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2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件PPT

ID:494642

大小:2.75 MB

页数:6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传媒——传递信息的载体就 是传媒。 大众传媒——面向大众传递 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 什么叫号外? 报社因需要及时报道某项重要 消息而临时增出的小张报纸,因 在定期出版的报纸顺序编号之外, 故名。 事例介绍:马拉松战役、烽火戏诸侯、飞鸽 传书、驿站。 事例介绍:书籍、报纸、杂志。 事例介绍: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 (1)古老的传媒手段 (2)人类普遍使用的传媒手段 (3)信息时代的传媒手段 思考: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 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前所未有。请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 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 …… 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 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 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 报)。 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整理出我国报刊业。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 中国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9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昭文新报》》}} 外文: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 1833年 《东西洋每月统记传》 1872年 《申报》 我国的报刊业逐步形成了。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 《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 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 《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 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 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售 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 该报终刊。 •世界上最早印刷出版的周报: 1609年德国《报道或新闻报》 •最早日报: 1663年德国《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 大众化报纸: 1833年美国《纽约太阳报》 2. 中国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 —改良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革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 —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与敌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光明日报》》 —党政方针 《时务报》由黄遵宪、汪康年、 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 。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 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 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 《新华日报》创刊三周年纪念招待会情景 3. 中国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978年 报纸总数: 186家 刊物种类: 930种 请大家阅读【历史纵横】,思考中国报 刊业的发展对社会有何影响? 报纸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通达 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 和实施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 作用。 表现 社会影响 形 成 发 展 繁 荣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有《中 国丛报》和《万国公报》,中文有《东西洋考 每月统记传》《申报》,1873年艾小梅的《昭 文新报》为国人最早在境内创办的报刊。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 报》《解放日报》等 。 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 “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 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 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 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 到2000年的8 725种。 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 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 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 针的主意舆论工具。 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 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电影 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 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 象。 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 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 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 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 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 图像。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电影媒介的特点: 1)时效性不强; 2)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 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3)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19C末,西方出现了电 影。不久,电影就传入了我 国。在电影发明仅仅10年后, 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 部电影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1905,定军山 (2).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并走向成熟: 20年代——40年代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 多部影片获国际国内大奖 1、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1905年11月,北京 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 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 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 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 《定军山》。这部电影的 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 鑫培。 任景丰谭鑫培 谭鑫培在电影《定军山 》中的剧照   1905年7月,中国人 首次尝试拍摄影片。拍片 是北京丰泰照相馆进行的。 这年是谭鑫培的60寿辰。 他扮演黄忠,表演精湛。 谭鑫培是京剧界承前启后 的大宗师,他创立的“谭 派”对老生行甚至整个京 剧艺术的发展都起到重要 作用。当时谭鑫培的表演 艺术以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京城无腔不学谭”。可 惜这部电影今已不存。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 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 拍摄有声电影。同年8月, 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 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 女红牡丹》。 1931年,胡蝶在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 渔光曲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 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于1934年6 月在上海引起轰动,连映3个 月,主题歌《渔光曲》哀婉 动人,成为传唱一时的流行 歌曲。1935年2月在莫斯科国 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 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 的影片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 的影片——《渔光曲》剧照 《渔光曲》 云儿飘在海空 鱼儿藏在水中 早晨太阳里晒渔网 迎面吹来大海风 潮水升 浪花涌 渔船儿飘飘各西东 轻撒网 紧拉绳 烟雾里辛苦等鱼踪 鱼儿难捕租税重 捕鱼人儿世世穷 爷爷留下的破渔网 小心再靠它过一冬! 蔡 楚 生— — 汕 头 潮 阳 人 王 人 美 《 渔 光 曲》 剧 照 《风云儿女》剧照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阮 玲 玉 赵丹 胡蝶 阮玲玉 朱飞 著 名 演 员 八十年代有: 《阿Q正传》、《红高粱 》等影片。 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 《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 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谢飞、张艺谋、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 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 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 共睹。 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李安 王家卫 王 晶 周 星 驰 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 而成。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 周年之际,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的 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基扮演的 三毛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 银幕形象”之一。该片在海外也同样 受到欢迎,例如1981年在巴黎6家电 影院连演60天,轰动巴黎。该片荣获 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 节评委奖;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 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2.广播事业的发展 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 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电 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 视台,英文简称CCTV。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 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发挥着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 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 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3.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3、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时间:1958年 标志: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2)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改 革开放后两方面) 一是电视逐渐普及 二是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电视逐渐普及原因: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 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B、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 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C、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 工程。 “村村通”工程——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 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 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年开 始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 元,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 7 00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小资料 :“村村通”工程 ? 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表现: A、出现一批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 响的名牌栏目; B、现场直播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 比赛; C、播映许多优秀的电视连续剧。 《红楼梦》 三、互联网的兴起 1、互联网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 2、互联网风靡全球:90年代以后 3、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994年 三、互联网的兴起 思考:互联网有何好处?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具有 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第四媒介” 2.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互联网的缺陷: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 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 产生和发展,而媒介产生和发展之 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小结: 抢答题2 1、哪一种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人 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 播时代? 报 刊 2、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境内 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 3、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 工具是什么? 《人民日报》 4、1958年、标志着中国电视 事业诞生的第一家电视台是? 北京电视台 5、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 的影片? 渔 光 曲 6、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年 代? 1994年 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世纪早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B.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 《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 2、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B D 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 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A. 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 联网 D 4、“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