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ppt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ppt课件1

ID:575429

大小:1.32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项羽之死 司马迁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字 子长 。 西汉 (朝代) 史学家 , 文学家 和 思想家 。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 《史记》 ,是我国最早的 纪传体通史 ,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 1、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史记》。 2、分析故事情节,掌握纪传体文学 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学习重点 《史记》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让我们看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评价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屈原 欧阳修 司马迁 杜甫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      、      、     、     、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 3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十二本纪 十表 八书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时代背景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 “ 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 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 朗读课文 要求: 1 、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 、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 、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1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 — 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 — 状语,像墙壁一样 2 、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 、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 、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 、平明(平旦)天亮 6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 、地方千里:地 / 方:土地方圆 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8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 …… 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9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分析讲解文章内容 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 —— 慷慨悲歌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 —— 绐陷大泽 —— 决意快战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主要情节:三次行动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 : 项羽 —— 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 —— 皆披靡 第二次 : 项羽 —— 嗔目叱之 赤泉侯 ——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第三次 : 项羽 —— 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故事 人物形象 语言 写法 垓下 之围 多愁 善感 惊、起、饮、歌、泣 动作、语言 映衬 东城 快战 勇猛 自负 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 “遂” 动作、语言 场面 乌江 自刎 知耻 重义 笑答 “吾为若德” “遂自刎” 神态、动作 语言、对比 总 结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 、要有理有据; 2 、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 、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课堂写作训练 (时间: 10 分钟) 要求: 1 、 100 字左右; 2 、引用一句名言; 3 、主要以 《 项羽之死 》 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 、点评事例; 5 、联系现实。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 —— 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 —— 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例三修改 :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 —— 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 —— 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 史记 · 项羽列传 》 )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 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 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 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 “自 矜 功伐” 导致了他的悲剧。 作者的观点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让我们来看一看后人是如何 评价项羽的? 杜牧认为: 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 “ 包羞忍耻 ”“ 卷土重来 ” 分析入手。 王安石认为: 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根据“ 壮士衰 ”“ 势难回 ”“ 肯与君王 卷土来” 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李清照认为: 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曾写诗提到过项羽,他是如何看待项羽的?让我们来看这首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再见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