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ID:560746

大小:154.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 语文试题 ‎(满分1 2 0分,考试时间1 2 0分钟)‎ 一、古诗文(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 2分)‎ ‎1.默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4分)‎ ‎ ’ 。‎ ‎ ’ 。‎ ‎【答案】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直接默写。默写时注意“仞”“羌笛”“度”的正确书写。‎ ‎2.填写空缺的句子。(4分)‎ ‎ 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 ②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 ③身无彩凤双飞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 二首》)‎ ‎ ④上善若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传统文化·《老子》) ‎ ‎【答案】①惟吾德馨 ②虽乘奔御风 ③心有灵犀一点通 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记忆型默写。默写时要注意“惟”“馨”“乘”“御”“灵犀”的正确书写。‎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 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 。‎ ‎【答案】①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型默写。除了要注意“蒸”“撼”等字的正确书写,还要求考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4 ---5题。(4分)‎ 牡 丹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 【注释】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4. 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2分)‎ ‎ ‎ ‎【答案】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答本题,要在阅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诗中“占断城中好物华”“千娇万态破朝霞”,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性回答。‎ 5. 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来源:学§科§网Z§X§X§K]‎ ‎ ‎ ‎【答案】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诗人以洛神喻牡丹,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分析。诗人写牡丹,却联系洛川女神,以洛神喻牡丹,描绘了牡丹千娇百媚的姿态,抒发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8分)‎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 A.薄暮冥冥 狐裘不暖锦衾薄 ‎ B.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 C.则有去国怀乡 乃记之而去 ‎ D.把酒临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色;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 ‎【答案】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4分)‎ ‎ ‎ ‎【答案】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选段中“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于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6分)‎ ‎ 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文赐金帛 。‎ 又有兰子由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而拟戮之,经月乃放。‎ ‎ (选自《列子·说符》)‎ ‎ 【注释】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②干:求见。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④属:联结。⑤庸: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 A.以技干宋元 何以战 ‎ B.弄七剑迭而跃之 花之君子者也 ‎ C.拘而拟戮之 学而不思则罔 D.经月乃放 乃不知有汉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凭借/凭借;B.代词,代指剑/结构助词“的”‎ ‎;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才/却。‎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 ‎ ‎【答案】这个人一定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请求觐见,又希望得到我的奖赏。‎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11.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2分) ‎ ‎ ‎ ‎【答案】示例:不赞同。宋元君作为一国之君喜怒无常,高兴时赏赐艺人金帛,不高兴时就随便关押百姓,处以极刑,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文段可知,宋元君对待同样的艺人却有不同的态度,作为一位君主却喜怒无常,不懂得体恤百姓,这种行为是不值得肯定的,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表述,合情合理即可。‎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 4题。(10分)‎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来源:Z#xx#k.Com]‎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 ‎ ‎【答案】鲁迅先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陪客人上;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家人很小心怕打扰鲁迅先生休息。‎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来陪客人;第二至第十一段写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进行写作,直到清晨才睡下,家人怕打扰先生休息总是很小心。‎ ‎13.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 ‎ ‎【答案】“整整齐齐”“压”体现了鲁迅先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从细节处还原和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彰显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态度。‎ ‎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加点词语“整整齐齐”是形容词,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书桌是干净整洁的,“压”这一动词从细节处体现出鲁迅先生的写作习惯。‎ ‎14.作者为什么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这一细节?(4分)‎ ‎ ‎ ‎【答案】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才人睡,同时体现出家人对鲁迅先生的写作工作的认同与尊重,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保姆之所以“吩咐海婴轻一点走”是因为此时鲁迅先生刚刚睡下,家人不希望打扰先生的休息,而作者将这一细节放在文章中,从侧面反映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家人对先生工作的支持与尊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18题。(16分)‎ 母亲的唠叨 宋向阳 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做教师。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来了,把他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过了一阵,母亲将饭端上桌子,见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起来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咋着?往后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我说话呢,你明白没?‎ 春生赶忙爬了起来,嘴里答应着: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你知道啥?成天吊儿郎当的,你知道啥?当老师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行?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春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妈,您放心吧。‎ ‎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她猫下身子,把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遍,嘴里还说:看看你,鞋带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不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春生看着母亲头上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然酸酸的。‎ ‎ 春生结婚后,搬迸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只要一有机会,母亲的唠叨依然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回到老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儿啊,跟你的媳妇闹意见了?‎ 春生说: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好日子过够了?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 ‎ 春生道: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吐沫星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即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打。说完便伸过手来。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母亲叹了口气,手缩了回去。‎ ‎ 儿啊,咱娶了媳妇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气的,明白吗?母亲说。‎ ‎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嗓子已经沙哑,才把他推出了门。‎ ‎ 妈,我还没吃饭呢。春生委屈地说。‎ ‎ 回你媳妇那里去吧,她也肯定饿着呢,给她做顿好吃的吧。‎ ‎ 我在您这儿住不成吗?‎ ‎ 你想让我唠叨一宿啊。‎ ‎ 春生赶忙逃了。母亲在后面大声喊道:儿啊,慢点走。春生听着这话,眼里湿润了。‎ ‎ 若干年后,春生当上了镇中学的校长。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挨唠叨的机会更多了。‎ ‎ 一天,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转学的事,到他家串了趟门,留下一件精装的白酒。客人走后,母亲阴着脸站在了春生面前。春生拿起车钥匙想走,却被母亲拽住了。‎ ‎ 妈,我还有事呢。春生满脸不自在地说。‎ ‎ 母亲平静地望着他,不紧不慢地说:你长本事了,不想听我唠叨了,是不?‎ ‎ 妈,我真有事。春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你糊弄谁呀?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 ‎ 春生放下钥匙,让母亲坐在对面,还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母亲指着那一件酒开始 A (数落 责骂)起来,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春生耐心地听着,胸中潮起潮落。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唠叨结束了。‎ ‎ 春生说:这是名牌酒,我还想让您尝尝呢。‎ ‎ 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要那样,妈喝了它心里也不舒服啊。春生点点头,把酒送回去了。‎ ‎ 很多年过去,春生顺顺利利地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只要有空,春生就会坐在母亲的对面,默默地望着她,眼神里充满期待。‎ ‎ 妈,您能再唠叨我一回不?春生不住地呼唤着。‎ ‎ 母亲被镶在镜框里,一言不发。‎ ‎ (选自《漫·阅读》)‎ ‎15.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到A处,并简述理由。(2分)‎ 最恰当的词语是 ,理由: ‎ ‎【答案】数落 “数落”有列举过去的过失去、加以指责的意思,符合后 ‎ 文母亲“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的意思,同时语气不如“责骂”那样重,用在此处更合适 ‎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选取的词语意义要与文章内容、情感相符合。本题中“数落”更符合唠叨的意思,“责骂”语气过重,用在此处并不合适。‎ ‎16.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唠叨”?(4分)‎ ‎ ‎ ‎【答案】母亲的“唠叨”伴随着春生成长:刚开始工作时,母亲唠叨春生让他做一个好教师;结婚后,母亲唠叨春生要疼爱妻子;当上校长后,母亲唠叨春生要清廉为官。母亲的唠叨是母爱的表现,是对春生的谆谆教诲。‎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唠叨”这个词反复出现在文章中,文章中的情节都围绕母亲的“唠叨”展开,这种唠叨是母爱的体现,饱含了母亲的谆谆教诲。‎ ‎17.文章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4分)‎ ‎ ‎ ‎【答案】文章最后两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了文章题目“母亲的唠叨”;从内容上来讲,揭示了母亲离世的现实,表现出春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分析段落的作用,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从结构上来讲,最后两段作为文章结尾照应了题目,总结了全文;从内容上来讲,揭示了母亲离世的现实,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8.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中通过“要回小人书”“给钱买书”两件事,也刻 画了一位可敬的母亲形象。请分析两位母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 ‎ ‎【答案】相同点:两位母亲都对孩子充满慈爱,朴素而崇高。不同点:本文中的母亲更善于沟通,而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则是瘦弱而不善言辞的,她的爱是无声的。‎ ‎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两篇文章中“母亲”‎ 的形象,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梁晓声《慈母情深》中刻画的母亲是内敛的,她的爱是无言的,而本文中的母亲则更为亲切,懂得沟通交流,两位母亲都善良质朴,对孩子充满慈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 22题。(1 4分)‎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陈众议 ‎ ①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行万里路易,读万卷书难。何也?人生苦短。去掉稚童和老弱时期,加之各种各样的难违难却,“好日子”所剩无几。因此,无论对谁,读什么书其实是最可究诘,也最为重要的。钱锺书说过,所谓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商量培养之事。深长思之,学问乃教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说穿了还是人生短暂,就读书的学问而言,没有时间可供浪费。这是一层涵义。关乎读书的另一层涵义是塞万提斯一言道破的“读什么书,成什么人”。我辈从小大量阅读中外红色经典,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的作品,以及《北宋杨家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之类,也就形成了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反之,设若从小浏览的尽是些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结果可想而知。‎ ‎ ②当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些人看来,《红楼梦》是儿女情长,《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权谋”与“暴力”,《西游记》是神话或童话,与志怪小说几无差别。换个角度看,《红楼梦》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一曲挽歌,是一部宣扬出世的杰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承载了中华文化释道儒之外的另一重要精神:侠义。《西游记》则表面简单,实则不然,它对文化和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关键是怎样历史地、理性地、多方面地看问题。这就是经典的丰富,也是经典的魅力。‎ ‎ ③我在不同场合经常听到这样一个问题:书这么多,孩子们该读什么?是啊,仅我国每年就产出数十万种纸质图书,其中文学作品就有上万种,网络文学几乎不可计数。汪洋大海中取哪一瓢哪一粟至关重要。我的做法是有所读,有所不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经典上。这又牵涉两个问题,什么叫经典,为什么读经典。首先,经典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但主要是现实的;其次,经典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但主要是民族的。经典并非一成不变,它取决于时代社会和个人取舍。举个例子,我们说鲁郭茅巴老曹是经典,但也有人说张爱玲、徐志摩、周作人、林语堂是经典,但只要将他们置于民族存亡的历史背景,孰是孰非、孰重孰轻也就相对明了。‎ ‎ ④关于为什么读经典,还需要补充以下几点: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常读常新,这也是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反复强调的。这是由经典的丰富性所决定的。它们不断被时代激活,同时激活我们的心性:对真善美的追求。二、经典对历史和生活做出多重判断,可以成为借镜。三、经典是民族语言传承、发展的载体,同时民族语言成就了经典。它们潜移默化地造就和丰富我们的生活,因此也是我们思想、审美的基础,是价值观的基础,同时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纽带。‎ ‎ ⑤读书需要选择,需要披沙拣金、取精用弘,即在前人确定的经典谱系基础上筛选、增删和确定时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经典。这就需要精读,甚至不断重读经典。当然,有时间泛读杂书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泛读杂书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经典、守护经典。所谓“阳光下没有新鲜事物”是因为缺乏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必定是“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 ‎ (选自‎2017年4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9.下面是“取精用弘”的书法作品:‎ ‎ ‎ 在书法五种基本字体中,该作品字体属于 ,其中“弘”的读音是 。(2分)‎ ‎【答案】隶书 hóng ‎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知识和字音。“取精用弘”这四个字是隶书,弘-hóng。‎ ‎20.第①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 ‎ ‎ ‎【答案】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作者列举了从小大量阅读的中外红色经典,诸如鲁迅、茅盾、巴金等名家的经典著作,以及《隋唐演义》类的历史著作,又将红色经典与哼哼唧唧、风花雪月作对比,说明了阅读经典作品有助于形成某些气度和家国情怀。‎ ‎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可知,作者列举了鲁迅、郭沫若等名家以及《隋唐演义》等经典作品,又将名家经典与“哼哼唧唧和风花雪月”进行对比,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即可。‎ ‎21.结合④⑤两段内容,谈谈你对“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这句话的理解。(4分)‎ ‎ [来源:Z#xx#k.Com]‎ ‎【答案】“阳光下充满了新鲜事物”这句话是针对经典的阅读而言的,一方面,经典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会不断被时代激活,同时也激活读者的心性。另一方面,读者的态度也影响着经典作品的解读,读者在读书过程中能够有主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立场就可以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本题,要回归到原文中去,根据语段的整体意义进行分析解读。‎ ‎22.“读什么书”和“成什么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下面经典中任选一部,谈谈它给你的成长曾带来怎样的人生启迪。(4分)‎ ‎ 《论语》 《水浒传》 《鲁滨逊漂流记》‎ ‎《孟子》 《西游记》 《格列佛游记》‎ ‎ ‎ ‎【答案】示例一:《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这一人物在坎坷经历中表现出的刚毅、坚强不屈的品格让人钦佩至极。我深刻体会到,鲁滨逊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经历,与他的实干精神和坚强性格是分不开的。而我正缺乏这种精神和品格。我早已习惯了父母为我创造的优越条件。在学习中,我常遇到一些困难,但这点困难与鲁滨逊独自生活在荒岛上遇到的艰难险阻相比,是微足不道的。他能用双手创造奇迹,我为什么不能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呢?读过这样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英雄的传奇生涯后,我深深地被一个英雄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灵魂震撼着。那么从现在起,我应该坚强、勇敢,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美好生活。‎ ‎ 示例二:《西游记》。《西游记》热情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辛辣地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启示着我们------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示例三:《格列佛游记》。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的离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上的慧骃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骃国国王的故事。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我也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骃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本题开放性较大,可根据自身的日常阅读积累,阐释自己的观点。符合经典作品的主要思想,合情合理即可。‎ 三、写作(50分)‎ ‎23.题目:我在 ‎ ‎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