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

ID:498547

大小:16.36 MB

页数:39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1.议论文阅读 复习目标 (1)复习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 题技巧。 (3) 学以致用,提高议论文阅读与欣赏 水平,增强信心。 复习策略之一:了解议论文主要考点 1、概括中心论点 2、辨析论据及表达作用 ;补充论据 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4、 梳理论证思路 5、赏析议论文的语言 6、筛选相关的信息 7、文章开头结尾及关键段落的作用 8、感悟启迪 议论文三要素: 论据的类型: 常见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论点 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的方式: 引论(提出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本论(分析问题) 立论 驳论 论证 考察题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么?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 • 先分清:论点和论题的区别 定义 构成 举 例 论 点 作者对 某个问 题的观 点和主 张 往往是一个表 示肯定的判断 句,是明确的 表态性的句子 提示性词语: 是、要、应该 注意…… 在错误中学 习,勇于尝 试,就有机 会获得成功。 财富是可以实现 幸福的方法,但 拥有财富不等于 拥有幸福。 论 题 作者所 要议论 的问题 词语或词 组 尝试错误 财富与幸福 • 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直接从文中找出,或能用简洁的 文字加以概括叙述。 • 解题思路 : • (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对所议论 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 (2)、从句式上看,是一个完整而明 确的陈述句。 解题方法:怎样找中心论点? 1、论点常出现的位置:⑴标题揭示 ⑵开头提出 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⑷结尾归纳 ⑸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2、论点的特点: ⑴是一个表示肯定陈述语气的判断句。 ⑵有明显的倾向性,旗帜鲜明的表述观点。 ⑶语言简洁。 3、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 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 练一练 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可口可乐。为什么?可口可乐不 仅味道独特瓶体更是独特:眼睛看着外观美,手掌握 着不滑脱。这个独特的瓶子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当 年,有一个叫路透的青年制瓶工人在与女友约会时, 非常欣赏女友穿的套裙,由欣赏产生联想,设计出了 瓶子的图纸,获得了专利,并且在1923年被可口 可乐公司用600 万美元买走了。正是欣赏激发了路透 的创造力,可见,欣赏十分重要。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 欣赏十分重要 练一练 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 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中的 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 成功。 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 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 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 诚恳,怎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 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 得事业的成功。 选文例举刘邦的事例,想表达的观点是: 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 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 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 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 不管春夏秋冬,坚持 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 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 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 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 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 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 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 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 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勤出智慧 二看开头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 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 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 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 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 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 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 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 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 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做老实人不吃亏 三看结尾 专题试做 •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 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 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中的观 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 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 有机会获得成功。(开头提出) 考察题型 1、辨别论据的类型 2、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 (同记叙文题目,紧扣论点) 3、为文章再补充或选择一个恰当的 论据 (根据论点选择) 1、论据: 2、论据的种类: 3、基本要求: 二、论据知识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典型的事例、历史事实、统 计数字等。 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律定 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等。 真实可靠,充分典型。 ①事实论据: ②道理论据: 问题: ★ 1、如何辨识、判断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论据有什么作用? 3、如何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1、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作 , 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2、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 了名著《史记》。 3、“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 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 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4、宋朝文学家苏洵 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 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1、概括要准确、全面,避免漏缺。 2、要把论点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关 证明论点的要素)写进概括的事实论 据内 3、基本格式为:何人+(论点要素) +办何事+最终怎样。 概括事实论据 问题: 1 、如何辨识、判断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 2、论据有什么作用? 3、如何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解题方法:辨析、补充论据。 3、题干:论据的作用 方法: ①充当文中论点的依据,增强说服力; ②根据位置判断:材料在前,则考虑是引出中心论 点;材料在后,则考虑是补充说明中心论点。 ③若是事实论据,则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 者;若是道理论据,则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 该段中例举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示例:①这两个事例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②引出中心论点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 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练一练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 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 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 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 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 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 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 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 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中考阅读材料 学贵质疑 ……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 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 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 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 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 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 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 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请同学们分析这则材料有什么作用?(证明了哪 个观点) 这则材料采用事实论据证明了“疑是建 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 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这一观点。 方法指导: 1、论据的作用: 2、思考角度:运用 论据,直 接论证 进而论证 。 支撑、论证作者的观点 分论点 中心论点 (事实/道理) 补写论据 公式是:某人+某事+结果 • 1)补写的论据要能证明观点。 2)补写论据的语言要简明、概括、连贯。 ((注意例句形式、字数、要求等。) (3)补写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典型性, 还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例,同时, 表述事例要准确,千万不能胡编乱造,张冠李戴。 (一般选用名人事例,有时也可选用凡人事例) 成功来自勤奋 …… 古人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这是对我们诉说着勤奋的重要性,勤奋 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虽然每一个勤奋的人 不一定都成功,但成功的人却一定出自勤奋。 在平常的生活中,总听到同学们抱怨,“为什 么我不是天才?”“为什么我不能成功?”其 实所谓的天才获得的成功,正是出于他们的勤 奋和努力。 (1)请你为文段选择一个 道理论据。 (2)请你为文段补写一个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中考阅读材料 ①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 造成我们。 ——王尔德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 于随 。 --韩愈 ③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 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 1、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 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 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 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 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 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2、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 头脑清醒; 3、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 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4、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 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 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 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 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5、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 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 “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着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勤奋的事例 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挫折的大小成 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 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 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每 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是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 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铸就了辉 煌的人生。 该段中用巴尔扎克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请你再写出 一个类似的事实论据。 示例: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凌辱,忍辱负重,写下了被鲁迅称 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传千古。 练一练 该段中用刘邦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请你再写出一个 道理论据和一个反面的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失败乃成功之母。 事实论据: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 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他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 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练一练 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 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中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 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 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 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怎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 赶快迁都回关中去 ……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 得事业的成功。 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挫折的大小成 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 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 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每 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是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 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铸就了辉 煌的人生。 请概括选段中的事实论据。(字数不超过20字) 示例:巴尔扎克直面挫折,战胜磨难,铸就了辉煌的人生。 练一练 考察题型 1.辨别论证方法的类型 2.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找准观点 表达效果 举例论证:作者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 证明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证明了……的论点,使说理更 深刻、透彻,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作者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 (段)……的论点,深入浅出、通俗形象。 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使之形成鲜明对照 突出(强调)了… …的论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答题思路: 判断方法 《低姿态进入》 ⑦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 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的必备条件。” 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唯有 “低”才会看得真切,看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 悟事物的真谛。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 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 题目: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 用? 答: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话, 有力地证明了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 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 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例题分析: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 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 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 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 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 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 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 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 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 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把人的“德”和 “才”分别比作“一张弓的木心位置”和“一张弓有力的程 度”,(1分)证明“德”“才”在决定弓箭“方向”和 “远近”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 浅显易懂。(1分) 考题训练一: 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李 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 况,就不能带领当地人民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毕 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 发明活字印刷术。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 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史记》。白居易如果不 亲自和百姓接触,熟悉人民的生活,就写不出《卖炭翁》等 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 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工程艰巨的京张铁 路……  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考题训练二: 列举李冰父子,毕升,司马迁等人的事例,有力地论 证了“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 由之路。”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有说服力。 练一练 此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刘邦注意在错误中学 习改正最终事业成功和项羽不直面错误最终失败作对比, 有力地证明了“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 成功 ” 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全面,观点更突出。 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 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 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他总会幡然醒悟, 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 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 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他难以放下身段, 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 死路一条。 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考查题型 1、文章某(些)段的论证过程。 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的? 3、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 为什么? 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 1、先弄清文章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是什么 2、结合文章对论点的具体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 了什么。(即分层次) 3、弄清文章使用了什么 (或论据)论证方法 4、弄清文章论证角度,是正面论证个还是反面论证 常见的典型思路是:⑴提出……的论点;⑵用……论证 方法和……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得出……结论。 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论证方法或论据概括+证明论点 专题试做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 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 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 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 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 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 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 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 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 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 最后以古谚作精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议论文语言 1、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的品析角度 (1)从限制性词语(状语、定语)的使用分析议论文语言准确严 密的特点。答题模式是:这个词语表示……意思,体现了论证 语言的严密性。 (2)利用关联词语的逻辑关系。增强语言的逻辑型,使论述的道 理更严密准确,富有说服力。答题模式是:这个句子有……的 逻辑关系,体现了论证思路的严密性。 (3)明确代词的指代范围、正确理解代词的指代作用。 2、鲜明生动特点的品析角度 (1)从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品析语言生动的特点 (2)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角度品析语 言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3、从叙述事实不具体,较笼统,品析语言简练扼要 。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 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 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 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 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 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 答案:强调了要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就得下工夫。 思路解析:本题考察反复使用某个词的作用。反复使用某 个词在议论文中一般是强调观点。相对一个段落,强调中 心句的观点。 专题试做 专题试做 ②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 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 们的最大部分, 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 业的读书。 .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大概”能否删去? 请说出理由。 不能删去。“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去掉 它就绝对化了,表述不严密,所以不能删去。 首段的作用: 格式1.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或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 点或引出论题 2.作为一个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 尾段的作用: 格式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3.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 专题试做 谈“忍” ①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 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 T恤衫招摇过市 ,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 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 处,以自励自警. 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从社会现象引出论题 感悟启迪 1、把握主旨:文章要表达什么意思,如果有链接材料 ,那么每则材料分别是什么意思; 2、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可能是写自己的学习、 生活,也可能是写你掌握的来自生活的材料(但要看 题干是否有这个要求,是怎么要求的); 3、体会思考:我读了文章以后有了什么思考 • 把上述三项内容综合起来,发生碰撞,连缀成文字, 组织并理顺语言。 专题试做 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说说对当今中学生阅读现状 的认识。 答案 示例:当今的中学生为升学而读书,既苦又 累,缺乏兴趣,阅读面非常狭窄,只能算是职业 的读书,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 未来的发展。 • 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 (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 习惯对你的影响。 示例一: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 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 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词汇量, 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示例二:写字潦草: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 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 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很苦恼。 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 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 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一.名词 ●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 居易; 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 友谊、方法; 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 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以上。 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 计算机; 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 黄昏; 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 二.动词  ●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 息、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 发生、出现; 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 重视、佩服;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 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 进、出、到、过、上来、起来;  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 53 动词 ●特征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 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 示动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 三.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 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 激动。 (形容词常常用在名词或动词的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如:不必说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我在慢慢地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55 形容词 ●定义 表示性质状态等 ●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2〕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3〕不能带宾语 〔4〕有小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早早 (5)少部分单音性质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词缀 56 动形区别 ●能否带宾语 动大多能,形否 ●能否受“很”修饰 心理动词、性质形 能 ●重叠方式:AA AABB(形) AA ABAB (动) 四.副词 ● 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 词。如:他很高兴。小明刚刚经过。 常用的副词有:很、更、非常、都、只、才、就、已经、曾 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 没、不,等等。 58 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 1)能否做定语 形能副否 2)能否受“很”修饰 性形能副否 3)能否作谓语 形能副否 4)能否后带“些” 性形能副否 五.量词  ●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如:个、台、条、双、对、群、类、米、 公里、吨、次、回、趟、遍等。 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名词的前边,如: 一本书、三杯茶;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 在动词的后边,如:去一次、说一遍、跑一趟 注意 六.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两、三、七、十、百、 千、万、亿、半”。 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 有的表示序数,如:第一、初二、老三。 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 分数,可用“增加了”或“增加到“;数量减少只能用 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 七.代词  ● 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 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 人、人家、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 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 谁、什么、哪(问人或 事物),哪儿、哪里、 (问处所) ,多少 (问数量)、多、 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 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 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 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 法功能;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 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八、连词 ●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常见的连词有: 和、跟、同、而、或、而且、虽然、 并且、但是、如果、只有、只要、 因为等。 九.介词  ●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 式、目的、比较等。     如:从今天起、从第一组开始、往北走、比前几天好多了 …… 常用介词及用法的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 ●修饰“动”“形”要记牢。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 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 、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3、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啊、 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的”、“地”、“得”用法的区分 ● “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还可以附着在名词、动词、人称代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构成”的“字短 语,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的、年幼的、复杂的。 ● “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 ● “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如: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吃得好。 十一.叹词  ●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做叹词。  如:“啊、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如: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表示感叹) 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 啦啦”。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2) ● 短语及短语的类型 1、什么是短语?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如” 打“和”篮球”两个词就组合成“打篮球”,就 成了短语。        词和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或依靠一定的 虚词组合成短语。如:提醒幸福、拣麦穗、骏 马飞奔、心中的鹰、我的信念、想和做。 短语的成分 ●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这些词就成了短语的成分。 短语的组成成分主要有: 1、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如: 鲜花美丽。 ﹏ ﹏ 2、谓语(    ):是陈述的对象,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 鲜花美丽。 3、宾语(﹏):是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 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如:爱祖国、打篮球。 4、定语(()):在名词前面的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如: (我的)祖国 5、状语( [ ] )。如: [在今天]完成 6、补语(〈 〉)。 如:走得〈 飞快〉  7、中心语(一般不标示或用着重号•标示 ) 如:走得〈 飞快〉 2、短语的类型   (1)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组成 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的是主体,用来陈 述的是谓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谓语 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如:        老师讲课              脸红                 电话响        他讲话                  心情好             鲜花美        小明走                  她聪明             我们高兴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 语等。 说明:主谓短语可以回答“谁、什么怎么样”或“谁 干什么”等问题。 (2)偏正短 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成 分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 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定 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如: (我的)老师                                     [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迹                                    [小心地]翻阅 (一个)顾客                                       [完全]相信 (可爱)的人                                       [更加]坚强 (可贵的)精神                                   [多么]漂亮 说明:左边一组都是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右边一组都是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地起 组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 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主要由名词、 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如:     敬畏生命      吃包子     热爱生活      夸奖我     爱好文学      写文章     庆祝回归      修铁路     安排工作      盖房子        说明:动宾短语可以回答 “干什么”等问题。 (4)后补短语 ●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 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 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如: 盛                               好了 吓                              热了 牵                          大得 抱                          暗得 打量                     翻了 说明:左边一组都是由动词及其补充成分一起组成的动 补短语,右边一组都是由形容词及其补充成分一起组成 的形补短语,它们一起统称为后补短语。 (5)并列短语 ●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 主次之分。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改革开放                           唱歌和跳舞 雄伟壮丽                           讨论并通过 聪明、美丽而善良            光荣而艰巨 听、说、读、写                妈妈、爸爸和我 (6)介宾短语 ●是由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组成的短语,用来表 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等。如: 向沙漠                    从北京来 在外面                   往北边走 对大家                   比我 关于学习               沿着河岸 在学校                   在深山中 (7)的字短语 ●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加“的”组成 的短语。的字短语可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 个名词的功能。如: 集体的                                 大家的 小红的                                 别人的 吃的                                     红的 用的                                     大的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粗短的手指       笑了一下              从书架上             用 日本话           欢喜得跳起来      低声地说            有信 心               追求理想             性情温和     渐渐消逝            这种精神             美极了    获得成功           平淡又忙碌           很幼稚         预先设计           说笑聊天              态度安 详     找了半天           烧火做饭              长风呼啸     万 分痛苦           皮肤黝黑              分析问题          勤奋学 习           洗干净                  暗得很    神情痛苦            一个例子              埋头工作干得热火朝天    热死了                  热爱祖国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3)           句子 (一)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类 ●1、陈述句:是叙述事实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 刚写好作业。 ●2、疑问句:是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你 到哪里去? ●3、祈使句:向别人表达某种请求、命令、劝阻、商量 等意思的句子。句末用句号或叹号。如:不能停留! ●4、感叹句:抒发感情的句子。句末用叹号。西湖多美啊! 一、句子的分类 ● (二)按句子的内部构造分类 ●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如:                             雨是最寻常 的。               他性格温和。    忽然电话铃响了。           今天星期一。 ● 2、非主谓句:由主谓句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如:                                 飞机! 1950年夏天。(名词非主谓句)                                 站住!有人敲门。(动词非主谓句)                                   好!漂亮极了。(形容词非主谓句) 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哪些是主谓 句。 ●1、春天是百花盛开的美丽的季节。 ●2、不能停留! ●3、西湖多么美呀! ●4、禁止吸烟! ●5、这么高兴,到哪里去呀? ●6、忽然电话铃响了。 ●7、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8、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二、句子的主干 ● [句首状语],(定语)主语中心语‖ [状语]谓语中心语(定语)宾语中心语。 (一)句子成分分析                                                      句 子结构图(六大成分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大体): 1、[今天下午] ,(我们的)班主任‖[又]表扬了(做好 事的)同学。 2、我们‖ [必须在天亮以前] 到达(上级指定的)地点。 如: 练习:用符号标示下列句子的成分。 ●1、田野上,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2、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3、傍晚,满天乌云终于消散了。 ●4、鲁迅是中国一代文学的奠基人。 ●5、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6、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二)找句子的主干 ●句子的主干,由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组成。 如:  1、“[今天下午] ,(我们的)班主任‖[又]表扬了(做好事 的)同学。” 这个句子的主干就是: 班主任表扬同学。 2、“(碧蓝的) 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个句子的 主干是:天空中挂着圆月。 3、“(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的主干 是:社会是社会。 练习    找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无数颗星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飞快地运动着。 ●2、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阴暗的囚房中闪着熠熠的光。 ●3、就在雪的群峰的环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 现在你的眼前。 ●4、鲁迅是中国一代文学奠基人。 ●5、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6、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 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7、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8、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 任作出表率。 1、(无数颗)星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飞快地]运动着。 2、(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阴暗的囚房中]闪着(熠熠 的)光。 3、 [就在雪的群峰的环绕中] , (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 展现〈在你的眼前〉。 4、鲁迅‖是(中国一代文学奠基)人。 5、 (满天)乌云‖[顿时] 消散了。 6、 [1949年10月1日] ,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 庄严]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7、 (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8、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更] 有 责任作出表率。 单句和复句的区分 ●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复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 成分。 如:   1、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应该是:分析原 因,总结教训,找到正确的道路。   2、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复句 什么是复句?     由两个或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 成复句的单句叫做分句。 复句的构成方式 1、直接组合,即由两个或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 直接组合起来。如: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2、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如: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 复句的类型 ●复句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并列复句 ●递进复句 ●转折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 并列复句 ● 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并列复句的几个分句之间是并列的、平等的。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直接组合)    他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也”  “又”  “还”  “既……又……”  “一边……    一边……”   “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 递进复句 ●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如程度更深,数量更大, 范围更广等。 ● 递进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连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更” “而且” “甚至” “尤其” “特别” “何况”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 ……而且(并且、也、还) ……”    “尚且……何况……”等。 ●例如: 1、那雨下得大了,而且下了一整天。 2、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 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他今天的事情尚且没有做好,何况明天的呢?       有一种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是顺着前一分句从相反的 方面把意思推进了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是“不但…… 反而……” “反而”等。 例如: 1、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方反而为沙 漠所并吞。   2、敌人的威胁不但没有使人们屈服,反而激起人们更大 的愤慨。 转折复句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 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上去。 ●成对使用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 往往明显相反,转折、强调的意味比较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尽管、固然) ……但是(可 是、却) ……” 等。例如: 1、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 闰土了。 2、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 张张地奔出城堡,可这时魔法已经失效。 注意:这类复句,前一个分句往往有让步的意思,后 一个分句顺势进行转折,重点是强调转折的部分。 ● 单独使用关联词语的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虽然不一致,但是并不明显对立,说话也不着 重强调这种不一致,转折的语气比较轻。常用的关联关联词语有“但”“但是”“可是”“然而 ”“却” “不过”等。  如: 1、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2、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选择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各个分 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相关的情况,表示从中选择 一种。 例如: 1、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 下去,不愿屈服。 2、与其碌碌无为地混一生,不如壮烈地死去! •选择复句有两种。一种是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 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常用“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等关联词语。 ●一种是无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 表示几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斥。常用的关联 词语有 “或者……或者……” “也许……也许……”;有 些可能性是不相容的,非此即彼。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 是……” 例如: 1、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玩石子。 2、那件事你一直不提起,也许是你忘了,也许是你认 为不到时候。 3、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4、你是参加兴趣小组呢,还是留在教室里自习? 5、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因果复句 ●因果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 ●有两种:     一种是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由这个 原因产生的结果。常用“因为(由于)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 “由于” “所以”  “因此”等关联词语。 1、因为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石拱桥。 2、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 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3、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 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例如 : 另一种是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 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 结论。这种结论带有主观性,可能是事实,也可能 不是事实。常用关联词语是“既然……就……”。 1、既然普洛诃尔说它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 2、既然你已知道这个秘密,那就再也没有保密的 必要了。 例如: 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 个分句假设存在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 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 “假若” “假如” “ 倘若” “要是”等,它们常和副词“那么” “就”  ’ “便”等配合使用。    例如: 1、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问便不攻自破了。 3、要是你选择的是C,那就恭喜你答对了。 ●还有一种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 现某种情况,并先退让一步,承认它为事实, 后一个分句说出一个跟假设的情况不相应的结 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是“即使 (纵然、哪怕、就算)  ……也……”。 ●例如: 1、这样的考证、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 是以牺牲诗歌的艺术为代价的。 2、浏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 美的享受。 条件复句 ●条件复句一般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 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 ……才(不、否则) ……”等。 ●例如: 1、看来,只要确定不了时钟是如何敲响的,就无法解 开灰姑娘童话之谜。 2、只有靠自己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 3、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各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 做联系起来。 ●还有一种条件复句,前一分句先排除一切条件,后一 分句则说明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结 果是不以条件为转移的。 ●常用关联词语有“无论 (不论、不管) ……都……”等。 ●例如: 1、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与不信,都应当经过一 番思考。 2、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 “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 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 想。 注意:“无论”“不管”等表示条件的分句不能只列举一 个条件,而必须包括正反两方面条件或一切条件(可用虚 指代词“什么”“怎么”代替。) 练习一 1、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2、尽管人们在实验室获得了比海王星上更低的温度,却一直无 法获得零下三四百摄氏度的低温。 3、如果能找到这种金属或合金的话,那将引起电力工业上的一 场划时代的革命。 4、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 5、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 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 6、不管人生多么艰辛,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实现生命 的价值。 7、我们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8、哪怕是只休息一会儿,也有助于恢复体力。 9、既然有了确凿的证据,那就可以逮捕他了。 10、要是你们一个都不来,这个活动就没有开展的意义了。 11、在这里成为问题的,已不是艺术效果上的数量变化,而是质 量的变化了。 指出下面复句属于哪种复句类型。 条件复句 转折复句 假设复句 转折复句 因果复句 条件复句 并列复句 假设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并列复句 12、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也许是被人像柱支托 着,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笏? 13、不管是哪种场合,这都是极其自然,极其富有人性的。 14、这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 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 15、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 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喷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 什么呢? 17、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18、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 民族利益而死? 选择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条件复句 假设复句 转折复句 选择复句 练习二 1、不管外边下起了大雨,但是他们还是按照约定一 起去公园了。 2、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 3、既然他许下很多愿,我也不会同意的。 4、只要坚持下去,最后才能取得成功。 4、他不仅忙了一天,而且精神抖擞。 5、尽管你们来还是不来,但是我们都要去。 6、今年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明年还要取得 更大的成绩。 7、因为她长得很漂亮,所以她从小就爱帮助别人。 8、观众用自己的选票选出了最佳演员,然而最佳演 员只有一个名额,所以虽然很多演员都得了不少票, 但是这次只评出了一名最佳演员。 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关联词语。 尽管 虽然 即使 只有 虽然… …但是… … 不管… …还是… … 去掉“但是”/把“但是”改为“而 且” 也 去掉“然而” 108 一、单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一)搭配不当* (二)残缺或多余* (三)语序不当* (四)句式杂糅* 109 (一)搭配不当 ●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 2.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110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 由于不理解词义的配合或粗心大意而造成主语和谓语在意义上搭配不当 ● 例: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南京等地输送。 111 2.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 例:《女神》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 的实绩。 112 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 当 ● 例: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113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判断词“是”置于主语和宾语之间,主语和宾语常常都 表示同一失误或相属的同类失误,或都表示行为活动。主 语和宾语虽然不是直接成分,但两者意义上要求能搭配 ●例: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 114 (二)残缺或多余 ●1.成分残缺* 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 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叫做成分残缺 ●2.成分多余* 由于多了某个成分而使意思不清楚叫做成分多余。 115 1.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4)定语、状语残缺或不完整* 116 (1)主语残缺 ●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 主语残缺。 例: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 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同志是位犯过错误的好同志,错误改正 后,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公室主任 117 (2)谓语残缺 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 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 例: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 米宽、7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例:伟大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是受封建 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 118 (3)宾语残缺 例:省委、省政府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态的经 验教训,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 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 119 (4)定语、状语残缺或不完整 ●例: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 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 的任务。 120 2.成分多余 (1)主语有多余成分* (2)谓语有多余成分* (3)宾语有多余成分* (4)定语有多余成分* (5)状语有多余成分* 121 (1)主语有多余成分   例: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 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 守课堂纪律。 122 (2)谓语有多余成分 ●例:回到家乡已经四个多月过去了。 123 (3)宾语有多余成分 ●例:全国人民决心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节的到来。 124 (4)定语有多余成分 ●例:他参加工作后,坚持上业余夜校,刻苦 钻研医务技术,补习文化。 125 (5)状语有多余成分 ●例:目前财政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 决。 126 (三)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2.定语错放于状语上* ●3.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127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屋里北院上房,我们老两口住。 128 2.定语错放于状语上 ●例: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 129 3.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 ● 例:有些人把吸烟当作自己的寄托, 沉醉于昏昏然的烟海迷雾之中。 130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 会。 131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 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 132 (四)句式杂糅 1.两种说法混杂 例:住了几天,三连的同志们发觉,这个村为什 么北山上采石叮叮当当,田地里生产却冷冷清 清? 2.前后牵连 例: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奋不顾身同罪犯搏斗的 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很大。 133 二、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一)分句之间缺乏密切联系* ●(二)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三)关联词语应用错误* 134 (一)分句之间缺乏密切联 系 ●例:大家如果不学好语文,就不会有 较高的思想水平。 135 (二)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例:近两年来,他的科研成果的水平 又有新的提高,其中有两项不但达到 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填补了国内这 方面的空白。 136 (三)关联词语应用错误 ●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 2.缺乏必要的关联词语* ● 3.错用关联词语* ● 4.滥用关联词语* ● 5.关联词语位置不对* 137 1.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这个问题只有得到大家的认 同,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138 2.缺乏必要的关联词语 ●例:如果能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的特点, 有助于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抓住中心、突出重点。 139 3.错用关联词语 ●例: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 的心上却象千金重的砝码。 140 4.滥用关联词语 ●例:他小学毕业,就回乡参加生产, 所以很能干,也吃得苦。 141 5.关联词语位置不对 ●例: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人干起 来了。 古诗词 鉴赏 理解辨析诗歌内容         理解辨析诗歌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关注诗歌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曲的内容。比如送别诗多 写离情别绪;咏怀诗多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咏史诗、怀古诗多写 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 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 愿望。 (2)紧抓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就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 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从题目可以判断出这 是一首答谢诗。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 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 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 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3)联系诗歌背景。有些诗歌,仅仅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 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如在 理解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 诗时,就可以联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 焚掠一空,满目凄凉,山河依旧但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 城荒凉。在此兵荒马乱之时,亲人之间音讯隔绝,久盼音信 不至,所以诗人发出了“家书抵万金”的沉痛感慨,表达了 对亲人的思念,写出了战时人们处境的困难。 (4)理解诗歌意象。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 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 之“意”。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 杨柳常表示离别,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松柏表示坚强、正直, 梧桐表示凄凉悲伤等,抓住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 诗人的感情。 (5)理解诗歌主旨。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需要整体把握,深入理 解诗句间的关系,切不可孤立地去理解。除此以外,还要多留 心诗歌中抒情、议论的诗句,尤其是结尾的诗句,它往往揭示 了诗歌的主旨,表达了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体味诗人情感志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看题目。仔细体会题目的含义,因为题目有时就是解答问题 的钥匙。 (2)看作者。“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中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作者本身暗含的信息是不可忽视的,对理解整首诗的思想感情至关 重要,鉴赏时一定要把握好。 体味诗人情感志趣 (3)看内容。注意诗中所写的意象,根据意象的修饰语展开想象, 展现诗的意境,获得整体感受。 (4)看注释。注释是对一首诗的补充说明,或交代背景,或解释 词语、典故,总之,只要出现,必有用处。 (5)看关键词句。抓能够体现作者感情倾向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从而把握作者的心境或感情。 诗歌常见的情感分类: 诗歌情感分类 具体表达的情感 思乡怀人 游子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闺 怨)……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抒发山河沦丧的悲痛; 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的离乱;担心 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 人生志向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 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 田园之志…… 送别感怀 依依不舍;坦陈心志;勉励劝慰;寄托人生感 慨于依依送别之中…… 人生感受 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感伤世 事多变…… 【易错易混小贴士】体味诗人情感志趣解答误区 ①仅停留在诗歌表面,没有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②只罗列术语,没有作具体分析。 品析炼字 解答品析炼字类试题的一般思路: (1)释含义:把要品析的字放在句中,结合语境理解该字在 句中的含义。(字不离句) (2)明手法:有运用手法的指出手法(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并且分析这种手法带来的效果。效果一般有:传神、细腻、 生动形象、精练、准确、突出等。 (3)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象。 (4)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字在该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 表现手法(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 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知识归纳】 词性 表达效果 举例 动词 使意象化静为 动,赋予画面 动态感,使意 象特点更加鲜 明。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卷”和 “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 猛,“飞”字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飞舞 的动态画面。 词性 表达效果 举例 形容词 绘景摹状, 化抽象为具 体,化无形 为有形,使 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触其物, 如临其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 塞上》)。“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 茫茫无边;“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直”字表现出孤烟之高;“长”字从 视觉上表现出黄河的杳无尽头;写落日 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而又苍茫的 感觉。一“直”一“长”又一“圆”, 似几何图形般展现在天地间,既大气浩 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续表 续表 词性 表达效果 举例 数词 往往是“一字 之奇”,或使 全诗生姿添色, 或使诗意隽永 含蓄,或使诗 句灵韵顿生。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 从军征》)。句中“十五”“八十”运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老兵从军 之久,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凄凉悲伤的感情 色彩。 续表 词性 表达效果 举例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 律感,通过单 字的重复强调, 表达强烈的情 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句中的“历历”“萋萋 ”用叠字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山 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续表 词性 表达效果 举例 色彩词 增强诗句的色 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燕脂”“夜紫 ”在此处暗指战场血迹。诗人对双方 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极富表现力 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 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胭脂般鲜 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 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 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续表 词性 表达效果 举例 活用 的词 增强诗词的表 现力、感染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句中“绿”字的运用, 被誉为讲究炼字的典范。“绿”是形 容词活用作动词,化不易传达的听觉、 感觉为视觉,给人以色彩感和动态感, 既让人感受到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 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欣欣向荣的景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 【易错易混小贴士】品析炼字解答误区 ①单纯地就字论字,脱离诗歌本身,仅局限于简单地 解释字词含义; ②缺少对该字艺术效果的阐述,遗漏要点。 (1)找意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具体意象和画面的词语或句 子。如《天净沙·秋思》中构成画面的词语“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等。 (2)析特点。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细节,并结合常见意象 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两句,“杨花、子 规”点明了时节,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 恻的气氛。 描绘诗歌画面 (3)明情感。理解诗歌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如 《春望》中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借景抒情,表达 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4)绘画面。发挥想象,紧扣诗歌中的意象和画面,用自己的 语言简练概括或生动描绘,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如《钱塘湖春 行》中,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远 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 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去。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 们忙着衔泥筑巢。诗人描绘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表 达了对西湖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心情、心境)。 诗句赏析 (1)从语言角度赏析。①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 往往是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读时要仔细琢磨品味;诗 歌富有节奏感和韵味,赏析时要反复诵读,咀嚼品味,体会其 妙处。②结合具体诗句,品析其炼字的技巧。③结合具体诗歌, 整体把握其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般来说包括:平淡、 简洁、明快、绚丽、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等。 (2)从表达技巧上切入。对诗句的赏析,离不开诗歌的表达 技巧,所谓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时所运 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方式等。 (3)从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角度把握。鉴赏诗句,要 力求把握该诗的主旨。要准确把握主旨,往往要结合诗歌的标 题、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经历等来考虑。鉴赏诗句,要通过对其 意象的揣摩,对其语言的咀嚼品味,对其表达技巧的琢磨等, 领会、感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艺术手法        诗歌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可分为三大类:修辞手法、表 现手法、抒情方式。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应熟知各种常用艺术 手法及其作用,这样在答题的过程中才能结合具体的诗歌加以 分析。 一、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例句 技巧赏析 比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梨花来比喻雪后的美景,将边塞 下雪后的奇特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 拟人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 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 和愁绪。 对偶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对“长河落日”,“ 直”对“圆”,描绘出一幅苍凉雄 浑的塞外风光图。 修辞手法 例句 技巧赏析 夸张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用“三千丈”来形容愁苦的长与深 重。。 互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烟”“水”“月”“沙”四者, 由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描绘了一幅月下河边凄冷、迷蒙的 画面。 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与“思”谐音双关。这两句 是说,诗人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 蚕吐丝,到死方休。 续表 答题模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分析句子 内容,写出表达作用)。 二、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例句 技巧赏析 白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用极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了景物的 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感情。这两句 连用九个名词,构成了一幅苍凉的 秋景图,淡淡哀愁蕴含在萧瑟苍凉 的暮景中。 表现手法 例句 技巧赏析 烘托 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蒹葭 采采,白露未已。 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 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 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 十分清冷,其心境十分寂寞。 虚实相生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虚实相生,从而大大丰富了诗中的 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为读者 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日月星辰 好像被大海吞吐,意境深远。 续表 表现手法 例句 技巧赏析 以小见大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事物)反映大 的主题,突出诗歌中心,对读者更 有震撼力。以“二乔”的命运暗 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诗人 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 种机会,借史实表达了自己的怀 才不遇之感。 续表 表现手法 例句 技巧赏析 用典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扩展内容,寄托感情;精练含蓄, 富有文采。“闻笛赋”表达了诗 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烂柯人 ”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 变迁的感慨。 续表 答题模式:使用……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具体分析诗 句内容,表现了所写事物的哪些特点)。 三、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 例句 技巧赏析 直接抒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 青。 诗人借助反问语气,不加掩饰地 袒露襟怀,表达爱国情怀和以死 明志的决心。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词人借塞外的地域特征以及北雁 南飞的具体表现,间接抒发了雁 去而人不得归的凄凉感情。 托物言志: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借助落花表达自己虽然脱离 官场,但是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命 运的爱国之情。 答题模式:运用了……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诗人 在诗中抒发的情感,如思乡之情、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等)。 【易错易混小贴士】艺术手法区分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易混淆。二者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 自己的情感或思想。借景抒情是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表现喜、乐、哀、愁等情绪,这种情绪绝不是一种思想。托物言志是 指诗人通过描写“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这里的“ 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志”可以是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一、【2019江苏淮安】阅读下面诗歌,充成5-6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19年全国中考研习例题 5.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分) 6.《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机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 你的理解.(3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 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 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 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 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 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 二、【2019湖南益阳】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10-11题。 (共9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 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 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 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D 11、《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 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2分) ②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4分)        ①示例:浩瀚无边的沙漠上,一缕孤烟扶摇直上,直插云 霄;苍茫暮霭中,滔滔河水绵延千里,一轮红日在水天相接的 地平线上缓缓下沉。       ②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 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 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 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三、【2019北京】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10-11题。 (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 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 共同的境遇“ ① ”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②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③ 的人生态度。 (3分) ①宦游人;②不舍、依依惜别;③乐观豁达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态度,难度易。   ①从诗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判断诗人共同的境遇“ 宦游人”;②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为不舍、依依惜别;“海内  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 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 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 “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 同情和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含义、手法和情感,难度中。 题目要求“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分别 对两首诗的含义、手法、情感进行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的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 近在眼前,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心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 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诗中意象“明月”,作 者寄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四、【2019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6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緣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感。也表达了对 明月的赞关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 表现用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圈”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 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6.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3分)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 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2)体现了作者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 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由 对兄弟的思念转为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诗的意境豪放而阔 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五、【2019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共6 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5.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 C.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D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 之先。 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 枝可依。 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 归宿。 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C 文言文 阅读 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一般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 就是需要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 抑扬;二是句内停顿,就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 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朗读节奏。划分句子朗读节奏需遵循以 下原则: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1)并列短语之间要略作停顿。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2)按照主/谓/宾,朗读节奏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划 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3)按照动宾/动补,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采用此法来 划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 王纳谏》) (4)按照“而前则前”,对于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采用此法 来划分。采用此法划分的句子的内容必须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 的关系,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根据句首语气词来划分,如“盖”“夫”“惟”“凡” ,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往往在发语词后面停顿。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6)根据句首连词或总结性词语来划分,“若”“而”“然 则”“故”“是故”,往往在这些词语后面要加以停顿。 ①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7)根据句中起舒缓作用的词来划分,如“之”“者”等, 有助于确定朗读节奏。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8)根据句子内在的逻辑意义来划分。 其一犬/坐于前。(《狼》) 理解文言实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的普 遍现象。一般来 说,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只表示一种特 定的含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应结合上下 文。例如: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河中石兽》)“阅十余岁”意思是“过了 十多年”,所以“阅”可理解为“经过,经 历”。又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铭》)“阅金经”意思是“浏览珍贵 的佛经”,所以“阅”可理解为“浏览,阅 读”。 实词的理解与辨析 (2)通假字。通假字指的是借用一个字来代 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两个字的意义 原本没有关联,只是因为音同或音近而借用。 例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句中“得”的原本意思是“得到;演算产生 结果”,这里同“德”,意思是“感恩、感 激”。 (3)古今异义。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大多数,其中有些词汇的 基本意义一直沿用到今天,例如“山”“水”“上”“下”等, 但多数词语的意思则发生了变化。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 法,有助于掌握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词义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六 种情况: 种类 分析举例 词义 扩大 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小,而在现代汉语中 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义指“长江”“黄河 ”;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词义 缩小 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 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义是“妻”和“子”,是 两个单音节词;现在只表示“妻子(男性的配偶)”这一个 意思,是双音节词。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 花源记》) 种类 分析举例 词义 转移 词义转移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是一方面的意思, 而在现代汉语中却变成了另外一方面的意思。如“间”, 古义指“参与”;现在指“隔开,不连接”。例如:又何 间焉?(《曹刿论战》) 词义 弱化 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所表示的词义较强,而在现 代汉语中所表示的词义较弱。如“怨”,古义指“仇恨, 怀恨”;现在指“埋怨,责备”。 续表 种类 分析举例 词义 强化 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所表示的词义较弱,而在现 代汉语中所表示的词义较强。如“恨”,古义表示“遗憾, 不满”;现在表示“仇恨,怀恨”。例如:未尝不叹息痛 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褒贬 改变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 往往与它们意思和用法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古义 指“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是表示谦虚的中性词;现 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变成了贬义词。例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续表 (4)词类活用。文言实词分类跟现代汉语 大致相同,也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和代词。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类 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 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和语境相适合的 意义。词类活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名词用作动词。文言文中一个名词若和动作、行为产生某 种联系,就可能活用作动词。例如: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句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命名”。 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使 动,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 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即“主语使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 说》)句中的“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 是“使……竭尽”。 ③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意动,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 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状态。例如: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 纳谏》)句中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美” 。 ④名词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 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谓语,表示动 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方位、凭 借的工具等。例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句中的“斗”“蛇”都是 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像北斗星那 样”“像蛇那样”。 ⑤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即动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例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三峡》)句中的“响” 是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回 声”。 (5)固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 义,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是考查重点之外, 有的题也会涉及词语固有的含义。如果词 语的含义不符合以上几种情况,就应该想 到文言文词语还有它本身的意义,这时可 以把含有该词语的句子放回原文中,结合 原文语境,直接理解词语的含义。这些词 语一般都沿用本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起 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出师表》)句中的“是以”,用 的就是本义“因此”。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代入筛选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如 果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阅读 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 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 案。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表并列、 表转折、表顺承、表递进、表修饰等。例如: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此句中 的“而”表转折。 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 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 词义的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 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例 如:其真无马邪?(《马说》)此句意思是: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因此“其”在此处表示 加强诘问语气。 (3)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 也就不同。如“之”,在句中且其后跟“有”,通常是助词,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际意义。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在句末,一般是代词。例如:心乐之。(《小石潭记》) (4)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四组句子,要 求选出与题干所给例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 相同(或不同)的一项,那么可以将四个句子 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 例句中,看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就是 相同的一项,如果讲不通,就是不同的一项。 (5)语法分析法。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 构中有特殊的语法功能,可以通过判断句子 的主干成分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 之”,在句中所作成分不同,其意义和用法 也不相同。例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唐雎不辱使命》)句中“专诸”是主语, “刺”是谓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 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再如: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句中“庙堂”是中心语,“ 高”是定语,由此可确定“之”位于中心语 和定语之间,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易错易混小贴士】常用5个文言虚词用法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 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字可代“我”和“他”,近指“这”,远指“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目的“用来”“由”原因。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译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顺承与转折;承译“接着”,转 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 种。直译,要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 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 和文意相对。意译,是根据语句意思进行翻 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意译有一定的 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 化,句式也可以变化。在翻译时应以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 文句翻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 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保留不翻译。例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 阳楼记》)句中的“庆历四年”“滕子京”“ 巴陵郡”分别是年号、人名、地名,翻译时可 以直接抄录。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句中的“以”后边省略了“之”,即 “这个条件”,翻译时应该将其补充出来。 (3)删:删去无需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 丈夫之冠也。 (《富贵不能淫》)在翻译时应将无意义的虚 词“之”删掉。 (4)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 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在翻译时可调换成“我与城北徐公 孰美”的形式。 (5)换:在翻译时应把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换成现代汉语中 的人称代词。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在翻译时应把“余”换成“我”。 (6)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 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 翻译,这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先帝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句中的“顾”是一个多义词, 它的义项共有8个:①回头看;②看;③探 问;④拜访;⑤顾惜,顾念;⑥考虑;⑦但, 只是;⑧反而,却。这就要求联系上下文, 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选择。在这个句子 中用义项④“拜访”最合适。 (7)意: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比喻、借代、 互文、委婉、讳饰、用典等修辞格,如果 直译表达不清楚句意,可意译。意译就是 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要拘泥于原 文的字句。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若直译则为“黄头发和小 孩子垂下来的头发,都自得其乐”,显然 不合适。这就需要意译,即“老人和小孩, 都自得其乐”。 【易错易混小贴士】翻译文言句子顺口溜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 省略补出,倒装调换;异义活用,置换现汉。 无义虚词,删去不译;领会语气,务求达雅。 (8)格:有些文言文中的固定格式,翻译时也有固 定的译法。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记》)在翻译时应 按固定格式译出。“得无……乎?”可翻译为“恐 怕……吧?”即“得无异乎?”可翻译为”恐怕会 有所不同吧?” 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 作思路。 首先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 句和关键句,然后借助这些句子正确划分文 章层次,梳理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①整体阅读感知,把握情感基调。文言文写景、叙事、抒 情,或喜或悲,或乐或忧,都有一个基本的感情基调。作答时, 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看看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人、什么 景,在深入阅读后思考作者写这些内容的原因。 ②了解作者经历,把握情感差异。阅读文言文一定要充分 了解作者写作时的生活经历,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 ③研读重点语句,把握情感焦点。文言文的思想感情往往 浓缩在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上,阅读时,着意研读这些重点语 句,抓住文眼,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焦点。 (2)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看法。 1.人物形象评价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 入手:     (1)分析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揭示了 人物的性格特征。 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2)通读原文。对于阅读材料,首先通读,大致理解词句意 思。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3)分析原文。 ①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情,从这些事情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 特征; ②抓住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并 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注意侧面描写,它常包含作者的情感倾 向,对主人公性格定位起重要作用;     ④关注文中的评价性语句,这些评价性的 语句里往往隐含着人物的性格特征;     ⑤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 找出隐含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题模式】先明确答题要点:人物定位(身份)+做了哪些 事情+性格特征。然后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是一个…… 的人,他做了……,表现了他……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 2.分析概括人物言行类试题,其答题方法与人物形象评价类 试题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分析概括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 品性为切入点,围绕这一切入点在原文中找出体现人物某一品性 的具体事例,最后对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答题时,要看清题干要 求是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常见的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有: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诚信友善、忠于职守、忠君爱国、 善解人意、执法严明、心胸豁达、嫉恶如仇、 轻利重才、以德服人、淡泊名利、足智多谋、 生活节俭、为官清廉、治军有方、聪颖有才、 知人识士、谦虚谨慎、勤政爱民、才智出众、 善纳雅言、处事从容、深谋远虑、关心百姓 …… 此类题主要考查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大 意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与领悟。它没 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联 系实际,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创意解读,拓展探究,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 验和感悟。解答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拓展延伸(阅读启示) (1)明确文章赞美或宣扬了哪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品质、 精神等,准确、深刻地领会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2)判断文中所体现的主题或内容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 若不值得提倡,我们又该如何改正或抵制。 (3)要紧扣原文和试题要求来体悟作品。无论是谈作品的阅 读体验,还是谈自己的体会、认识、启示等,都要从作品本身 出发,按照试题的具体设问进行回答,切忌不着边际地空谈。 (4)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或所链接的材料,要独特,有新意, 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是对作品思想观点的简单重复。要善于换 个角度看问题,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 时代,新颖而独特。 一、【2019湖南娄底】阅读(17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019年全国中考研习例题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是(    )(2分)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1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2分)    A、是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 (吃)    C、执策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 · · · C B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 ”寓指不识人才、   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 因,是“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 也有作者怀才不 遇的愤懑。 B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千里马,有时能吃一石谷子。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像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5分) 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 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客观因素:1。要能 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2、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 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3。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 的成长环境。 二、【2019四川内江】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第6~9题。 (13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 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 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 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 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 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 项是(   )(3分)     A.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B. 连月不开 (天气放晴)   C. 则有去国怀乡(国家)      D.至若春和 景明(日光)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3分)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行道之人弗受          B. 然则北通巫峡          康肃忿然曰   C. 感极而悲者矣          狼亦黠矣,而顷刻 两毙        D. 其必曰                其真无马邪 · · · · · · · · · · · A 解析:A.都是:的;B.这样/……的样子;C.表顺承/表转折; D.他/表诘问语气 C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3分)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 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 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 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 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 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 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 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解析:B项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不同 B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 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 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以”“忧”各 1分,句意通顺2分) 三、【2019广东广州】阅读下面的文段,完 成8~10题。(10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 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 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 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 异法也。 倚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 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恶以为密中之事事无大小,患以咨之,然后施 行,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亲贤臣,运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 所以倾頹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 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 组是(  )(3分)   A.以光先帝遗德      仿佛若有光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   C.悉以咨之          已而之细柳军   D.每与臣论此事      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 · · · · · · · · B 9.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额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 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 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 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 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 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 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 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 B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工之侨得良桐焉,而为琴,弦而鼓之,金 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工 视之,曰:“勿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工, 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 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责人过而见之,易之 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 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 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期年出之 ②莫不然矣 (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 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3分) ①周年,满一年 ②如此,这样 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以为此琴为 古珍。 揭示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 不看本质。 四、【2019湖北十堰】(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 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 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 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 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 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 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朝晖夕阴 B.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D.吾妻之美我者 执策而临之 · 解析:A.相同,均为“早晨”的意思;B.不同,间:间或、 偶然/间:参与;C.不同,孰:谁/孰:通“熟”,仔细;D .不同,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之:代词, 指千里马。 · · · · ·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 市一样热闹。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 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 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 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 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 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解析:A.有误,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 实际上就是对“纳谏”与“除蔽”道理的说明。BCD.正确;故 选:A。 A (4)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 到什么启示?(4)①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 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 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②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解析:①邹忌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 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 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 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 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 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②本文通过齐人邹忌劝说齐威王纳谏 的故事,说明只有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纳谏除弊,方能把事 情做好。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 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五、【2019重庆A卷】阅读《小石潭记》, 完成9—12题。(15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怡然不动( ) ③俶尔远逝( ) ④以其境过清( ) · · · · · · 大约 呆呆的样子 忽然 凄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如其源。  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②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 的源头。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 石潭--潭中景物--小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 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珮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 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 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 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 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 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 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 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D 解析:D.有误,“斗折蛇行”,就是采用正面描写,用比喻的 修辞表现溪水的曲折蜿蜒,不是侧面描写;ABC.正确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 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 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 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 因。(4分) 【链接材料】     仆[1]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 笑,已[2]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3] ,一遇和景[4],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 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1]仆:对自己的谦称。[2]已:过一会儿。[3]譬如 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4]和景:温暖的日光。 ①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石 潭环境凄清。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 答题技巧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的分类 ●1.写人 ●2.记事 ●3.写景状物(散文、游 记类) 一、文章的主题 1.写人类文章的主题往往是反应主人公 的思想情感、精神风貌、传统美德。 2.记事类文章的主题则是生活经历或人 生感悟。 3.写景状物类文章的主题是抒写喜爱赞 美之情或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 ● 二、 常见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⑴ 核心人物 ⑵ 核心事物 ⑶ 核心事件 ⑷ 时间 ⑸ 地点的变换 ⑹ 作者的情感或情感的变化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 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串连在一起, 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三、文章内容的概括●记事类文章要求完整(六要素),即什么 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 怎样。 ●写人的则要求分条简洁概括。 ●写景状物的文章则从那几个方面对这个事 物进行描写。 ●注意: ●1.人物众多时,找出主要人物;       ●2.插叙的事情排除掉;  ●3.若有两件主要事情,都要概括出来。 四、  辨别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使文章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2.倒叙: ● ①首尾呼应,中间回忆(由眼前事 物引 起对往事的回忆 作用: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五、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我,我们):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 便于抒情  ●2.第二人称(你,你们):面对面交流,亲切,便于 抒情  ●3.第三人称(他。他们):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 方面自由叙述  ●注意:在具体文章中,第一、二人称中的“便于抒 情”需联系文章所抒发的具体情感。 ●六、怎样概括一篇文章的主旨(主题)? ●多数情况下都概括为:内容+情感。 ●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即:谁?+ 怎么样? ●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 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 七、 为文章拟个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 ⑴ 核心人物 ⑵ 核心事物 ⑶ 核心事件 ⑷ 作者情感 ●            八、品味文章题目的含义 ● ●A.内容上(双关) B.主题上(概括文章 的主要内容) C.修辞上 ● 示例:(1)如象征性的文章题目, 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 本指… …实指… … ,突出主题。 ● (2)结合修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写出了……,点明了本文的主 要内容。 九、文章题目的作用 ●1.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2.交代主要内容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4.交代描写对象 ●5.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 ●6.揭示或者暗示主旨 ●7.点明行文线索 十: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1.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心  情 ●2.推动情节发展 ●3.为下文作铺垫 ●4.象征和暗示 ●5.烘 托人物形象   《雪地贺卡》首段 ●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 了……的社会现实。 十一、 赏析文中重要的句子 答题角度: (一)从语言特色上分析(看句子特点) A.找修辞: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B.找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解释 他们 的妙处(生动传神) C.找特定的表达方式 (二)理解句子含义 D.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 十二、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1) 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 ●(3) 夸张: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4)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使文章条理清晰,节 奏鲜明。 ●(5) 对偶: 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6) 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 反语:讽刺揭露某一现象 ● 十三、关键词语的赏析 ●1.动词,形容词的赏析:这个词语(这一系列 动词)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写出了----,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感情色彩变化或者用法发生变化的词语,如 贬词褒用,大词小用或反语等:用法+意思+情 感 ●十四、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1) 句子结构上的作用要视其位置而定。 ● ①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奠定全文 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 ②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 ③结尾 总结上文; 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或揭示中 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 ④除结尾外都可能是为后文作铺垫 ●(2)句子内容的作用。首先要看句子的表达方式,表 达方式不同的句子,作用也不尽相同。记叙文中常用 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 ●这里主要谈谈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议论句、抒情句通常与文章的主旨由密切 关系,主旨句通常以抒情句、议论句形式 出现,它们通常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议论句、抒情句的作用主要从主旨方面答 题就行,如表现(揭示)文章的主旨(突 出文章的中心),抒发某种感情,使文章 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等。 十五、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和情节的 发展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 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十六、描写的作用 A(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B.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C.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 作用:突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品质,反映作 品 主题 D.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作用:  烘托人物的什么心情, 渲染某种气氛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 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所有的侧面描写都是为正面 描写服务的。 ●十七、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有哪些 ?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 文章的表现力。 ● ●十八、 表现手法及作用(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抒发感情。● ⑵伏笔悬念。能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 ● (4)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5)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 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 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 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7) 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 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8)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联想想象 ●(10)托物言志 ●(11)借古讽今 ●(12)虚实结合 十九、代词的指代内容 一般在代词前面的文字中寻找答案 二十、怎样理解句子中看似矛盾的词语? 方法:分别解释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在文 中的所 指。 例子 :“他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答:不矛盾。平凡指的是他的身份和生活;伟大指 的是他的精神。 答题指点 正式开始答题。首先“定点”,即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将题干和 文章对应起来。找到了出题点,就进入“扫描”阶段。以出题点为中心 上下“扫描”,寻找答题点。一般地说,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在上文, 比喻句所说明的事物也在它的上文;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 所说明的观点要看它前面的议论句;散文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议论性语 句中。找到了答题点,还要注意答题方式。多数情况下,可直接摘引原 文中的语句作答。如果题目要求你“概括”“归纳”,则必须通观全段 甚至全文,将要点整合,用流畅的个人语言来表达。 命题者拟题是从整体上来设计的,几道 题由浅入深,题与题之间既彼此独立又 互相联系。一般地说,应从第一题入手, 循序渐进地答题。但有时也可前后参照, 从题目之间的关联性上得到启发,从而 更快捷地找到答案,或验证答案。 中考作文复习 一、中考作文评分要求及标准 二、回顾写作诸法  1.袁刚教授的:“ 快乐高分作文 ”  2.上九文丁的:“ 六通写作法 ”  3.六字黄金策:“ 凤头、猪肚、豹尾 ”  4.散落在书本中的写作诸法:       开门见山;伏笔悬念;承上启下;抑扬结合;正 反齐下、点面结合;动静相衬;对比烘托;叙议 相见;白描细写,虚实相生;比喻象征、浓淡相 宜;情景交融;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借古讽今、直抒胸臆 …… 三、中考作文命题类型  (一)命题作文:题目明确,不能改动  (二)半命题作文:所补部分即是重点  (三)材料作文:深挖内涵,炼准观点  (四)话题作文:精巧构思,独树一帜  (五)选题作文:首选易者,浅处见才 四、 审题要点  审题要求做到: (1)弄清题目含义 (2)把握提示语的意图 (3)明确写作要求 例: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交朋友是人们生活、发展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朋友五花八门, 在学校里交往的是学友,在球场上交往的是球友,在网上交往的 是网友……从更广义的角度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也都可以是朋友,甚至是好朋友。     请以“我们是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 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六、 立意要点 立意要求做到: (1)切合题意 (2)选定文体,明确中心 (3)化大为小巧妙切入 例: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交朋友是人们生活、发展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朋友 五花八门,在学校里交往的是学友,在球场上交往的是 球友,在网上交往的是网友 ……从更广义的角度看,人 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可以是朋 友,甚至是好朋友。     请以“我们是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 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七、构思要点 构思要求做到: (1)确定写作对象 (2)采用适合的文体 (3)寻找典型材料 (4)选择特别的角度 例: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交朋友是人们生活、发展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朋友五花八 门,在学校里交往的是 学友,在球场上交往的是 球友,在网上交 往的是网友……从更广义的角度看,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也都可以是朋友,甚至是好朋友。     请以“我们是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 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八、选材要点 选材要求做到: (1)着眼生活 (2)注重自我 (3)关注社会 (4)服从中心 例: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交朋友是人们生活、发展和情感交流的需要。 朋友五花八 门,在学校里交往的是学友,在球场上交往的是球友,在网上交 往的是网友……从更广义的角度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可以是朋友,甚至是好朋友。     请以“我们是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 发表议论,抒发感情,也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九、审题、立意、构思、选材   综合演练  • (一)命题作文演练  • 考题1:凝聚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 情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 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 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写一篇作 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1)团结凝聚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任何 事情,只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当然,对于单个 的“我”而言,首先要学会交流和合作。对于集体而言,则要凝聚成共同 的理想和目标……  (2)奋斗凝聚活力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斗士才能凝聚起美好的 希望而活力四射;愈挫折弥坚的奋斗精神凝聚成自己的名族精神而流进每 个人的血液,这样的民族才是有活力的名族,这样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 家……  (3)梦想凝聚希望   “一个没有梦想的名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名 族。”不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需要用梦想来凝聚起对未来的信心, 从而激发其勇气和闯劲儿……  (4)开拓凝聚未来   一个人拥有了开拓创新的精神,他就拥有了进 入21世纪的通行证。如果我们一味守旧,不敢逾矩,那么,我们的明天将 注定不如今天;如果我们大胆创新,勇于开拓,那么,我们的明天将不可 限量,充满希望…… 考题2:我做主        请以“我作主”为题,写一篇 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 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1)我的青春我作主   青春年华充满活力和生机,充满幻想 和诗意,但也有失落和悲伤,因此,对于青春可以充满思绪的 飞翔,也要经得起失败,允许放弃,经受住意志的考验……  (2)我的奋斗我作主   从幼稚时候的为雪糕冰淇凌而奋斗, 到为学期和生活的目标而奋斗,可能窥到成长的足迹。我的奋 斗为自己,为父母,为老师,需要奋斗,能够奋斗是如此的幸 福……  (3)我的生活我作主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自立自强,借此 机会对家长的包办进行反思;在成长的历程中,不迷信,不盲 从,具有一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尊重和他人的关系,培养 自己“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4)我的地盘我作主   课堂上,我们有过探索的艰辛,协作 的愉悦,成功的喜悦;携手游玩,乐意盎然;家乡的风土人情, 远亲近邻,月落乌啼;我的小书房内,琴棋书画,以乐吾道, 个人天地,巧妙布置,一一道来…… (二)半命题作文演练  考题1. “共享        ”     请以“共享         ” 为题,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据此 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能出现 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 共享有形的物质 物质上的共享可以帮助他人摆脱困境,也能 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共享无形的精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你痛苦与人分 享,你的痛苦将会减少一半;把你的快乐与人共享,你的快乐 将增加一倍。”精神上的共享不会使自己损失什么,却能让这 个世界充满温情…… 共享的意义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能通过语言共享他人 的经验,正是这一点使人类能够走出丛林,使文明得以延续。 现在人类已步入了信息时代,资源的共享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 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现代的科学技术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 共享是一种智慧 共享是一种大智慧,需要豁达的心胸,坦诚 的态度,还需要智慧和策略。虚伪奸诈者不会共享,对利益的 攫取使他鼠目寸光;胆小谨慎者不懂得共享,对世界的疑惧湮 没了他的好奇;狂妄自负者不屑于共享,愚妄的优越感蒙蔽了 他的双眼…… 考题2. 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 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 围,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人生的路途 中,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的生活将 会更美好…… 请以“ ,让生活更 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根 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 “爱”“阅读”“拥有快乐”……②-③ 略。 思路点拨:  展现兴趣,写出追求……  着眼生活,展现魅力……  放眼山水,陶情悦性……  美在心情,美在感觉……  拟题示例:  《珍惜拥有,让生活更美丽》  《与书交流,让生活更美丽》  《追求平淡,让生活更美丽》  《善于欣赏,让生活更美丽》 (三)材料作文   考题1.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 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数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 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 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 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 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 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 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 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 引发你—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 外),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 姓名和校名。 思路点拨:  审视成长,欣赏自我……  审视成长,关注环境……  审视成长,注重情感……  审视成长,关注自身与外界的斗争……  立题示例:  《成长需要自信》  《成长需要反省》  《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 考题2.毕业留言册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我的自画像: 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 奔跑。     同学留言:     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 学甲)     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 (同学乙)     我总在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 你!(同学丙)     恩师寄语: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 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 校名。 思路点拨:  赞美创新  创新和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  人才竞争需要创新  社会需要创新精神  立题示例:  《创新开启的一扇窗》 (四)话题作文   考题1.发现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中,我们发现了自然的神奇;从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我们 发现了母爱的细腻;从“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中,我们发现了攀登的快乐; 从圣火传递、抗震救灾中,我们发现 了……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 求(略) 思路点拨:  人生的感悟(花开花谢、日落日升、自然界万 物给我们人生启示…… 失去后的发现(青春、健康、亲情、友情……) 细微之处的传神发现(人格魅力、人间挚 情 …… ) 文化的魅力(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古典文化的世界 里徜徉,我们发现了文化的魅力…… 考题2.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拥 有财富。金钱是财富,知识是财富,时间是财 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亲情是财富, 朋友是财富,成功的经验是财富,失败的教训 也是财富……拥有财富,我们才可以拥有真正 富有的人生。请以"财富"为话题,自选角度, 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 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③ 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 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金钱是财富……  知识是财富……  健康是财富……  失败是财富……  诚信是财富……  时间是财富……  立题示例:  《对手也是一笔大财富》  《我的财富——白开水》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虚荣、坚强、幸运、依赖父 母)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 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 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③写 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杂志上有一篇题为《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的文章,该文寥 寥数语,却折射出为人处世的很多道理。文中写道:  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  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  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  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  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  最重要的一个字:爱。  要求:①必须从两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个,领悟其所蕴涵的道理, 选取一个角度,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 ②观点明确,结构完整;③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思路点拨:  题一: 高屋建瓴巧补题…… 小处落笔深立意…… 细处选材动人心…… 妙笔生花出华章…… 题二:  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也是突出人的 品格,它们分别是: 最重要的六个字是“我承认我错了”——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犯 错误是正常的,也是难以杜绝的,关键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 有些人顾及“面子”,为了保护自己可怜的虚荣心,掩饰错误, 推诿错误,以至于在过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最终给社会和单 位个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错误是明摆着的,改正了人们更 会敬仰你。西塞罗说:“每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只有愚人才 会知过不改。”所以承认错误是明智的……)     最重要的五个字是“你做得很好”——       (这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 量,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人愿意团结在你的周 围。尊重别人体现了一种豁达和挚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改 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也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 华……) 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你觉得呢?” ——      (这体现出人应有的礼貌风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 界上,在人格上没有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听 取他人意见是对别人的尊敬。人再深思熟虑,再谨慎 从事,也难免有不到之处,这就要接受别人好的建议 并加以合理利用 ……)      最重要的三个字是“麻烦你” ——      (就是需要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说一句文明礼貌 的话语,这体现出你应有的礼貌风度 ……) 最重要的二个字是“谢谢” ——      (但这些话语是文明礼貌的表现。被誉为“柜台语 言学家”的张秉贵接待顾客用语文明,对不同的顾客 使用不同的语言,使每个顾客都十分满意。他该是我 们的榜样……)  最重要的一个字是“爱” ——      (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关系,它代表着每 个人身上的独一无二的气质与魅力。也许你搞不懂爱, 但是你可以去以真情与别人交往,这样你就可以做到 了爱的基础。如果你懂爱,那你会发现爱并不狭窄, 它是无私的,纯洁的,高尚的,永远值得你去记住这 个字“爱”……) 十、 写作妙招  (一)六通写作法(……)  (二)六通写作法之“十妙心经” 开篇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 结构完美无瑕;人物个性鲜明; 语言精彩绝伦;环境如朕亲临; 文字妙笔生花;生活无限代入; 结尾余韵无穷;成文一气呵成。 (三)拟一个精彩靓丽的题目   1.引用诗歌词句透气息:   《爱拼才会赢》   《我的未来不是梦》   《天生我才必有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爱我,就别把我抱得太紧》                …… 2.运用修辞增色彩:  《父爱如山》  《母爱如海》  《给生命加点盐》  《往事并不如烟》  《给乌云镶上金边》  《把清风明月握在手》  《生活中的朵朵浪花》    …… 3.套用公式符号出奇效:   《5+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