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中的合作教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中的合作教学

ID:513824

大小:11.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浅谈小学英语中的合作教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倡导“以人为本”的宗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对实际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富有创意和有实效的教学策略。它以讨论的形式为主,既可以有师生对话,也可以有生生对话。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更能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一、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觉、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要倡导学生动手实践、感知与体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合适的途径和方法之一。因为它能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生生间的实践、合作和帮助,共同体验成功,克服了两极分化,使人人都有收获,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处的能力。 新时代召唤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已经成为新时代人最需要的一种素质。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努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处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之适应社会的进步。 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小组间进行的良性竞争,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加快了孩子们的学习步伐,同时也为进入未来这个竞争的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方式   1.合理分配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 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所以必须要保证小组分配的合理。我在给学生分组时遵循的是“座次临近,优劣互补,平等竞争”的原则。 1)           根据班级的人数和座位的排列,将学生分成4--5人一个小组,这些小组成员的座位都是前后左右比较接近的,所以课堂上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2)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每个组都分配的有优等生和潜能生,这样实力均衡,既有助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又可以推动小组之间的竞争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3)           在小组之间开展激烈的竞争。在班级进行小组间的量化考核,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课上的学习还是课后的复习,都以小组为核心,最大限度得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使整个班级呈现一片和谐竞争的局面。 2.教师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不是语言的输出者,而是语言的指导者。他们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他们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但作为指导者,教师不应听任学生自流,必须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为了组织好小组活动,每组应有组长,代表学生的意见,同时协助教师工作。他们是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与协调者。小组长可以由教师选派,也可由学生推选,还可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交际、合作、互动的关系,担当着“促进”的重任。 1)发挥教师的协调作用。教师要有效地将学生他们组织进一个有着共同主题的活动中,发挥创设学习环境、协作氛围和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使英语课堂产生活力,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小组对话,以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内部机制。 2)发挥教师的激发作用。教师是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发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组织者、调动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教师更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言语审美需要、言语交往需要和言语求知需要等。 3)发挥教师的监控功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听几组学生讨论,记录出现的典型错误,适时地指出学生在言语活动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并及时地更正,帮助学生走向成熟。 4)发挥教师的反馈作用。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和小组集体的成果给予测试和评估,及时提供反馈和帮助,有助于调整和反思。 3.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的追求是达到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体目标,所以教师必须建立一个合理、能持续激发小组成员学习热情的特殊的评价机制,确立一个能促使学生在小组中不仅个人努力并且乐于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以体现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赞扬的话可以多样,如 “Wonderful!”、“Your oral English is very good!”、“ Your voice is really beautiful!”、“Your group is the best. Congratulations!”等,对于那些差生的回答或简单的对话表演之后,更要热情地迎合,给予突出的表扬,有些时候还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就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重在过程,不能只看结果。评价的内容应分集体和个人评价两个基本部分。 1)集体评价。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或班级为整体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以集体的活动组织工作即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整体工作评价为主,从中反映学生集体及个人素质状况。评价内容可包括:制订具体活动的计划与落实;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协调关系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活动中与有关人或集体的沟通;集体工作效率;活动结果等。 2)个人评价。它指学生对个体参加活动的表现及收获进行的评价。它应包括:参与的态度;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独立性和创新精神;角色的成功性等。 总之,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估时要把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有利于小组成员认识到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   三、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实施的范围   1.在预习中开展合作学习 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预习是语、数这类主科应做好的工作,其实不然。我认为英语预习 既减少课上花在单词教学上的时间又学生在课上创设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可是集体的力量却是无法估计的。采取小组合作进行预习,你不会的我会,我不会的他会……学生五人一组开展合作预习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北师大五年级上册 Unit 2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极其简单:会读新词、读通句子、了解大意。课堂上经过5分钟的提前预习,孩子们已经可以熟练的读书课文和单词,其下来操练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都为我大容量的课堂内容打下了坚实基础。 2.在课堂学习中开展合作学习。 “在探究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走向成功”是我在教学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五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分角色朗读、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力较长时间地处于高涨、积极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探索的快乐中,学生会更加团结积极,使得优生带动潜能生,达到最后的共同进步。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对话和短文需要学生练习,如果仅仅是老师跟学生之间的操练,那么既单一又浪费时间,学生的小组活动就可以充分弥补这个弱点。 比如在学习买东西的对话场景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演练,很多小组用到了很多课本外的句子,编排出来的对话各不相同,看到的人都会赞不绝口。在对话操练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的协作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对英语的兴趣自然是与日俱增。 3.在复习学习中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很可能经常会在下堂课上发生"不消化"现象。我们知道,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光靠一节课几十分钟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的新词、新句,课后及时复习操练是必须的。如果课末只是告诉学生一句:这课要复习!那么不少学生最多只是形式化的读一下就罢了,有的甚至不去理会教师的好意。我让学生们合作复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复习单词。首先我要检查组长的掌握情况,然后由组长来检查他的组员,列成表格交给我。第二天我就会针对组长的检查进行小组抽查,一般每组抽1—2名学生进行单词提问。或者采取听写单词的方法,评出写得最好组和写得不好的组在量化表上实行加减分。这种竞争激励了学生,因此学生在背单词时都非常起劲,效果也非常的好。 2)课文对话的复习。主要是分角色读对话,但要确定听众,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每小组中必有基础差的学生,这时就是他听、模仿对话的好机会。这样互补复习,克服了老师照顾不到的弱点,便于全面复习。 当然,除此以外,合作复习的方式还有许多。只要学生提出好的办法,我便会在班级里推广,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团结协作,人人参与,合作学习的外语课堂摆脱了“匠气”和“死气”,充满了“生气”和“灵气”,让孩子们在探究中感受到了快乐,在合作中体验到了成功。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