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图文转述题》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图文转述题》ppt课件

ID:492518

大小:1.18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复习中,你见过下面的题型吗? (一) 图书 状况  完好 无损  损坏 较轻  损坏 较重  损坏 严重  图书数 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阅读下面的图表共,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有10万册图书,在 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 现: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复习中,你见过下面的题型吗? (二) 上面是我国“国家 节水标志”图,请 说说你对构图设计 含义的理解。 复习中,你见过下面的题型吗? (三)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⑵为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 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语言知识运用之 图 文 转 换 图 文 转  考   换  点 题  篇 • 它指把图表内容 转化成文字表述。这 是一种较新的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表 中的有关内容,分析 有关材料,辨别或挖 掘某些隐含性信息, 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 评价。其实仍是在考 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从所给材料角度分为: 1、表格文字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 图文转换题的题型: 表格文字转换题考查形式 1. 直接表述型        用文字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直接 的实事求是的转述 2. 推断总结型        就是从图表的具体数值当中概括出 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体现出的主要观点 3.  解决应用型        就是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 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得出什么结论?针对 此种情况你有好的建议:  图书 状况  完好 无损  损坏 较轻  损坏 较重  损坏 严重  图书数目 (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典型例题分析 解析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 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 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 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 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题 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出要 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答。 难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信息, 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刚好与图书损坏的情况 相吻合,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及学生的道 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出了水面。 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3)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或者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 1、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 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 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 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 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 要求你去续写。  表格文字题解题答思路 • 对图表,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 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 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 图表式: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 • 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 • 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 变化情况; • 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 辑顺序等。 2、 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 不能出现语病,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 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 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 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 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 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 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 )”“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 (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 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3、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中考作文评分小组对影响初三学生作文的因素进行了调 查,结果如下: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语言表达 句子、词汇、文字、标点、修辞手 法 51.55%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21.55%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26.90% 问:1、用数据说明上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2、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3、你认为初三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得到提高?               影响初三学生作文的因素调查中,语言表达占了影响初三学生作文的因素调查中,语言表达占了51.55%51.55%,而层次,而层次 结构和思想内容方面分别占了结构和思想内容方面分别占了21.55%21.55%和和26.90%26.90% 影响学生作文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其次是思想内容和层次结构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要抓好语言表达的训练 【堂上迁移】 图文转换题 右面是我国“国家节 水标志”图,请说说 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 理解。 图形分析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 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 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 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 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 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 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人人动 手;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 征滴水汇成江河。        圆象征着地球,每个人手上都有 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限,大 家要节约用水。 含义 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 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 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 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 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漫画文字转换题 考查形式: 1、描述画面内容; 2、理解内涵、写出寓意; 3、拟广告语; 4、拟标题。 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 出它的寓意。 掌握答题思路 1、观察 • (1)要观察作者所画的人或物。 • 漫画这种艺术手法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 道理的,一幅漫画,往往是由各要素如: 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画中的文字、符 号,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组成。明确漫画画的什么很重要,因为它 是理解漫画主旨的基础。 • 这幅漫画是由两幅画面构成的。第一幅画 面上所画的物有:四只小狗,一个没了井 盖的窨井,一个望远镜,一根盲杖,一个 墨镜。第二幅画面上所画的物有:一只小 狗,一个没了井盖的窨井,一个望远镜, 一根盲杖,一串脚印。 (2)要观察漫画的细节。 一幅漫画往往就 是在某些细节上 显示寓意,因此 观察漫画必须观 察细节。如上面 这幅漫画细节就 是望远镜、盲杖、 墨镜、脚印。 2、理解 • 如何理解画面呢? • (1)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 与物之间的关系。 • 所有漫画我们都应该这样去理解,否则就 会弄不清漫画的含义。 如上面的漫画中,我们要正确理 解第一幅画中第一只小狗与望远 镜的关系———小狗举着望远镜, 显然,这只小狗是在带路;我们 还要理解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 小狗的关系,显然,这两样东西 意在点明最后一只小狗的特点, 这是一只盲狗;我们还要理解窨 井和这些狗们的关系,第一幅画 中小狗们正准备向前走,窨井是 他们前进路上的障碍,第二幅画 中小狗们都不见了,只有那只盲 狗还在继续前行;我们还要理解 脚印和狗们的关系,一串脚印告 诉我们三只实力正常的狗调进了 窨井,只有视力有缺陷的狗绕过 的窨井,得以继续前行。 •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 变化的条件及原因。 上面这幅漫画的结果令人难 以理解。视力正常的狗掉进 了窨井,而盲狗却躲过了窨 井。这有些违背常理。那么, 我们就要分析造成这种结果 的原因。通过分析,我们不 难发现,那些视力正常的狗 只用望远镜看远处,而没有 注意脚下,所以才掉进了窨 井。 (3)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联系生活, 理解画面的寓意。 •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 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 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要看懂漫画, 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 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 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 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3、表达 • (1)描述画面 •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 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 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 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 述。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 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像虚构,只 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 概括画面内容要做到语言简明,要揭示 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的、物与物的关 系。 (2)概括寓意 • 概括寓意要语言简明,语言要讲究, 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 ”“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 语中心词。 (3)拟写标题 •       要紧扣画 面内容或寓意 拟写。一般可 采用中心事件 描述法、引用 画中人物语言 法、比喻法等 拟写标题。 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 它的寓意。 内容:画面上方显示有4个人排成一队,第一个戴着望 远镜,最后一个是盲人,他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井口。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人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人都落入井 中,只留下了脚印。 寓意:不要好高骛远,而应该脚踏实 地;不应盲目跟从,而应亲自实践。 小结答题方法 1、观察 (1)要观察作者所画的人或物。 (2)要观察漫画的细节。 2、理解 (1)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  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     条件及原因。 (3)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联系生活,理解画面的寓意。  3、表达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⑵为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 试一试 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 了小树的成长。作者是借此讽刺当今社会中因 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 标题可为:大树的爱 爱与碍        “大树”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 的人,“小树”则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因大人 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小孩。 通过这样的理解,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即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