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合肥二模(地理部分)解析课件 21张PPT-2020年高考地理各省(市)模拟卷精析课件(共21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越窑青瓷是利用越窑周边分布广泛的瓷土烧制的精美瓷器。唐代初期,茶文化传入 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青瓷需求量猛增。唐代晚期,朝鲜半岛的居民在我国越窑青 瓷窑工的指导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下图示意我国古代越窑青瓷窑址群分布。据此 完成1-3题。 A.平原面积广大 B.河流宽阔绵长 C.土壤疏松肥沃 D.森林植被茂密 选择题(1)DL 1. 晋代越窑青瓷烧制的自然地理背景有: 越窑青瓷是利用越窑周边分布广泛的瓷土烧制的精美瓷器。唐代初期,茶文化传入 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青瓷需求量猛增。唐代晚期,朝鲜半岛的居民在我国越窑青 瓷窑工的指导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下图示意我国古代越窑青瓷窑址群分布。据此 完成1-3题。 A.造船技术发展 B.瓷土资源枯竭 C.劳动力价格上涨 D.淡水资源匮乏 选择题(2)DL 2. 从晋代至唐代,越窑窑址群位置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越窑青瓷是利用越窑周边分布广泛的瓷土烧制的精美瓷器。唐代初期,茶文化传入 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青瓷需求量猛增。唐代晚期,朝鲜半岛的居民在我国越窑青 瓷窑工的指导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下图示意我国古代越窑青瓷窑址群分布。据此 完成1-3题。 选择题(3)DL 3. 唐代晚期,朝鲜半岛引人越窑青瓷制作 工艺对当地的影响有 ①自然环境明显改善 ②青瓷产品逐渐普及 ③百姓生活品质提高 ④茶道文化日渐盛行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将北方地区作为燃煤集中供暖区。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出 现利用太阳能、地热能供暖的现象。据此完成4-5题。 选择题(4-5)DL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定集中供暖地区主要依据: A.低温日数 B. 降雪天数 C. 煤炭储量 D. 空气湿度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5. 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新的供暖方式得益于: ①环保理念变化 ②交通条件改善 ③居民收入增长 ④科技水平提高 资料来源于:李峰老师 课外资料DL 江苏省某河口港地处淤泥质海岸,受径流和潮流的影响,港口通海航道经常发生 泥沙淤积。2011年,当地政府在港口外修建了双导堤、改善了航运条件。当前,航 道再次出现泥沙淤积。下图示意2008年和2013年该河口港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据 此完成6-8题。 6. 2008年图中河口处-4m等深线向外海凸出最远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选择题(8)DL 江苏省某河口港地处淤泥质海岸,受径流和潮流的影响,港口通海航道经常发生 泥沙淤积。2011年,当地政府在港口外修建了双导堤、改善了航运条件。当前,航 道再次出现泥沙淤积。下图示意2008年和2013年该河口港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据 此完成6-8题。 7. 与2008年比2013年图中双导堤内和导堤外主要的外力作用方式分别是 A. 堆积 侵蚀 B. 堆积 堆积 C. 侵蚀 堆积 D. 侵蚀 侵蚀 选择题(6)DL 江苏省某河口港地处淤泥质海岸,受径流和潮流的影响,港口通海航道经常发生 泥沙淤积。2011年,当地政府在港口外修建了双导堤、改善了航运条件。当前,航 道再次出现泥沙淤积。下图示意2008年和2013年该河口港附近海域等深线分布。据 此完成6-8题。 8. 当前治理该通海航道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有 A. 延长导堤长度 B. 降低导堤高度 C. 扩大导堤间距 D. 增加堤内植物 选择题(8)DL 阿拉伯海位于困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 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 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9-11题。 A.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C.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9. 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 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选择题(9)DL 阿拉伯海位于困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 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 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9-11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 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 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 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选择题(10)DL 阿拉伯海位于困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 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 要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9-11题。 A. 盛行东北信风 B. 盛行东北季风 C. 盛行西南季风 D. 季风正在转换 11. 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 入最少的时期,该海域: 选择题(11)DL 造船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1956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 船大国。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业开启了新征程,2013年中国取代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 国际造船业激烈竞争和日本造船企业向海外转移的背景下,2016年日本政府提出将"I-Shipping” (用尖端技术智能造船、造智能船,提高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和“J一Ocean”(发展海上风 力发电系统、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设备建造)作为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2010年日本主要 钢铁工业企业和主要造船企业分布。 (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说明图示地区日本造船企业分布的 主要原因。(6分) 日本造船企业分布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 便于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料、燃料和零部件等; 靠近本国船舶消费市场,也便于船舶出口,抢占国际市场; 靠近钢铁工业基地和工业发达地区,可降低中间产品的运 输费用。(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综合题(36.1)DL 造船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1956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 船大国。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业开启了新征程,2013年中国取代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 国际造船业激烈竞争和日本造船企业向海外转移的背景下,2016年日本政府提出将"I-Shipping” (用尖端技术智能造船、造智能船,提高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和“J一Ocean”(发展海上风 力发电系统、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设备建造)作为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2010年日本主要 钢铁工业企业和主要造船企业分布。 (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取代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一造 船大国的社会经济原因。(6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投资增加,船舶制造协作条件逐渐完善; 中国船舶消费市场增长迅速,潜力巨大; 中国产业政策积极扶持造船业发展,与日本技术差距缩小; 中国劳动力充足,人力成本较低; 中国造船场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更低。 (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综合题(36.2)DL 造船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1956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 船大国。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业开启了新征程,2013年中国取代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 国际造船业激烈竞争和日本造船企业向海外转移的背景下,2016年日本政府提出将"I-Shipping” (用尖端技术智能造船、造智能船,提高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和“J一Ocean”(发展海上风 力发电系统、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设备建造)作为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2010年日本主要 钢铁工业企业和主要造船企业分布。 (3)从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效益角度分析当前日本造船企业向海 外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日本造船企业向海外转移,相关配套产业受到冲击,投资规模缩小, 短期使经济活动规模缩小。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土地、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 件,长期有利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效益较低的造船企业移出, 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每点 3 分,答两点得 6 分,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综合题(36.3)DL 造船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1956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 船大国。改革开放后中国造船业开启了新征程,2013年中国取代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 国际造船业激烈竞争和日本造船企业向海外转移的背景下,2016年日本政府提出将"I-Shipping” (用尖端技术智能造船、造智能船,提高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和“J一Ocean”(发展海上风 力发电系统、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设备建造)作为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2010年日本主要 钢铁工业企业和主要造船企业分布。 (4)简析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造船业的启示。(6分) 中国劳动力价格日益增长,需提高中国造船业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 力成本; 中国造船业应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抢占高端市场, 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造船业可向多元化结构发展,提高造船企业抗风险能力。 (每点 2分,答三点得 6 分,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综合题(36.4)DL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 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 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 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城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了巨厚含盐地层,分析该 巨厚含盐地层的成因。(6分) 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距海较远,四周高山环绕,水汽难以到达, 降水较少; 地处中低纬度,气温较高,蒸发强烈,流域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江汉盆地是内流盆地,径流不断从四周带来盐分进入湖盆; 内流盆地形成时间长,盐分积累多。 (每点 2 分,答三点得 6 分) 综合题(37.1)DL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 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 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 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城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2)从地壳运动的角度分析新生代以来古长江流域地势 格局发生转变的原因。(4分) 受板块碰撞影响,西部地壳强烈隆起; 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使得东部高原、 高地陷落。 (每点 2 分,答两点得 4 分) 综合题(37.2)DL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 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 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 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城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3)推测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 地理过程。(6分) (受板块挤压)甲地地壳持续抬升隆起,阻挡古川江南流; 古川江最终由向西南流改为向东北流; 青藏高原隆起使东部季风环流加强,降水增多,乙地东、西 两侧河流整体侵蚀作用加强(或答地下喀斯特发育); 乙地以东地区地壳陷落,(巫山与江汉盆地)高差增大,河 流溯源侵蚀、下蚀作用加强,切穿巫山,(袭夺古川江)使 得古川江东流。 综合题(37.3)DL (每点 2 分,答三点得 6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 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 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 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城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4)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 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 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6分) 甲地有古长江流域中唯一的钛磁铁矿, 江汉盆地中的钛 磁铁矿沉积物只能来自甲地;(2 分) 该矿风化后经流水侵蚀,当古长江贯通后,钛磁铁矿碎 屑才被古长江流水搬运至江汉盆地沉积。(4 分) 综合题(37.4)DL 茵莱湖位于缅甸掸邦高原(左下图), 湖面海拔约900米,湖区浮岛和水上人家(右下图)吸引着众 多海内外游客。我国北方游客多在每年1-2月份前往菌莱湖旅游。 简析1-2月份莱茵湖景区对我国北方游客吸引力强的主要原因: 茵莱湖景区纬度较低且 1-2 月份较我国北方地区昼更长, 气候温暖, 利于游客避寒;茵莱湖景区为 水乡, 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大, 对我国北方游客吸引力较强;1-2 月份 茵莱湖景区降水较 少, 光照充足, 适宜游客旅行; 我国元旦、 春节假期在 1-2 月份,此时我 国北方地区居民闲暇时间 较多。 旅游地理DL ( 答一点 3 分, 答两点 6 分, 答三点满分) 近地面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达到 100ug/m即可能产生臭氧污染。臭氧污染易在夏季发生,常危害人类健康。下图示意成都市夏季臭氧浓 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太阳总辐射强度的典型日变化。 简析1-2月份莱茵湖景区对我国北方游客吸引力强的主 要原因: 成都市夏季易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云量少, 光照强; 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气温 高; 夏季风力较小( 盆地地形风力小),臭氧不易扩散; 夏季气温高,空气容纳水汽的能 力强,相对湿度较低。 环境保护DL ( 答一点 3 分, 答两点 6 分, 答三点满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