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案3
加入VIP免费下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案3

ID:563189

大小:4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靖远县靖安中学“五环节”教学案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审批人:‎ 科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备课教师 高国平 ‎ 课题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课 型 新授 上课时间 ‎2017年 月 日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每一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 重点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 学习 难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教师活动 (环节、精讲释疑)‎ 一、 自主学习 1.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3.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4.听范读,正字音,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听一遍,跟读两遍,自读两遍)二、合作探究 赏析诗歌 ‎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导入新课 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有两朵奇葩——唐诗和宋词。(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唐诗一首宋词。‎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试)‎ 教师活动 (环节、精讲释疑)‎ ‎ ‎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 。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 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6.“过五溪”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 ‎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 寄:寄托,托付。 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三、展示交流 ‎9.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10.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四、达标测试 ‎1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五、作业 自主整理对诗歌的理解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教 学 反 思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