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1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ID:561727

大小:26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漳州市2011年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⑵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赵师秀《约客》)‎ ‎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⑸杜牧《江南春》一诗中描写江南春景明朗绚丽的诗句是: , 。‎ ‎⑹丰收在望的美景总是令人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 。‎ ‎⑺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口语交际。(3分)‎ 漳州新闻网开展“文明小博客”的活动,“学生该不该开博”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些同学赞同开博客,有些同学持反对意见。请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 ‎ ‎3.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吗,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C.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勇敢乐观,开拓进取。在孤岛上,他凭着辛勤的劳动,改变了荒岛的面貌。‎ D.格列佛乘坐“冒险号”第三次远航,先后到过“飞岛国”和“慧骃国”。这两个地方很多东西新鲜而又荒唐,让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 ‎⑵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60字左右,4分)‎ ‎①《西游记》中有诗云:“只因路阻鹰愁涧,龙子归真化马形。”请概述与此相关的情节。‎ ‎②《三国演义》中马谡失守街亭,让人嗟叹。请简述相关情节。‎ ‎4.综合探究。(6分)‎ ‎ 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请你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吧。‎ ‎【傩之源】‎ ‎⑴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探究“傩”的含义。(2分)‎ 材料一:“傩”(nuó)字的繁体字由“亻”、“堇”、“隹”三部分组成,“亻”表示它与人事有关,“堇”是记音,“隹”就是雀,表示它与远古农耕民族对神鸟的崇拜有关。‎ 材料二:傩神就是太阳鸟,是光明的象征,代表人间正气,故用傩祭来驱鬼除疫。‎ ‎【傩之研】‎ ‎⑵请概述漳州浦南古傩的特点。(2分)‎ 7‎ 漳州浦南古傩,是一项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民俗舞蹈,流传于芗城区浦南镇。自唐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地百姓常举行古傩民俗活动。浦南古傩与台南南庙保安宫将爷一样,面具格外巨大;表演者不是直接把面具戴在头上,儿时顶住筐顶,并用竹子支撑一尊尊将爷的骨架,所以显得体型庞大,迥异于人。‎ ‎2010年8月,漳州浦南古傩的民间傩舞亮相世博,引来了世人的关注。2011年2月,浦南古傩被列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2011年5月,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申请商标注册。‎ ‎【傩之衍】‎ ‎⑶浦南古傩文化研究会通过申请商标注册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你再拟写两则保护傩文化的具体措施。(2分)‎ ‎ ‎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55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8分)‎ ‎【甲】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乙】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猨①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②,射阔狭③以饮。专以射为戏,竟④死。广之将兵,乏绝⑤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注释】①猨:同“猿”。②陈:阵。③射阔狭:射中窄的行列为胜,射中宽的行列为负。④竟:一直 ⑤乏绝:指断粮缺水。‎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故所向克捷( ) ⑵撼岳家军难( )‎ ‎⑶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 ⑷广之将兵( )‎ ‎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卒夜宿;卒辇而致之。‎ B.亲为调药;专以射为戏。‎ C.张俊尝问用兵之术;尝射于家囿。‎ D.其善射亦天性也;称善者久之。‎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译文: ‎ ‎⑵随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译文: ‎ ‎8.岳飞和李光对待下属的态度有何共同之处?请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7‎ ‎9.阅读下面材料,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 材料一:‎ ‎ ‎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选自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评价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 ‎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8分)‎ 德远堂的文化特征 ‎①德远堂位于南靖县塔下村,系张氏祠堂,又称“张氏家庙”,呈上下两堂两横正三堂五凤楼造型,建造考究,雕梁画栋,粉饰彩画,家庙前耸立23支石龙旗杆,是目前中国可见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 ‎②德远堂悠久的历史记录了张氏宗族的发展脉络,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张姓入闽始祖的后人到塔下肇基。明末清初,为敬奉仙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于在村庄东面山坡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2006年,德远堂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德远堂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主堂前为天院和照壁,并辟有半圆形泮池一畦。祠后是一片眉月形斜坡草地,宛若天然地毯。主体建筑屋面覆板瓦,正垂脊均为燕尾脊,脊内堆砌花鸟纹剪粘脊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额枋保留清代彩绘,表现了科举进士的欢庆场面,额枋下的挂落为鱼跃龙门图花板,寓含了张姓族人希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寄托。在德远堂的建筑中,石雕、木雕艺术也挥得淋漓尽致,无不蕴含文化内涵。如主堂的陡板石,分别雕刻梅、兰、竹、荷等图案。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④德远堂主建筑前环池耸立着23支石龙旗杆。石龙旗杆也叫石笔,古称“谤木”‎ 7‎ ‎,后来演化为华表,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张氏德远堂族规中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龙旗杆,藉以激发人们努力向上。德远堂前的石龙旗杆分台座、夹杆石、杆身三部分。台座有四方形、六角形两种,束腰处成竹节状,四面均剔刻花纹图案,有香草纹、花鸟瓜叶纹等;夹杆石为如意云头状;旗杆则分成三节,下部铭刻姓名、功名、年代科次、等文字,中部浮雕蟠龙纹,杆尖或为笔锋状,或踞坐石狮等,做法不尽相同,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那亭亭玉立、直指苍穹的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人若身临塔下,就能屏息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⑤德远堂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建筑、肃穆的石龙旗杆凸现了浓厚的文化特征。可以说,德远堂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印迹,是研究闽西南古建筑民居的一个特殊实例。‎ ‎10.选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德远堂的文化特征?(3分)‎ 答: ‎ ‎11.选文第④段说明条理清晰,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 答: ‎ ‎12.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4分)‎ 答: ‎ ‎13.阅读第③-④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德远堂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印迹。(4分)‎ 答: ‎ ‎14.请为德远堂拟一则宣传标语以彰显其文化内涵。(3分)‎ 答: ‎ 四、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洁净之莲 ‎①莲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倩影,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 ‎②一湾碧水澹澹,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那水的绿哟,绿得蓬勃,绿得纯正,绿得深湛,绿得温柔,绿得恬雅,绿得醉人。绿锦缎似的水面之上,洁净的莲亭亭如盖。碧波有幸,能照它的影;鱼儿有幸,能吻它的足。莲与碧水结下不解之缘,涟漪了整个夏季。‎ ‎③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间或,有一支支或白或粉或嫣红的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叶间隐现。莲的身上不曾沾染一星尘埃,瘦长的腰身娉娉婷婷,在风中款摆,韵致绝佳。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白莲冰肌玉肤,素巾缟袂。一派清远的风度。每朵莲花都仰着脸,专注而矜持,每张脸都不重复。偶尔微风拜访,举起一张张阔大圆滑的绿叶,漾起无边的清凉。莲的芬芳,香气盘桓,久久不肯逸去。那摇曳着交叠的红、白、绿,荡漾起袅袅的更加动人魂魄的娇媚,染满我的心壁。‎ ‎④我尤爱月光下的白莲,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晶莹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枝莲花挤破浓浓的黑夜,从污泥中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⑤莲塘流动着今人心神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莲也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与画幅中,透露洁净清爽之意。‎ ‎⑥文人墨客用五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王维有“莲动下渔舟”的闲适情怀, ,李白有“清水出芙蓉”的审美雅趣,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莲的清香,诠释了莲的品格与精神。‎ ‎⑦垂暮之年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把清淡素雅的莲作为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用颜料把莲塘上众多的瞬间和形象永久地凝固在画布上。终于他力竭倒在了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混沌散开,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缓缓展开,亘古与莲相伴。‎ ‎⑧‎ 7‎ 莲的精魂,如一帧写意水墨画,在馥郁的莲的气息中,我渐静、渐净,心扉突然洞开,心静静空出来。它以菩提树的身影摇曳出我心中的清凉,它似晨钟暮鼓,击出清风竹韵;他似圣洁之水,涤净尘间的污浊。莲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得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愿一切爱莲之人以莲为镜,拥有莲的慧心,做洁净的人。‎ ‎15.选文以“洁净之莲”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 ‎ ‎16.请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成为排比句。(3分)‎ 文人墨客用五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王维有“莲动下渔舟”的闲适情怀, ,李白有“清水出芙蓉”的审美雅趣,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莲的清香,诠释了莲的品格与精神。‎ 答: ‎ ‎17.请谈谈选文第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 ‎18.选文语言优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加以赏析。(4分)‎ 答: ‎ ‎19.在作者细腻的笔端下,莲花栩栩如生。你心中一定也有一种最美的花儿吧,请你将它描写出来。(提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4分)‎ 答: ‎ 第三部分 写作能力(70分)‎ 五、根据下面要求,完成第20题。(70分)‎ ‎20.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⑴题目: 在飞扬(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阅读下面寓言故事,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孔雀向天后诉苦,说夜莺用它悦耳的歌声取悦每个人的耳朵,自己却只要一开口,就受到所有听见它歌声人的嘲笑,天后安慰她说:“但是你的美丽和身高远远胜过它,你的脖子闪耀绿宝石的光彩,你有五颜六色的尾巴,孔雀开屏,更是受人们喜爱。”但是孔雀说:“只要有一天我在歌声上比不过夜莺,却只有这无声的美,我仍然觉得不快乐......‎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②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5分)‎ 一、(25分)‎ ‎1.⑴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⑵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⑷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⑸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⑹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⑺人间正道是沧桑 ‎2.示例①:我赞同开博客。因为“文明小博客”‎ 7‎ 的活动能引导我们健康上网,而且开博客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示例②:我反对开博客。因为网上的一些不良内容势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痴迷于博客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必然耽误我们的学业。‎ ‎3.⑴D ‎⑵①唐僧师徒行至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吃了。孙悟空前往讨要,与龙太子搏斗,龙太子抵挡不住逃回海底。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取经。‎ ‎②司马懿领兵破蜀国时,马谡立下军令状镇守街亭。他骄傲轻敌,不听王平的劝谏,自作主张把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最终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4.⑴祈求神鸟驱鬼除疫。‎ ‎⑵示例:具有浓厚乡土风情;历史悠久;面具巨大;表演者显得体型庞大。‎ ‎⑶示例:措施一:举办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傩文化。‎ 措施二:拍摄有关傩文化的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 评分意见:第1题10分,每小题2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满10分为止;每小题错(增、减)1个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第2题3分。言之有理即可。‎ 第3题6分。第⑴题2分;第⑵题4分,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句子通顺1分。‎ 第4题6分。第⑴题2分;第⑵题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给满分;第⑶题2分。‎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55分)‎ 二、(18分)‎ ‎5.⑴所以 ⑵动,动摇⑶就 ⑷带领 ‎6.C ‎7⑴(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 ‎⑵即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 ‎8.示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注重奖赏、关爱士兵。岳飞将皇上的赏赐犒劳都分给将士,并亲自为生病的士兵调药;李广也是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他的部下,在断粮缺水时总是先为士兵着想。‎ ‎9.示例:“精忠报国”是岳飞一生的追求,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努力读书,将来报效国家。‎ 评分意见:第5题4分。(每小题1分)‎ 第6题3分 第7题4分。(每小题2分)‎ 第8题4分。‎ 第9题3分。(言之成理即可)‎ ‎  ‎ 三、(18分)‎ ‎10.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建筑;肃穆的石龙旗杆。‎ ‎11.示例:第④‎ 7‎ 段先介绍德远堂石龙旗杆的数量和来历,再分别说明石龙旗杆的组成部分,最后点明石龙旗杆的文化象征意义。‎ ‎12.示例: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例分析:“如主堂的陡板石,分别雕刻梅、兰、竹、荷等图案”,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石雕艺术在德远堂完美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3.示例:德远堂主体建筑的屋面覆板瓦,主体建筑屋面覆板瓦,正垂脊均为燕尾脊,脊内堆砌花鸟纹剪粘脊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那亭亭玉立、直指苍穹的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这表现了客家文化的印迹。‎ ‎14.示例:秉承传统建筑风格,彰显深厚人文内涵 评分意见:‎ 第10题3分。‎ 第11题4分。‎ 第12题4分。(说明方法1分,举例分析3分)‎ 第13题4分。‎ 第14题3分。‎ 四、(19分)‎ ‎15.示例:题目是行文的线索;点明本文的写作内容;表明对莲的喜爱之情。‎ ‎16.示例①:周敦颐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示例②:屈原有“集芙蓉以为赏”的高洁追求。‎ ‎17.示例:从内容上看,提及莲塘流动着令人心神摇荡的优美,这是对上文写莲塘美景的总结;而“莲也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与画幅中,透露洁净清爽之意”这句话则引出了下文为莲写诗作画的内容;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8.示例①:句子: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赏析:这句话运用“穿破、擎着、逼出”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红莲明丽奔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 示例②:句子: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着四周的露水的月光,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 赏析:这句话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怯生生”一词赋予莲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莲花初绽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 ‎19.示例:腊月寒冬,水仙花如凌波仙子翩翩下凡。银盏似的花朵,翡翠般得叶丛,娉婷绰约的秀姿,淡雅沁脾的馨香,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评分意见:‎ 第15题4分。(答对任意两点即给满分)‎ 第16题3分。‎ 第17题4分。‎ 第18题4分。(句子1分,赏析3分)‎ 第19题4分。(酌情给分)‎ ‎20.作文 按中考要求 7‎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