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生物考点梳理第一轮第九章降地生活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生物考点梳理第一轮第九章降地生活》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九章 健康地生活 考纲内容 水平要求 1.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 传染病的病因、传播 途径和预防措施 3. 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 ( 包括淋病 ) 、病毒性传染病 4. 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 人体的免疫功能 6.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 非特异性免疫 7. 计划免疫的意义 8. 网瘾、酗酒、吸烟 、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9. 安全用药的常识和一些急救的方法 Ⅰ Ⅱ Ⅰ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实验: (1) 收集 ( 从书籍、报刊、网络 ) 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并分析 (2)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3) 收集和分析家庭常备药品的说 明书 Ⅱ Ⅱ Ⅰ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 基础梳理 1. 青春期身体的变化: (1)__________ 是青春期发育的一个显著特 点。 (2) 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 显增强。 (3) 性发育和性成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 ________ , 女孩出现 ________ 。 身高突增 遗精 月经 2. 青春期的卫生: (1) 生理卫生:女性在月经期间要注意卫生。 (2) 心理变化: ① 表现:内心世界逐渐复杂,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有了强 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性意识开始萌动等。 ② 应对方法:学会控制情绪,树立远大理想,集中精力, 努力学习,注重交流,自尊,自爱。 ◆ 考题精练 A 1.(2017 年福建省 ) 下列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 的是 ( ) ① 身高突增 ② 性器官开始形成 ③ 男孩出现遗精 ④ 女 孩出现月经 A.①③④ C.②③⑤ ⑤ 神经系统开始发育 B.①②④ D.③④⑤ 解析: 性器官在一出生就已经形成, ②错误;神经系统的 功能在青春 期显著增强,不是在青春期开始发育, ⑤ 错误。 2.(2016 年四川成都 ) 下列生理现象不属于人青春期发育特 点的是 ( ) B A. 女孩乳房增大 B. 男孩生有睾丸 C. 女孩出现月经 D. 男孩生长胡须 传染病及其预防 ◆ 基础梳理 1. 传染病: 病原体 (1) 概念:由 ________(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3)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____________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____________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 过的途径。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③____________ :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 该病的人群。 2. 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等方式。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3.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 ____________ 和 _ ____________ , 要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1) 控制传染源:对传染源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传 染病蔓延,例如隔离病人,打针吃药进行治疗等。 (2)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指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 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医疗仪器、公共设施的消毒处理等。 (3) 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者接触传染源,并进行预防 接种和体育锻炼,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例如:禁止家属探 望传染病人,给儿童注射疫苗等。 4. 常见的传染病: (1) 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等。 (2) 消化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 ( 即小儿麻痹症 ) 等。 (3) 体表传染病 ( 接触传染病 ) :癣、淋病等。 (4) 血液传染病:乙型脑炎、出血热、疟疾、艾滋病等。 5.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病因: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HIV) 感染引起的传染 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2) 传播途径:通过性接触、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三 种途径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3) 预防措施:洁身自爱,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的输入,不接受不洁针头的注射和皮下穿刺。 ◆ 考题精练 C D 1.(2017 年海南省 )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 ( ) A. 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C. 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B. 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2.(2017 年黑龙江牡丹江 )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 病。给健康人注射卡介苗,能够有效的预防此病的流行,这种 预防措施是 ( ) A. 消灭病原体 C. 切断传播途径 B. 控制传染源 D. 保护易感人群 3.(2017 年湖北襄阳 ) 下列关于预防艾滋病和血吸虫病的叙 述错误的是 ( ) D A. 艾滋病和血吸虫病都是传染病 B. 血吸虫寄生在人和动物 ( 如钉螺 ) 体内 C.HIV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D. 艾滋病病毒和血吸虫都具有细胞结构 免疫与计划免疫 ◆ 基础梳理 1. 免疫: (1) 概念: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 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 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 免疫的类型: ①_________ 免疫: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 防御屏障,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②_________ 免疫: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防御屏 障,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起作用。 非特异性 特异性 (3) 免疫的功能: ① 防御保护: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 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③ 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 如肿 瘤细胞 ) 。 皮肤 黏膜 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 2. 人体的三道防线: (1) 第一道防线:由 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其作用是将 病原体挡在体外,消除异物。 (2) 第二道防线: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____________ ,其 作用是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 第三道防线:由 ____________( 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 和免疫细胞 ( 如淋巴细胞 ) 组成,其作用是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3. 抗体与抗原: 抗体 (1)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 ________ 的物质。 (2) 抗体的功能:相应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 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 性。 4. 计划免疫: (1) 概念: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2) 目的:预防、控制、消灭特定的传染病。 (3) 意义:预防传染病的简便易行的手段,保护儿童的 健康 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 ◆ 考题精练 1.(2017 年甘肃兰州 ) 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 ) 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C. 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B. 皮肤黏膜 阻挡和清除异物 D. 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解析: “ 接种麻 疹疫苗预防麻疹 ”“鱼、虾引起的过敏反 应 ”“ 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 ,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 皮 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非 特异 性免疫。 B 2.(2017 年北京海淀区 ) 在抵御病原体感染时,保卫人体健 康的第一道防线是 ( ) B A. 免疫器官 B. 皮肤和黏膜 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D. 淋巴细胞 3.(2017 年江苏连云港 ) 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 传染病,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其原因 是 ( ) A A. 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B. 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原 C. 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D. 乙肝病毒已不能再次侵入该人体的体内 网瘾、酗酒、吸烟、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基础梳理 1.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 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的 正常发展。 (2) 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诱发青少年走向犯罪的道路。 (3) 影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 毒品的危害:吸食毒品 ( 如摇头丸、 K 粉、冰毒等 ) 会损害 人的 ________ 系统,降低人体的免 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 麻痹,甚至死亡。 神经 呼吸 3. 吸烟的危害: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 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仅能诱发多种 ________ 系 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4. 酗酒的危害: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 加患癌症的危险,还会导致骨骼异常,酒后还可能导致违法犯 罪等。 5.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 实验 ) : (1) 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方案及步骤: 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 ① 用 95% 的酒精分别配制成 5% 、 10% 、 15% 、 20% 等不同 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 ② 选取大小一致的成年水蚤 (10 s 内心率在 40 次以下 ) 放置 在水温 15 ℃ 左右的水槽中。 ③ 观察水蚤在清水中和在 5% 、 10% 、 15% 、 20% 等不同体 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的心率次数及现象 (10 s 内心跳次数,多次 实验的平均值 ) 。 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酒精浓度 清水 5% 10% 15% 20% 10 s 内心跳次数 ( 平均值 ) (4) 实验记录与分析: (5) 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 并且酒精浓度越大,水蚤的心率越慢 6. 健康的概念:指个人在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 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 (1) 身体健康:人在生理上没有疾病。 (2)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良好状态, 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能及时适应环境等。 (3) 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中得到充分的 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 的社会角 色。 心理素质 7. 健康的标准: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层次, 但更重要的是 __________ 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 8.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疾病 (1) 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 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2) 人类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还与个人的生 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 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看电 视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等。 糖尿病 恶性肿瘤 ◆ 考题精练 (2017 年海南省 ) 当你受到挫折时,采取的不恰当的措施是 ( ) B A. 向朋友征求意见 B. 砸坏课桌 C. 向老师讲述,得 到帮助 D. 向家长诉说,寻求帮助 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 ◆ 基础梳理 1. 药物的分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 简称 ________) 。 2. 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OTC (1) 需了解的内容: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 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 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2) 目的:确保用药安全。 3. 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物的名称及其作用: 常用的外用药有酒精、红药、碘酒、创可贴、眼药水等; 常用的内服药有阿司匹林、板蓝根、云南白药、黄连素等,主 要用于治疗头痛、轻度感冒、跌打扭伤、恶心、呕吐、腹泻等 疾病。 4. 急救: 人工呼吸 (1) 对刚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应马上实施 ______________ 和胸外心脏按压。 慢 远心 快 近心 (2) 出血和止血: ① 若静脉出血,则血液暗红色,血流速度 ______ ,应按 ______ 端止血。 ② 若动脉出血,则血液鲜红色,血流速度 ______ ,应按 ______ 端止血。 ③ 若毛细血管出血,则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冲洗干 净后贴上创可贴或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 ◆ 考题精练 A D 1.(2017 年湖南长沙 ) 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 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 ( A. 只用中药,不用西药 C. 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 B. 安全用药,重于泰山 D. 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 ) 2.(2017 年海南省 )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 抗生素只能杀死 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B.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C. 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 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3.(2017 年北京海淀区 ) 下列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错 误的是 ( ) D A. 应关注饮食安全,远离垃圾食品 B. 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或避开他人 C. 吸毒有损身心健康且危害社会 D. 感冒时可以随意服用抗生素 4.(2017 年甘肃庆阳 ) 作为初中生,同学们应掌握一些必要 ) 的急救常识。下列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B B. 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应下水救援 C. 发现路人昏迷倒地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 D. 遇到煤气中毒的紧急情况,应先开窗通风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 方法规律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判断方法: (1) 凡是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 ( 如隔离病人,杀死、 焚烧、深埋患病的动物 ) 都属于控制传染源。 (2) 讲究卫生、消灭传播媒介、清扫、消毒、通风等都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3) 对健康的人或动物所采取的措施 ( 远离病区,加强体育锻 炼,增强营养,预防接种等 ) 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典例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荣获诺贝尔奖。从预防传染病来看,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 ( ) A. 消灭病原体 B. 控制传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 [ 思路点拨 ] “ 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 传染源,因 此 “ 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 ” 属于控制传染源。 [ 答案 ] B 二、免疫 1. 三道防线与免疫的关系: 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特点 生来就有,非专一性 出生后产生,专一性、特异性 形成 因素 由遗传因素决定 由免疫细胞产生 组成 皮肤、黏膜、杀菌物质 和吞噬细胞等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 免疫类型的比较: 3. 抗原与抗体关系:抗原 抗体。 【 典例 】 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右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 A. 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 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 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 D. 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 [ 思路点拨 ] 该图表示①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 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 答案 ] B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