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公移山》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 愚公移山》PPT课件

ID:487472

大小:58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你喜欢听歌吗?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列 子》作家作品的介绍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 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名寇, 又名御寇)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 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 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 口。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 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 ,寓意深刻而含蓄。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1)关于标点的停顿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 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 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 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 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 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万仞( ) 魁父( ) 荷担(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一厝( ) 陇断( ) 箕畚( )( ) 汝( ) 曾不若( ) 诸( ) 亡以应( ) 惩( ) 塞( ) 雍( ) hèrèn Kuífǔ chèn sǒu kuì cuò lǒng jī běn rǔ zēng yōng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zhū sèchéng wú shuāng重点词语举例 1、年且九十 2、惩山北之塞 3、指通豫南 4、投诸渤海之尾 5、始一反焉 6、而山不加增 7、汝之不惠 8、汉之阴 9、一厝朔东 将近 苦于 直 之于 返 通“慧”,聪明 通“措”,放置 南岸 更翻译方法指导: (1)加。(2)改。(3)补。(4)调。 (5)省。 翻译遵循原则:逐字逐句翻译 自读课文,准备翻译 重点语句翻译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 畚运于渤海之尾。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 石头,挖土,用箕畚运渤海边上。4、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 去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块怎 么样呢? 6、而善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可是山却不会加高增大,还怕挖不平 吗?小结 1.古今词义 阳 古义: 今义: 阴 古义: 今义: 指 古义: 今义: 曾 古义: 今义: 诸 古义: 今义; 荷 古义: 今义: 毛 古义: 今 义: 息 古义: 今 义: 虽 古义: 今 义: 已 古义: 今 义: 山之南,水之北 太阳 阴天 手指 曾经 各个、许多 荷花 毛发 休息 虽然 已经 山之北,水之南 直,一直 连……都 之于 扛 草木 叹气 即使 止2.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 惠(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 同无,没有。)一厝朔东 同措,放置。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其中哪些人参与移 山? 2、移山工作做起来顺利不顺利?遇到什 么困难?请从书中找到语句并作简要分 析。 愚公、智叟、愚公妻、子孙、京城氏遗 男“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困难。移山的 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3、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 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 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 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 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 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 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的道理。 4、什么是愚公精神?我们今天的社会 主义建设还需要这种精神吗? 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困难 “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 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 扬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 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 去,才能取得成功。5、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 用意何在? “智叟”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认为人在自 然面前无能为力。他的“智”其实是老于世 故,鼠目寸光;“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 认为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世代坚持,山 终能为人所平。他的“愚”其实是大智若愚。 故事讲两人的名字倒过来,不仅对比鲜明, 而且有深刻的讽刺意义。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 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 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极 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 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 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7、有人认为:故事的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背走 了大山,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这样的结局是为了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 之大,愚公的精神感人之深,其移山之举有 不可抗拒的力量。反衬出愚公精神能惊天地 泣鬼神,也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8、这则寓言包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 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 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小结 《愚公移山》是一则带有深化色彩的语 言,讲述了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 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进而坚强毅力。 愚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课后练习: 1、背诵课文第三段。 2、有人认为,愚公真“傻”, 干脆搬家不是省事得多吗?对这个观点, 你怎么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