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2历史第三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必修2历史第三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ID:493078

大小:2.93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 课标内容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 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 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试说明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本单元知识结构 近代 中国 经济 结构 的变 动与 资本 主义 的曲 折发 展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的变动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洋务运动的诱导 外商企业的刺激 民族 资本 主义 产生 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 展 甲午战败,外国经济势力 进一步入侵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 制 辛亥革命的推动 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初步 发展 短暂 春天 曲折 发展 Chapter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理解记忆 1、近代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几种资本形态:[外国资本、民 族资本、官僚资本],最早出现的是[外国资本]。按顺序指 出民族资本从产生到陷入绝境的历史进程,要求对应说出 时间和阶段特征: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表现和意义。 3、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主要内容、列举洋务运动时期代 表性的军用企业,民用企业(注意洋务企业与早期民族企 业的区别)及评价。 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 时间 地点 国籍 企业名称 1843 香港 英 阿白丁船坞 1843 上海 英 墨海书馆 1845 广州 英 柯拜船坞 1845 宁波 美 美华书院 1846 广州 美 丹麦岛船坞 1919世纪世纪4040年代外商在中国开办年代外商在中国开办 的企业简表的企业简表 变动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解体原因 2、表现: (1)倾销商品:“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2)掠夺原料: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丝、茶)日益商品化。 3、解体标志: 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经 济 侵 略 洋货涌入 中国市场 洋纱取代 土纱 洋布取代 土布 ①“纺”与“ 织”的分离 ②家庭手工业 (织)与农业 (耕)的分离 ③农产品 (丝、茶) 日趋商品 化并服从 于国际市 场的需要 自然经济成分减少 商品经济成分增加 自 然 经 济 逐 渐 瓦 解 ( 局 部 ) 4、影响: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劳动力、市场等) (2)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 位) (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4)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变动三、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含义: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 “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 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又称 “同光新政”。 1、原因:摆脱内忧、外患;洋务派的推动。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代表: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李鸿章等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源自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张之 洞《劝学篇》系统总结。 中学:封建制度、封建纲常伦理 西学:先进的科学技术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4、内容 活动分类 旗号 活动成就 创办军工 自强 创办民工 求富 筹建海军 新式教育 ①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②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曾 国藩、李鸿章) ③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④天津机 器制造局(崇厚) ①轮船招商局(上海)、开平煤矿(李鸿章)②汉 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武汉、张之洞) 北洋、南洋、福建海军 创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近代军事工业特点: 资金由政府提供;官办,采用封建衙门式管理方式;产品 供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投放市场。(封建性质) 采用雇佣劳动制;使用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 (资本主义性质) 性质: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的近代企业。 近代民用工业的特点: 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生产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 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外,还投放市场; 采用雇佣劳动。 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5、破产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6、失败原因: 洋务派:单纯依靠外国的先进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西方列强: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的强大 顽固派:顽固派的阻挠 7、影响: 经济上: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 略;加速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军事上: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有利于国防力量的增强。 思想上:提出“中体西用”思想,冲击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思 想的权威地位,是思想界的一大进步。 总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消极: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注定失败。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夹缝产 生 初步发 展 短暂春天 较快发 展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获得新生 变化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hapter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记忆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时间、地点、主要原因及中国早期民族资本 主义企业: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间、原因。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及表现(发展最快的是哪两个 行业,著名实业家)。 4、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主要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日益萎缩 的原因;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主要受到哪个国家商品大量涌入的冲击 [美国],与哪个条约的签定有密切关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5、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哪几座大山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著名历史学 家费正清形容它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C60、70S) 1、原因: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提供劳动力和市场;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年代 地点 投资人 著名企 业 22、概况、概况 19世纪60、70年代 东南沿海地区 官僚、地主、商人、华侨 上海发昌机器厂(方举赞 1866年)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 1872年)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朱其昂 1878年) 3、特点: ①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弱 ②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③在帝、封夹缝中艰难发展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 1、原因: (1)甲午战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 然经济。 (2)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 的限制。 2、表现: (1)资本总额增多;(2)商办企业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 (3)兴办企业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阶 级基础和内在动力。 清政府的变化 1901年“新政”:派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 1905年载泽等西欧考查 1906年清“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撤军机处 三、短暂的春天/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 1、原因: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临时政府(包括北洋军阀)奖励发展实业政策(热情)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市场) 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根本) 2、表现: 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总额增加;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 迅速(轻工业)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重工业、轻工业比例不协调重工业、轻工业比例不协调 从部门看 民 国 初 期 工 业 发 展 示 意 图 从 区 域 看 分布在沿江、沿海地 区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力量薄弱 从力量看 3、特点: (1)从部门看: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 独立完整的工业系统。 (2)从区域看:分布在沿江、沿海地区 (3)从力量看: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与外国资本 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4)总之,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4、短暂的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 又迅速萧条 短暂春天的逝去给我们的启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 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 基础,促使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四、曲折发展(1927——1949年) 1、较快发展(1927——1936) (1)原因: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政策鼓励。 (2)表现: 新旧工业部门的发展, 产品出口国外,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2、日益萎缩 (1937——1945) 沦陷区:日本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经济的全面控制。 3、陷入绝境(1945-1949) 1)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3)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推动发展的因素: (1)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2)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2、阻碍发展的因素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使其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 (2)自身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 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等。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 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 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 地位,但她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用:①经济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作用;②政治上,民 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领导和发动了维新变法运 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由旧民 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和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③ 在思想领域中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冲击和动摇着 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促成了近代思想的解放潮 流,有利于社会进步。 高考体验入角色 考情 统计 3年26考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11) 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5) 考题 汇总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 2015•山 东文综•16, 2015•天津文综•5, 2015•浙 江文综•18,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T28, 2014•山东T17,2014•江苏T7,2014•广东 T38(1)(2),2013•重庆T6,2013•北京T18, 2013•浙江T38, 2015•福建文综•24, 2015•山东文综•17, 2015• 江苏单科•8, 2015•浙江文综•20, 2015•四川文综 •7,2013•海南T27,2014•海南T16,2014•安徽T15 ,2014•重庆T13,2013•海南T15,2013•福建T19, 2014•北京T40,2013•四川T5,2013•江苏T8,2013• 安徽T15 命题 分析 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 1.西方列强的侵略,如对中国商品输出,控制中国民族工业。2.经济结构的变动:小农经济的解 体,洋务企业、钱庄的作用。3.民族工业的兴起。4.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及战后民族工业的兴衰。5.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民族资本的生存环境。6.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大后方的民族工 业发展情况、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 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 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 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答案】D 2.(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 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 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 举例明之。” 【答案】A 3.(2015•天津文综•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 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 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 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 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A 4.(2015•浙江文综•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 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 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 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 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答案】D 5.(2015•福建文综•24)表2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 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表2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俄国(苏联) 1909—1911 0 -90 +56 +46 1919—1921 -89 -110 +32 +14 1929—1931 -205 -76 +40 +53 【答案】A 6.(2015•山东文综•17)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 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D 7.(2015•江苏单科•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 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 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 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 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年代 进口火柴(万 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 (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答案】C 8.(2015•浙江文综•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 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 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 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 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答案】C 9.(2015•四川文综•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 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 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10.(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8)据研究,1853年,印 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11.(2014•江苏单科•T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 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 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 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 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 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答案】D 12.(2013•重庆文综•T6)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答案】B 13.(2013•北京文综•T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 “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 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 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答案】D 14.(2013•福建文综•T19)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 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外, 还包括 (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答案】C 15.(2013•江苏单科•T8)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 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的签订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 352 290 791 117 213 482 1930 2 792 415 447 138 247 969 1932 3 456 577 257 178 342 211 1935 3 895 675 173 208 461 812【答案】C 16。2014•广东卷•T38.(25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 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 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 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 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 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 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 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 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分) (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状况: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 材料二:河北 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  (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