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5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5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ID:563748

大小:2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5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惩戒(chěng) 啮齿(niè) 剽悍(biāo) 鳞次栉比(zhì)‎ B.迁徙(xí) 殷红(yān) 掳 去 (lüè ) 颔首低眉(hán)‎ C.伫立(zhù) 颈椎(jǐnɡ) 绯红(fēi) 怏怏不乐(yàng)‎ D.狩猎(shǒu) 狭隘(yì) 哂笑(shěn) 载歌载舞(zǎ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 光碟 姿态 再接再厉 罄竹难书 ‎ B. ‎ 焦燥 赢弱 暗然失色 心弛神往 ‎ C. 赃款 晦暗 世外桃园 谈笑风声 D. 驻足 书藉 心无旁鹜 尽态极研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B.电影《让子弹飞》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C.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D.王思新苦心孤诣地设计出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令人振奋。‎ ‎4.下列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 听说读写 伟大光荣 热衷功名 今天母亲节 ‎ B. 蔚蓝天空 心情激动 空气干燥 新课程 ‎ C. 复习语文 洗热水澡 听音乐 下小雨 ‎ ‎ D. 中考来临 信心倍增 热死了 东北的大米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与我们学过的《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 B.《五柳先生传》作者是陶渊明,名元亮,西晋著名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也是他的代表作。‎ C.《范进中举》选自明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而《史记》则是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6.下面语段有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修改两处即可)。(2分)‎ 在这次大型考试之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工作。通过这次练兵考试,能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查漏补缺,力求进步。即使这次考试不能取得十分满意的成绩,就不要气馁,好好反思,争取下次的机会。‎ ‎7.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石文化。(5分)‎ 人类的文化,石文化是最古老的文化。石藏人生,人生亦如石。感悟石的奥秘、石的禅机,便是感悟人生!古往今来,无数玩石人,在不断地挖掘着石文化之精髓。有人这样描绘,“山得石而雄,水得石而清,园得石而秀,谷得石而幽,洞得石而奇,屋得石而雅,人得石而乐”。石头的坚硬和永久,寓意永恒。‎ ‎(1)请写出四个关于“石”的成语。(2分)‎ ‎ ‎ ‎ ‎ ‎(2)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齐河,如果建立一个石文化博物馆,你怎样为游客宣传呢?把你的宣传词写在下面吧!(3分)‎ ‎ ‎ ‎ ‎ ‎ 8.名著阅读。(3分)‎ 过了险峻,路稍平坦。A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A催速行,众将曰:“马乏矣,只好少歇。”A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又行不到数里,A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A曰:“人皆言周瑜、B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C,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A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A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 ‎(1)这段文字选自作品《 》,A、B、C分别是哪些人物? 、 、 。(2分)‎ ‎(2)联系整部作品,你觉得C是个怎样的人?(1分)‎ ‎ ‎ ‎9.古诗文默写。(5分) ‎ ‎(1)可怜后主还祠庙, 。《登高》‎ ‎(2)《渡荆门送别》中描写视野开阔、意境雄浑的动感之景的诗句是:‎ ‎ , 。‎ ‎(3)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4)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5)我国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是蓝天白云一片,深深雾霾不再重现。那么,你心中的理想环境是怎样的呢?请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表达你的渴望吧! , 。‎ 二、阅读(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7题。‎ ‎(一)步出城东门 ‎ 汉 佚名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 ‎【注释】: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0.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和下面哪项中的诗歌相同?( )(2分)‎ A,《相见欢》B,《过零丁洋》C,《从军行》D,《山中杂诗》‎ ‎11.这首诗的前四句写了什么?请用第一人称描述诗中的画面。(3分)‎ ‎ ‎ ‎ ‎ ‎12.结合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 ‎ ‎ ‎ ‎(二)‎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 ——节选自《满井游记》‎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红装而蹇 (2)脱笼之鹄 ‎ ‎(3)曝沙之鸟 (4)始知郊田 ‎ ‎14.与“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15.作者是怎样描写满井春景的?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 ‎ ‎ ‎ ‎ ‎ ‎(三)‎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①,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②山裂;沂水③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④,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⑤可笑。 ‎ ‎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倾仄:倾斜。仄,通“侧”②栖霞:县名。今属山东省。③沂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④溲(sōu叟)溺(niào尿):小便。⑤一何:多么。‎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余适客稷下 (2)始稍定 ‎ ‎(3)忘其未衣 (4)南北易向 ‎ ‎17.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 ‎ ‎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内容,并取个题目(不得超过五个字)。(2分)‎ ‎ ‎ ‎ (四)低头看云 ‎□ 查一路/文 那日,一外地书法家来访,坐而论道,谈起做人的姿态。我与他都颇多感慨:有些人表面气势如虹,实则庸碌平常;有些人看来谦逊若水,内心却气象峥嵘……实在是形形色色,乱花渐欲迷人眼。‎ 临走时,他送我一条幅,上书“低头看云云在脚下”。乍看,不合逻辑。细想,做人的道理尽在其中:站到很高的境界,谦逊一低头,不经意间,却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书法家的意思很明确,低调——是很美的生活姿态。现在我每天都用这条幅来教育自己,因为我也曾是个白眼望天之人。‎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低调,是一种自我放松。低调,自由,随意,犹如松散的泥土,适意且散发芬芳;而高调,则紧张,僵硬,好似绷紧的缆绳,给人断裂的危机和担忧。‎ 低调生活犹如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对环境的友好,而低调生活是对周围人群的亲善。低调的人,总在根据周围人的情绪和感受,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一个人的低调生活,其实质不是在强调自己,而是在让别人适应。‎ 不同的人走在路上,有些人气宇轩昂,目空一切,蛮横霸道;有些人满脸阳光,仁慈悲悯,谦卑感恩。你喜欢谁?美国一项统计数据表明,凶狠张扬的人比那些低调谦恭的人,出车祸的几率要大出10倍。这个结论不难理解:高调的人既然与人争长短,又怎能不与车争快慢。‎ 相对于高调,低调生活虽不风光,却十分惬意。没有独处高处的恐惧,没有随时与人PK的焦虑,没有被人揭穿的担忧。低调的生活,是没有泡沫和水分的生活,很自由实在,随心所欲,无须顾忌什么,只需关注生活本身。‎ 中国圣人有言:“智者乐水”,而常识又告诉人:“水往低处流”,可见,人选择低调如同流水选择低处,是一种智慧。‎ 高调,犹如吹一只气球,一个小小的针孔,也能将眩目的华丽毁于瞬间;低调,像一颗铺路的石子,将自身安放在低处,安全且踏实。高调的人张牙舞爪,像只螃蟹,总是想伺机横行别人的领地,令人反感;低调的人,像一棵彬彬有礼的树,不越规,一身绿色,让人喜欢。‎ 低调的人,总能收获意外的惊喜。作家二月河说:“人生最底层有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的。”一个低调的人,所走的人生每一步,都是在向上攀登。正如一颗星星不会在水沟里呆很久——它的家园在天空。‎ 不高估自己的力量,是一种幸福之源。西方哲学家罗素如此解释其中原因:“一个低估自己的人,永远因成功而出惊;至于一个高估自己的人,却老是因失败而出惊。前一种出惊是愉快的,后一种是不愉快的。所有过度自大是不智的。”‎ ‎ 我感谢书法家送我的这幅字,同时我的意识里常常出现一些低矮的树。它们站在山顶,风过处,谦逊地低头。然而,云,却在脚下。‎ ‎19.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 ‎ ‎20.读完全文,你觉得题目有什么妙处?(2分)‎ ‎ ‎ ‎ ‎ ‎ ‎ ‎21.本文的论证有什么突出特点?结合内容分析。(3分)‎ ‎ ‎ ‎ ‎ ‎ ‎ ‎22.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我们还应该怎样做人呢?说说你的看法吧!(4分) ‎ ‎ ‎ ‎ ‎ ‎ (五)诱杀 孙兴运 猎人是山里最优秀的猎手。因为猎人知道要做一个好猎人,不仅要弹无虚发,更需机智谋略。猎人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懂得诱杀,而不是搏杀。他知道凶猛的虎狼豺豹是惹不得的,动辄便有性命之忧。而性情温顺的鹿兔马羊是可以大开杀戒的。   ‎ 猎人机智得有些阴险,他不射杀第一只猎物,而是打伤后捉住,当诱饵缚于树上,自己躲在树丛中悠然地等待着。等猎物的哀鸣声唤来同伴时,猎人才从树丛中伸出乌黑的枪管精确射杀。猎人知道弱小的动物要依群而生存,群内有着高尚的互助精神。正是这种高尚精神的存在,才使猎人每次都能满载而归。所以猎人常在归后偷偷地笑,笑那些猎物蠢不可言。‎ 那天早晨,猎人像往日一样踌躇满志地上了山。雨过天晴后的山比往日更清秀妩媚,泥土的清香和鲜花的芬芳在林子里弥漫着。猎人听到了鹿鸣声,他顿时精神一震,脚步便欢快起来了。   ‎ 鹿鸣声是从林子中央的一片空地上传来的。空地上的三只鹿浑然不知危险已经笼罩了它们,依然沉醉于嬉戏之中。猎人躲在树丛中开始谋划枪口下的第一个目标,他很快就发现了那一只公鹿、一只母鹿和一只鹿崽。   ‎ 猎人缓慢地举起了枪,那只鹿崽在枪声中晃了一下便跪倒在地了。公鹿和母鹿闻声一惊,可跑出两步却回头看见了跪在地上的鹿崽,于是便仰天哀鸣。猎人正为自己的计谋而得意时,那两只鹿在凄厉的鸣叫声中一步一步地走近了鹿崽。   ‎ 当猎人再次举起枪管时,四面的林子里忽然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鹿鸣声,声音愈来愈大、愈来愈近。猎人正暗自欢喜,就看见有许多鹿从树丛中涌上了那片空地,齐声长鸣。又一声枪响,一只鹿轰然倒下了。血汩汩地喷涌而出,染得草地一片褐红。鹿群没有因为惊吓而逃散,鸣叫声却更加凄厉。鹿群的哀鸣声在猎人听来便是一曲高亢的凯歌,嘹亮的凯歌刺激得猎人血脉亢奋不已。   ‎ 随着枪声接连响起,七八只鹿已凛然倒下了。猎人胸腔里燃起的熊熊激情不得不因弹药的耗尽而熄灭。   ‎ 鹿群依然哀鸣着。猎人就燃起一支烟悠然地等待着,想等到鹿群散去后再收获这次诱杀的硕果。正当猎人眯着眼乐呢,鹿群却炸开般地四下逃散了。   ‎ 猎人钻出树丛,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腥臭。猎人回头望了一眼就发现身后一只斑斓大虎正向他逼近。这附近怎么能有虎呢?就是有虎,听见枪声早该吓跑了呀!   ‎ 猎人忽然颤栗了:那群鹿!那群鹿在诱杀他!它们用身体耗光了子弹,那哀鸣声不仅召来了老虎而且掩盖了枪声!   ‎ 猎人终于在一声虎啸中没了气息。他临死也没弄明白,温顺软弱的鹿怎么会诱杀自己? ‎ ‎23.“猎人是山里最优秀的猎手”,为什么还会被“温顺软弱的鹿”诱杀?(2分)‎ ‎ ‎ ‎ ‎ ‎24.画线的语句中,公鹿和母鹿听到枪声为什么没有逃跑?(2分)‎ ‎ ‎ ‎25.在猎人猎杀鹿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不时穿插对猎人的心理描写有什么意图?(3分)‎ ‎ ‎ ‎ ‎ ‎26.在整个“诱杀”过程中,这些“温顺软弱”的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最震撼你心灵的是什么?(3分)‎ ‎ ‎ ‎ ‎ ‎27.“据济宁市森林公安局局长乔福武介绍,在济宁市私猎野生动物现象并不少见,因猎捕的都是些常见动物,不少猎捕者常称事先自己并不知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私自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除没收猎捕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外,还要对违法捕猎者处以1000至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结合本文和这则材料,谈谈你对猎杀野生动物的看法。(不少于50字。)(3分)‎ 三、写作(50分)‎ 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结合上段材料,以“智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规范;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第二次练兵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D ‎ ‎6,“在这次大型考试之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工作”中在“都”或“在”之前加上“同学们(老师们)”。‎ ‎“通过这次练兵考试,能使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中把“通过”删去。‎ ‎“即使这次考试不能取得十分满意的成绩,就不要气馁”中把“就”改成“也”。 (改对两处即可)‎ ‎7,(1)(2分)石破天惊、水滴石穿、海枯石烂、穿云裂石、点石成金等。(毎空0.5分) ‎ ‎(2)略(注意语气和宣传作用,表达清晰准确。)‎ ‎8,名著阅读。(3分)‎ ‎(1)三国演义,曹操、诸葛亮、关羽(2分,毎空0.5分)‎ ‎(2)忠勇,仁义(于华容道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1分) ‎ ‎9, (1)日暮聊为《梁甫吟》。(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3)觥筹交错(4)凭君传语报平安(5)如: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写环境美好的古诗句)‎ 评分:每小题1分,错字、别字或添、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10,(2分)C,‎ ‎11,写了客中送客及感受。(1分)‎ 示例: 我走出城的东门,遥望通向江南的路,久久伫立。想起前天在大风雪中,我在这里送走了故人,不知他现在到了何处。(2分)‎ ‎12,示例:这首诗内容主要是抒写旅客思归之情,上半部分写客中送客的感受,下半部分写欲归不能的愁绪。(2分)‎ ‎13,(2分)(1)骑驴/驴,这里用作动词。(2)助词,的(3)晒,曝晒 (4)才 ‎14,(2分)A,‎ ‎15,(4分)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融情于景,生动描绘满井春色;动静结合,突出满井春天的无限生机。此外,还细致描绘了柳条、麦田、小鱼、冰面等,让人感到身临其境。(2分,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并结合内容分析即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2分)‎ ‎16,(1)客居 (2)才 (3)穿衣服(衣服,这里用作动词) (4)改变,更改 17,过了很久,忽然醒悟自己全身没穿一点衣服,于是狂奔离去。‎ ‎18,示例:地震情况和人们表现。(1分) 地震(1分)‎ ‎19,低调——是很美的生活姿态。/做人要低调。(2分)‎ ‎20,示例:题目新颖,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它是书法家的条幅上的文字,是作者用来比喻做人姿态的,突出文章的中心——低调。立意新颖,内涵丰富,耐人寻味。(2分)‎ ‎21,本文论证,观点鲜明,多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如:“高调,犹如吹一只气球”,“低调,像一颗铺路的石子”,对比鲜明,语言生动有趣,说服力强。(答出这点并举例说明得满分。)‎ ‎(论证思路十分清晰,提出论点“低调,是很美的生活姿态”,又从“低调,是一种自我放松”等多个分论点进行论证,逻辑性强。)(如果答出这点并分析得2分。) ‎ ‎22,评分提示:感受要切合本文“低调”的内容,(2分)还应怎样做人,要从旁的方面入手,态度积极。(2分)‎ ‎23,示例:猎人被诱杀源于猎人的残忍和贪婪,让鹿群不顾一切的反击;鹿群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临危不乱的智慧,让猎人自食恶果。(2分)‎ ‎24,示例:面临死亡的危险,它们要留下来保护幼崽,已经做出牺牲自己的决定;它们用叫声发出危险信号,召唤同伴前来,共同诱杀猎人。(2分)‎ ‎25,示例:猎人一直为自己的计谋而得意,暗自欢喜,甚至心情激动万分。(1‎ 分)作者这样写,突出了猎人的残忍无情,狡猾贪婪。反衬鹿群的高尚无私和悲惨壮烈。同时,也为他被鹿群诱杀埋下伏笔。与“他临死也没弄明白”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作者的态度情感。(写出其中的两点得2分。)‎ ‎26,示例:这些鹿在危难来临时,表现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人震撼。它们用哀鸣吸引老虎,诱惑猎人,又表现出临危不惧的智慧。此外,它们还互相关爱,团结一致,形成巨大的凝聚力,终于把敌人诱杀成功。 (写出其中两点得2分) 最震撼我的是……(1分)‎ ‎27,结合内容(1分),谈看法(1分),字数(1分)。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