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三校2019届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ID:564363

大小:7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2019届三校联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与众多欧西事物的“迁地弗良”不同,文学史这一著述形式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便__  ,而今已经变得枝繁叶茂。欧洲十九世纪兴盛一时的文学史,在十九世纪末遭遇了来自审美主义的       ;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学院占据主流的“新批评”更是公然拒绝文学史;尽管后来随着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研究路径的展开,文学史一度有复兴之势,但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论反思的声音,一直       。‎ A. 落地生根 置疑 不绝如缕 B. 入乡随俗 质疑 若隐若现 C. 落地生根 质疑 不绝如缕 D. 入乡随俗 置疑 若隐若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入乡随俗:是指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这个成语常形容外乡人尊重、适应和主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本题所给文段说文学史进入中国,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用“落地生根”恰当。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文中不是否定句,用“质疑”正确。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形容形势危急或者声音细微悠长。若隐若现,强调的是模糊、不清楚。文中用“不绝如缕”恰当。故此题答案应为A项。‎ 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A. 为促进广大同学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现长期面向全校招募食堂引导志愿者。‎ B.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准备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成员单位及时应对并了解在抵抗山区生态灾害时可能遇到的危险。‎ C. 专家表示,我国房地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稳健发展的势头,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 D. 历史上看,现代西方人是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直接后裔,跟古希腊文化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他们甘愿宣称自己是希腊文化之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A项,“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成分残缺,应改为“养成文明排队、有序就餐、遵守公共秩序规则的习惯”;B项,“及时应对并了解”语序不当,应改为“及时了解并应对”;C项,“房地产……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搭配不当,可在“仍是国人投资、抵御通胀的主要手段”前加上“投资房地产”。‎ ‎3.学校举办对联展览,下面是某学生收集的四副对联,对联与人物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世事洞明皆儿女情事,人情练达即释道真理。‎ 功名事业清流山,道德文章丰乐亭。‎ A. 老舍  李白  曹雪芹  韩愈 B. 鲁迅  李白  曹雪芹  欧阳修 C. 鲁迅  柳永  庄子   欧阳修 D. 老舍  柳永  庄子    韩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国小说史略》,“莫作空头文学家”本是鲁迅先生留下的遗言,根据这些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鲁迅先生。②下联出自《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此可知此联写的是李白;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红楼梦》中宁国府上房内联语,根据这一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曹雪芹;④《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根据这一信息可知此联写的是欧阳修。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颇有意味的是,     。因而这次乌镇大剧院上演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对于当下的我们有特殊的意义。‎ ‎①今天,在“80 后”以降的女青年那里 ‎②他们常常引用这句话以标榜自己的个性 ‎③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奥涅金曾经被一些知识分子引为同道 ‎④“谁生活过,思想过,谁就不能不在灵魂深处厌倦人群”‎ ‎⑤奥涅金甚至被唤作“渣男”‎ ‎⑥这两极的态度映衬出时代价值观的巨大分野 A. ③④②①⑤⑥    B. ⑥③④②①⑤    C. ⑥①⑤③④②    D. ①⑤③②④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所给的六个句子可分为两组,一组为②③④,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形象持赞成的态度,另一组为①⑤,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一形象持否定的态度。②“这句话”指④,据此可确定④②的顺序,可排除D项。⑥“这两极的态度”是对上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据此就可确定答案为A项。‎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我心中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B. 欢迎各位高朋,请大家尽快入座,演出马上开始。‎ C. 仁兄初次莅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 你发给我的文章我已经看了,并润色了其中的一些段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词,使用得体。B项,高朋:高贵的朋友,对宾客的敬称。使用得体。C项,莅临:来到,来临,光临,敬辞。舍下:谦词,指自己的家。海涵:多用作请人原谅之辞。这三个词语的使用均得体。D项,润色:修饰文字,使有文采。一般不带宾语,并且“我已经看了”属口语,“润色”倾向于书面语,语体色彩不一致。故此题答案为D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毕:全部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②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9.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答案】6. B    7. B   ‎ ‎8. ①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 ‎②我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经常担忧的是遭遇不好的时代,遭遇好的时代以后,又担忧自己不被重用。   ‎ ‎9. 国家经常出现灾情;目前国家应对灾情的办法只是一时权宜之法,不是长远之法;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龚舍人位居高位,可以起到作用。‎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意思是“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原”应为“推测”的意思。‎ 点睛: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从近年高考来看,常考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不正确。文中“出糟糠之馀”意思是“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糟糠”是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①“涵濡盛德”,浸润于仁德之中;“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苟且一时之利”,指兴一时之利;“邀”,求取;“浅鲜”,浅小的。②“某”,我;“胃”,认为;“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定语后置句,有才学的大丈夫;“患”,担忧;“遇”,遭遇;“其”,那;“其时”,指好的时代;“用”,被重用。‎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按题干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然后筛选相关信息,概括答案。文章由五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是总述,余下四个自然段阐明了写本文的原由。第二段说“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现有储备不足以救助百姓;第三段说“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这样的救助办法“无救患之实”,不是长远之计;第四段说“今宋兴百有馀年”“可谓至大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表明现在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第五段说龚舍人“势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居于高位,可以起到作用。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参考译文:‎ 安抚舍人阁下:您前天跟我讲的,不过想计算比较仓库储量多少,劝说富民献出粮食,来解除百姓一时的匮乏。我想要说的,不是这方面的意思。我愿把意思说完,请您选择些许有用的。‎ 我曾经听说善于谋划天下大事的人,必定会设置长久的计策,创立非常的功业。当今士人,浸润于仁德之中,不是要为国家兴一时之利,并借此求取浅小的功劳。水旱灾害是常有的事,仓储财用国家经常不充足。用不充足的财用来抵御经常发生的水旱灾害,没有见到它能救助多少,绝对不是治理国家、养育百姓的方法。‎ 自从庆历以来,南北饥荒相连,朝廷大臣、朝野间富有智谋之人无不哀怜,不忍看到百姓流亡饿死,都在考虑让他们生存下去的办法。他们的方法不过是发放常平仓的粮食,向富户募捐,提供一些稀粥、酒糟米糠之类粗食,以有限的粮食供给无数的灾民。我推测救活的人百不及一,而饿死者已经白骨遍野了。这只造就了给人恩惠的美名,而没有取得救人祸难的实际效果。‎ 从前,梁惠王曾经调拨粮食来救饥荒,孟子评论反对这种做法。正是所谓“只有良善的心愿,不足以治理国家;只有好的办法,也不能自行起作用”。至于治理国家不遵循先王之道,就是单纯依靠良善的心愿、好的办法而不能将之结合起来的办法。况且五帝、三王之时,可以称得上极其繁盛兴隆了,也不能保证年年丰收而没有水旱灾害。然而没有受冻挨饿的百姓,什么原因呢?在上有良善的政策,在下有储藏的防备。‎ 我遍观远古以来,太平之日少有,而混乱之日颇多。而今大宋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百姓不知道有战争,四方边境最远的达到万余里,其间可以耕种的原野,百姓都已居住了,可以称得上最广大、最富庶了。这确实是世所未有的好时机,贤能的人有所作为的时代。现在朝廷的公卿大夫,不在此时讲求治理国家的办法,考虑富裕百姓、改善风俗的良策,来创立太平之世,反而只是干些只顾眼前的事,见到祸患再思考解决办法,见到灾害再考虑拯救措施,这正是《传》所言“车毂已经破碎,才增大车辐;事情已经不成,再大声叹息”,这样有益吗?‎ 我与您过去不太熟识,若论相知程度,确实太不亲近了。但自从您到来,已经两次麻烦您向您请教意见了。我对您并没什么个人企图。我曾经说过,有学问技艺才能谋略的大丈夫,常常忧虑生不逢时,已经遇上明时,又忧虑其言辞不被采用。而今您在朝廷有权力,不能说不逢时;处于可以建言献策的位置,不能说言辞得不到采用。只是您没有做而已。我有所感受而情绪激动,屡次向您建言,正因为此。请您明鉴。王安石再拜。‎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列小题。‎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①‎ 苏轼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②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③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①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②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③齐物:整顿,使物齐整。‎ ‎10.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结合这首诗分析。‎ ‎11. 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 ‎【答案】10. 苏人生不得意的时候,柳却肯主动寻访(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两人惺惺相惜,相谈良久(灯火青荧语夜深)。苏对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图书跌宕悲年老、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苏对柳“南行千里”深表忧虑(南行千里何事成)。苏为柳壮行鼓气(一听秋涛万鼓音)。   ‎ ‎11. 补充交代柳子玉寻访的时节。比喻,表现了秋天风水相激的壮美。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对柳子玉远行的鼓励和祝福。‎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旬有五日而后返。(庄子《逍遥游》)‎ ‎(3)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杜甫《兵车行》)‎ ‎(6)___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苏轼《定风波》)‎ ‎(8)冷眼向洋看世界,____。(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答案】    (1). 信誓旦旦    (2). 泠然善也    (3). 士不可以不弘毅    (4). 路曼曼其修远兮    (5). 武皇开边意未已    (6). 海上生明月    (7). 一蓑烟雨任平生    (8). 热风吹雨洒江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誓、旦、泠、弘、毅、武、已、蓑、洒。‎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清水里的刀子(节选)‎ 石舒清 ‎①四十日①的前三天,晨光给高高的树梢上淡淡地涂了一抹金色。无数的麻雀在巨大的树冠里异常激越地吵着,让人的心里荡开一粼一粼很温馨的银波。马子善老人正在离树冠较近的高房子里精心的粘《古兰经》,经典历时久了,纸质已经泛黄,而且轻若鸿毛,但上面的字迹却似愈加清晰。‎ ‎②突然耶尔古拜跑上来有些焦灼地说,老牛吃也不吃了,喝也不喝了,昨夜里放在槽里的清水与鲜草原模原样地放着。马子善老人的心强烈地一动,匆匆随儿子来到了牛棚。牛棚里很干净,有着一种令人感动的牛粪气息。牛安静端庄地站在那里像一个穿越了时空明澈了一切的老人。它依然在不缓不疾、津津有味地反刍着,它平静淡泊的目光好像是看见了什么,又像是什么也无意看。它的肚子明显有些瘪。‎ ‎③大,你看,这水,它一口都没喝,还有草,都没吃。儿子有些焦灼地说,大,是不是……他知道儿子要说什么,他的鼻腔深处强烈地一酸,喉头处像硬硬地梗了一个什么硬物,他觉得自己的泪水带着一股温热迅疾地流下来了,他连忙转过头,有些踉跄地疾疾地走了出来。终于呜呜咽咽地哭出来了,心像一个大海那样激情难抑,心里满满地都是感动。他觉得有些罪过,把这么了不起的一个生命竟忽略了,竟像畜生那样役使了它几十年。想起犁地时候他打在它背上的鞭子,他觉得愧疚而难过,如果谁用鞭子打他相同的数量以示惩罚,他一定会很乐意很感激的。还想起一件事来,那就是牛一边拉着犁走一边扬起尾巴拉粪,当时觉得没什么,渐渐就觉得这真是过于残忍了,我们人连一个拉粪的机会都不会给它,在它拉粪的时候我们还不放过它,还在役使它——哪里知道它竟是这样一个高贵的生命!‎ ‎④马子善老人又想起记得老人们都讲过的,说牛这样的生命是大牲,如果举念端正,把牛能用到好路上,那么,这头牛在献出自己的生命之前,会在饮它的清水里看到与自己有关的那把刀子,自此就不吃不喝了。显然,这头不吃不喝的老牛是看到自己的那把刀子了,就在它面前的那盆清水里看见了。马子善老人真切地觉到一种难言的强烈的震动,他那样不能自禁地要为此流一些眼泪。‎ ‎⑤过了一天,过了两天,牛还是不吃,牛肚子触目惊心地瘪了下去。但牛依旧静静地立着,双眼微闭,依旧在轻轻地反刍着。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了。这了不起的生命,它竟然这样的韬光隐晦,竟为人役使地度过了自己艰辛的一生。马子善老人心里有了一种驱之不散的肃穆。只要他一闭眼,在他内部的视野里,就有一盆清得让人像涟漪那样微微颤栗的水,在这水里,慢慢就会生出一把世所罕见的刀子,在清水的深处像一种暗藏的秘密那样不断地向你闪悠着银光。马子善老人感恩地点着自己的头,泪水在他的脸上流着,他喃喃说,你比我强,你知道你的死,可是我不知道。他记得老人们讲过,像牛这样的大牲,看到清水里的刀子后,就不再吃喝,为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清洁的内里,然后清清洁洁地归去。原来是这样的一种生命!这两天里,飞散的麻雀又聚在树梢上了,马子善老人把翻阅破了的经典精心粘好,放在桌面上,大大的玻璃窗上,阳光照进来,像金子那样的阳光落在大大的桌面上,落在摊开的古老的经典上。‎ ‎⑥明天就是四十祀日了。‎ ‎⑦夜里星星密缀了天空,使整个天空显得沉甸甸的。没有风,偶或撞到极细微的一丝,倒给人一种担心与警觉。夜深的时候,马子善老人顶着满天星光悄然钻到牛棚里去,直到寺里喊邦克②时才钻出来,他的脸有些苍白。耶尔古拜已经起来扫院子了。马子善老人对他说,家里的事你看着弄吧,我去县上买些调料之类的东西。‎ ‎⑧一直到日落,他才回来,他的脸有些苍白,他先到牛棚里转了一圈,然后他像是下了一个决心,他走进门里去了,但是他很快站住了,他看见一个硕大的牛头在院子里放着,牛头正向着他,他不知道牛的后半个身子哪里去了。他觉得这牛是在一个难以言说的地方藏着,而只是将头探了出来,一脸的平静与宽容,眼睛像波澜不兴的湖水那样睁着,嘴唇若不是耷在地上,一定还要静静地反刍的。‎ ‎⑨他有些惊愕,他从来没见过这么一张颜面如生的死者的脸。‎ ‎【注】①四十日:亡人安葬后第四十天忌日。此前,马子善老人的老伴去世,要在四十日杀牛祭奠。②邦克:阿拉伯语的中文音译词,伊斯兰教法学的一种概念,又称为宣礼、唤礼,是提醒和召唤人们做礼拜的专用念词。‎ ‎13. 联系文章的第⑤节,简要分析标题“清水里的刀子”的含义。‎ ‎14. 文中的马子善老人,在最后见到牛被杀之前,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15. 结合全文,分析第⑤节画线句子“原来是这样的一种生命!”的内涵。‎ ‎16. 这篇小说在极简洗练中蕴藏哲思,试从“哲思”角度,对小说主旨作探究。‎ ‎【答案】13. 清水,代表着日常的俗世生活;“刀子”象征死亡。死亡,就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   ‎ ‎14. 由惊讶焦急,到感动愧疚,到敬重肃穆,再到痛心、逃避(不愿直面)。   ‎ ‎15. ①艰辛,无尊严:被人役使着拉犁,连拉粪时都在劳作。②宽容沉默:对人类的行为默默忍受承担,韬光养晦。③洞彻(智慧、达观)且平静(从容):能够预见自己死亡的到来,并坦然安静地接受。④清洁高贵:在死亡来临前不再吃喝,保持自身的干净。   ‎ ‎16. ①对于死亡的态度:黄牛执着地生存,承受苦难,坦然从容面对死亡,以富于意义的生存去领受具有价值的死亡。②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同生命形态间理解想通):老人对牛的关注、愧疚、敬佩,牛对老人的尽责,老人从牛身上学习领悟到生命的意义。③信仰的价值:老人的态度和心理源自宗教文化的底蕴,对牛的神性感知,超越世俗。‎ ‎ ‎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论“入迷”‎ 茅盾 ‎①有多种多样的“入迷”。‎ ‎②吉诃德①先生看武侠小说把一份家产几乎看光,还嫌不够,还要出去行侠,终于把一条老命也赔上。这是“入迷”的一种。‎ ‎③《红楼梦》上香菱学诗,弄得茶饭无心,梦里也做诗。这也是“入迷”。但据说香菱居然把诗做好了。‎ ‎④乡间有伧夫②读《封神榜》,搔头抓耳,心花大放,忽开窗俯瞩,窗下停有馄饨担,开了锅盖,热气蓬蓬直上;伧夫见了,遽大叫道:“吾神驾祥云去也!”跨窗而出,把馄饨担踹翻了。这又是一种的“入迷”,然而程度远在吉诃德先生之下。‎ ‎⑤吉诃德先生的“入迷”,结果是悲剧。乡间伧夫的“入迷”,结果是喜剧。香菱的“入迷”,结果不悲不喜,只成了一篇平凡的故事。‎ ‎⑥就“入迷”而论,吉诃德先生实在是伟大的:你看他始终不动摇。乡间伧夫那一幕喜剧,叫做一时发昏,也许他赔偿了馄饨担以后就发誓不再看《封神榜》了。但当他高叫“吾神驾祥云去也”,而且撩衣跳窗的时候,他那态度倒也是“严肃”的,他确实“走进了《封神榜》”,不自知其非书中人了!至于香菱,她茶饭无心地读杜工部温飞卿的时候,她唯一目的是自己也做个诗人。使她着了“迷”的,不是杜工部他们的作品,而是她自己想做诗人这一念的“虚荣”。故就“入迷”而论,香菱的,便是最下乘!‎ ‎⑦有些人一拿起小说来读,便在心里说:“小说家言,岂能当真。”于是他带着怀疑的微笑,被动地看下去了。有些人进了戏园,就自己提醒自己道:“这是做戏呀!”于是他让戏拉着,坐到终场。他们自视为绝顶聪明的人,视吉诃德先生为天字第一号笨伯。可是我们说,真正含有严肃的人生意义的小说或戏曲,原来不是给此等人看的!此等人看小说进戏园只是糟蹋时间罢了!读小说或观剧,一定得有几分“入迷”──就是走入作品中,和书中人一同笑一同哭,这才算不负那小说或戏曲,而小说或戏曲也没有白糟蹋了他的光阴。‎ ‎⑧一位作家写作品的时候,也非“入迷”不可。他的感情要和他笔下人物的感情合一。他写的人物不止一个,然而他所憧憬的,或拈出来使人景仰或认识的人物,却只有一个或一群;作家就要恨此人物所憎恨的对象,拥护此人物所拥护的一切!作家必须自己先这么“入迷”,然后可望读者也“入迷”。然后他的作品不是消遣品,他的力气不算白费。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假使存了“我是在做戏”的念头,他的戏一定做不好。‎ ‎⑨现在常听得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假使像香菱似的一面读杰作,一面心里想:“我读完了这些,我就是文学家了。”那他还是白读。他读杰作的时候,应当毫无杂念,应该只是走进书去,笑时就笑,哭时就哭──他应该“入迷”!所谓技巧的学得这一步,是在他几次“入迷”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他把杰作咀嚼消化,成为他自己的力量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要是他自以为“学到”了一点什么,那也不是真正的学到,而是生吞活剥的模仿,甚至是剽窃!‎ ‎⑩归根一句话,人与文学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 ‎【注】①吉诃德: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1547—1616)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②伧(cāng)夫:粗人。伧,粗野。‎ ‎17. 简析文中“吉诃德行侠”、“伧夫读《封神榜》”、“香菱学诗”的作用。‎ ‎18. 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⑨段的论述层次。‎ ‎19. 最后一段说:“人与文学的关系,‘入迷’是必要的!”请结合文章,阐释这种必要性。‎ ‎【答案】17. ①举例论证,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②表明了“入迷”的多种多样;③通过三者的比较,体现“入迷”有程度和高下之分。   ‎ ‎18. ①首先,提出观点,功利性地读杰作是白读;②其次,分析读杰作的正确方法“入迷”及其效果;③最后,指出功利性地读杰作带来的后果。   ‎ ‎19. ①读者(观众)“入迷”可以更深入地受到文学作品的感染,从而发现文学作品的意义;自然而然的学习到杰作中的技巧;②作家写作“入迷”,使自己和笔下人物感情合一,写出来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也是让读者“入迷”的前提;③“入迷”可以纠正文学作品阅读中的功利现象。‎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首先答出文中写到“吉诃德行侠”“伧夫读《封神榜》”“香菱学诗”是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然后再找出对应的观点,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本文是一篇论述文,开篇就提出了“有多种多样的‘入迷’”这一观点,然后分别列举了“吉诃德行侠”“香菱学诗”“伧夫读《封神榜》”,并得出“吉诃德先生的‘入迷’,结果是悲剧。乡间伧夫的‘入迷’,结果是喜剧。香菱的‘入迷’,结果不悲不喜”的结论,表明“入迷”有高下之分,从而证明了“入迷”多种多样的观点。这里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其作用就是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因为所举的例子涉及中外名著,所以还有丰富文章内容的作用。‎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第⑨段内容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由开头到“那他还是白读”,以香菱学诗为例,指出带有功利性地阅读杰作只能是“白读”。第二层从“他读杰作的时候”到“成为他自己的力量了”,指出读杰作的正确方法是“入迷”,并指出运用这种方法读杰作将达到的效果。剩下的内容是第三层,文章认为如果读杰作的时候总是想着“学技巧”,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那么最终不会学会技巧,只能学到“模仿”,甚至“剽窃”,指出功利性地读杰作带来的后果。‎ 点睛:本题考查分析分析文章段内行文思路的能力。考生可在通读全段的基础上给该段内容划分层次,然后归纳概括。答题时注意抓中心句、转折句、过渡句、结论句、主旨句,表层次的序词。分析概括段内层次的步骤:逐层概括,注意语句转换,理清思路和结构。组织答案时一般采用“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的格式。注意语言简洁准确通顺。‎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和理解能力,所考查的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段,有总结上文的作用。所以答案要从全文得出。具体答案可从读者、作家的角度来分析。文章前七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入迷”的感受,第⑧段写作家“入迷”,“他的感情要和他笔下人物的感情合一”“作家必须自己先这么‘入迷’,然后可望读者也‘入迷’”,第⑨段指出“所谓技巧的学得这一步,是在他几次‘入迷’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表明“入迷”可以纠正功利性阅读的现象。依据这些信息可总结出本题答案。‎ 七、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俭朴,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体现一个人的境界,也体现对自然的尊重。‎ 俭朴不只是个人吃饭、穿衣的问题……‎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 ‎ 语文II(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 ‎(节选自《文心雕龙》诠赋第八)‎ ‎2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2.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_(朝代)_(人名)。‎ ‎23. 文中所说的“逐末之俦,蔑弃其本”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作者认为如何处理“本”“末”关系?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21. 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   ‎ ‎22. 南北朝(南朝)、刘勰   ‎ ‎23. 本:雅正的内容;末:华丽的文辞、文采;关系:华丽的文辞要与雅正的内容相称。‎ ‎【解析】‎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由上文“情以物兴”的结构形式,可确定“物以情观”后应断开;“词必巧丽”“丽词雅义”是顶真的形式,中间应断开;“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丽词雅义符采相胜”,故其后应断开;“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正确断句了。‎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文心雕龙》的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解答时可仔细回忆与《文心雕龙》相关的知识,然后写出答案。《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故此题答案应为“南北朝(南朝)”“刘勰”。‎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文中说“逐末之俦,蔑弃其本”,意思是,有些只注意微未小节的人,不重视根本,结合下文“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可知,“本”应是指上文的“义必明雅”,也就是雅正的内容,而“末”指的是“词必巧丽”,也就是华丽的文辞。由“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可知,作者认为“本”与“末”的关系应是华丽的文辞和雅正的内容相称。‎ 二、名著阅读题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莎士比亚对丹麦王后乔特鲁德既没有取消谴责,也没有排除怜悯,她作为无心的同谋犯的罪行,在一定程度上,被作者化解在她作为受害者的软弱中。作者是把她作为善与恶的混合体来加以表现的。‎ B. 去顺顺家探口风的中寨人记住二佬的话回中寨复命,但在渡船上他却告诉老船夫“二佬决定要碾坊”,并且还提及大佬的淹死,让老船夫闷闷不乐,所以第二天午后老船夫就按捺不住找顺顺询问此事。‎ C.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高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无情地剥夺了学业与爱情。他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 D. 鲁迅的小说《兔和猫》带有寓言色彩,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大黑猫的凶恶,并由此寓射社会现象,从而更加反衬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的憎恶之情。小说把白兔刻画得栩栩如生。‎ E. 葛朗台弟弟的死虽然让老葛朗台一夜没睡好,但并没有给他多大震动,他一边继续忙他的事,一边计划出路费让侄儿查理去印度,一边又计划阻止弟弟被宣布破产,并为破产的事请克罗旭叔侄俩吃饭。‎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B 项,“”二佬还有一句话:我命里或许只许我撑个渡船。表明二佬此时心里有所选择,只是因为大佬的事所以要过些日子再说。“第二天午后”错,第二天爷爷生病,躺了三天才好了。C 项,“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无情地剥夺了学业与爱情”不正确。由小说情节可知,高觉新为了尽“长孙”的责任,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 点睛: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熟读大纲规定的必读名著,熟悉名著中的相关情节及人物形象和主题,并能做细致的解读。答题时运用平时掌握的相关名著知识及文章阅读理解理解技巧来分析。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解答时不要轻易断定哪一项是一定正确的,而是要怀疑每一项都是错误的,然后细心筛查,就会找出正确答案。‎ ‎25.简答题 ‎(1)《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托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哈姆雷特》中三个复仇者分别是谁?他们的最终结局分别是什么?‎ ‎【答案】(1)①要切记“树倒猢狲散”的名言;②要采取措施保护危难时刻的家族;③马上要有件大喜事到来,但最后还是“盛筵必散”。‎ ‎(2)①哈姆雷特,因父亲被叔父克劳迪斯谋杀篡权而复仇,最终在与雷欧提斯决斗时中克劳迪斯奸计被毒剑刺中而亡,但临死前成功刺杀克劳迪斯;②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亲波洛涅斯复仇,被奸王克劳迪斯利用,与哈姆雷特决斗,决斗前在剑上抹毒,虽刺中哈姆雷特,但自己也中毒剑身亡;③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是挪威国王的儿子,他的国王父亲和丹麦前国王打赌决斗,相约胜者将得到败者的所有领土,结果挪威国王输掉了性命和领土。福丁布拉斯决心为父报仇并有所行动,但在受到强有力的阻碍时,便停止了,但他最终在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死后成为丹麦国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的情节和《哈姆雷特》的人物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熟读《红楼梦》和《哈姆雷特》,并熟悉其全部情节及人物,考试时按要求理清相关情节和人物,找出答案所要的内容即可。《红楼梦》中秦可卿临终前托梦给王熙凤的遗言中有:“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等内容,考生据此可总结出(1)题答案。‎ ‎《哈姆雷特》中三个复仇者分别是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他们三人都是为父亲复仇,哈姆雷特的父亲被被叔父克劳迪斯篡权谋杀,复仇的结局是成功刺杀克劳迪斯,自己也被毒剑刺中而亡;雷欧提斯的父亲波洛涅斯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复仇结局是用毒剑刺中哈姆雷特,自己也中剑身亡;福丁布拉斯的父亲在战场上比武丧生,复仇的过程受到阻碍就停止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画如何可读?所以读画云者,应该是读诵画中之诗。‎ 诗与画是两个类型。但是类型的混淆,古已有之。我们中国也特别称道王摩诘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究竟诗与画是各有领域的。我们读一首诗,可以欣赏其中的景物的描写,所谓“历历如绘”。如诗之极致究竟别有所在,其着重点在于人的概念与情感。所谓诗意、诗趣、诗境,虽然多少有些抽象,究竟是以语言文字来表达最为适宜。我们看一幅画,可以欣赏其中所蕴藏的诗的情趣,但是并非所有的画都有诗的情趣,而且画的主要的功用是在描绘一个意象。我们说读画,实在是在画里寻诗。‎ 中国画里的诗意较多一点。画山水不是《春山烟雨》,就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尤其是文人画家,在山水画中寄托了隐逸超俗的思想,山水画的境界成了中国画家人格之最完美的反映。有些画家还怕诗意不够明显,在画面上更题上诗词字句。在画上题诗,至少说明了一点,画里面的诗意有用文字表达的必要。一幅酣畅的泼墨画,画着有两棵大白菜,墨色浓淡之间充分表示了画家笔下控制水墨的技巧,但是画面的一角题了:“不可无此味,不可有此色”,这张画的意味不同了,由纯粹的画变成了一幅具有道德价值的概念的插图。画的本身应该能够表现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不需另假文字为之说明,题画的办法有时使画不复成为纯粹的画。‎ 我想画的最高境界不是可以读得懂的,一说到读便牵涉到文章词句,便要透过思想的程序,而画的美妙处在于透过视觉而直诉诸人的心灵。画给人的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不可言说,说便不着。‎ ‎(选自梁实秋《读画》,有删节)‎ ‎26. 作者认为,诗与画是各有领域的原因有哪些?‎ ‎27. 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中国画里的诗意较多的原因。‎ ‎28. 请结合材料内容,阐释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26. ①诗歌主要表达人的概念与情感,最适宜的表达媒介是语言文字。②画的主要的功用是描绘一个意象。画并不都有诗的情趣。   ‎ ‎27. ①画作内容诗意;②画题诗意;③思想诗意;④境界诗意;⑤画上题诗。   ‎ ‎28. ①画的美妙处在于透过视觉而直诉诸人的心灵。②不可牵涉到文章词句,透过思想的程序进行解读。③表明赏画应该赏画的本身表现出的画家所要表现的东西及意味。‎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