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

ID:494646

大小:1.2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世界500强      “世界500强”,是中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 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 法。《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 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发 布一次。2012年、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 中壳牌石油荣登榜首。中国大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 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财富 》世界500强地区分布统计中,中国95家上榜,比日本 多33家,名列全球第二。2014年中国上榜100家,最 新的2015年中国上榜数为106家。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0年全球500强 排行榜,中国通信设备商华为首次上榜,以 218亿美元年销售额和净利润26.7亿美元排名 第397位。    考纲解读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命题立意与角度 1.从命题思路看,注重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视角多变,关注社会生活,突出体 现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充分考查历史 与现实的结合能力与分析能力。 2.从命题视角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近 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启示;二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市场的 联系;三是注重与现实热点相联系;四是从纵、横两 个方面考查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考点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 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原 因 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 义市场。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③自然经济自 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④客观因素: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 生和发展及航空、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 自然经济的解体。 表 现 一是“纺”与“织”的分离,二是“耕”与“织”的分离,广大农民、手工业 者破产;三是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大量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 特 点 ①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②解 体的速度和程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快。 ③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 体制。 评 价 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附庸 的过程。②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从而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③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 上冲击者封建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表现: 1.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成为其商品销售市场; 2.列强贤掀起掠夺原料的狂潮,中国成为其廉价原料产地; 3.中国出口商品受到外商操纵,他们压价甚至赊购,使中国蒙受极大损失; 4.中国农产品生产依赖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要。 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中国 日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另一方面,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是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的产物,也为列强在中国掠卖华工和资本 输出创造了条件。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经济 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 中国 (1)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手工业大量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通商口岸周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商品交流迅速发展。 (3)大量西方工业品充斥市场,通商口岸及其附近的城市手工业遭受沉 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破产。 (4)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替外国资本 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5)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创办船坞、船厂等资本主义企业,外国资本主 义经济开始出现在中国社会。 (6)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     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 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 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 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 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山东济阳 D 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 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 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 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 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 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 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 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 的经济因素。(3分)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 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 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 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 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 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 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 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 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 分)(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 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提示:第三小题属于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 有理即可 考点二 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1.背景: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4.性质:地主阶级领导的意在摆脱内忧外患的窘境,维护封建 统治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自救运动 6.概况: 创办军事工业 ①目的:以“自强”为旗 号 ②代表性企业: 创办民用工业 ①目的: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运输 等困难 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海防 ②代表性企业: 教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 5.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破产: 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 最终破产 8.评价: (1)积极方面: ①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必 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不 是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洋务派同顽固派的争论,为学习西方科技开了风气,同时引进并翻译外 国的科技书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 教育的冲击,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为中国近代科学技 术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③民用工业的创办,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 诱导和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创建了三支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        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消极方面: ①主要由清朝官员创办,为维护清朝统治服务。 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 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 外商控制和利用。  ④经营管理腐败。 9.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致使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一些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 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②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③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 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业。 ④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 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企业管理制度        近代洋务企业是晚清洋务官僚在列强的刺激之下从西方移 植过来的。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晚晴洋务 官僚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有三种并存的企业管理形式,即“官 办”、“官商督办”和“官商合办”。大体来说,军用工业全都采取 “官办”形式,这主要对军事工业进行控制。企业在人事管理、 产品的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带有浓厚的西方引进色彩,同时又从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沾染了难以摆脱的封建性,呈现出既进 步又落后的形态。主要有以下表现:    1.以洋务官僚为指导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洋务官僚为指导的 企业管理机制和清廷无视民意,不顺应时代潮流,政府和官员 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做法使洋务众多企业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 活力,大多数洋务企业经营惨淡,不是亏损就是倒闭。正如李 时岳先生所说,洋务派既是洋务企业的创办者,又是洋务企业 的扼杀者。 2.人事管理上,委任制与工头制并存。所谓委任制是以企业内 部管理层为基础,上级委任下级,下级服从上级的制度。在这种 人事管理机制下,上级选用、提拨下级很大程度上依靠个人关系, 完全不考虑下级的能力、才干和技术的熟练程度。而下级则效忠 于上级,按照上级的计划和命令行事,这完全与以考核为主要方 式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相背离。    3.企业产品的非商品化。盈利是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企业 的盈利要建立在商品化管理和经营上。以盈利为中心,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扩大商品销售,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现 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之下,晚晴洋务官办企业首 先要服从政治和军事需要,企业产品不参与市场流通,而是作为 军用物资调拨给湘、淮各军使用,这就限制了企业内部资金的积 累,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初,“官办”企业普 遍存在效益低下,生产管理困难的现状。违背市场交易原则,不 顾经济效益和牟取利润,其衰退、亏损和倒闭是必然结果。 洋务官办企业与传统官营手工业的区别      “官办”自古就有,主要指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货 币等实行专营专卖。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已与传统的官办 有本质上的不同。     第一、它采用了机器大生产的方式。     第二、它采用了雇佣劳动的方式,也就是按工人技术程度 和劳动量大小付给报酬。     第三、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①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 代化思想,从而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它 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变。 ②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 ③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④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⑤使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并 成长起来。新的生产力的产生、新的阶级力量的形成,不仅对封建社会 造成了冲击和破坏,也为中国向近代社会迈进创造了条件。 ⑥促进了中国外交、军事和教育的近代化 ,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化意识 和技能的人才。 1.(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 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              (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 2.(09年北京卷)面对外来冲击,近代中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 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 同文馆                                                 (     ) A .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C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1: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 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罩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 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 ──《中国近代史》  材料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 能及。  ──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 材料3: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 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引自《筹办夷务始末》  ①以上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出现在什么 时期?2分   洋务派 19世纪60年代  ②材料1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其目的是什么?4分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仿造武器。   镇压国内起义,解除外患,维护清朝统治。  ③材料2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2分   不正确。看不到封建制度的落后。  ④材料2与材料3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分  都主张购买外国武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考点三 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入 侵 中 国 自 然 经 济 的 逐 步 解 体 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成为自由劳动力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为资 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外商 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 刺激 洋务 运动 官僚资本 诱导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产 生 一、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官僚、地主、商人的投 资热情 3.洋务运动的诱导 4.中国原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后 1.原因 (1).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加紧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 的自然经济(客观条件)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直接原因) (3).中国人民掀起实业救国的高潮 2.概况(见教材) 3.影响:促进了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文化近代化;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19世纪末20世纪 初的一系列重大政治斗争、思想文化的变迁奠定了阶级基础。 (4).中国人民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实业救国”思潮        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 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代 表人物有张謇、张东荪等。        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 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 的。张之洞虽然主张“中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 实业可以强国强民。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 路。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 謇创办有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 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 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辛亥革命 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 道”5条:改良各种行政机关、调整和统一度量货币、疏通货物 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归实业界、制定特别保护奖励法规; 提出要扩大出口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具体办法,从而形 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 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 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 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哲学家张东荪 也曾鼓吹“实业救国”。他认为,中国既然有贫乏病,那么 开发实业就成为唯一的要求;在开发实业的要求下,资本主 义、机器生产与日俱增,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要救中 国只有一条路,就是要增强国力,要增强国力就必须开发实 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在中 国都是行不通的。近代实业家张謇等人和张东荪提倡“实业 救国”的动机是不同的。前者反映了实业界和开明人士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自强救国的进步要求。他们兴办实业,对发 展社会生产力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主张没有抓住当时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后者则是反对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中国实行革命与走社会主义道路 的一种托辞。 收回利权运动      收回利权运动,包括收回路权和收回矿权的运动,是清末中 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我国矿山开采权和铁路修筑权,要求收 回自办的爱国运动。        背景: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 输出成为它对外侵略的主要特征。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修筑 铁路和开采矿山方面来,并以此作为其巩固“势力范围”和伸 展侵略势力的手段。这就不仅使中国人民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 失,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严重地侵犯了中国 的主权,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了,因此,收回铁路主权和矿 产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一场轰轰烈烈的收回路矿利权的运动 开始了。 概况:湖南、湖北、 广东三省绅商要求收回粤汉铁路主 权的斗争,是全国收回路权斗争的发端。接着,浙江、江苏 人民要求商办苏杭甬铁路的斗争进入高潮。与收回路权斗争 遥遥响应,收回矿权的斗争于1905年以后也日益高涨起来, 斗争首先发生在山西。1910年收回利权运动斗争达到高潮, 1911年清政府以“国有”为名 ,企图再将川汉、粤汉铁路主 权出卖给帝国主义,终于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成为辛 亥革命的导火线。          评价: 收回路矿利权运动是一个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 内容、具有相当规模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带有明显的反帝 保家乡的性质。参加运动的有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包 括上层和中下层)、部分爱国官绅等各个阶层,因而声势浩大, 使大家看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迫切性。但起领导作用的是 资产阶级上层,即立宪派,所以又使运动具有极大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它表现在对清政府的依赖上,还表现在对帝国主 义掠夺我国路矿权利不是采取“夺回”而是“赎回”的方式 上。据统计,仅9项主要矿权的“赎款”即达904.8万元。但 是收回利权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也得到一部分官 吏的赞同,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的 爱国主义觉悟,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清政府反动卖国的真面 目,加速了革命形势的成熟。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江苏海门人。5岁入私塾读 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同治七年(1868年) 进入科场考试,第二年中秀才,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将 领吴长庆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后又得光绪帝老师翁同雠 的青睐,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状元。早年的幕客生涯,使 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创办南通大 生纱厂,开始“实业救国”。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 产生的主要因素。(6分) 主要因素: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 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工业文明的冲击;甲午战后,清 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4分)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的代表 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二     在张謇的思想体系中,将棉和铁并重,大力提 倡发展民族棉铁业,称这种思想为“棉铁主义”。棉铁业,就 概念而言,棉主要是指棉花、棉田、棉种,也指棉纺业;铁 业主要是指轮轨机械枪炮之制造。他曾说过:“现时吾人所用 之棉铁,皆来自外洋……棉铁为国家基本工商业,十年前, 以国人留心者鲜,謇与前农商次长刘垣讨论有关曾著《棉铁 世界》一书,冀唤起国民之注意。”                                                         ——《广东社会科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张謇“棉铁主义”思想的特 点。(8分) 特点:农工商并重;具有民族性;与洋人争利权;救亡图存。 材料三   胡适这样评价张誊:“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 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 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 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凤凰网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的观点。(10分)    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 它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有利于解 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 ,所以说他是“英雄”。 但“实业救国”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 的,归咎于张謇有失公允。 (二)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第一阶段:中华民国成立后,尤其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原因:①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了中华民国,扫除了一些封建障碍。②中华民国政府制订 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种实业团 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③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的俄经济侵略,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 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④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 日货、“实业救国”等,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概况:(见教材) 特点: ①整体态势:短暂春天(发展迅速,规模空前) ②从部门比重看: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 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基础 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从区域分布看:民族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一带, 而广大的内地较少,地区分布不合理 ④从实力对比来看: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 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2.第二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 发前夕,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被成为“短暂发展” (1)发展原因: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 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围绕 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展开的“改订新约运动” ,使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发 展。另外,广大人民群众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阻力: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 力的压迫。 3.第三阶段: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原因:一方面由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 剧地膨胀起来,垄断地位空前提高。 民族工业的内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局恶化,东 部沿海工业开始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当时日寇的入侵势 力在东部地区已经相当普遍,很多处于沦陷区的工业企业不是 遭到毁坏就是被强行霸占,国民经济的损失比较严重,国民党 政府为了保全经济实力,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些企业能更好地生 存并且为抗战提供支持,选择了内迁。(不过国民党政府的官 僚资本家们也有着吞并内迁企业的企图)        这批内迁的企业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稳定 了中华民族抗战决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以及对 后来中国的建设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当然,不可否认,内迁 后的很多企业也遭到了官僚资本家的吞并,有一刘姓的“火柴 大王”说过,内迁之前,他是大老板,内迁之后,他给大老板 打工。 民族工业的内迁 对自身来说有什么作用吗 4.第四阶段: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此知 识点学生自己复习,夯实基础)  (三)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促进因素:  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 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 “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事业。  ③“实业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 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⑤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 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2.阻碍因素:  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 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好人束缚。  ②自身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③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 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直接引进西方的 技术和设备兴办起来,不是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2.从地域看,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和通商口岸,广大西部和 内陆地区极少; 3.从部门看,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向,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弱,表现出工业结构的不平衡; 4.从实力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与外国资本相 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 优势; 5.从发展过程看,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矛盾 又依赖,发展艰难曲折。 1.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2)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3)官僚资本的压制。 三、民族工业的历史命运 3.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 路是行不通的。 2.在斗争中求发展 (1)目的: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2)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归纳概括】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如何?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其力量的 增强,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 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 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 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 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 义,难以独立发展。 【思维拓展】 A 1.(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0)1895年,身为状元 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 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2.(2012年江苏历史,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 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 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 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 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 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 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 施政设想是 (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A 3.(2012年海南卷历史,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 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 部分:(一)农产品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 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 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 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A 4.(2011·天津文综·13)(21分)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年份 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 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 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6分) (2)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 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关系: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 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