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PPT课件.pptx
加入VIP免费下载

《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PPT课件.pptx

ID:488565

大小:3.09 MB

页数:11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教学课件 《回忆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看看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印象中的鲁迅是怎样的? 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为自 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为人民无私奉献,嫉恶如仇, 爱护文学青年。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平易温 和的一面。 (重点) 2.学习作者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 侧面描写的方法。(难点)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 情。 (素养)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 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 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 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 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 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 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 万的读者传诵……知识备查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 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 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 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 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萧红 (1911—1942年),原名张迺 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 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 学洛神”。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萧红发 表成名作《生死场》。其代表作有《呼 兰河传》等。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 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 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鲁迅名片 知识备查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yú yǎo qú kāinǎi sòu ɡēnɡxīn mǒ ɡē da jiào shuài wù 迺 禺 舀 瞿 揩 咳嗽 调羹薪金 抹杀 疙瘩 校对 深恶痛绝 草率yán qián wěn lèi lüè tì pōu yāng hé 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筵会 虔诚 紊乱 肋膜 掠夺 抽屉 解剖 遭殃 阖一阖眼睛 碟 捆 不以为然 kǔndié rán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绞肉 洗澡 悠然吩咐 jiǎo zǎofù yōu( )厌恶 ( )凶恶 多 音 字 ( )差不多 ( )差别 ( ) 堵塞 差 塞 ( )出差 ( ) 边塞 预习检查 chà chā chāi sè sài 恶 è wù ( )恶心 ě ( )参差 cī ( ) 活塞 sāi ( )学校 校 xiào ( )校对 jiào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轻捷 心境 草率 踌躇 遭殃 指动作轻快敏捷。 心情,心绪。 形容粗糙简略。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遭遇困难,遇到麻烦。 明朗 忧郁 崭然 展读 致命 深恶痛绝 变幻无常 光明磊落;乐观,开朗。 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形容山势高峻突兀等。 指阅读。 使丧命;使毁灭。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预习检查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文中旁批理解文章内容, 将对问题的思考简要记录在书上。 2.小组交流:与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若有 分歧可请教老师。精读细研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萧红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简 要概括出来。 日常 琐事 神情 姿态 饮食 起居 工作 习惯 待人 接物 休闲 娱乐精读细研 2. 作者从这几方面,刻画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根 据示例找一找相关语句。 神情姿态 示例: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 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精读细研 神情姿态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 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 一切地走去。 ——敏捷、性急、坚毅精读细研 饮食起居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 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 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简单随和精读细研 饮食起居 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 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 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简单随和、体恤他人精读细研 待人接物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 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 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功夫不 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 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严格要求、深切关爱精读细研 待人接物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 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请客 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 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 “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淡泊名利精读细研 休闲娱乐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汽车,鲁迅先 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 ——关爱他人、谦逊礼让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 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精读细研 休闲娱乐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 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珍惜时间精读细研 待人接物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 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 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 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和蔼、周到、热情工作习惯 精读细研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 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休息, 所以要多做,赶快做。 ——不同寻常、忘我精神精读细研 日常琐事 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 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 不对的。”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 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 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严谨、细致、认真 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先生 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 乐的“普通人”。他既是一位热情 的主人、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位风 趣的智者,更是一位敬业的伟人。 说一说: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精读细研精读细研 3.为什么萧红在写鲁迅先生回忆录时还穿插描写了其他人物 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鲁迅先生与其他人 物的交往,烘托出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 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 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 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 很多生活片段,令人信服。精读细研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 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 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作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更能激发人的想 象力;与正面描写相比,侧面描写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 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方法指导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萧红的语 言特点,找出比较有表达效果的语 句,品析语言背后的深意。合作探究 鲁迅先生“喜欢吃硬的东西”,有人说这里暗示鲁迅先 生刚硬的性格,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同意。“喜欢吃硬的东西”正反映了鲁迅先生坚毅、倔 强、刚硬的“硬骨头”性格。 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 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 不同意。“喜欢吃硬的东西”只是作者在书写鲁迅先生 的实际喜好,不应该过分解读。 一语双关。一方面是说天放晴了,另一方面暗含着 对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之情。 合作探究 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 鲁迅先生就问我: “有什么事吗?”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天晴啦,太阳出来啦。”这句话是否有所暗示?说说 你的理解。合作探究 “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鲁迅 热情待客、平易近人的性格,也体现了他的辛苦,更能引起 读者的强烈反响。如果去掉,就减少了形象感,达不到震撼 人心的效果。 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 钟。 “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这句删掉,效果有何不同?合作探究 4.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 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更真实。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 们直接感受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等许 多感人之处。 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 情,而真情毕现。④更有表现力,即以小见大。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合作探究 写人的文章,往往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 性格和个性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且更具真实 性。 方法指导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这篇回忆性文章记叙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 些琐事,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 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 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学后感悟 感悟一: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触不 可及的。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 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 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便是鲁迅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 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 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 课堂小结学后感悟 感悟二:我喜欢文中的“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 腿就伸出去了”,这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 神。寥寥几笔就形神兼备地描绘出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画龙 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形象生动的“活的鲁迅”。 课堂小结写作特色 ❶虽是怀人散文,却具备史传性与文学性的双重因素。 本文以真实的人物为记叙对象,素材来自亲历、亲闻、亲见, 所以既具备传记的基本特征——以真实人物为记叙对象,裁剪提 炼,又具备散文的审美特质——对回忆对象充满缅怀、崇敬之情。 因此,作品不仅富有史传性,而且富有文学性。写作特色 ❷捕捉人物生活中的灵性细节,从细微处见精神。 本文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通过捕捉鲁迅生活中的琐 事表现他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先 生的伟大思想和人格,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如夜里看 完电影,鲁迅先生让车给别人坐;深夜读青年的来信等,这些 小事都在无言中表现出鲁迅先生克己待人的品质。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饮食起居:简单随意、体恤他人 工作习惯: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严谨认真、爱护青年 思想伟大 精神高尚课堂检测 A.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将“杨 绛先生”与“晚年”互换位置) B.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带头发挥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作 用。(把“带头”调到“作用”前面) C.在中小学中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并培养学生的 自主创新能力。(将“提升”与“培养”互换位置) D.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把“这篇课文” 调到“读一遍”后面) D 【解析】D项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然不以为然。 B.他们掌握了权力便得意扬扬,一想到可能丢权便又惊慌失 措。 C.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 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 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课堂检测 【解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此处 应用“不以为意”。 A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我是花,就要绽放一身绚烂,让春满人间;如 果我是山, , ;如果我是 水, , 。世间万物各有属 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皆应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华彩。 就要站成一种威严 让山花烂漫 就要流成一种磅礴 让鱼儿欢畅 课堂检测 4.仿照开头句的句式,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构成一组语意 完整的排比句。拓展探究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 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 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 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臧克家 拓展探究拓展探究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 嘲 鲁迅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名言 拓展探究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 的话。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 进步。 拓展探究拓展探究 拓展阅读 回忆齐白石先生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一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 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 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 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 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 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拓展探究 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 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 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 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 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 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 ”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 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 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 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 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 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 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 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 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 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拓展探究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 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 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 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 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 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 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 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 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 拓展探究拓展探究 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 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 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 闷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 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 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一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 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 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 已像离开了纸。”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 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 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 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 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 (附:新凤霞,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齐白石的干女儿、关门 弟子,深得齐白石的真传) 拓展探究1.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 启示? 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是表现自己;不可 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 拓展探究 2.从选文第④⑤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 ①齐白石先生重情义; ②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 ③齐白石先生生活朴素。拓展探究 3.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简要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三个“好”字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小兔画 得逼真有神,突出表现了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 励。拓展探究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 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齐白石画中桃子的 生动逼真,从侧面写出了齐白石先生画工一流,具有艺术 家风度。课下作业 学习文中作者刻画鲁迅先生形象的写法,试着写 一个片段,展现你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教学课件 《孙权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第一课时 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 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重点) 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难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 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素养) 学习目标作者介绍 知识备查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世称涑水先生。“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 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 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 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 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 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 为《资治通鉴》。 作品介绍 知识备查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 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 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 代替周瑜辅佐孙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刘备很快又取得益 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 故事就发生在此时。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 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 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 《资治通鉴》等。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知识备查 孙权(181-252年),字仲谋,三国时 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 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据江东。他最大 的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 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人物资料知识备查 吕蒙(178-219年) ,东吴国大将。字 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 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 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 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吕蒙掌管东吴军事, 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杀死关羽后,吕蒙不久病死。知识备查 鲁肃(172—217年),三国时吴国 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鲁肃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他主张 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 瑜死后,鲁肃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 持友好关系。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qīnɡ qǐ yé suìshè shú 卿 涉猎 岂 邪 遂 孰词语解释 预习检查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泛指学识浅薄的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 文意,并理清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代古代汉语单音节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翻译五字法 方法指导整体感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 从前,当初,这是 追述往事的习惯用 词。 对某人说,常与 “曰”连用。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 也以“卿”为爱称。 推托。 当道,当权。 古时王侯的自称。事务。 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 《书》《诗》 《礼》《春秋 》等书。 专掌经学传 授的学官。 语气词,后写 作“耶”。整体感知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粗略地阅读。 只,只是。 了解历史。见,了 解。往事,指历史。 语气词,表示阻止,相当 于“而已”“罢了”。 表示比较选择, 哪里比得上? 于是,就。 从事学习。整体感知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 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 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 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整体感知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等到。 经过。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即“议论”,谈论。 泛指吴地。 吕蒙的小名。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 光看待他。刮,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读书人。 于是。 连词,表承接。整体感知 译: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 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 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 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 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3.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理清课文思路。 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 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 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 友”的故事。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精读细研 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孙权 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请结合具 体语句加以分析。精读细研 孙权一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 求严格,同时又对他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 谆告诫。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一劝不成孙权二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读细研 “邪”后虽用叹号,但有一种强烈的反问,隐隐可见孙权 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耳”,有降低事 情难度、缩小事物范围的意味。“耳”后用了句号,语气变得 委婉。 孙权接着以自己的读书情况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 可能性,循循善诱,言辞恳切。 精读细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精读细研 吕蒙读书有没有取得成效?文 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精读细研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赞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识有了进步。 “大惊”及感叹语气的句子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讶的神态,吕蒙 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有了很大 的进步。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精读细研精读细研 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 写,我们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 蒙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精读细研 孙权 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要求严格,在 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 殷切爱护,又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鲁肃 极像一位忠厚的长者,对吕蒙的进步,毫不掩饰 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讲礼节。 吕蒙 胸怀坦荡,机敏自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 使自己得到提高,颇有幽默感。 精读细研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故事 情节。这节课让我们细读课文,归类学习文 言实词、虚词的含义,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 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 相投。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从侧面 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 么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 合作探究 ①开卷有益。 ②劝人要讲究策略。 ③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知错就改。 ⑤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⑥不能因事情的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⑦抓紧时间,发奋学习。语 气 词 合作探究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耳:语气词,可译为“罢了” 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称 谓 词 合作探究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古代王侯的自称 对朋友辈的敬称古今异义 合作探究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单,孤苦。 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博士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即更刮目相待( )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合作探究一词多义 合作探究 当 卿今当涂掌事( ) 见 见往事耳( ) 动词,掌管 动词,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词,知晓 但当涉猎( )动词,应当一词多义 合作探究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组成词组,可译 为“认为”文言句式 合作探究 省略句 ( )与蒙论议( )省略主语“鲁肃”鲁肃 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 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 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 ”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读书学 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学后感悟 课堂小结 感悟一: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从中受到不少启发。首 先,我们认识到人不学习是不行的。其次,我们认识到只 要肯学,就会有所收获,学有所成。 感悟二: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且才略进步惊 人;方仲永聪明过人,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年幼不学,毫无所成,可见学习的重 要性。❶记事简练而完整。 写作特色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 代事情的起因,再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 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所成,而是 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 全文只写“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写孙 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写吕蒙的 答语和反应;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二人一唱一和,互相 打趣的对话,略写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一句作结。此外,人物的语言也非常简洁,极富表现 力,毫无冗繁之处。 ❷详略得当,剪裁精当。 写作特色吕蒙 (坚决,关心) (自信,自得) (吃惊,赞叹) 孙权 鲁肃 君 臣 同 僚 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板书设计课堂检测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当涂掌事     ;  (3)刮目相待   ; (4)及鲁肃过寻阳     ; 推托 当道,当权 擦拭 到,等到 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含义。课堂检测 A.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D.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秦师过周北门 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A项中,“当”的意思分别为“掌握”“应当”;B项中,“以”的意 思分别为“用”“认为”;C项中,“见”的意思分别为“了解,认清”“同 ‘现’,显现”;D项中,“过”的意思均为“经过”。 D 《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体例) 通史,编著者是北宋的    。 课堂检测 资治通鉴 编年体 司马光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3.填空。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4.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 ”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 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 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 略的惊人增长。 课堂检测 【解析】B项,应该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 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B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拓展探究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书到用时方恨少。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知识就是力量。 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拓展探究 拓展阅读 师旷劝学 刘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 曰:“何不炳(点亮)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 君乎?师旷曰:“盲臣①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 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 明,孰与昧行乎(但总比摸黑强吧)?”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拓展探究 听说 哪里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2.翻译句子。 (1)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 我70岁了,想要学习,恐怕时间太晚了吧。拓展探究 孙权劝学是上级对下级,先提要求,后作解释。师旷 劝学是下级对上级,是先打比方说理,后让平公选择。 3.孙权劝学与师旷劝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简洁的话概括。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附参考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 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 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 并不是圣人,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而已!为什么不用锯子 把长竿从中间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 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拓展探究 你的同桌张明同学头脑聪明,成绩较好,但最近他沉 迷于网络游戏,成绩急剧下滑,班长请你前去劝劝他,你 将如何劝导呢? 示例:张明同学,你是我交往的朋友中最聪明的一个,可我 发现你最近经常玩网络游戏,成绩有所下滑。我真诚地希望 你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让你的聪明才智有用武之地。 课下作业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