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同成长)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教研-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同成长)

ID:508662

大小:20.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撰写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故事引入——《留一只眼睛给自己》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向宫本拜师学艺时,曾就如何成为一流的剑客请教老师。柳生问:“以徒儿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答:“至少10年。”柳生一听10年太久,就说:“如果我加倍努力练剑,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笑了笑:“20年。”柳生又说:“我再付出一倍的努力练剑,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叹了口气答道:“如果这样的话,你只有死路一条,哪里还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越听越糊涂。这时宫本说:“要想成为一流剑客,就必须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一个剑客如果只注视剑道,不知道反观自我,不断反省自我,那他就永远成为不了一流剑客。”宫本不愧为一流剑客,让柳生茅塞顿开!  学剑如此,教育如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是如此。如果一位教师只顾埋头教学,默默耕耘,既不抬头看看“路在何方”,也不回首反思“来时的路”,那么,他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超越和自我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引导教师“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以促进专业化成长呢?撰写教育叙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撰写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个话题。二、何谓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流行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说简单一点,教育叙事就是指教师们把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加上理性的反思。  教育叙事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教师自我反思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面对教学情境,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保持一份敏感;以反思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探究教育实践的各种问题,经常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就是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撰写教育叙事无疑是让教师“留一只眼睛给自己”;撰写教育叙事,无疑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教育叙事文本则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教育叙事文本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写在教之前,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是预期;教育叙事文本则写在教之后,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结果。教育叙事文本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但是它们的区别也正体现了教育叙事文本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教育叙事文本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教育叙事文本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3、三个层次情景层:对教育、教学过程和细节的描述;经验层:对情景知识的讨论,对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理论层:情景中的具体经验在更大的教育、教学范围内的普遍性意义和价值(启示、经验、教训)。三、叙事:叙何事  虽然教育叙事研究主张教师讲述身边的故事,但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教师述说的对象,因此,所叙之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问题性  教育叙事不是“记流水帐”,不是简单地把一段时间或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教师应该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叙教育情境中发生的真实事情。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或多或少地感受和体验到一些难以忘却、留有深刻印象的事情。这些事情或令人振奋、激动,或令人感慨、惊讶,或令人不安、悔恨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通常表现为某种矛盾、问题。有矛盾、有问题,就有它产生的特定原因。面对矛盾、问题的产生就要有一定的应对策略,有一个经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也就有一定的结果。这些表现为某种矛盾、问题的事情,一般来说就是具有研究价值的事情。教育叙事自然应该叙述这样的事情。教师要留意、认识、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发现并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就教学方面的问题说,教师可以叙述的事情,可能是课堂上出现的教师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可能是教师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遇到障碍;可能是教师的权威受到来自学生的挑战;可能是特定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机智得到施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正是在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一步步提高、走向成熟。2、客观性  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对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作某种技术性的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3、典型性  教育叙事必须注意教育故事的典型性,必须能引发人思考,对类似事件有应对、借鉴意义和价值。4、有效性  教育叙事还要注意故事的有效性,故事本身必须有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四、叙事:怎样叙1、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可以是教师本人在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语气撰写的“教育、教学事件”。* 叙述注意点(1)叙述要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特定教育背景;(2)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3)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冲突;(4)叙述要具体、特殊;(5)叙述要重视揭示人物的心理: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叙述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这种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论、个人教育信仰“附”在某个教学事件上,它促使教师在反思某个教学事件时,显露自己的个人教育理论以及个人教育信仰。(6)叙述时要正视自己所具有的一些偏见,不能陷于情感的宣泄;(7) 叙述要有一个照亮整篇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的,是从“实事”中“求是”;(8)叙述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顺叙:运用顺叙的方法要能够做到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悬念迭出,不能如“记账”一样平铺直叙;倒叙:这是先果后因的叙述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有一个让人惊奇、能够“吊人胃口”的悬念或超乎寻常的结果,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晴”; 插叙:就是在所叙述的事情过程中插入与本故事有密切关联,且能为本故事“服务”的另一个故事,这种方法的运用必须前后衔接自然,浑然一体。2、教育叙事体例的结构要素体例:条列式、实录式(1)条列式  从文章结构上看,条列式教育叙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标题  突出的事件;中心析离出来。* 背景  教育叙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主题和细节)主题:教育叙事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写教育故事首先要考虑这个故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细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评析(反思)  对于教育故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可来自于其他教师或研究者等)。  最简单的条例式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叙事 + 反思。在这两部分内容中,理性反思是重点,是点睛之笔:它以精练的语言揭示故事中蕴含着的教育智慧、教育理念。反思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最重要的一点,引申开来,深入挖掘。比如可以反思问题、矛盾是怎样出现的,怎样解决的;可以反思问题解决以后的效果如何,得到哪些经验和教训等。教师通常是经过反思以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然后把这个过程叙述出来,如果没有反思,没有反思后行动的改变,教师会无事可叙,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反思”成就了叙事;另一方面,教师描述教学生活中的事件,并不是为了留作纪念,或是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炫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叙述故事来“反思”自己及教学行为。教师叙述的故事本身蕴涵着教师的反思,通过叙述使教师又得以重新反思这些教育事件,在这种“双重反思”中,教师会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方式、价值取向,进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此意义上说,叙事又促进了反思,这也是叙事研究的理想所在,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   但需要注意的是:所反思的理论性知识不是外加的,不能“贴标签”,不能“对号入座”。叙事研究框架下的教育故事,其事例和理论不是“两张皮”,而是融于一体、水乳交融的。 (2)实录式  以事件展开的实际状况为核心,内容也涉及背景、主题、细节、结果,但表现形式不同于条列式。在撰写实录式教育叙事时,我们既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很鲜明地亮在故事中,比如,当时“我”是怎样想的,事后“我”又是怎样想的等等;也可以学习《论语》的写作方法,把你的反思、观点包含、隐寓在故事中,让人读后引发深思。《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的记录,是活生生的,是写实的,充满着日用伦常的生命活力,全篇采用因事而说的言说方式,故而可以说《论语》是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大家可以读一读《论语》,分析关于孔子的教育叙事的特点对我们撰写教育叙事会有所启示。(实录式教育叙事一则:《宽容如此美丽—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感》,五、叙事:应避免的误区误区1:教育叙事所叙的纯粹是故事,而无个人的反思、评价,无个性化的想法。误区2:教育叙事所叙的就是感人至深的事情。有些教师认为平凡的教育叙事写了没什么意思,叙述的故事要催人泪下,感动他人,所以,在故事中加入一些虚构的成分,让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事实上,这样做忽略了教育叙事的目的性。真正的叙事研究,不是非要那些感人的故事,一些平凡的故事中也蕴含着教育的真谛。误区3:教育叙事就是自我表彰或是自我忏悔。有些教师认为,叙述的事件一定要是非分明,要么是教学中获得的成功,要么是工作中的失误,如果不是,就没有记录的价值。其实,这些事情只是叙事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叙事应该来源于平凡的教学生活,凡是那些体现先进教育理论的事件都可以记录下来。误区4:教育叙事就是记录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其实,教育叙事的范围并不局限在课堂中,教师教育活动范围内发生的事情都可以用作教育叙事的素材。叙事的种类可以多种多样:从教育行为涉及对象看,可分为教学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从叙事主体看,可分为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从教师行为看,可分为生活叙事、思想叙事、课堂叙事;从叙事内容看,可分为教育行为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育行为对象。六、叙事:怎样开展1、 要勤于学  教师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促进专业化成长的准备和基础。虽然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不必像大学教授或教育理论专家那样要求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并直接运用理论开展教育研究,但是不等于说叙事研究不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理论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智慧,可以熏陶人们的气质和精神,可以提高人们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可以升华人们的思想和理念。因此,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对于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仍然是很有必要的。2、 要敏于事  在中小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感慨找不到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是由于教师长期忙于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各种问题缺乏敏感性,甚至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缘故。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以用于开展探讨的话题,比如,教育生活故事、学生成长个案、教师成长记录、教育教学对话、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案例等等。教育教学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成为叙事研究的话题,从而,在叙事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3、要善于思  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是教师进行叙事研究、促进专业化成长的根本要求。因为当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的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又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需要深刻的反思。因此,思考和反思是叙事研究的灵魂,教师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和反思,不仅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促进专业化成长。4、要得于法  教育叙事研究的范围甚广,主题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其叙事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种类,其叙事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类型;教师的工作内容有多么宽泛,其叙事研究的内容就有多么宽阔。这样看来,教育叙事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要求。的确,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叙事研究更具有弹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教师在开展叙事研究时就更能够体现现实针对性,更能够发挥创造性,这种方法也就更能为教师所掌握和运用,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老师们,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追寻光明。”在追寻光明中,让我们永远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谢谢! 附教育叙事一则:宽 容 如 此 美 丽—— 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感  事情就发生在一节一年级语文练习课上。  “我真想当个科学家”,“我真想考双百”,“我真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响亮而准确地把句子补充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开小火车,每人说一个正确的句子,看谁说得好!”各排同学纷纷举手。“我真想……”,一列小火车快速地开着。忽然,到一个小男孩那儿,“火车”停下了。我微笑着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小男孩,他抬头望了望我,终于小声地说:“我真想娶个老婆。”我听到他胆怯的声音,心里一愣,不相信他会说出这样的句子,但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不在全班引起哄笑,我便走下讲台,来到他身边,附下身来问道:“王郑,你刚才说什么?再悄悄说一遍,告诉老师。”这时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真想长大后娶个老婆。”他同位的小女孩听了大吃一惊,马上大惊小怪地想重复了一遍,我马上示意她不要大声宣扬,拍了拍男孩的肩膀,让他坐下。这事要发生在新课程改革以前的课堂上,我会火冒三丈,严厉地斥责学生思想不健康,说话不文明等等。然而现在,我的心情异常平静,没有发火,没有训斥,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火车继续顺利地开起来,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只有她的同桌听明白了)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正是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我没有对学生进行指责,而是心平气和地在课后和王郑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谈心。在教室门外,我蹲下来,微笑着轻轻地问:“王郑,能不能和我说说你当时为什么说了那一个句子?你现在有没有想出更好的句子?”他见我这样温和,一点也不紧张,笑着说:“那回我听我哥哥说的,一开火车我随口就说出来了。”“现在你还想出真想千什么?”“我真想当科学家!我真想考一百分!我真想飞上天!”他一口气笑着说了三个句子,看来他对同学们的回答听得非常认真,记得也很牢。他会说出三个句子,这堂课的学习任务他完成了。假如我当时没有给他留面子,训斥、指责,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他胆战心惊,我怒气冲冲,其他孩子也不敢乱动,教学还怎么进行,学习任务怎样完成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我想:孩子只是说出了自己听到的话,又符合句子的要求,我们没有理由指责,至于句子的思想内容,我想孩子幼小的心里肯定是一片空白。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我们应引导学生去分辨是非对错,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这才是教书育人的关键。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天真可爱的小孩子来说, “良药何必苦口,忠言又何必逆耳!”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说有错误的同学是‘石”,那么教师就要做让“石”臻于完美的“水”,因为只有这样,粗糙的石头才会被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何况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故意要出错。 引文来源  教学教研-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同成长)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