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13届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省龙岩市2013届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ID:561642

大小:3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8分)‎ ‎ 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它设有牡丹的美艳,没有桃花的宣闹,也没有海棠的得宠。但它这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涂上,而人却制造出 zhì kù( )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 阴翳( ) 禁锢(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zhì kù( )‎ ‎ (3)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予修改。(2分)‎ ‎ 答: 。‎ ‎ (4)给语段第一句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2分)( )‎ ‎ A、卑微 B、渺小 C、纤弱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 下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时间 阅读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传统报刊阅读率 ‎58.4%‎ ‎50.1%‎ ‎46.9%‎ ‎45.6%‎ ‎41.3%‎ 数字媒介阅读率 ‎9.1%‎ ‎24.5%‎ ‎24.7%‎ ‎32.8%‎ ‎38.6%‎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3分)‎ ‎ ‎ ‎ (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3分)‎ ‎3、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它源自《伊索寓言》。‎ ‎ B、《皇竞赛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 ‎ C、保尔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他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亚,后来冬妮亚成了他的妻子。‎ ‎ D、《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自出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4、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8分)‎ ‎ (1)请你简述《水浒》中“汴京城杨志卖刀”的故事情节。‎ ‎ ‎ ‎ ‎ ‎ ‎ ‎ ‎ ‎ (2)请你简述《骆驼祥子》中祥买车三起三落的主要情节。‎ ‎ ‎ ‎ ‎ ‎ 。‎ ‎5、古诗文默写(任选5题作答)。(10分)‎ ‎ (1)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 (2)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 (3)潮平两岸阔, 。(王 《次北固山下》)‎ ‎ (4)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 (5)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犁花比喻雪花,想象奇特的千古传送的名句是 , 。‎ ‎ (7)周敦颐《爱莲说》中表明莲花志趣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 ‎ ,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0分)‎ ‎ 吴既赫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贪吊死,与百姓同其芳。终灭吴。‎ ‎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 (1)吴既赫越( )‎ ‎ (2)越王勾践反国( )‎ ‎ (3)与百姓同其劳(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女忘会稽之耻邪?‎ ‎ ‎ ‎ (2)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 ‎ ‎8、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这个成语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共20分)‎ 童年的荠菜 薛如凡 春天的菜市场一片繁荣景象,各种新鲜蔬菜琳琅满目,煞是诱人。随着“卖荠菜”的吆喝声,引来不少人的观看,那筐里一棵棵灰绿色鲜菜,叶片像星状散开有羽状缺裂,偶尔有的嫰茎上开着小白花,个别菜还带着白色长长的根须。是荠菜!我不问价钱就称了两斤,好像多年未见面的朋友重逢,是它勾起了我对农村童年时光的回忆……‎ ‎  荠菜也叫地米菜,属十字花科植物,茎叶皆可食,是一种越冬的植物。它遍布于乡间田垄地头、沟渠河汊、荒郊原野。不管地势的坑洼与平坦,不择土地的贫瘠与肥沃,只要有土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见它的踪影。它凭借着非常发达的根系,深深地扎根于土地之中,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是冰雪练就了它的筋骨,是春风赋予了它的柔情。每年一开春,一株株,一丛丛冲破还有残雪的地表,带着积蓄一冬的营养破土发芽,迫不及待地率先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它们有的被人挖起,然后制成美味佳肴,以这种辉煌的献身实现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即使不被发现,它们也毫无怨言,仍然扎根乡村,独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 ‎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家很苦,大多数人都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在这青黄不接的春日,吃野菜是习以为常的事了。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挖野菜就是孩子们的主要活计。放学以后,我们兄妹几人手提篮子,拿着小铲子,像撒马驹一样漫地疯跑,爬遍了沟沟坎坎,弄一身泥土,两手泥巴,然后满载而归。母亲不厌其烦地数落着,剔出挖回的杂牌货,她反复将菜择清洗净,一棵棵泛着清香的荠菜转眼间在她手中变成了各种珍馐佳肴。素炒、凉拌、腌渍、煲汤、烙饼、包包子。是母亲的巧手将每一个苦春调剂得开心开胃;是荠菜,帮助我们填饱了肚肠度过了春荒。‎ ‎  每当吃完清香的荠菜,我们几个孩子都要相互提问:“为啥荠菜这么好吃?”“为啥它不怕天冷,早早发芽?”……相互嚷嚷谁也说不出个道理。最后还是母亲说出了答案:“是因为荠菜的根扎地深呗!”这句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忧新。‎ ‎  荠菜是上天赐给人们的美味佳肴,天地的馈赠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春日显得格外大度慷慨,不论贫富一视同仁。满含着童年和故乡春天味道的荠菜里,还流传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记得小时候跟母亲挖野菜时,听她讲过《武家坡》的故事。王宝钏孤身一人苦守寒窑十八载,就是靠挖野菜充饥度日。小小的荠菜,见证了王、薛相恋的苦涩与艰辛,也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永恒的爱情绝唱。相比之于枝头绚丽的桃红柳绿,那一棵棵荠菜更让人觉得日子过的踏实、有力,与那妖艳的花儿相比,那些在生活困难时期营养过我们的野菜是最值得感恩的了。‎ ‎  “春来荠香勿忘归。”这是陆游发出的感叹;苏轼也称荠菜为“天然之珍,有味外之美”;郑板桥曾题诗云:“三春荠菜烧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都对荠菜大有褒奖,农村还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之说。据典籍记载,荠菜性喜温和,耐寒力强,嫩株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可入药。性凉,味甘淡,有多种药物功能。难怪我们农村常吃野菜的孩子不爱生病。对它的药用价值不敢夸大,不过现在看来荠菜的各类营养成分丰富均衡,是不可多得的好时蔬,是当之无愧的野生绿色食品。在我的印象里,它耐嚼有力、清香甘甜、香味纯正,与任何肉、素佐料都能搭配,穷人、富人皆可随意食用,这不正是它的平凡而伟大之处吗?“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汤。”这是陆游眼中的荠菜。我长大工作后在城市居住多年,也吃过不少山珍海味大餐,但这都不如荠菜的味道好,在我的肠胃记忆里,荠菜最香甜!‎ ‎ (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10期)‎ ‎9、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 每年一开春,……迫不及待地率先向人们传递春天的信息。‎ ‎ ‎ ‎10、朱自清《春》中“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一句运用的感觉摹写与下列哪一句相同( )(3分)‎ ‎ A、天然之珍,有味外之美。 B、三春荠菜烧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 ‎ C、春来荠香勿忘归。 D、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汤。‎ ‎11、“是冰雪练就了它的筋骨,是春风赋予了它的柔情。”请你说一说荠菜的“筋骨”表现在什么地方?‎ ‎“柔情”又表现在什么地方?(4分)‎ ‎ ‎ ‎12、纵观全文,为什么说“在我的肠胃记忆里,荠菜最香甜”?(4分)‎ ‎ ‎ ‎13、文中的荠菜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6分)‎ ‎ ‎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共15分)‎ 银:金属中的月亮公主 王殿华 ‎ ①在我国日常用语中,“银”字常被用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如银河、银鱼、银幕等。白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纯银是一种美丽的白色金属,它的英文名称是silver,化学名称则来自拉丁文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这个词看起来与阿根廷的国名(Argentina)相似,没错,阿根廷的国名就来自于西班牙残民者对新大陆的美好想象——白银之河。实际上,阿根廷并不盛产银矿。‎ ‎ ②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使用。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作“唯金三品”。在自然界,银和金也经常相伴而生,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形成合金。我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 在英文中被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量约为20%。银在自然界中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大部分是化合物状态。‎ ‎ ③在经济史上,金和银都长期作为货币使用。同为重要的贵金属,白银却一直活在黄金的阴影下,主要是因为“金子太少”,而“银子太多”。银在地壳中的含量要比金高(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由于它比黄金活泼,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白银的发现要比黄金晚,一般认为发现时间在距今5500—6000年以前由于古代人们取得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最初比金还贵。公元前1780—公元前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两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随着人类采矿分离技术的提高,超过市场流通所需量的银子不断注入市场,使得白银持续贬值,并最终退出货币舞台;而黄金因其产量稳定,依然作为硬通货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 ‎ ④除作为装饰品和货币外,银因其具有的诸多独特物理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例如,它具有良好的廷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因此,银常被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在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中,各种设备上的接触点大都是用银制作的。这些接触点平均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而银完全能满足这些要求。如果在银中加入稀土元素,其性能更为优良。用这种加稀土元素的银制作的接触点,寿命比原来延长好几倍。‎ ‎ ⑤银的化学活性比金强,但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然而,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氢化合成黑色硫化银的缘故。在我国古籍中,记载有“银针试毒”的故事,这种手段是通过观察银针变色来检验毒药——砒霜(主要成分为)是否存在。在这个过程中,银针真正试出的“毒”其实是毒药中的含硫杂质。由于自然界的砷大部分存在于硫化物中,灼烧矿物制取的砒霜多少会掺有硫杂质;因此,当用银针试毒时,银与硫反应,生成“银锈”——硫化银,砒霜便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 ⑥改善银的抗硫化性能,也是通过合金化的手段,如添加金和钯,降低硫化银膜生成的速度。另外,金属元素如锰、锑、锡、锗、镍加进银中,也可以改善其抗硫化性能。‎ ‎ ⑦银和很多金属之间能以任意比例相熔。银基合金就是以银为基与其他金属组成合金。‎ ‎ ⑧银铜合金常用来制作银饰。这是由于100%的足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在做首饰时,要在银中加入7.5%的铜。这种含银92.5%、含铜7.5%的合金,在国际上称为标准银(925银);在英国,则称为英镑银(sterling,史特令银)。‎ ‎ ⑨银汞合金也是银的著名合金之一。汞,俗称水银,由此可以看出与银关系之密切。银汞合金之所以出名,在于它塑形期柔软、成型后坚韧,为牙医提供了一种极好的镶牙材质。‎ ‎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23期,有删改)‎ ‎14、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4分)‎ ‎ ‎ ‎15、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 ‎ ‎16、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4分)‎ ‎ ‎ ‎17、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第③段的内容加以分析。(4分)‎ ‎ ‎ 四、作文(70分)‎ ‎18、任选一题作文。‎ ‎ (1)雅安地震中一个受伤的女孩,她的衣服上沾染着血,但依然透露出天真而坚强的笑容。她告诉现场的救灾人员,“叔叔,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的。”她也被网友誉为“史上最可爱的小姑娘”。‎ ‎ 请以“不哭,我很坚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记叙文。‎ ‎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大胆地走却常跌倒;什么 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50字以上。‎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