析出各自的论证内容,分析出他们的论证关系; 在分析论证时,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和作比较论证的方法,如“在中国作协发布的‘2018 中国网络小说 排行榜’上,现实类题材作品占据了一半的席位,而有的文学网站‘现实频道’上线不到一年,就有 4 万多部 现实题材作品”,联系现实,具有说服力。 具体作答时,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三具体内容分条作答即可。 5.①利用网络文学打造代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②密切关注广大青年的情感与梦想的诉求,凸现 主体特征;③促进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与重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中信息,针对材料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对当前如何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看法。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三则材料, 依据材料一中关键句“但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不是单一文艺领域就能造就的,它是各行各业协作的结果。目 前为止,除了孙悟空这样的传统经典形象之外,我们还没有一个全新创作的、在全球市场都广受欢迎的当 代文化符号。如果我们能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发掘出这样的资源,再通过下游改编把它放大,打造出一个代 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才算是中国流行文化真正的成功”,考生可提取关键词“文化符号”,概括出“利用 网络文学打造代表新时代中国的文化符号”之要点; 依据材料二“从技术上实现了普通文学青年的写作零准入,中时打破了传统文学通过印刷出版的高门 槛,情感爆发力、创作想象力空前高涨,大批玄幻、仙侠、科幻、都市等类型作品纷纷登场,并得以迅速 发展壮大”“创作与阅读的主体关系不仅互为表里,也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进程,成为以青年为主体的娱乐 化的必然诉求。网络文学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创作与阅读双方的日常,陪伴着他们 成长”,考生可提取关键词“青年”“情感与梦想”“诉求”,概括出“密切关注广大青年的情感与梦想的诉求,凸 现主体特征”之要点; 依据材料三扣住“现实主义”“回归”“重建”,如答“部门要求网络文学传递正能量”亦可。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即可。 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 D.“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错误,文中“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只是他们对那段曾经的岁月 不了解,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 理解和沟通的。 故选 D。 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C.“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的夜景”错误,文中“有蛐蛐的叫声”是以声写静,“热闹”错误;“意在烘托二姐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3 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 不在于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 故选 C。 8.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 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段落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含意:“这份歉疚”是指二姐分数远高于我,却因为当时政策和家境的原因选择放弃上学,而让我有读高 中的机会,因此心怀歉疚;“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意思是指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 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把它记述下来,意在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 生活。 作用:文章标题为“一份久远的歉疚”,最后一段呼应标题;联系上文“其时,录取的政策……就分数而 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父亲的话“家里的境况,你 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 和孩子们的感慨以及“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 初中、高中”等内容可知,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明我对姐姐的歉疚之情,同时深化主旨,表明 “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9.①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笑容是凄淡的”“眼里含着泪水”。②在弟弟面前强颜欢笑 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如“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③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 祝福。 如“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画线部分隐含的二姐的心理,作答时可以结合对二姐进行的动作、神态、语言 等方面的描写加以分析。 “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一句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二姐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 “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 着说”等语句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二姐在弟弟面前通过强颜欢笑来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 “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并叮嘱我“好好读书”,画线句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二姐对 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 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 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 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中,“入谒”是指进见、请见的意思,“与有旧”“有所嘱”“拒之”这几个动词表示几个动作,之间是承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4 接关系,之间应该断开,所以可排除 BD。根据前后文,“有所嘱”的主语是“故某侍郎子”,而“拒之”的主语 是“龚鉴”,两句话的主语不一样,之间应该段开,所以排除 A 项,选 C 项。原文标点为:“故某侍郎子与有 旧,入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何察属吏者,有扶而请,又拒之”,大意是:从前某传 郎的儿子同他有旧交,故来拜见他,有私事相托,被他拒绝了。有一位和龚鉴同域的官吏,跟一位上级大 官很亲近,令他暗中观察他属下的官吏。这位同域官仗势来请求龚鉴,又被他拒绝了。 故选 C。 1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 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 甄别正误。本题中, B 项,“古代官学机构”错,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 正书院。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 故选 B。 1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在大江南北广受赞誉”错,原文是“于是大江南北盛传甘泉令不近人情”,不是受到“赞誉”。而是 大江南北盛传甘泉县令做事不近人情。 故选 D。 13.(1)龚鉴以做庸俗官吏为耻辱,一心一意把爱护百姓、振兴文化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 (2)(明慧)依仗从前在皇宫内廷举办法会而受到皇上恩宠,在江浙一带到处求取(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 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一”,一心一意;“子惠”,慈爱、施以仁惠;“以……为”, 把……作为。 第二句得分点:“恃”,依仗;“干求”,请求、求取;“遍”,到处,“于”在。 14.①为防洪,他主张运土加高河堤;②为增收,他主张在河堤上种桑树,兴企业;③为防田患,他 建议规定开闸泄洪的水位。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筛选答题区间,然后 圈点勾画关键词句,最后组织答案。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说明龚鉴“子惠黎元”的具体表现,“子惠黎元” 就是造福百姓的意思,可依据文本内容逐一筛选。主要有三件事,一是“县境邵伯埭受高、宝诸湖之水,地 卑下。鉴谓当于农隙运土筑高埂沿堤为防,以徐议沟血”,可提炼为:为防洪,他主张运土加高河堤。二是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5 “堤上即植桑,兴蚕事。其西境地高,浃旬不雨即龟坼,宜每一里为水塘以蓄之。如是则高下之田俱无患” 可提炼为:为增收,他主张在河堤上种桑树,兴企业。三是“邵伯埭下有芒稻河,设闸泄水尤要。值大水泛 溢,鉴冒雨至,呼闸官泄之。闸官以盐漕为言,不可。会总河嵇曾筠视河至,鉴直陈,厉声诃闸官,曾筠 即令启闸。又用鉴言,定盐漕船过湖需水不过六尺,过即启闸,无得藉口蓄水,为民田患。每岁晏,江都 之鳏寡孤独多入甘泉部中。” 可提炼为:为防田患,他建议规定开闸泄洪的水位。 参考译文 龚鉴,字明水,浙江钱塘人。早年与同郡的杭世骏齐名。雍正初年,以拔贡的身份进入銓选官吏的簿 籍,授任江苏甘泉知县。甘泉是从江都分出来新设置的县,从来就是富庶之地。龚鉴以做庸俗官吏为耻辱, 一心一意把造福百姓、振兴文教作为自己的责任。从前某侍郎的儿子同他有旧交,故来拜见他,有私事相 托,被他拒绝了。有一位和龚鉴同域的官吏,跟一位上级大官很亲近,令他暗中观察他属下的官吏。这位 同域官仗势来请求龚鉴,又被他拒绝了。当地豪族大户请龚鉴宴饮,都被他拒绝了。于是大江南北盛传甘 泉县令做事不近人情。但龚鉴越发生活俭省,家中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甘泉县境的邵伯埭,承受着高邮 潮、宝应湖之水,而地势低下。龚鉴认为应当在农阔时运土加高河堤,以防洪涝,并逐步商议疏导沟梁。 堤上要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事业。邵伯那里西边地势高,十天不下雨,土地就要龟裂,要每隔一里挖个水 塘未蓄水。这样,无论是高田还是低田,都可早涝保收无惠。上司听了,很赞同他的主张,但却没人去施 行。邵伯埭有一条芒稻河,设置闸门泄水尤其重要。正值大水泛温,龚鉴冒雨萌未,呼叫间官泄水。但是 闸宫以盐运和漕运为理由,不肯开解放水。恰好河道总督嵇曾筠杈察水情至此,龚鉴向嵇曾筠直言报告此 事,并厉声斥责闸官,嵇曾筠听后立即命令开闸。嵇曾筠又采纳龚鉴的建言,规定盐远、滑运的船只过湖 需要的水位以六尺为度,一旦超过水位马上开闸放水,不许借口蓄水通航,酿成百姓灾难。每到一年将尽 的时候,江都那些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大多进入了甘泉县。西湖圣因寺有一位叫明慧的 僧人,依仗从前在皇宫内延举办法会而受到皇上思宠,在江新一带到处求取。一天,他派人拿着书写的礼 单通报求见,龚鉴杖打他的使者后打发他走了。事情流传开来,被皇帝知道了。世宗将明慧召回京城,将 他禁闭,不许出城。这时候,甘泉县令誉满天下。在任六年,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家里很贫穷,无法为父 亲办理葬事。河南巡抚尹会一原为扬州太守,向来与龚鉴友好,将他招去,想让龚鉴掌管大梁书院,用副 金帮他办完父亲葬事。后来龚鉴在河南去世。龚鉴对经学有深造的研究,能指出先儒的错误,只是他著述 的书大多尚未完成。他所写成的书《毛诗疏说》,阐明李光地言说的内容居多。 15.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 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 答案。 D 项,写“情感毫无二致”错,此诗“扶病上高台”表达的是对秋的爱,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而《登 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的是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故选 D。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6 16.①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②运用比兴(托物言志),马和雕的形象和作 者翘首四望的形象相合,写马和雕是为了写人;③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诗歌颈联。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模式: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着头,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睁开睡眼看万里青云。一“动”一“开”,不仅 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同时“马思边草”、“雕眄青云” 为下文的抒怀蓄势,这是比兴的手法,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用不服老的积极情怀,展现出建功立业的豪 迈情怀。 17.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 乳戏分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 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 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寡”“坼”“作”,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8.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 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 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组,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就地取材:就在自己所处的地方选取 中意的人或物。根据语境,“没有器械,缺少工具”,选取的应是物,故选择“就地取材”; 第二组,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轮番上阵:轮流上阵,做某件事情。语境指的 是刘传贺选取不同的器材进行锻炼,故选择“轮番上阵”; 第三组: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自己的文章。纠正:改正缺点、错误。语境说的是刘传贺拍摄视频 时,让教练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改正,故应选择“纠正”; 第四组: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尽力而为:用一切力量去做。语境中,刘传贺为了实现目 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故应选择“全力以赴”。 故选 D。 19.①一种是坚持自律,提升自己;②自律的态度往往给人积极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 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如文段 中的第①处空缺,上文有“有人总结划分出两种生活状态”的引领,下文有“毫无疑问,刘传贺是前者”,填入 此处的句子必须是和刘传贺的生活状态吻合的,故此处可填写“一种是坚持自律,提升自己”;第②处,空缺 在本段的开头,下文“看了刘传贺的视频,有人留言说自己也要锻炼身体,不再浪费光阴;也有人捡起了自 己因工作忙碌而丢到一边的爱好,决心成为更好的自己”是表述的内容是人们所受到的影响,再结合刘传贺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7 的自律精神,故此处可填写“自律的态度往往给人积极的影响”。 20.①原文是结构对称的整句,读起来更有韵律感和节奏感;②原文对“每一份”反复强调,突出说明了 努力和付出不会白费,能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更有说服力(或:号召力);③原文使用互文修辞手法,前 后内容交错呼应,互相补充,表达更具文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可以从修辞、句式、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本题 中,画线句子是“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付出,都能够收获幸福”,从句式上看,原文结构对称, 读起来更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从表达效果上看,原文对“每一份”反复强调,突出说明了努力和付出不会白费, 能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更有说服力;从修辞上看,原文使用互文修辞手法,意思是每一份努力和付出, 都不会被辜负、都能够收获幸福”,互文的使用,使前后内容交错呼应,互相补充,表达更具文采,而改后 的文字“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不会被辜负,都能够收获幸福”则明显缺少灵气,表述生硬,苍白。 21.③小括号内容不读,故去掉括号改为逗号; “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并列动宾结构,改顿号为逗号。 ④“全部”造成歧义,改成“均”; ⑤“提前”和“预防”语义重复,可改为“提前防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 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 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 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适当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③广播稿中不宜使用小括号,因为其中内容不便读出来,故去掉括号改为逗号;动宾结构并列中间用 逗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为并列动宾结构,改顿号为逗号。 ④在广播稿中“全部”与“全不”同音,会造成歧义,可改成“均”或者“全”; ⑤“提前”和“预防”语义重复,可改为“提前防护”或“预防工作”。 22.(1)这幅名为“心态”的漫画中,左边“投机”的人拿着斧子表情狰狞地命令“金钱”符号的小树“快快 疯长”,右边是“投资”的人和善地精心浇灌,希望小树“慢慢茁壮”,寓意着投资要端正心态,不可急功近利、 投机取巧。 (2)人生需要勤勤恳恳地耕耘,投机取巧必定一事无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知道图的类型,如本题提供的是漫画,然后就 要关注漫画的标题、图形,抓住图形中的主体部分以及夸张变形的部分,接着就要思考漫画指向生活中的 什么现象,最后就要看题干的具体要求。本题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求考生“简述漫画内容和寓意”,这里其实又包含两个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简述漫画 内容”,这就需要考生看漫画的组成部分,这幅漫画标题为“心态”,图形由两个部分组成,以中间“金钱”符 号的小树为分界线,左边的投机分子手拿斧子命令这棵金钱小树“快快疯长”,面部表情极为狰狞;右边的是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8 投资分子,他正在给金钱小树浇水,希望小树能够“茁壮”,面部表情是和善的,考生可以按照顺序将这些内 容表述出来。再看第二个小问题,即漫画的寓意,考生需要思考漫画所画是针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其实 无论是“投机”还是“投资”都是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左边之人太急功近利,必 然是没有收获的,右边之人先浇水培育,然后等待收成,由此可见,漫画的寓意应与投资的心态有关,即“不 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 第二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你的理解写--句话,表达你的观点”,且这一观点应是“人生哲理”,如果说寓 意还仅仅是针对漫画上的投资的话,那么针对人生所写的哲理就应该跳出这一局限。从图上来看,左边之 人的做法显然是急功近利的,而他的这种做法自然是不会有成效的,这就启发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 作都要先努力去做,勤勤恳恳地去耕耘,要做好之前的铺垫积蓄,如果急于求成投机取巧必定无所成就。 23.例文: 打破成见,永不认命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压力,是人们的成见。当今社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很多人都活在他人 的成见里,活在他人的有色眼镜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避免地遭遇不同的成见。在面对他人的成见 和“恶意”眼光时,我们唯有敢于打破成见,永不认命,才能成就人生。 哪吒一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作为魔童转世,众人都认定他是个不祥之物,会给世间带来灾难。于 是,从小就被关在深墙大院里的他,决定偷偷溜出家门,去欺负陈塘关的百姓,将祸害形象用行动证明出 来。可这是他想要的吗?当然不是。父亲出于善意,骗他说他是灵珠转世,是要替天行道的,听到这里时 他是那么的高兴。原来,他并非人们眼中的邪恶,他练习仙法期待着获得他人的认可。然而,即便他抓到 了妖怪,人们仍旧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木棒打在他的身上。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难过,不由自主地想到我们这一代。我们并非不想好好学习,只是,相较于肯 定,我们总是被打击:被嘲笑。曾经,我们成绩是很差,但就不允许经过努力成为黑马吗?不允许超常发 挥后来居上吗?在别人的心目中,既然你们是差生,你就不可能考好,你考好就一定是通过作弊。那么好 吧,既然你们觉得我是个差生,觉得我烂泥扶不上墙,那我就真的去证明给你们看,破罐破摔,做你们眼 中厌恶的烂泥。 其实因为别人的成见去伤害自己,是很愚蠢的行为。我们会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在别人言语的剌激 中,去做一些不理智的判断和决定,但是,这些只是为了发泄一下情绪,图个一时之快,很多时候并不是 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所以,我希望在以后,我们要保持足够的理智,在遭遇非议和不解的时候,要学会 克制,心怀希望,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被他人的成见操纵和压倒。 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是全新的起点。高中阶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将人生掌 控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爱自己,好好珍惜高中时光,摒弃他人成见,刻苦学习,努力追赶, 去实践,去历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若天压你,劈开那天!若地拘你,踏碎那地!只要你自己知道想去哪里,没有人可以阻挡你!我们心 中有一团火,在某个节点,它会为了某个信念而能能燃烧。不被他人成见拘束,不放弃心中的火焰,是我 们的命。我们要打破成见,永不认命。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9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 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 5 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 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 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 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 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 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 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相信而看见”和“看见而相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或者说是思 维方式,其结果必然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在立意上,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来写作,或肯定或否定;也 可以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辨证分析。辩证地认识、分析问题,其立意比较高远。 【立意】 “相信而看见”: 1.放下成见,不固执,才能看见新的天地。 2.有些东西,不需要用眼睛去证实,心灵就能感受到,选择相信,不去怀疑。 3.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才能创造更多价值,这就是相信的力量。 4.相信信仰。因为相信,愿用一生去实现,最终看见或实现。 5.相信梦想。当你相信你会成功,你才会想办法努力去实现它;而不是看到别人成功了,你才相信梦 想会实现;机会水远是给相信梦想的人。 6.相信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永远都需要“相信而看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未来变成现实, 创造出更多的美好和奇迹。 “看见而相信”: 1.眼见为实,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人云亦云。 2.做事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实实在在做事,不被虚无飘渺的事物蒙蔽双眼。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量力而行,避免华而不实。 既“相信而看见”,又“看见而相信”: 1.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2.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树立远大目标。 3.“看见而相信”是一种短视行为,是坐井观天:选择“相信而看见”,才能走出狭小天地,打拼出灿烂 人生。 【素材】 人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又有人说:“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东西或许就是眼睛了。”——其实这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0 两句话看似不同,实则都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与信任,而多了几分猜疑的想法。人们总是 在担心自己被听到的话所欺骗,所以才有“眼见为实”;而又担心自己所看到的并非事实,又有了“不相信眼 睛”。 究其根源,便是这物质丰富的社会有些人精于算计,而让公众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才会时刻担心被骗。 从掺假的毒奶粉,到“掺假”的学历;从伪造的虎照片,到被宰的游客……无不如此。 我们呼唤像冯友兰教授一样的人们,能在万目皆然时独具一双慧眼,参透现象,秉持正义;我们呼唤 社会道德的回归,结束人们彼此之间的猜疑。不论相不相信眼睛,只要社会拥有正义与道德,我们总能有 一双“慧眼”,去辨识,去存真。 单纯的视觉假象使人落入圈套,而精密筹划的骗局更能将人玩弄于掌心。因此“眼见为实”的训条早已不 再适用,你不见用科技手段造假造谣的事屡屡发生吗?眼睛是顾城寻求光明的工具,但在科技对真相的蚕 食面前,真正应当被拿起的,是思想。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而怀疑的精神与不竭的思想,才能将人解救于盲目的迷信之中。孱弱的古人只 能依眼睛而坚信“地正方圆”,难道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经历世代的彻悟之后仍执着于肉眼所“证实”的世界,以 之为真相所在吗?肉眼往往将人限定于浅层的表相中,而通过思维的运转,人才会真正接近真相,接近真 理。 【结构】 例文采用对称性标题,紧扣“成见”和“认命”展开,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读者发出了一个心有不甘的 高中生内心的期许和呼唤。在具体论证过程中,通过描述哪吒的遭遇,以及父亲李靖对他的关心和百姓对 他的不理解,转而写到当今对于高中生的教育方式,层层深入的分析,让我们看到成长过程中,懂得正视 成见、敢于追寻、永不认命的重要作用。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