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高考之文言文翻译课件(133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战2021高考之文言文翻译课件(133张PPT)

ID:505667

大小:1.59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 一文通一文通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纲解读   (1)翻译题作为必考内容,形式会保持相对稳定。   (2)仍然会注重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综合考查。   (3)分值方面全国卷近几年稳定在10分。 备 考 指 南 文言文翻译考查热点 对常见实词的考查 对常见虚词的考查 对词类活用的考查 对特殊句式的考查 对固定结构的考查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信 达 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 ①要一一对应。 信——不走样(译文要符合原意,不歪曲,不遗漏) ②要重视句式。 达——无语病(译文要合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③要揣摩语气。(对原文的语气进行重点理解) ④要贯通文意。 雅——有文采(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要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 二.要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翻译时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这三个方面,高考的要求着重在前两个方面,尤 其注重第一个方面“信”,也就是对原文的准确理解。   考场翻译基本原则: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  语言畅达 二、翻译技巧   (一)直译   1.换   即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 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二、翻译技巧   (一)直译   1.换   即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 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例①,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 ”。 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 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 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例②,“总角”,男女幼童的头发扎成两个髻如羊角,是幼儿的特 定称谓。 翻译时要将“总角”换成“              ”。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例③,“既望”为           。翻译时就应换成现代的说法。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例④,“六合”,本来是“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但翻译时要 更换为“            ”。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 《岳阳楼记》)   第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      ”。                                  “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       ”,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 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 垂拱”“弱冠”等。       第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      ”。                                  “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       ”,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 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 垂拱”“弱冠”等。       2.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 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2.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 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 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 双音节词。  如:   ①项王则受璧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鸿门宴》)   译:__________________                                          例①,“受”“璧”“置”“坐”,分别应译为“接受”“玉璧”“ 放置”“座位”。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2016·北京)   译: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2016·北京)   译:___________________                                          例②,“量”“应”“归”分别译为“估量”“应对”“归顺”。   译:____________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例③,“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2016·全国 卷Ⅲ)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2016·全国 卷Ⅲ)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④,“极”“陈”“弊”“语”“斥”都可补为双音节词,译为“极 力”“陈述”“弊病”“话语”“指斥”。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句子成分,翻译时要根据具体 情况补出来。   ①问之,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例①,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 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①问之,_________________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也。”       ② 以(之)为轮。(《荀子·劝学》)         ② 以(之)为轮。(《荀子·劝学》)   例②,这里介词“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翻译时应该补上。 即“以(之)为轮”。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的情况十分普遍,要结合前 后文分析,看省略的宾语指代的是什么,在翻译时补出。    ③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 石《游褒禅山记》)   例③,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了一个分句,指的是“ 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 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③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 石《游褒禅山记》)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例④,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 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 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译出 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⑤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鸿门宴》)   ⑥赐之(以)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⑤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鸿门宴》)   ⑥赐之(以)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例⑤、⑥,分别在“军”和“之”后省略了“于”和“以”。 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 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 况补出。         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 ”“回”等。如:   ①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     ①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归有光《项脊轩志》)   例①,“四”是数词,用在动词前面,要补出与动作有关的量词“ 次”。      ②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②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例②,“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的“九十六岁”。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 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例③,“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3.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 同,翻译时,应按现代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 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短语后置等。如: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译:                               !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                               !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译:                               !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                               !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 “甚善矣”“甚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 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 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不译。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                                   。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                                   。   例①,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 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                                  ?   例②,“何厌之有”,翻译时将“何厌”放到“有”的后面,即“ 有何厌”。“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      ③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 济。(2015·全国卷Ⅰ)   译:                                      。      ③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 济。(2015·全国卷Ⅰ)   译:                                      。   例③,翻译时将宾语“吾”放到动词“索”的后面,译为“索取我”。      (3)定语后置   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                                      。   例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 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前面。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                                     。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                                     。   例②,“可使报秦”是修饰“人”的,即“可使报秦之人”。翻译 时把定语“可使报秦”放到中心词“人”的前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 容易混淆。区别的办法是: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 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 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 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 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                                   。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                                   。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                                   。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                                   。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                                   。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                                  。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                                   。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                                   。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                                  。   ④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                                  。   在上面的例①、例②、例④中,“于时”“于余”“于南亩”“ 以事”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告”前作状语, 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 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有时置于动词之前作状 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           有时在文言文中,数词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而现代汉语则 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   译:                                   。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   译:                                   。         例①,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 驾”的后面。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                                     。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                                     。      例②,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      译:                                      。      例③,“再”译为“两次”,并放到谓语“击”的前面。 ④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司马迁《鸿门宴》)     译:                                      。 ④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司马迁《鸿门宴》)     译:                                      。     例④,“三”译为“再三”,并放到谓语“举”的前面。   4.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 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                                   。     例①,“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 徒通其意。(贾谊《过秦论》)   译:                                   。   例②,“齐明、周最”等均为人名,应该保留。    ③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                                     。        例③,“褒禅山”“华山”为地名,“唐”为朝代名,“慧褒”为人名, 翻译    时要保留。 5.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 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削。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 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例①,“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 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 例②,“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③,“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例④,“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 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例⑤,“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例⑥,“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 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例⑦,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 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⑧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⑧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例⑧,“也”是句中表舒缓语气的助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二)意译   对使用互文、对举、比喻、借代、婉辞、用典等修辞手法 的句子,宜用意译。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 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 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                                  。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例②,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 人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 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 翻译。以下几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                                     。   ④通五经,贯六艺。(范晔《张衡传》)      ④通五经,贯六艺。(范晔《张衡传》)       译:贯通五经六艺。       这些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 的意思。组合时,把同一成分放到一起,再翻译。      2.对举   我们了解“对举”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 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 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例①,根据“无”的意义,可以推想相应位置上的“鲜”也是“ 没有”的意思。全句可译为“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兄弟”。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 官传序》)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 官传序》)   例②,据“兴国”与“亡身”意义相反,可推出“逸豫”的词义应与 “忧劳”相反。全句可译为“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 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必然的道理”。   3.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                                   。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                                   。   例①,“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 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 固的城防”。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译:                                      。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译:                                      。       例②,“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 ”“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4.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 如列传》)   译:                                     ?   例①,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 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 为“平民百姓”“百姓”。 类似的还有“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 等。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                                。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                                。       例②,“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指代用丝线和 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             又如:“杏坛”代“教育界”,“朱门”代“富贵人家”,“社稷”代“ 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故乡”,“祝融”代“火灾”,“纨袴” 代“富家不肖子”,“明眸皓齿”代“美人”,“笔墨”代“文章”,“而立”代 “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 在朝”“在野”等。   5.婉辞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 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 以了。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例①,“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 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6.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                                    。      6.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                                    。       例①,“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 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 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 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译:                                    。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         译:                                    。   例②,“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 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到狼居胥山,封山而还。所 以应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                                      ?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                                      ?       例③,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 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文言固定格式翻译   知识清单   文言固定格式大致可分成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 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①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如: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何所……?(所……的是什么?)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如: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 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④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之死》)   ⑤孰与……?(与……相比,哪个……?)   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 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安……乎?(怎么……呢?)   如: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       2.表示反问   ①何……(也)哉?(怎么能……呢?)   如: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②何……为?(……干什么呢?)   如:何辞为?(《鸿门宴》)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④顾……哉?独……哉?(难道……吗?)   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 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如: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   ⑥安……哉(乎)?(……哪里呢?)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⑦不亦……乎?(不是……吗?)   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逍遥游》) 3.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直(恃)……耳!(只不过……罢了!)   如: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寡人之于国也》)   ③一何……(多么……啊!)   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④可谓……哉!(可说是……啊!)   如: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4.表示揣度   ①其……欤?(恐怕……吧?)(兼表反问)   如:其可怪也欤?(《师说》)   ②……庶几……欤?(……或许……吧?)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孟子二章》)   ③无乃……乎(欤)?(恐怕……吧?)   如: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求,无乃尔是过与?(《论 语·季氏将伐颛臾》)   ④得无……乎?(莫非……吧?)   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5.表示选择   ①其……,其……也(邪)?(是……呢,还是……呢?)   如: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 ②……欤(耶、乎),抑……欤(耶、乎)?(是……,还是……?)   如: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祭十二 郎文》) 6.其他   ①唯……犹……(唯独……还……)   如: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②载……载……(一边……一边……,表并列)   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