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学案合集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学案合集

ID:575084

大小:16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第三单元 临水骋怀 5 小石潭记………柳宗元 6 黄果树瀑布……于 坚 比较.探究 绿………………朱自清 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水…李 白 瀑布像大人似的………………伊 路 附:《观望瀑布》(原稿) 拓展阅读 游记小品二篇 游高梁桥记………………袁宏道 游高梁桥记………………袁中道 白洋潮…………张 岱 钱塘江观潮……钟敬文 附:小资料 水之歌 水之思………………周 鸿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平易之美 语文趣谈 无色的“绿”‎ ‎《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k$@W{;sEq?6qZ#ZX0‎ ‎)AO_(d\sy01、积累尤、冽、俶尔等文言文词语,掌握作者文学常识 吉林省教育社区 ]1m5J0^4g xa~} 吉林省教育社区5c?KrfVc)]‎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吉林省教育社区 K7yA4],V%e q+K+{\ @ ‎ ‎#w(Is]c h\J03、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Q!g(A8gfq0‎ ‎``5]5_}0学习重点 '_'~ Lhk1[0吉林省教育社区IBTR+k1MtM ‎1、翻译、背诵课文,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a c$Nh t5K|0吉林省教育社区!d"g/^_|/J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v w#z;D@[0吉林省教育社区_\6F |hx N#Uf8] I 学习难点:‎ ‎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sm$pk$z%L M0‎ ‎b![a'?*yA1N%g9o0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从诵读悟义入手,抓住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中描写游鱼和潭水一段,就极为传神,且能融入内心的感受,传达孤凄悲凉的心境,达到“乐”与“忧”的统一,要注意学习这种技巧。 吉林省教育社区`+_ljS'Be~W ‎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家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所作论说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寓言笔锋犀利,尤具特色。又工诗,风格清峭。并有《天说》、《天对》等论著,合为《柳河东集》。‎ 柳宗元年轻时才华横溢,踌躇满志。13岁便能写出好文章。20岁的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柳宗元29岁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见习监察御史,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与好友刘禹锡共同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但是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即八一九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 ‎2、作品简介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到永州(今湖南零陵)后的作品,是唐代古文运动中的典范之作,受到人们的千古传诵。《永州八记》依次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组游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一方面,通过作者亲身的敏锐观察和深入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准确地把人们忽视和遗忘了的自然景色像图画般地再现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作者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的时候,又把自己受迫害的坎坷遭遇和被贬的忧郁心情深深地寄托进去,使自然景色和人的感情契合无间,真正做到情景交融,使读者也能亲切地领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孤独幽深的心情,从而引起共鸣。《永州八记》中的每一篇都出色地表现了以上两方面的特色。‎ 以《小石潭记》为例:柳宗元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在二百多字的短文中,写出了事物动静对比之美。人迹罕至的小石潭四周环境的幽静与悦耳动听又清亮的水声,相互映对;清幽的氛围与潭中来来往往、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儿,相得益彰;而欢乐的鱼儿又与黯然伤神、默默而坐的诗人,相映成趣;另外写鱼儿时,“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写其静,“俶你远逝,往来翕忽”,言其动,一动一静,小鱼儿之乐之美跃然纸上。柳宗元贬至永州,“居是州,恒惴粟”,孤独寂寞,悲苦不堪。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流连山水,不过是排遣愤惫、抑郁的情感而已。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一虫一鱼,都彷佛有着特定的个性,特定的遭遇,都像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小石潭记》中,以鱼之乐对托诗人的郁闷,在这里作者似乎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了,观鱼儿自得之态,倍感亲切,我即是鱼,鱼即是我,作者的心境豁然开朗,彷佛一束阳光注入他阴郁的心灵。但整个背景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这正是柳宗元心境的生动写照。‎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在山水游记中,不是纯客观地描绘自然,而是渗透着自己痛苦的感受和抑郁的情怀,这是山水游记的一大发展,对后代的游记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及文体检测 Kr#A{}1G;@+Sn0‎ ‎P%rzH$y#H*c0柳宗元字 世称 、 , 朝 家,本文选自《          》 ,本文出自《        》 hW+?$M%]@:S4W0‎ ‎(二)课文预习 ‎HF [#w~!`c*j01、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清liè(          ) 为chí  (          ) 为kān(          ) yǐ然(          )  chǜ尔(          )    ‎ xī忽(          ) 篁竹(          )  参差(          )     斗折(          ) 差互(          )  ‎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FvJ2Iw'L0‎ ‎3、尝试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 三、课堂探究2Y g Fqv osn0‎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一词多义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清 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差 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 以 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为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 ‎(2)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凄神寒骨 意动用法: 心乐之 名词作状语: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皆若空游无所依 ‎ ‎(3)重点词语解释 可百许头: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其岸势犬牙差互: ‎ 悄怆幽邃:‎ 寂寥无人: ‎ 蒙络摇缀: ‎ 往来翕忽:‎ ‎(4)特殊句式 例句: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 “全石”为宾语,“以全石为底”。‎ 省略句 例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 ‎(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有不懂的标记出来。‎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作者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5)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B%v8e_9Sc0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佁然不动                       (4)不可久居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影布石上 ‎(7)以其境过清                     (8)乃记之而去 ‎(9)日光下彻                       (10)往来翕忽 ‎(1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 ‎(4)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5)皆若空游无所依。    ‎ ‎                                                                     ‎ ‎3、填空。‎ ‎(1)最能证明小石潭“水尤清冽”的句子:                                ‎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 ‎ ‎(2)说明小石潭的确是一个“石潭”的依据:                               ‎ ‎(3)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忧伤、凄苦的心境的一句话是:                                                                ‎ ‎(4)描写小石潭中水的声音的句子是:                                     ‎ ‎(5)描写小石潭周围的植物的句子是:                                 ‎ ‎(6)描写小石潭中的鱼游动的句子是:                                     ‎ ‎(7)描写在小石潭游玩时凄凉感受的句子是:                               ‎ ‎(8)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小潭源流——(              )——记录同游者。‎ ‎(9)小石潭的特点是:  ‎ ‎                                                 ‎ ‎(10)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 ‎4、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⑴.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 ‎⑵.理解填空。‎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⑶.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 ‎⑷.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 ‎ 附 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1、留。在文言文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做翻译。如:人名、地名、表示时间的词语等。‎ 例如: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译文:(和)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 1、 扩。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翻译时许多词应扩展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如: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译文:这是以前的事情了,在三江看潮,实际上无潮可看。‎ ‎3、删。某些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和部分连词,在句中只起语法或语气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除。‎ 例如: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译文:儿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 ‎4、换。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文言文中不少词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词代替了。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就应该进行词语的替换。‎ 例如: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译文:海堤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去看,章侯、世培也接踵而至。‎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比较探究1:游记小品两篇 学习目标:‎ ‎1、 了解袁宏道、袁中道的有关文学知识。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4、 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的人生观。‎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致力整顿吏治。著名的《摘发巨奸疏》就作于这时。万历三十七年,被派往陕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获假南归,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为文崇尚自然,曾游历天下,写下大量纪游诗文,有《珂雪斋集》。 写作背景:袁中道,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本文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其兄袁宏道一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本文就写于这个时期。‎ ‎2、关于高梁桥: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     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     古时候,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刹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楼、水、桥、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   ‎ ‎3、高梁桥的得名: ‎ 高梁桥位于西直门外,建于辽代。经清末民国初年改建过的一座单孔石拱桥。1982年在长河污水截流及整治工程的西直门暗渠工程中,清代高梁桥又做了一次改建。传说中,高梁桥的得名,是因为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京城,把好山好水全部搬到了北京。因此惹怒了掌管水系的龙神。龙神在大怒中将全城的水偷走。刘伯温发现后立即派手下名为高亮的大将追赶。在擒获返回的途中,龙神挣断绳索逃跑。临跑前还将装水的水车推入长河。高亮怕皇帝怪罪,跳入长河。从此他跳河的那座桥谐他名字之音,称为高梁桥。 ‎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鳞鬣( )   窈窕( )   几席( )   缙绅( ) 趺坐( )   ‎ 痴禅者( )    筵中人( )    烟霾( )    喧嚣怒诟( )‎ ‎ 了不相属( )   岚( )   侑( )茗( )     羸马( )   ‎ ‎ 微泮( )    飚风( )   舛( )   邸( )   砾砾( ) ‎ ‎ 噫 ( )    貂帽 ( )   餬( ) 着重裘( )‎ ‎2、感情朗读,初步感知。‎ 三、课堂探究 ‎1、 重点字词: 1) 春盛:春意正浓。 2)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色彩变幻让人赏心悦目。 3) 士大夫:就是指官吏或郊游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4) 以为戏具:当作演出(观赏)。 5) 临:面对。 6) 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7) 然则:这样……那么,此处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2、 需掌握的虚词: ‎ 乃   乃急归(于是,就)                           百苦乃得至邸(才)      朝夕设色以娱游人(连词,表目的的连接)      茗饮以为酒(介词,以为此处“以之为”译“把…当作”)      浪纹树影以为侑(同上) 以   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同上)      皆相视以为笑(连词,而) ‎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      着重裘以敌之(用来)      予以问予(因此)      鱼之沉水者(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西山之在几席者(同上)      与鸟之飞沉(助词,的)      人物之往来(同上)      忽而下,与之语(代词,代人) 之   中目塞口,嚼之有声(代词,代指人)      何京师之苦之此(助词,的)      着重裘以敌之(代词,代指寒冷)      舍水石花鸟之乐(助词,的)      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同上)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同上)       京师最盛之地也(句末语气词,表说明)       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同上)       于乐何有也(语气词,表确认) 也    吾见其舛也(语气词,表说明)       为官职也(同上)       然则是游也宜书(表示同样)       颠倒而无计算也(表语气)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连词,转折)       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连词,顺承连接)       着重裘以敌之,而犹不能堪(连词,表转折)       而飚风自北来(连词,表转折)       且贵夫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连词,修饰连接) 而    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同上)       屡求而不获(连词,表转折)       而家有产业可以餬口(连词,转折)       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连词,表转折)       流急而清(并列连词) ‎ ‎      呼而下(连词,修饰连接) 3、参考译文,逐字逐句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文章主旨: 第一篇:作者仕途顺畅,心情愉快,对京师盛景玩得很开心,写得很详细,最后怀着留恋之情游完“极乐寺”而返。(侧重写景) 第二篇:作者屡次求官未果,心情郁闷,对京师盛景没写上几笔,竭力强调北京春日的杀风景,春天比冬天还要让人扫兴。作者在苦苦挣扎中想到了江南的春天的美景。(侧重议论) 9、 写法归纳: 第一篇: 1) 采取白描的手法。 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积,而是极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 语句精炼,用词贴切。 第二篇: 借景抒情。 ‎ 参考译文1:‎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而从西山为游人所设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一样,仿佛是故意用来娱乐游人的一样。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参考译文2:‎ ‎  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澄的袋子般的河水,柳色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中郎拉我和王漳浦一道前去游览。那是市民都在疏通渠道的淤泥,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无法行走,我们步行来到西直门外。 ‎ ‎  这时已是三月中旬,柳树还没有发芽,冰刚刚融化,我坐在靠近水边的枯柳树下喝酒。交谈的刚刚畅快的时候,暴风就从北而来,灰尘遮天,就连对面的人都看不到。沙石击中眼睛,堵塞口鼻,嚼一嚼就能发出响声。冻住的树枝被吹落,古树呜呜号叫,乱世击打。十分寒冷,一起带上貂皮帽,穿上厚皮袄用来抵挡暴风然而仍不能忍受,于是就急忙回家。到黄昏时,十分狼狈地走在沟渠间,历经千辛百苦才到家,坐到半夜,口中还有碎沙。 ‎ 哎,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城乡杂花烂漫,风和日丽,正月就己经可以去郊游,为什么京都恶劣到这种地步。如果不是很不得已,而风尘仆仆来到这里,我看是很荒谬的。况且地位高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居住在这里,为的是担任官职,出游的人。从事卜卦、算命等职业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到这里,为的是谋取吃穿。现在我没有一官半职,屡屡谋求却得不到,效果也是可以看得见的了。而家里本来有产业可以维持生计,却舍去享受山水花鸟风光的乐趣,而奔跑在充满浑浊的烟气沙尘的地方,我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无法解释。既然如此,那么这次出游也应当写下来,写下它用来记下我的着迷于试图钻营却不知羞耻,本末倒置而缺乏考虑。‎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 ‎ 比较探究2:《白洋潮》‎ 学习目标:‎ 1、 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正侧结合的写景方法。‎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環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戊寅(          )     遄(         )    踵至(            )   擘翼(       )   蹴起(         )      镞镞(       )    ‎ ‎ 飓风(        )    辟易(      )  礴(          )   龛(      )   赭(      )   漱激(     )   湫(      )‎ ‎2、感情朗读,初步感知。‎ 三、课堂交流探究 ‎1、结合文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故事: (2)喧传: (3)吊:‎ ‎(4)海塘: (5)遄: (6)踵至: ‎ ‎(7)辟易: (8)礴 : (9)旋:‎ ‎2、需掌握的虚词:          看之惊眩(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性状)  之      岁岁如之(指示代词,这样)       怒雷鞭之(代词,动词之后指事物)          则飓风逼之(同上)     ‎ 从海宁而来(句中连接,表示行动)          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同上) 而      势欲拍岸而上(同上)          旋卷而右(句中连接,表结果)          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句中连接,表结果)‎ ‎3、课文内容解读 ‎(1)从表达方式看,全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给本文划分层次。‎ ‎(2)作者写海潮来至潮起时,是怎样观察到的?‎ ‎(3)从远及近,作者分别描写了潮水的哪些状态?‎ ‎(4)飓风逼之后,潮大起,作者为什么要写观潮者的表现呢?‎ ‎(5)课文从哪几个侧面来写飓风之大,海潮之大?‎ 小结:本文运用奇特的想象,形象地比喻,从不同角度对白洋潮涨潮时的浩浩荡荡、气势宏伟的景观进行了描绘。以其精妙的笔法为我们揭开了白洋潮的面纱,让我们感受到了气势宏伟的白洋潮。‎ 附:‎ 参考译文:   按照旧俗,我在三江看潮,实在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道:“今年暗涨潮啊!”年年都像这样。   明崇祯十三年八月,(我) 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同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去看,章侯、世培也跟着到了。   (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奔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了一点,浪花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像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渐渐又靠近了一点,(潮水)喷出泡沫、溅起水花,像百万只雪白的雄狮一起蹦跳,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他一样,像所有的狮子攒集的样子,没有一头敢落后而争先。又靠近了一点,浪潮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到的人惊恐的退开,跑到塘下躲避。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激射,溅起来有好几丈高,我的衣服和脸都湿了。潮水快速卷着向右而去,被白洋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雁荡山瀑布像炮轰一样,水花在半空中飞舞,我看了惊恐万分,感到眩目无比,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正常下来。    先辈说:“浙江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山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黄果树瀑布》导学案 吉林省教育社区5o-K?c4@ oP n0BJ学习目标:‎ ‎1. 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难点:‎ 学习细致观察,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背景资料(黄果树瀑布简介资料)。‎ 中国最大的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白水河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十里之外即闻其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场面惊心动魄。‎ 黄果树瀑布的水,随着季节变换展现出种种迷人的奇观。黄果树大瀑布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地面、地下、水上、水中的组合景致。‎ ‎2.作者简介 于坚,四川资阳人,1954年生于云南昆明,当代诗人。16岁开始当工人,1980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云南省文联工作。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堂·吉诃德之歌》。1984年与韩东等诗人创办诗刊《他们》。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诗歌·使条集》《于坚的诗》等。于坚是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反抒情色彩,运用口语、反讽、自嘲等手法探索当代精神生活。‎ 于坚自称,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他曾广泛阅读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一些论著和剧本,尤其受到一种“纯客观记录生活”的理论所影响,“一直试图使诗歌的翅膀回到大地之上”。同样的,当于坚开始他的散文创作时,他的写作方向也是一直向下,回到大地上。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常识,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私人的细节里,一直是于坚写作的一种内在愿望。他试图退回到记叙、记录、记载那些看似最基本简单的写作上去,寻求一种可能的最自由的散文写作。于坚的散文集有《棕皮手记》《人间笔记》《棕皮手记·活页夹》等。‎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示文章的自然段。‎ ‎2、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无聊( )   弥漫( )    崩裂( )    干瘪( )      陈腔滥调( )     震耳欲聋( )訇然作响( )挟来 ( )人喧马嘶  喧嚣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直泻而下    ‎ 形而上:‎ 灰飞烟灭:‎ 陈腔滥调:‎ 抵 砥 坻  诋 绕 饶 娆 ‎3. 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1)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2)文章里有几个黄果树瀑布,各有什么特点?‎ ‎(3)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作者知道黄果树瀑布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景,为什么原先看到图片并不特别激动?‎ ‎2、默读第二段:作者初见到瀑布的感觉?‎ ‎3、猛然间听到瀑布的声音,我是怎样的心情?‎ ‎4、文章最后一段中“湿透的话”指的是什么?‎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组词   谛(  ) 膛(  ) 棋(  ) 嚣(  )   啼(  ) 堂(  ) 嘶(  ) 器(  ) 2、照样子,写词语 凉丝丝 薄薄的 3、从文中抄3句比喻句。体会其妙处。‎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4、找一些写瀑布的诗、散文读读,体会瀑布的特点 ‎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 ‎ ‎《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略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充满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挚充沛的情感。 2、学习作者是如何选用恰当的动词来点染感情的波澜,从而达到情随景生,移情于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绿色之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怀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1、学会以段落阅读训练带动全文的阅读鉴赏的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朱自清 名: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 地: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成长于江苏扬州,自称是扬州人。 时:现代 评: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称颂他是“表现我国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作:《绿》、《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梅雨潭 梅雨潭是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的一处名胜。温州一带的山,都属于连绵不断的雁荡山脉。然而仙岩所属的大罗山却远离群山,巍然坐落在温瑞平原上。它东临东海,南北各距瑞安和温州三十多里。其山平地拔起,峻崖陡壁,水源充沛,虽方圆不过数十里,却多瀑布潭,而尤集中在西麓瑞安境内的仙岩附近。瀑布潭比较著名的有三个:梅雨潭、雷潭和龙须潭。其中以梅雨潭最有特色。‎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示文章的自然段。‎ ‎2、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惊诧( ) 尘滓( ) 皱缬( ) 镶( ) 踞( ) 绺( ) 倏( ) 穹( ) 掬( ) 襟袖之间( ) 明眸善睐( ) 棱角( ) 蕴蓄( ) 什刹海( ) 着实( ) 处女( )‎ 踞: ‎ 倏:‎ 挹:‎ 尘滓:‎ 皱缬:‎ 襟袖之间 : ‎ 明眸善睐:‎ ‎3. 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梅雨潭的感受?(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 ‎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哪几个?每个立足点的观察角度是什么?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2、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及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的写梅雨潭的绿,为什么这样写?‎ ‎3、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总感受是什么?‎ ‎4、作者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 ?‎ ‎5、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 按拼音写出汉字组词:‎ ‎⑴(jù)     在    ⑵(bó)    阴    ⑶几(liǔ)        ⑷(qióng)       门 ‎ ‎⑸(léng)   角    ⑹尘(zǐ)        ⑺皱(xié)        ⑻(shí chà)       海 ‎⑼(yì)     你为眼    ⑽(jū)    你入口    ⑾明(móu)   善(lài)    ‎ ‎ 二. 选择恰当的答案:‎ ‎⑴使用“√”为句子选择恰当的短语 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何等阴沉。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A冷若冰霜,艳如桃李;B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⑵下面这段话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①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腿。‎ ‎②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 ‎③我呵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④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 ‎⑤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 ‎⑥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A. ①③⑤④②⑥       B. ⑥⑤①②④③     ‎ C. ③⑤④①②⑥       D. ③①②⑥⑤④‎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自主阅读指导案 自主阅读指导一:《望庐山瀑布》‎ 一、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二、 读诗歌,解诗意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三、 赏名句,悟诗情 赏析: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巧妙,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1、诗中哪几句是作者望到的景色?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 ‎2、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默写全诗 自主阅读指导二:《站立起来的水》‎ 一、诗歌阅读指导 ‎1、从文中那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发?‎ ‎2、作者从那些角度来描写水?‎ ‎3、作者仅仅是在写水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二、提示总结 ‎《站立起来的水》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把瀑布写活了,“它们一脚踩空”“大声叫喊着下来”“大笑着下来”“在玩耍”“在赶场”,生龙活虎,神采飞扬别具一格的是结尾部分,作者写瀑布水是站立起来的,用它们众志成城的决心,坚强的意志,多姿多彩的生命,筑成了瀑布这巍峨壮丽的丰碑这是多么离奇的相像,又是多么热情的赞美,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活了起来,站立了起来。‎ 三、《诗两首》相关练习 ‎1、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提心___胆 夜以___日 多___多彩 ___峨壮观 魂飞___散 惊恐万___ 无穷无___ 不___一切 目不转___‎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⑴遥看瀑布挂前川 川:‎ ‎⑵疑是银河落九天 九天:‎ ‎⑶水从绝壁上失声叫喊下来 绝壁:‎ ‎3、文学常识填空。‎ ‎ 《望庐山瀑布水》一文的作者是_____,字太白,号_______,____朝伟大诗人。《站立起来的水》作者是当代女诗人______。‎ 自主阅读指导三:《水之歌,水之思》‎ 一、 题目解说:‎ 从题目看,这篇科学小品说明文,描写的对象是水,文章内容既有对水的歌颂,又有对水的思考。 二、 复习说明文的知识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 2、阅读说明文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  3、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等。  4、说明的顺序 :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它顺序。   5、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  三、 朗读全文讨论学习: 1、  文章讲了哪些内容? 2、  文章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3、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说明了什么内容? 4、  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四、 总结全文:‎ 本文介绍水对生命、地球面貌及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作用,及人们对地球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号召人们珍惜、保护地球珍贵的水资源。‎ 10‎ 乐观者在每次危难中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 许昌六中 岳晓清 附:李白经典诗句(摘录到日记本上,做个专题)‎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3、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 ‎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 ‎8、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忆东山》 ‎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 ‎10、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鲁门泛舟二首》 ‎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 ‎1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 ‎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32、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客行》 ‎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 ‎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 ‎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 ‎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 ‎4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 ‎ ‎4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 ‎ ‎4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 ‎4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 ‎4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45、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 ‎ ‎46、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 ‎47、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 ‎ ‎48、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玉壶吟》 ‎ ‎4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 ‎5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 ‎5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词》 ‎ ‎52、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 ‎ ‎53、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 ‎5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书怀》 ‎ ‎5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难》 ‎ ‎56、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采莲曲》 ‎ ‎57、遥闻会稽美,一度若耶水。《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 ‎58、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1] ‎ ‎59、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huán)散,寒鸦栖复惊。《秋风词》 ‎ ‎60、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知。《秋风词》‎ 10‎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