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江省苍南县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ID:560843

大小:132.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苍南县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 ‎ 灵溪镇一中白洪景 苍南县教研室杨 麟 ‎ ‎ ‎ ‎ 一、试卷特点分析:‎ 在试卷内容的构成上稳中求变,处处凸现语文性,寻求“整合、回归、突破”。 ‎ ‎1、内容形式注重有机联系与整合 语文考查要注重内容形式的有机联系与整合,这是语文考查和语文教学新的生长点。‎ 试卷第4题在内容上进行有机整合,达到1+1〉2的效果。先看原题:‎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阅读一篇优秀之作,如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更是他的心灵寄托和生命渴望:我们在琦君芳香醇美的春酒里品尝到 ⑴ 的滋味;在朱自清掬你入口的“女儿绿”中感受到他对梅雨潭水 ⑵ 的感情;在赵师秀约客不来闲敲棋子的声声韵律中感受到他 ⑶ 的心情;在鲁滨孙流落荒岛历尽艰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 ⑷ 的精神…… ‎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以图表的形式作如下分析:‎ 作 家 朝代(国籍) 作 品 来 源 测试点 琦 君 当代 《春酒》 人教版教材 阅读体验 朱自清 现代 《绿》 地方教材 同上 赵师秀 宋代 《约客》 地方教材 同上 笛 福 英国 《鲁滨孙漂流记》人教版教材 同上 ‎ ‎ 从图表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检测的作家涉及古今中外;作品的样式涵盖散文、诗歌、小说;作品的来源既有人教版的必学课文,又有地方教材的补充作品,显示了试题命制较高的效度。此题连结了课内与课外,融入地方课程的内容,融合了文学常识的识记与文本内容的理解;其次借助阅读净学生引向生活与心灵的双重世界,着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自然中挖掘美的源泉;引导学生感悟人间真情;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改造和内心生活的关照,启示学生在不幸中要汲取生命的力量。在内容上有机整合,达到1+1〉2的效果。‎ 还有此题在尊重文本意识与读者意识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请看此题的关键词句“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感受到”‎ ‎,连接了读者与文本,既有文本意义的指认,也有读者意义的发现,这就抓住了阅读的本质,而且符合学生阅读的心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体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这为今后“名著导读”试题命制提供了一个方向。‎ 本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感悟自然”为主题,设置一定的语境,通过写出涉及自然的成语,删改句子组成对偶句,片段描写自然之声等形式,从词语、句子,一直到语段,有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形式与内容上达到一定的整合,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关注、感悟与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感与情感逻辑性,一直以来是我们所追求的。‎ ‎2、阅读理解回归文本本身 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文学作品选用了言语质朴而意蕴深厚的《乡村的泥土》,阅读题目的设置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的阅读理解,以言语的品析、句子的理解为抓手,进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纠缠于烦琐知识、技巧的伪阅读),使学生获得语感的同时获得一些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例如1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13.阅读第⑹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 ‎14.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这样的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初中阶段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领略作品本身的言语魅力,感悟作品的人文蕴涵,结合学生的生活适当拓展,促进学生的自我发现,文本意识与读者意识兼顾,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盲动与拘泥于文本的死解,要进的去出的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从初中学生的学习实际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基于文本本身的真实阅读应是主要的,拓展阅读应该有度,互文阅读应该有效,反对建立在烦琐知识体系上的伪阅读,应向真实阅读的方向发展。 ‎ 针对目前将科技类作品、论说类作品阅读等同于文学作品阅读,或者过分强调两类作品的知识的教学现状,我们主张两类作品的阅读教学要适当结合文体特点,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拥有爱的源泉》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进行阅读考查设计的。例如第7、8、9题。‎ ‎3、写作考查寻求新的突破 命题作文“惜”,引用《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罗列各个义项,如“爱惜、可惜、吝惜”,并适当举例“惜别、惜阴、惜老怜贫、惜墨如金、惜福”。要求学生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 温州近几年的作文遵循这样的思路,无论是“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还是“把心儿打开”,都是 站在学生的立场替学生拟题,充分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心灵世界,召唤一种情感的绽放,让心灵“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召唤他们从逼仄的生活空间走出来,从封闭的自我世界走出来,去拥抱人生,感悟真情。这样的作文考查有一定的突破,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作文观,改变了作文命题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灵需要为出发点,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筛选真正有意义的文题。‎ 其次,此题材料的编制不是涉及其他学科或有关社会现象,而是巧妙利用语文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要素来做文章。词典、释义、一词多义是语文学习和语文内容的基本要素。通过搭建平台,由词至词义而至写作主题,用这些要素来拟制提示语,有助于打开考生思路,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形式与内容都比较新颖,契合了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词条里包含丰富的信息,在写作上给不同思维层次、不同情感类型的学生以启发,引发他们思考,而且材料中话题鲜明,指向集中,是一种创新。‎ 二、试卷结构分析 ‎2007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体现如下语文教学思想:‎ ‎1、语文立足于语言本身 ‎2、语文根植于现实生活 ‎3、语文关照学生的心灵 表1:试卷结构分析表 项 目 分 值 比 重 考试 内容 分布 卷面与书写 ‎5分 ‎3.3%‎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8分 ‎18.7%‎ 现代文阅读 ‎31分 ‎20.7%‎ 古诗文阅读 ‎26分 ‎17.3%‎ 写作 ‎60分 ‎40%‎ 试题 类型 选择题 ‎7分 ‎4.7%‎ 分布 填空题 ‎37分 ‎24.7%‎ 简答题 ‎41分 ‎27.3%‎ 写作题 ‎60分 ‎40%‎ 书 写 ‎5分 ‎3.3%‎ 考试 要求 分布 了解与识记 ‎18分 ‎12%‎ 理解与分析 ‎52分 ‎34.7%‎ 运用与评价 ‎80分 ‎53.3%‎ 难度比 容易题68%‎ 稍难题20%‎ 较难题12%‎ ‎ ‎ 三、考试成绩分析 全县报考数17820人,实考数17425人,平均分101.71,最高分148,优秀率一28.39,优秀率二3.91,平均分最高的学校是潜龙学校118.65,第二名是灵溪一中117.7,平均分最低的学校才54.83,可见校际之间的考试成绩差距较大。我县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三(市直平均分115.96,泰顺100.95,文成92.4)。‎ 样本分析情况,从考生中随机抽取的8个试场(缺考9人,实考231人),最高分是146分,最低3分。平均分为104.6,样本难度是0.70,从表2的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成绩分布比较合理,呈常态分布。‎ 表2:语文样本试题各小题得分率统计 ‎ ‎ 题序 分 值 平均分 得分率 语 言 积 累 与 运 用 ‎1‎ ‎4‎ ‎2.76‎ ‎68.88%‎ ‎2‎ ‎4‎ ‎3.5‎ ‎87.5%‎ ‎3‎ ‎8‎ ‎6.19‎ ‎77.38%‎ ‎4‎ ‎4‎ ‎1.37‎ ‎34.25%‎ ‎5‎ ‎8‎ ‎5.12‎ ‎64.03%‎ 现 代 ‎6‎ ‎3‎ ‎2.73‎ ‎90.91%‎ 文阅读(一)‎ ‎7‎ ‎4‎ ‎2.35‎ ‎58.75%‎ ‎8‎ ‎3‎ ‎1.44‎ ‎48%‎ ‎9‎ ‎3‎ ‎1.56‎ ‎51.83%‎ 现 代 文阅读 ‎(二)‎ ‎10‎ ‎3‎ ‎1.95‎ ‎65.08%‎ ‎11‎ ‎4‎ ‎1.85‎ ‎46.25%‎ ‎12‎ ‎3‎ ‎1.93‎ ‎64.33%‎ ‎13‎ ‎4‎ ‎2.41‎ ‎60.13%‎ ‎14‎ ‎4‎ ‎2.34‎ ‎58.5%‎ 古 诗 ‎15‎ ‎2‎ ‎1.34‎ ‎72.75%‎ ‎16‎ ‎2‎ ‎1.46‎ ‎83.63%‎ 课 内 文 言 文 阅 读 ‎17‎ ‎4‎ ‎2.74‎ ‎68.44%‎ ‎18‎ ‎2‎ ‎1.07‎ ‎53.5%‎ ‎19‎ ‎3‎ ‎2.03‎ ‎67.42%‎ ‎20‎ ‎3‎ ‎1.68‎ ‎56.08%‎ 课 外 文言文 阅 读 ‎21‎ ‎4‎ ‎2.46‎ ‎61.44%‎ ‎22‎ ‎3‎ ‎1.98‎ ‎66.08%‎ ‎23‎ ‎3‎ ‎1.98‎ ‎66.08%‎ 作 文 ‎24‎ ‎60‎ ‎46.2‎ ‎77%‎ 书 写 ‎ ‎ ‎5‎ ‎4.35‎ ‎86.98%‎ ‎ ‎ 四、答题情况和典型错误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 第一部设5小题,共28分,根据样本统计,这部分平均得分18.7分,得分率0.67,这部分内容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第1题出现较多的错误是“吟”多一点写成“呤”、“桨”写成“浆”、“浸”写成“溅”等,反映出识字教学的缺失。‎ 第3题古诗文名句默写(含理解运用)得分情况参差不齐,得满分127人约占55%,这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态度。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有的不会写,有的写错误字,“蹄”写成“啼”,“没”写成“莫”,“乎”写成“于”等。‎ 第4道题总有4小题很能考察学生对课文学习情况及语文水平底蕴的妙题,有明显的区分度。典型错误是:‎ ‎(1)题没有审清题干的内容填写 “幸福”“甜蜜”“醉人”等词,不合要求,第(3)小题很多学生没有理解赵师秀约客闲敲的意境,叙写了“焦急”等错词,感受不合情境,第(4)小题对短词结构不理解,导致偏差,精神由“开拓、顽强”来修饰,有些学生写“坚强”了。第5题(1)小题要写出涉及自然事物的成语,这题看似简单,但很多考生被扣分,原因:①不是自然景物的成语。②是把成语和四字短语混淆。(第5小题(2)小题对联考查只需要根据大意提炼字即可,要求有所降低。第(3)小题描述题从样本看,得分率高。)‎ ‎(二)现代文阅读 选文(一)《拥有爱的源泉》是议论文,4道题共13分,根据样本统计,这部分平均得分8.2分,得分率0.63,这部分内容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①没有根据语境来“想词填空”,填词不准确,以第7题为例:第一格有的考生填写了“报答、回报”等词。第8题理解仿句思路打不开,不知变通,没有联系上下文写,格式不严,错例“鲁迅为国弃医从文”、“雷锋为人民大众牺牲”、“团结友爱,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同心协力,建设社会”。第9题分析作用,难度应该不大,只要论述了前一句话即可,但一部份学生乱写,什么“引出中心,为下文作铺垫”“承上启下”、“引用名句增强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注意”等作用。‎ 选文(二)《乡村的泥土》是一篇抒情散文,设5题共18分,根据样本统计,这部分平均得分10.4分,得分率0.58,这部分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1)梳理能力较差,如第10题要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就是问题的后面一句,有的学生写前面一句,有的学生写后面第二句。‎ ‎(2)没有联系下文品读,不知在原文基面上拓展延伸,如第11题典型错误:①因为他们认为尽一点力承担家里的生活。②因为“我们”与“土地”“庄稼”的每一次都是灵魂的交流,每一次都会有希望和充实,没有这些他们的一生将会变得苍白。③‎ 因为他们种了一茬,觉得自己能撑得住,接着又种了一茬又一茬,所以每次都没有兑现。④因为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所以每次都没有兑现。⑤因为种地让他们心里好受,只要他们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会延伸。⑥因为父亲很勤劳,每次都想多种一茬。⑦因为父母种这一茬还希望明年也像今年一样不肯停止,希望能一次次向前延伸,多么充实。⑧因为父亲每迎来一茬庄稼,就多一份希望,每送来一茬庄稼,就多一份充实。(⑨以承担家务,丢不下土地因为父母都是庄稼人,一辈子劳动和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已闲不下来了,已和泥土不可分割。-1)‎ ‎(3)未能联系语境,对加点词语加以品析:①孩子是关心父母劳累,自己就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②运用拟人手法,使句子更加深刻。③写出了我对土地热爱之情。此题将“揽”的本义,结合语境,思考把庄稼揽怀里情感,因为它成熟了,知道又该走了,所以“爱怜”,所以“依依惜别”。第13题,此题两个小问题,第一问,答案就在此句的下一句。下一问,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答题,审题不明,不善于化解提示词,其实第二问上一句有所提示“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第14题感悟“人”与“土地”关系,其实是简单问题,只要在文中找到“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关键语句再加个人理解即可,可有些学生偏偏想当然答题,扯得较远;两个方面,有的考生只答一方面。‎ ‎(三)古诗文 第15题“哪两个动词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没审清题目,两个动词最能体现:应该是“裂、折”,有些考生写“冻,落”。17题“间”字解释49.9%错误,“鼓”字10%错误;“逐”字37.7%,“靡”字错23%。18题句式没有很好掌握,省略内容不会写,这题样本卷得分率53.3%。19题文言句子翻译没有准确地把握关键实词含义,如“再而哀”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再”没有掌握好,导致失分。‎ ‎(四)作文(60分)‎ 从样本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中考作文的平均分、高分段与各分数的呈现状况,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231篇作文中,一类卷(60—55分)12篇,约点5%;二类卷(54—48分)88篇,约占38%;三类卷(47—42分)100篇,约占43%;四类卷(41—36分)23篇,约占10%;五类卷(36分以下)8篇,约占3%,平均分46.2分,得分率77%,最好试场平均分50.18分,最差试场平均分41.71分,考题有较好的区分度,从内涵上而言,此命题既是生活化倾向明显,又是文字性倾向很浓的一道考题,故考题的区分度很好。‎ 考生答题方面令人满意之处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书写较好,涂改极少;第二、作文内容和形式的多姿多彩。体现在内容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堪称异彩纷呈;第三、学生写作语言有一定的进步,绝大多数比较流畅,语病较少,用词比较到位,体现写作语言蕴含的思辨与才情,除了不能完篇的考生,今年中考语言特别差的鲜见。‎ 当然,今年中考考场作文也暴露出了学生写作存在的一些问题:(1)叙写平淡,立意不深;(2)缺乏动情点,文章的现场性与真情实感比较差;(3)有个性化的情采和智采的佳作极少。‎ ‎ ‎ 五、2008年中考命题前瞻:‎ ‎1、坚持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课程改革不是割断传统,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应该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扬弃中的创新。就现阶段而言,国家或地区的统一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还是很大的,考查中的每一个举动要慎之又慎,加上温州市各县(市、区)以及各县(市、区)内部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变是命题时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要逐步推进,促使语文教学的积极变化。‎ ‎2、突出语文学科的言语性,注重语文试题的应用性。‎ 相比人文性与工具性,言语性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考试,要摆脱纯工具性的影响,要注重考查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要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言语情境的无限丰富,决定了语文考查的灵活性。‎ 精心选择言语性与人文性俱佳的材料,精心设置情境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水平。在阅读中,除了最基本的文意把握、信息筛选、要点概括等阅读能力外,更应注重从学生的阅读感悟、联想拓展、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设置题目,指向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指向最丰富的言语活动。‎ ‎3、确立人本主义的作文观,改变作文命题观。‎ 作文考查要走应生活之需和情感、精神之需的道路,尤其要重视后一条路,即听从人的内心世界的呼唤。确立人本主义的作文观,改变作文命题观,要具有以下一些观念:替学生拟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多思多想;生活化、生命化选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灵需要为出发点,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筛选真正有意义的文题。要允许心灵作文与生活作文、想象作文与现实作文的共同存在,心灵作文在人的确证上远远超过生活作文,想象作文构成另一个奇妙的世界。建议在作文评价中,对个性化的作文、充满心灵感动的作文、颇具想象力的作文要制订更加积极的评价标准。 ‎ 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5分,加至满分为止。‎ ‎⑴情感真实,充满心灵的感动。‎ ‎⑵具有想像力,能引发人们的想像与思考。‎ ‎⑶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⑷构思新颖,有创意。‎ ‎⑸语言优美,富有独特的个性。‎ ‎ ‎ 四、教学建议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这部分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基础知识教学还要注意方法,把记、背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平常在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方面应引导学生要学会细心,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平时还应加强对形近字、同音字的辨别,切勿把过多的时间花在一些冷僻字和笔划较多较难的字上。2‎ ‎、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一直是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考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直接默写。②理解性默写。③情境运用或默写。评分标准明确规定,凡是写错别字的一律不得分,而试题在所要求填写的名句中,往往会有一两个容易错的字,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不能投机取巧,应牢固掌握好新课标规定的名篇以及不是新课标规定的篇目中的一些名句(甚至包括小学诗歌中的名句),对于这些要勤于背诵,对一些易混淆的字要经常对照检查,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整理工作,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教学,引导学生考虑词语,可从词的意义、色彩、范围等方面加以准确地辨析。强化对联与成语的训练,指导学生正确修改病句的方法,设计一些题目来检测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注重点滴积累,注重关注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现代文阅读部分 今年中考的现代文阅读《拥有爱的源泉》是与《温州复习导引》中的论说类作品相应的考核内容,“老主题、新材料”是本题的设制特点,依然是爱心的话题,但选择的是感恩的材料,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切近,学生目前感恩之情匮乏,缺什么考什么,这也将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中考制题的一个方向。‎ 题目的设计沿袭了议论文传统命题的一些特点,比如找论点、分析作用。但更多的是变化,其余两个题目分别是根据语境“想词填空”、“理解仿句”与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并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它的训练主要是立足于平时的基础知识训练。适当结合文体特点,回归生活、回归语感、回归基础是本道阅读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文写作品阅读题目的设置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的阅读理解,以言语的品析,句子的理解为着手,进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获得语感的同时获得一些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同时,试卷中阅读与写作有内在联系,使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在一起。《拥有爱的源泉》论述父母、朋友、师长等给予我们的恩情,需要我们感恩与回报,《乡村的泥土》讲述人与土地的关系,饱含着一种深情与眷恋。这与作文题“惜”形成一种深层的呼应:在我们走过的日子里,有太多的友情值得珍惜回忆,有太多的师恩、亲情需要珍惜与回报;还有大自然大度地把阳光、空气、水、泥土赐给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珍惜与感悟。人只能去热爱,去唱歌,去进行美好的创造和劳动,去沉思,沉思存在的源头,沉思无限时间和空间向我们暗示的神秘寓意,或者怀着感恩的心情进入睡眠……我们必须经过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才能拥有一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 教学建议:‎ ‎1、选择复习材料要立中足于学生生活,体现“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2、复习要立足于双基,语段阅读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他是语感、基础的升华。‎ ‎3、复习时要适当结合文体特点,设制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能力,有语感训练的招数。‎ ‎4、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提炼、归纳;学会思辨、运用。加强审题训练,注意答题方法的指导。‎ ‎5、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初三课外阅读的确没有太多时间,但肯定会做到很多语段,老师不妨在做语段前树立一种积累意识,引导学生在做语段的同时,也顺便积累一些写作、拓展知识面的材料,这样对考试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 今年温州中考一个新的变化是将诗歌赏析从积累运用中分离出来,和文言文重组构成古诗文阅读这一新的板块,这更合理,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Ⅰ、诗歌鉴赏 中考时的诗歌鉴赏题,大多选用短小精悍、写景抒情的诗句,考查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二是艺术形象的赏析;三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赏析;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 教学建议:在平时的日常古诗文教学中要结合中考的考查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强化训练。‎ Ⅱ、课内文言文 学好文言文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但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中考的考查目标:(1)理解 常用的文言文词语的意义。(2)理解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流畅地翻译浅易文言语句(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价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 课内文言文教学感触:‎ 在教学备考中,仍然应当把诵读放在首位,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届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其次,还应将文言文词语的积累,归纳落到实处,并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一词多义的词语进行逐句逐篇的完整归纳梳理,对文言虚词的理解,主要应当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去把握,文言虚词量不多,但使用频率比较高,而且灵活多变,复习是应对常用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及意义进行归类。教师还应将答题方法讲解到位,学生对于文言文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牢固,文言常见句式(尤其是省略、倒装句)还应多渗透,以有助于学生对句子及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学中还应多采用比较法,或文章与文章的比较、或句子与句子的比较等,从而唤起学生对前后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连贯性教学。此外,课内文言文的知识点必定在课文中学过。中考中出现的大部分文言词语和句式,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我们完全可以从已知的信息中寻求解题的途径,而不是光凭借题海战术来“拔苗助长”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Ⅲ、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考查,要求学生能读懂浅易文言文,这个“浅易”可作如下的理解:①词语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语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一般性词语活用③以叙事、议论为主,不包括专业的学术著作④涉及的内容有较强的独创性,无须了解复杂的背景。在一般情况下,中考设计的题型有:①解词②翻译③停顿④选择⑤分析⑥评价。‎ 题目设计符合考生的心理认知和知识储备的要求。‎ 课外文言文教学建议:‎ 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首先要重视积累,其次要懂得迁移。选择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内容要好,难度要适宜,题型要重新设计。切忌:①照搬陈题,缺少原创②机械训练,湮没性质③训练无序,缺乏效度。‎ ‎(四)作文 进入初三,最可担心的当然是作文了。写作不仅是学生心中的最大困惑,也是教师教学的最大难题。面对今年温州中考题以及评分标准,我结合自己中考作文教学的实际淡淡。‎ 看今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会感到似曾相识,觉得以“惜”为题写作并不难,有东西可写。的确,这样的题目我们是无法猜准也无须猜到,但在写作训练中都已写过。比如我让学生写过《错过》、《这日子难忘》、《珍惜______》、《一路有你》等等,这些都是本题的写作范畴,只不过我们是否点拔到位,写一篇是否就在脑中烙下一篇。‎ 再来反观一类作文的评分标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有新意;样本231篇作文中,一类只有12‎ 篇,很多文章只停留在原始生活和感情的基础上,缺乏将潜在的智慧激活,把深层的理性挖掘。为避免我们的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讲大话,讲空话,讲套话,讲鬼话,我们教师总是明确要求或适当暗示学生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自己的情感体验,很多考生的作文只是反映原生的喜怒哀乐,缺少对生活的取舍,概括,提炼,变异,很难升华为个性化的情采和智采。写感性的生活是写作基础,是写作的“初级阶段”。贴近学生的感性生活当然好,然而,我觉得其实写得最好的文章不是写实性的。作文的差距,不仅仅在感性的经验层次上,更多的是在深层的理性智慧上,光有感知的情感,还是很不够的,还得有意志、有智慧、有理性。要选择一个触发点,让自己的思维火花迸射,要寻找一种异样思维,让自己的思想标新立异;要联系一些其他事物,让自己的视野开阔豁朗;要阐发一个道理,让自己的看法得以表达;要抒发一种感情,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渲泄;要寻找一种物外之趣,让自己的情操得到了陶治。如此,我们当让学生的写作实践基于“体验生活”。“体验生活”高于“感受生活”,在“体验生活”中,写作主体肯定有感悟,有触发,有思考,有必定对“生活经验”的超越,有“问题”、“情景”、“情感”、“思想”的生成。文章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执著地热爱生活,细心地观察生活,真诚地体验生活,严肃地反思生活,才能写出至情至性之文,才可以获得一类文章。‎ 我是如何进行作文训练呢?我的做法是每个星期固定两课时,利用范文佳作、典型评讲等步骤进行。抓准了“动情点”“思考力”“结构布局”“语言”和“书写”五个要素一一落实。比如落实写作“动情点”这一要素,写作前我重温《背影》《散步》等名篇佳作,让学生顿悟为什么作者要把着力点放在几处“背影”上,这与“父子情深”这一中心有何关系,为什么作者把一家人散步时出现的分歧作为详写,这又跟“尊老爱幼的责任感、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这一中心有何密切关系。然后根据这一要求进行限时写作。作文讲评课上,我筛选两篇优秀作佳和两篇在“动情点”上刻画的不是那么细腻和突出典型病例文打印发给每个学生,课堂中着重引导在学生例文事件或场景的描写中,细节描写的发力点该定在哪里,怎么让动情点处写详细写出真情写出感人,用哪些描写方法或写作手法进行组合更合适,其他几个要素做法同样如此。其中作文书写要求是贯穿于每个要素的训练中。‎ 初三下册更应侧重于散文的训练,因为我教过许多好学生在中考考试 中写散文得高分,但散文不是人人可以写好。应试作文毕竟是应试作文,它与文学性写作不同。我觉 得应试作文一定要做到:1、注重点题,结构清晰;2、有内容,有具体感人的情节;3、开头、结尾的语言要优美、,新鲜;(4)书写漂亮,不乱涂画;5、字数要比要求字数再多些。‎ 九年级上册,多写入格文,按中考的评分标准要点点点落实强化。‎ 九年级下册多写成品文,努力引导学生追求生动、形象、有文采的语言,适当训练的同时一定要回顾修改原有的写作素材,做到改一篇成一篇,量不在多,反复改写,达成一类文。‎ 强化合作意识,共同研究探讨 同备组老师要全力以赴,研究《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时捕捉中考信息。要将具体任务分工到人,编写材料,要用好材料,夯实基础。尤其是最后阶段要把有效的训练提升到一定层次。同时要加强学法、考法研究,探讨如何避免因失误则失分。‎ 只要我们每位教师本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就一定会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充满自信,取得好的成绩。我坚信在广大初三语文教师努力下,苍南县初中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