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三)(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三)(解析版)

ID:450059

大小:417.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考生物三轮冲刺考前适应性仿真训练(三) (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都可以作为呼吸底物 B.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 CO2 或乳酸和 CO2 C.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有助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D.油菜种子中含脂肪多,萌发时耗氧多,要注意适当浅播 答案 B 解析 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均可以作为呼吸底物,A 正确;植物细胞无氧呼 吸的产物是酒精和 CO2 或乳酸,乳酸发酵的产物中没有 CO2,B 错误;细胞 呼吸过程中,无论是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均能释放热量,有助于种子萌 发和幼苗生长,C 正确;脂肪中氧的质量分数比糖类中氧的质量分数少,故 在细胞呼吸时,以脂肪做呼吸底物时耗氧量会比以糖类做呼吸底物时耗氧 量大,因此需要适当浅播以保证氧气含量,D 正确。 2、赤霉素能刺激幼嫩禾本科植株的节间伸长。将赤霉素 3(GA3)点滴于水稻胚芽鞘与第一叶之间,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第二叶叶鞘的伸长长度与赤 霉素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的伸长长度来进 行样品赤霉素含量的生物测定。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选择的水稻种子每组数量及品种相同 B.培养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种子基因组直接表达的内源赤霉素含量变化 C.通过图示可判断赤霉素可能不具有类似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伸长长度判定赤霉素含量,应进行多组重复实验 答案 B 解析 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选择的水稻种子每组数量及品 种相同,A 正确;从图示中无法得出培养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种子基因组 直接表达的内源赤霉素含量变化,B 错误;在图示的赤霉素浓度范围内,第 二叶叶鞘一直在伸长,据此判断赤霉素可能不具有类似生长素作用的两重 性,C 正确;实验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平行重复的原则,因此,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伸长长度判定赤霉素含量,应进行多组重复实验,D 正确。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只受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例限制 B.细胞凋亡会破坏多细胞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C.细胞分化后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相同 D.同种生物中染色体数量最多的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答案 D 解析 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受到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例(相对表面积)限制 和核质比的限制,A 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正 常的生命现象,有利于维持细胞生物内环境的稳态,B 错误;细胞分化后导 致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同,C 错误;同种生物中染色体数量最多 的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是正常体细胞内 染色体数量的 2 倍,D 正确。 4、下图为某人被狗咬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包扎,能减少厌氧菌等感染的机会 B.注射的狂犬疫苗是抗原 C.第三天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D.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能直接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狂犬病病毒 答案 D 解析 包扎伤口可能会造成无氧环境,厌氧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致 人死亡,A 正确;注射的狂犬疫苗是抗原,可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B 正 确;第三天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可刺激人体产生较多 的记忆细胞,C 正确;狂犬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可特异性结合狂犬病毒,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抗原—抗体复合物最终 被吞噬细胞清除,D 错误。 5、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曝气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答案 A 解析 曝气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A 错误;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 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 正确;借助植物浮床, 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 吸收氮、磷等物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植 物生长,从而起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 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C、D 正确。 6、图甲为某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②③B.图甲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提供 C.图乙中③过程中存在 2 种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D.图乙中①过程不会发生在人体神经元的细胞核中 答案 B 解析 图甲所示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对应图乙中的②③,A 正确;图甲过 程所需的能量由 ATP 提供,由分析可知,图甲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而原核 细胞无线粒体,B 错误;图乙中③是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 A 与 U 配对、G 与 C 配对,共 2 种,C 正确;图乙中①是 DNA 复制过程,人体神经 元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故不会发生该过程,D 正确。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7、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节律时钟(由若干蛋白质组分构 成)调控装置的发现者。植物的节律时钟控制很多生理过程,如向性生长和 光合作用等。 (1)研究显示:向日葵幼苗白天表现出向光性,但在夜间却能重新转向东方。 在单侧光下,向日葵幼苗表现出向光性,植物向光性除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 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设:① 环境昼夜交替引起该现象(外因);②植物自身存在昼长和夜长均恒定的生 物 时 钟 ( 内 因 ) 。 下 列 实 验 设 计 有 助 于 区 分 上 述 两 种 假 设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多选)。 A.在温度不同的暗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B.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 C.在若干个光照强度不同的温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D.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 率 (2)为了探究节律时钟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构建了 TOC 和 ZTL 两种拟 南芥突变株(两者的节律时钟周期分别为 20 和 28 小时,昼夜时长为1∶1), 并测定两者在不同条件下(T20 和 T28)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其中 T20 和 T28 表示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分别为 20 和 28 小时(光照与黑暗时 长为 1∶1)。测定结果如图所示。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因此科学家在研究中比较了两种突 变株的干重。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还可以采用_________。 ②据图分析实验数据,植物干重增加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动物节律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 BD (2)①单位时间内 CO2 吸收量或 O2 释放量 ②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 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 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3)下丘脑 解析 (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不均衡所出现的现象,除了与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外,还可能与(背光侧和向光 侧)生长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 的机理,区分题中两种假设,可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 出现节律性转向,如果出现节律性转向,则说明是内因导致的向光性;若 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 二者的转向速率不同,则说明是外因导致的向光性,故 B、D 符合题意。 (2)①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除 了比较干重外,还可以采用单位时间内 CO2 吸收量或 O2 释放量来表示。② 据图分析可知,在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为 20 小时的情况下,T20 组 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量均高于 T28 组,而在室内控制光照/黑 暗循环周期为 28 小时的情况下,T28 组植物体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干重 量均高于 T20 组,说明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 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 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3)动物体中的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8.下丘脑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枢纽,下图表示不同刺激引起下丘脑对内 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寒冷环境中,激素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分泌量明 显增加,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同时皮肤发生的生理反应是 _______。 (2)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引起的膜内电位变化 是___________,最终导致血液中激素 D 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填“升 高”或“降低”),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 (3)研究发现,尼古丁能增加人体细胞对 D 的敏感性,增强 D 对血糖的调节 作用。为验证上述结论,将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 a、b 两组,每天分别注射 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 3 周。然后给各 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测定半小时后两组小鼠血液中 D 浓度的变化。 该实验中给小鼠注射葡萄糖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 a、 b 两组小鼠血液中 D 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实验中 的“测定 D 浓度”改为“测定血糖浓度”,实验过程需将“给各小鼠注射等 量的葡萄糖溶液”修改为______________。答案 (1)B、C(和 A) 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2)由负电位转变为正电位 升高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 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3)引起机体产生 D a 组小于 b 组 给各小鼠注射等量的 D 溶液 解析 题图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 程的示意图,其中 A 为促甲状腺激素,B 为甲状腺激素,C 为肾上腺素,血 糖浓度升高引起胰岛 B 细胞分泌 D 激素,则 D 为胰岛素。 (1)寒冷环境下,B(甲状腺激素)和 C(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呼 吸,以增加产热量。同时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 流量减少,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 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下丘脑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兴奋引起的膜内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由下丘脑的植物神经系统部分调节胰岛 B 细胞分 泌 D(胰岛素)增加。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 储存葡萄糖,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以降低血糖的浓度。 (3)根据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尼古丁能增加人体细胞对 D 的敏感性, 增强 D 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尼古丁的有无,因变量是血液中 D 浓度的大小;根据实验步骤的表述,实验中给小鼠注射葡萄糖引起 小鼠血糖浓度的升高,最终目的是引起小鼠产生激素 D,以测定两组小鼠血 液中激素 D 的含量大小,由于尼古丁能增加细胞对 D 的敏感性,增强 D 对 血糖的调节作用,故 a 组小鼠血液中激素 D 的含量小于 b 组。若将实验中 的“测定 D 浓度”改为“测定血糖浓度”,则因变量变为血糖浓度,那么实 验过程需将“给各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修改为“给各小鼠注射等 量的 D 溶液”,激素 D 调节血糖浓度变化,从而血糖浓度的变化代表了激素 D 的作用情况。 9.自古有“雷池”之称的龙感湖位于长江北岸的黄冈市黄梅县,是长江中 游众多淡水湖泊中保护最为完好、具有代表性的湖泊湿地之一。 (1)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 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 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遗体残骸分解成的无机物 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因而使生态系统具 有________功能。 (3)“彩霞与白鹭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龙感湖湿地呈现的“生态黄冈” 的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答案 (1)物种组成 水平 (2)分解者 物质循环 (3)直接 解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 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 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遗体残骸分解成的无机物 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因而使生态系统具有 物质循环功能。 (3)“彩霞与白鹭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龙感湖湿地呈现的“生态黄冈” 的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绿斑螳螂的眼型由等位基因 D、d 控制,其中 DD 为大眼,Dd 为小眼,dd 为无眼。眼睛颜色由等位基因 E、e 控制,红眼对褐眼为显性,两对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 DdEe 的雌雄绿斑螳螂个体之间进行交配,子代的基因型有 _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_种。子代无眼螳螂中纯合子占________。(2)现有一只小眼雄性绿斑螳螂,其细胞中基因 D、d 所在的两条染色体中 有一条存在片段缺失,且基因 D、d 不在缺失片段上。已知含有缺失片段染 色体的精子约有 50%败育,若探究有片段缺失的染色体是基因 D 所在的染色 体还是基因 d 所在的染色体,应将该螳螂与__________个体交配并观察统 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预期: ①若子代表现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该个体基因 D 所在染 色体存在片段缺失。 ②若子代表现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该个体基因 d 所在染色体 存在片段缺失。 答案 (1)9 5 1/2 (2)无眼雌性 ①小眼∶无眼=1∶2 ②小眼∶无 眼=2∶1 解析 (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 型为 DdEe 的雌雄绿斑螳螂个体之间进行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3×3= 9(种),dd 无眼,则没有眼色表现,表现型有 2×2+1=5(种)。子代无眼 螳螂的基因型为 1/4ddEE、2/4ddEe、1/4ddee,纯合子占 1/2。 (2)根据小眼雄性绿斑螳螂体细胞中基因(D、d)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存在缺失片段,且基因 D、d 不在缺失片段上。若探究有片段缺失的染 色体是基因 D 所在的染色体还是基因 d 所在的染色体,应将该螳螂与无眼 雌性个体交配并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缺失片段的染色体是基因 D 所在的染色体,则该个体可产生含 D 和 d 的两种精子,且比例相等,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精子有 50%败育,则产生 的可育精子中含 D 和 d 的精子比例为 1∶2,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个体 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Dd∶dd=1∶2,表现型及比例为小眼∶无眼=1∶2。② 若缺失片段的染色体是基因 d 所在的染色体,则该个体可产生含 D 和 d 的 两种精子,且比例相等,则产生的可育精子中含 D 和 d 的精子比例为 2∶1, 后代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Dd∶dd=2∶1,后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小眼∶ 无眼=2∶1。 (二)选考题【从 11、12 题中任选一题解答】 11.[生物技术实践]三孢布拉氏霉菌由于 β­胡萝卜素含量高、易于培养等 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工业化 β­胡萝卜素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纯化三孢布拉氏霉菌,进行梯度稀释时一般是将 1 mL 菌液移入盛有______ mL 无菌水的试管中,进行活菌计数时,统计的菌 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2)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 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乙醇、石油醚、乙醚三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择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 落 (2)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石油醚 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乙醚沸点较低 性质 使用量 解析 (1)进行梯度稀释时,需要将 1 mL 菌液移入盛有 9 mL 的无菌水中。 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其原理是培养基表面的一个菌 落来源于(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由于菌落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细胞形成, 所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少于稀释液中的活菌数。 (2)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过程中,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 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 个菌落。(3)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故应选用其中的石油醚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 乙醚沸点较低,因此不选择乙醇和乙醚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萃取的效 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1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新一代基因编辑 CRISPR/Cas 技术的实质是用特殊 的引导序列(sgRNA)将 Cas9 酶——“基因剪刀”精准定位到所需切割的基 因上,然后进行编辑。科研人员设想利用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来预防艾滋 病。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中没有编码 Cas9 酶的基因,可通过构建____________,用 ____________技术将其导入受体细胞,最终表达出 Cas9 酶。 (2)CCR5 蛋白是 HIV 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HIV 通过识别 膜通道蛋白 CCR5 侵入宿主细胞。为有效阻止 HIV 侵染新分化生成的 T 细胞, 科研人员将 sgRNA 序列导入骨髓____________细胞中,以构建 sgRNA-Cas9 酶复合体。Cas9 酶可以催化__________键断裂,以实现对 DNA 序列的定向 切割。设计 sgRNA 序列需要根据____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 T 细胞的 CCR5 基因是否成功被编辑,采用____________技术检 测是否含有 CCR5 基因,还需要对____________蛋白进行检测。答案 (1)基因表达载体 显微注射 (2)造血干 磷酸二酯 CCR5 基因 sgRNA 序列需要与 CCR5 基因上部分碱 基互补配对,从而精准定位到 CCR5 基因进行编辑 (3)DNA 分子杂交 CCR5 解析 根据题意,新一代基因编辑 CRISPR/Cas 技术的实质是用特殊的引导 序列( sgRNA)将 Cas9 酶——“基因剪刀”精准定位到所需切割的基因上, 可知 Cas9 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断开 DNA 上的磷酸二酯键;如果 T 淋巴 细胞的 CCR5 基因被成功编辑,则 T 细胞不能表达 CCR5 蛋白,故可采用 DNA 分子杂交检测是否含有 CCR5 基因。 (1)动物细胞中没有编码 Cas9 酶的基因,可通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显 微注射技术将其导入受体细胞,最终表达出 Cas9 酶。 (2)为有效阻止 HIV 侵染新分化生成的 T 细胞,科研人员将 sgRNA 序列导入 骨髓造血干细胞中,以构建 sgRNA-Cas9 酶复合体。Cas9 酶可以催化磷酸 二酯键断裂,以实现对 DNA 序列的定向切割。HIV 能通过识别膜通道蛋白 CCR5 侵入宿主细胞,为预防艾滋病,根据题意,可利用 Cas9 酶对 CCR5 基 因进行编辑,因此 sgRNA 序列需要与 CCR5 基因上部分碱基互补配对,从而 精准定位到 CCR5 基因进行编辑,故设计 sgRNA 序列时需要根据 CCR5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3)可采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是否含有 CCR5 基因,为了检测基因编辑 是否成功,还需要对 CCR5 蛋白进行检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