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ID:456997

大小:20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 2020 级仁智班 2020 年秋季入学考试 语 文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每题 4 分) 阅读下面《乡土中国•8 礼治秩序》节选文字,完成题目。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 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不 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 的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 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 认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 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 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 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 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 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 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 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 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 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 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 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 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 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 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 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 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 C. 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 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 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C. 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 D.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 B. 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 C. 礼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 D. 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 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 眼。 A 项,“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说法不准确,原文观点是:在我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C 项,整句表述错误。与原文第四段“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 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表述不符。 D 项“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错,原文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 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 项“本 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 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 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 项“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中,其效力无从发挥”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在 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不论哪一个社会, 绝不会没有传统”,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故选 C。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 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 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 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4-5 题每题 4 分,6 题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 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 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 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2009 年至 2010 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20 个课题组 267 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 西南 17 个省 113 个县(含县级市)中的 902 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 25 天至 30 天不等的综合 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堪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 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 年总数为 9707 个,至 2010 年仅幸存 5709 个,平均每年递 的减 7.3%,每天消亡 1.6 个传统村落。 (选摘自《光明成》,2012 年 01 月 5 日) 材料三: “这是拍摄的意外之喜,台湾东南 50 海里外有个孤岛叫兰屿,是台湾原住民达悟人世居之地。他们到 现在采取的都是自己造舟、潜水捕鱼的生活方式。有个渔民说,‘我们吃得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 息’。这句话出自一位没上过几年学的渔民之口,但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有谁能做到?这对宣 扬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来说,就是个悖论。但它恰恰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好的最优解。这是几乎 所有古村落的共性,驯鹿村村民,见到十头野生驯鹿,猎五头放走五头,母鹿全放走;冬天烧火取暖,只 捡枯叶、断木,从来不砍新鲜的树;野外碰到熊,如果熊不发起攻击绝对不开枪。先民留下来的哲学,无 论何时都不该被忘记。” (选摘自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导演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釆访稿,2017 年 12 月 16 日) 材料四: “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粗鄙化严重。”冯骥才说,“据我所知,一些村落腾笼换鸟,将当地 村民迁走,交给旅游开发公司运营,大搞农家乐和民宿,编造伪民间故事吸引游人。” “如果我们的村落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或者十五年,我们认定下来的这几千个宝贵的传统村落就 会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变成‘千村一面’。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冯骐才说。 他同时强调,乡村不是不能搞旅游,恰恰相反,特别好的村落还需要旅游传播出去,让人们欣赏它、 热爱它。但是,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抛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 和文化价值。” 前不久,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去山西大米村拍摄资料照片,这个村子建于 北魏时期,历史悠久。工作结束时,这位工作人员拍了一张与全村村民的合影。令人心酸的是,全体村民 只有 16 个人,还多是老人和妇女。 (选摘自新华网,2017 年 12 月 19 日) 4.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来自于此。 B. 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 C. 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通的谋生办法,泥土的珍贵他们最懂。 D. 种地人搬不动地土,庄稼行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泥土。 5. 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一项的是( ) A.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复查的村落兼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价值。 B. 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每天消亡 1.6 个,但其他地区保留完好。C. “我们吃得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达悟人的哲学很符合生命最优解。 D. 可以预见,台湾兰屿因落后于现代文明,其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将被解构,直至消亡。 6.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 【答案】4. B 5. C 6. ①传统村落开发套路化,粗鄙化,单一化严重,对情感和文化价值重视不够。②传统村落空巢化严重, 部分村落已被年轻人抛弃。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查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 容逐个判断正误。B 项,“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错,表述过于绝对,文中是“种地是最普通的 谋生办法”。故选 B。 【5 题详解】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 进行比较、辨析,要死抠字眼。 A 项,“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复查的村落”范围错误。不是所有复查的村落,都具有这几种价值。 B 项,整句表述理解错误。数据仅是调查样本的统计结果,而非这整片区域的具体情况,且“但其他地区保 留完好”推断没有根据。 D 项,“其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将被解构,直至消亡”预见过于绝对化。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 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注意根据材料四中的重点句子“传 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抛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价值’”“令 人心酸的是,全体村民只有 16 个人,还多是老人和妇女”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实用类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 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 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 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 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7. 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 ________,子贡属于________。 8. 一语“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 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答案】7. (1). 德行 (2). 言语 8. 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 教育家风度。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 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从所给材料来看,第一则材料借子贡和孔子之口表明颜回聪敏有才华,第二则材料则借孔子之 口表明颜回知进退,明白何时该入世何时该退隐,这两则材料都突出了颜回的“德行”。第一则材料通过子 贡的回答可以看出子贡看待问题较为深刻,语言表述得体,由此可判断出子贡应属于“言行”。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论语》 熟悉及掌握情况,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掌握的内容来回答就可以了。 如单纯从试题所给材料出发,则有一定难度,考生综合两则材料内容可以概括出颜渊属于“德行”,子贡属 于“言语”。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吾与女,弗如也”意思是“我赞成你的观点,你不如他”,如果采用这种断句方式,则直接表 达出对颜回的称赞和对子贡的贬低。而“吾与女弗如也”意思是“我和你都不如他”,这就把孔子和子贡放 在了平等的地位上,意思是孔子承认自己和子贡有同样的不足,既赞扬了颜回,也并不贬低子贡,相反倒 给子贡以亲近感,使子贡感受到鼓励。孔子在与颜回对话时提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并说“惟我与尔 有是夫”把自己和颜回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认为颜回和自己有同样的修养,是对颜回的赞扬,也是对颜 回的鼓励,期望他真正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综合两则材料来看,子贡和颜回都是孔子的学生,孔子 却把他们和自己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可以看出孔子具有平等待人的教育思想,而且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善于 鼓励学生。 参考译文: (一)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 二。”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 的(二)孔子对颜渊说:“用就施行,不用就收藏,恐怕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 人。 B. 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 字字酸楚 C. 尾联意为;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 诗人聊以自嘲,也 是自许自慰。 D. 全诗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感世伤怀而又不失美好愿望的诗人形象。语言生动辛辣,极具讽 刺性。 10. 全诗对比贯穿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 【答案】9. D 10. ①颔联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以表现被乱世颠沛 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②颈联将“贫”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生动揭示当时世态 炎凉、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③全诗将回顾的“泪满缨” 与前瞻的“开口笑”对比,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或说明诗人 虽强作笑颜,但笑之苦涩,更使人感到诗人内心苦痛之深重,含蓄深沉,意味无穷。)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语言 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逐句理解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 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辛辣”“极具讽刺性”程度过重,应该说语言整体是含蓄的,有些语句有讽刺意味。 是故选 D。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对比手法的鉴赏能力。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指出表达效果。此类题目答题一般分两步走: 一、指出哪里运用对比手法,什么和什么对比。二、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颔联“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乱离社会,世态炎凉,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 将当年欢聚赏花的逸兴与衰老、乱离之时的借酒浇愁对比,以表现被乱世颠沛流离之苦折磨的麻木和酸楚。 颈联“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中“贫”“贵”,“陋巷”“豪家”可以看出是对比手法。将“贫” 与“贵”,“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生动揭示当时世态炎凉、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 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全诗将回顾的“泪满缨”与前瞻的“开口笑”对比,“泪满缨”说明诗人十年流离不寻常,相遇故人泪潸 潸;“开口笑”中既有无奈,亦含希望。说明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 也说明诗人虽强作笑颜,但笑之苦涩,更使人感到诗人内心苦痛之深重,含蓄深沉,意味无穷,读来给人 以唏嘘之感。 【点睛】选择题是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 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6 分) 11. 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 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 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 ________”。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答案】 (1). 质胜文则野 (2). 文胜质则史 (3). 君子食无求饱 (4). 居无求安 (5). 朝闻道 (6). 夕死可矣 (7). 君子喻于义 (8). 小人喻于利 (9). 己所不欲 (10). 勿施于人 (11). 见贤 思齐焉 (1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 土不可以不弘毅 (14). 任重而道远 【解析】 的【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 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 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质”“饱”“矣”“施”“焉”“省”“弘”。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 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 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 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 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了一种时尚文化, ( ),使人们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了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 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__,展现了乡 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___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 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 批文化底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 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已经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___________地走向世 界。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____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 自信, 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 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 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 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踌躇满志 饱经沧桑 B. 轰轰烈烈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霜 C. 轰轰烈烈 趋之若鹜 胸有成竹 饱经风霜D. 方兴未艾 纷至沓来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1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 涌现。 B.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 涌现。 C.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 不断涌现。 D.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 不断涌现。 【答案】12. B 13. B 14. B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 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 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 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据此排除C、D 两项;从语言表达简 洁和前后句关联紧密的角度考虑,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和前面分句的主语一致,可承前省略,据此排除 A 项。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 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此处说 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些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而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 生事物,应选用“轰轰烈烈”。 第二处,趋之若鹜: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此处是形容人们纷纷到来,没有贬义,应选用“纷至沓来”。 第三处,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 意。根据前后语境,此处是说“中国乡土文化”已经取得了成就,应选用“踌躇满志”。 第四处,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此处前面说“中国 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应选用“饱经风霜”。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 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 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 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题中,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①“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 色”搭配不当,应改为“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②“一致共识”成分赘余,删掉“一致”。综合 分析,B 项修改最恰当。故选 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 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 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 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 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 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 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5.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给“人因工程”下定义,不超过 70 个字。 “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在杭州良渚梦栖小镇召开,第二届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主席、中 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在论坛上开坛首讲。“飞船、坦克、高铁都是复杂人机 系统,因为人的参与使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系统运行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系统安全性问 题会更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需要一门新 兴的综合交叉学科的支持,这就是‘人因工程’,它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 响。” 【答案】人因工程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 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的新兴学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阅读语段,分出主要信息和次 要信息,再从主要信息中概括出与题干项对应的答案。写完后要检查,注意字数的限定。题干要求“阅读 下面一则消息,给人因工程下定义,字数不得超过 65 个字”,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给‘人因工程’ 下定义”,这就要求考生要明确下定义这种模式,一般为“……是……的(类属)”。然后到材料中圈出解 释介绍“人因工程”的内容,如“最终实现提高系统性能且确保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标”,这是“人因工程”的目标,如“需要一门新兴的合交叉学科的支持,这就是‘人因工程’”,这是其特点,如“它致 力于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这是其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把这三者融入句中即 可。注意要采取的模式应为“人因工程是……的新兴学科”。 16.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50 个字以内),并拟个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 (1)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示例: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维持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 蓄的社会现象。 (2). (2)示例:啃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有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划片、分析统计图表 和漫画等,此题属于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 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 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注意换面中的“文字”,体现的“怀疑”,然后分析“诚信危机”。 画面有三个人,一男一女两个成年人和一个老人,两个成年人一个抓着老人的脚,一个抓着老人双臂,将 老人拧成“麻花状”,被拧成“麻花状”的老人身上在往下滴“水”,“水”滴到老人身下放着一个盆里, 盆上写着“父母积蓄”四个大字。原来漫画中成年人是孩子,孩子把父母当作衣服来拧,其实是在压榨父 母的积蓄。围绕这一点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漫画的寓意。得出漫画寓意后,紧扣住漫画的主题内容—— 老人的儿女将老人拧成“麻花状”,拼命想榨干老人的积蓄给漫画拟写一个标题即可。不论是写漫画的寓意 还时给漫画拟写标题,都要注意对于字数的要求,比如本题,对于漫画寓意字数要求是“50 个字以内”。 四、写作(60 分) 17. 按照要求写作。 今年,众多 2000 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 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新时代新青年 ——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的再有两天就可以放松了,心中憋着的那口闷火,真想一下子喷涌而出,眼睛里闪现出爷爷院子里那面迎风 飘展的红旗。爷爷去年退休了,忙了 40 年的工作,刚回到家那几天,他闷闷的,不多说话,也不出屋,后 来有一天,他出去买了一面红旗挂在了院子里,在那之后,他就经常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看着那面红旗。放 假的时候,我会和爷爷坐在院子里,看着那面红旗。我说,爷爷,多土啊?您看谁家挂这么一大面红旗啊? 爷爷沉默了一会说,孩子你不知道,你们出生在一个先进的、优秀的时代,所以你们对'祖国发展“”没有 太多的理解,而爷爷是跟着这个伟大的祖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我经历过落后、穷苦到自食其力到现在富裕 的小康生活,所以,我很清楚,我们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安乐生活:祖国在不断的发展,青年也在的成长; 你们这代些新时代的青年快速的成长,祖国也会发展的更快。 江山代有人才出,之前说是时代造就英雄;而现在是英雄改变时代。在没有微信、支付宝、淘宝、滴滴打 车之前,爷爷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但后来这些年轻人做出了微信,我想你就可以和你视频;有了淘宝, 我不需要出门就能买东西;有了滴滴,不用出门就可以打车,这些都是年轻人创造出来的,并且在手机上 看新闻,说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量排全球第一,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已经影响了全球。这不像之前的一个 伟大英雄人物,这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就是你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改变了世界,推动了祖国的发展。 中国强大了,青年人有了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他们不像我们之前,在一个领域认真学习就好,现在的 年轻人是立足全球,这靠什么?靠的是祖国的强大。去年我也看《战狼 2》了,感动的哭了, 为什么只要 提到中国,那些恐怖分子就会有所顾忌,这是因为中国的世界地位是不容撼动的。在全世界,在各个领域, 年轻的中国学者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现在年轻人交的朋友是全球的,学的知识是全球的,他们关注的视 野也是全球的,这不仅仅是通讯的发达,这是因为你是中国人,你的祖国强大,你有条件、有机会也有信 心能与全球接轨。 只有祖国不断的发展,你们才能更好的成长。看看叙利亚的那些孩子,他们难道不比你们用功,但他们没 有一个稳定的国家环境,连安稳觉都不会有、连饭都吃不饱又何谈发展。你们生活在一个稳定的快速发展 的国家中,才会有这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你们这代些新时代的青年快速的成长,祖国也会发展的更快。 祖国也会为你们自豪,现在的年轻人改变世界的速度非常快,脸谱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大学时代创立的校园 交际平台后来成了全球交流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习惯。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还可以倒过来说,国进步则少年更进步。 孩子坚定的向前走,因为你有个强大的祖国,孩子快速的向前走,你的祖国也需要你大步走。看着院子里 那面红旗,我凝视着目光久久……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求“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 篇议论文,主标题:新时代新青年,是关系类型题目。副标题: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成长的主语省略了,其实是指“我们”这些 00 后的新青年,所以仍然是关系类型的。这里是祖国发展与青年成长之间的关系。 综合来看,材料与主标题、副标题一起谈论了两个主题:处于新时代的祖国与青年,而这两个主体的特点 分别是:发展与成长。也就是说两者都处于上升期,是有共性的。所以,不能单方面地谈新时代,或单方 面的谈新青年。理清关系:新时代是祖国不断发展的时代,是新青年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为新青年的成长 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多元的精神文化资源,影响着新青年的成长与变化;此外,新时代的发展状态也 对新青年的个性与能力提出了要求,新时代青年应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开拓的眼界、鲜明的个性、源源不 断地创造力等;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青年是不断发展新时代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是与祖国一起成长起来的 青年,他们耳濡目染着新时代祖国发展变化的诸多事迹,自然拥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力争上游的精神、不 断奋斗、迎接挑战的态度和气魄等。新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未来担当,其成长也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成就,共同走向未来。审题要点:本次作文意在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 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审题中应该逐步深 入的把握住三个要点:首先应该把握住的基本点是,“青年的成长”当然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成长”过程, 这个“青年”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概念,即整个时代的青年的群像;第二、应该注意青年成长 的横向范畴,也就是应该结合“祖国的发展”;第三、应该把握住青年成长的纵向的范畴,即题目中“2000 年出生的考生”成长的这 18 年时间。参考立意:青年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的发展;新时代下我们如何实现自 己的理想;新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和机会;适当反思社会的负面现象。通过 2000-2018 这 18 年来的 三四个关键的时代节点,具体论证祖国的发展对青年成长的进步的影响。这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考生可以选 取,如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众志成城的精神,多难兴邦的信念。北京奥运会中提升民族自豪感,神舟十 号与天宫号对接,蛟龙探海、“玉兔探月”、航母试航等重大科技与军事成果:一带-路战略;美丽乡村建设、 四个自信下的文化自信与繁荣;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等。体裁要求:议论文。注意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 实,论证合理。 【点睛】写议论文一般注意一下几点:(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 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